薩提亞「冰山理論「渴望」層次在生活中的應用

2021-01-15 神採鞏義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狗因為它的忠實而成為人類的朋友。

泰迪犬,因為她的智商在狗類中能夠排到第二,更加受人歡迎,尤其是它的乖巧的行為,萌萌的圓圓的小眼睛,還有那一身毛絨絨像毛線一樣的毛,會讓人頓時對這個小東西產生一種愛憐。就連我那媳婦,曾經對喜歡養狗的女兒說過這樣的話:你要狗不要我,要我不要狗。就這樣和狗之間劃了一道鴻溝的媳婦,自從我泰迪逗逗來我家後,媳婦也喜歡上了這隻小泰迪。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發現狗糧散落了一地,裝狗糧的袋子倒在地下,袋子對我說:是逗逗把我從柜子裡弄出來,把我弄倒在地上。我一「聽」,火冒三丈,「逗逗,過來」,逗逗還不知道我要訓它,伴隨著它脖子的鈴鐺聲,屁顛屁顛的跑過來,我手一指散落在地上的狗糧,它應該是感覺到這是它幹的,於是扭頭要跑,我一叫它,它渾身發抖的坐在地下,養著臉,看著我,好像在說:「主人,是我的錯,對不起,我錯了。」看著它的可憐樣,我抬起的手掌放下了,我用雙手捧著它的頭,注視著她的眼睛,對它說:「以後不準這樣了。」

放開逗逗,我在反思,昨天晚上,我抓過狗糧後,忘記了關柜子的門,這給小狗提供了犯錯的機會,小狗能夠做出這樣的偏差的行為,其實與小狗沒有吃飽又很大的關係,對呀,誰吃飽了撐的,會幹這樣的事呀!

如果把這段反思用在我們對孩子們的教育上是不是也適合呢?

家長對我說,孩子經常在家裡偷偷的拿錢,那麼家長是否也能夠反思一下,是不是與我們平時在理財教育上,沒有做到位,就像我放狗糧的柜子沒有關柜子門一樣,這給孩子「偷」的行為提供了機會呢?還有把狗糧比作人類的心靈營養「愛、欣賞、自由、價值」(薩提亞冰山理論中的渴望層次)的話,如果孩子得不到這些「狗糧」的話,行為出現偏差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當孩子出現行為偏差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是否應該反思,我們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人類普遍的需要「愛、欣賞、自由、價值」呢?

把這個反思應用到一個單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話,當員工出現問題的時候,作為單位領導我們是否反思是不是我們員工的心靈營養處於匱乏狀態呢?當一個民族或者國家出現問題的問題的時候,是否應該考慮我們給予國民的心靈營養不夠呢?

當整個世界充滿了「愛、欣賞、自由、價值」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是一個無疆界的行為,就是一個我們所追求的和諧社會。

作者:賀志龍

相關焦點

  • 每日分享:什麼是薩提亞的冰山理論?
    十分浩學的爸爸媽媽們經常會使用薩提亞模式中的「冰山」工具來處理遇到到問題,那麼冰山理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冰山理論是可以療愈自己、療愈他人、療愈家庭的一個很好用的方法。冰山理論通過圖片很容易讓人看明白,行為、應對、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生命力構成了冰山的不同層級。
  • 什麼是冰山理論?
    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是美國心理治療師維吉尼亞
  • 再說冰山理論,認識到自己的「冰山」,你的學習就會本質的改變
    心理學中的冰山理論是一個幫助探尋自我和增進覺察的有效工具,讓我們不只停留在行為層面去解決問題,而是去覺察行為與情緒背後深層的心理需求與成因。人最想認識的是自己,但最難的也是認知自己。為什麼人很難認知自我?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可我們處理事情的方式卻大同小異,因為我們有著固有的模式來應對。
  • 貝曼博士對「個人內在冰山」的解讀
    如果你們要更深入冰山下面,你會發現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渴望。 渴望是人類共通的,渴望被愛、被接納、生命有目標……這些渴望非常深刻,常常當人進入治療一段時間後,你問他,你的渴望是什麼?你怎麼面對這些渴望?怎麼滿足它們,你需要什麼來幫助你滿足這些渴望?
  • 讀懂「冰山理論」,實現高質量「親子溝通」
    有研究表明:家長如果可以讀懂"冰山理論"的話,可以實現高質量的"親子溝通"。"冰山理論"是什麼來著自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冰山理論指的是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夠看到的東西往往只是表面上的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卻在內在的世界藏在更加深層次,不為人所見,就和冰山一樣。其中包括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這七個層次。
  • 來試試這招情緒冰山理論法!
    導言:冰山理論,幫助您在緊張親子關係中拔雲見日。《三塊廣告牌》以領先之勢成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熱門候選,本片講述的是一位絕望母親因女兒慘遭姦殺而追兇無果,無奈之下在路上豎起三塊廣告牌與警察局對峙的故事,這是一個憤怒又暴力母親的故事。女主米爾德麗德性格激烈頑固,一味以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與愛人、孩子溝通,真是讓人既同情也心痛。
  • 「韓林語」遇見你不了解的自己—-冰山覺察訓練營
    自然界中自由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有約十分之一露出水面,剩下的90%深藏在大海中,沒人知道它是什麼形狀,也沒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可是一旦撞上去,後果就將不堪設想。就像鐵達尼號一樣。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他認為人的心理分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
  • 青島女律師不幸案情讓人發懵,「冰山理論」給出最好的詮釋
    薩提亞心理學上有個「冰山理論」。從冰山,可以看出,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但是浮在表層的,只是表面現象。潛在的影響,隱藏得更深,壓抑得更深。而這種情緒的壓抑,內在無處發洩,甚至會變成外向的欺凌和暴力。2020年5月26日,在山東青島又發生了一起親子關係的慘劇。一名十五歲的高一女生,在家裡假借「給媽媽按摩」的名義,殺死了自己的媽媽。
  • 乾貨:需求層次理論的應用(附案例)
    企業在設計薪酬政策前,要明確戰略目標和規劃,明確在戰略實現方面,薪酬管理中的哪些因素相對比較重要,哪些因素次之,對每項因素有優先級排序,確定其對戰略的重要性。如何應用薪酬激勵理論通過員工激勵讓員工持續產生組織希望看到的行為,是薪酬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 「冰山理論」:跟父母的行為偏差有關
    一、冰山理論解釋原因孩子在聽到父母的安慰,反而變得更加生氣。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感受沒有被父母真正認識到,當孩子面臨困難或挫折的時候,父母往往只會根據情緒進行安慰,卻忽視了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在薩提亞的冰山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面對一件事情的七個階段,自我,渴望,期待,觀點,感受,行為。
  •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在當代廣告中的應用
    摘 要: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與廣告應用關係緊密,本文具體分析了當代廣告中對人類五大需求的應用表現及近些年這方面出現的一些新現象,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需要層次理論為當代廣告創意帶來的啟示和思考。
  • 層次分析法在生活垃圾處理項目選址中的應用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生活垃圾;綜合處理項目;選址;應用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進步,極大的提高了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水平,因此導致了城市的生活垃圾生產量也隨著年份的增加在不斷的增加,因為這種原因所引發的生態環境汙染以及資源浪費,在目前已經對整體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產生了比較重要的影響。
  • 張中山:淺談教育與「冰山理論」
    冰山理論「冰山理論」的提出,首先來自於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後著名作家海明威於1932年運用到文學創作中。他把文學創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學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謂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謂的「八分之七」。正是因為弗洛伊德和海明威在各自領域將「冰山理論」提出並加以應用,「冰山理論」才得以廣為流傳,並應用到廣泛的管理學界中。我想「冰山理論」在教育中也同樣適用,且非常重要。把我們的一個老師或職工的全部才能看作是一座冰山,呈現在我們視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而看不到的則佔7/8。
  • 直銷溝通的基礎理論之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1954年,人本心理學奠基者之一、有著「人本心理學之父」的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這些需求是有層次的,是由低到高逐步滿足的。同時,馬斯也提出,人們並不是等到滿足了一個需求後才會追求上一層次的需求,而是在一個需求得到部分滿足後,其需求的重心就會發生圍轉移。該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層次:第一,生理需求。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第二,安全需求。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的需要,主要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方面的需求。
  • 冰山理論在醫院安全管理中的運用
    冰山理論著名的「冰山理論」於1895年由弗洛伊德和布洛伊爾聯合發表在《歇斯底裡研究》上,隨後該理論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樣,露出來的僅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識的層面;剩下的絕大部分是處於無意識的,是看不見的,而這絕大部分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人的發展和行為。應用到醫院安全管理中,冰山理論具備更深遠的意義。
  • 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
  • 教育學中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一、需要的五個層次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統又包括五種由低級到高級的不同層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及理論的應用
    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需求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需求層次理論好比《西遊記》中的師徒五人,豬八戒是典型的生理需求,簡單、直接且快樂,道德感和理想化不足;沙僧是典型的安全需求,追求穩定和秩序化,沒有什麼太大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小白龍是社會歸屬需求,之前是因為犯錯了被流放,需要重新得到主流群體的認可;唐僧則是為了榮譽,是為了被尊重和需要,而不畏艱辛、求取真經;孫悟空則是為了重獲自由和放飛自我,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其對生理、安全、社會和被尊重的需求不成問題。
  • 教師資格考試重要理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於 1943 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所提出的理論。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重要考點,這一部分的知識經常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的方式考查。所以考生在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需要抓一些關鍵詞,通過關鍵詞來做題。馬斯洛屬於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將人的需要分成五個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