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7,則它的周長為_______; 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3和4,則它的周長為_____.
解:(1)如果腰為3,則三邊為3,3,7;因為3+3<7,所以構不成三角形。如果腰為7,則三邊為3,7,7;因為3+7>7,所以能構成三角形。周長3+7+7=17。(2)如果腰為3,則三邊為3,3,4;因為3+3>4,所以能構成三角形。周長3+3+4=10。如果腰為4,則三邊為3,4,4;因為3+4>4,所以能構成三角形。周長3+4+4=11。
2、長為10、7、5、3的四跟木條,選其中三根組成三角形有___種選法。
10 7 5 10 7 3 10 5 3 7 5 3 共四組5+7>10 可以構成三角形3+7=10 不可以構成三角形3+5<10 不可以構成三角形3+5>7 可以構成三角形共有2種選法
3、若三角形的周長是60cm,且三條邊的比為3:4:5,則三邊長分別為_______
設三邊長為3x,4x,5x則有3x+4x+5x=60x=53×5=15 4×5=20 5×5=25
4、已知線段3cm,5cm,xcm,x為偶數,以3,5,x為邊能組成______個三角形。
因為5-3<x<5+3,即2<x<8。x為偶數所以x=4或63 4 5 3+4>5可以構成三角形3 5 6 3+5>6可以構成三角形已知線段3cm,5cm,xcm,x為偶數,以3,5,x為邊能組成__2____個三角形。
5、△ABC中,如果AB=8cm,BC=5cm,那麼AC的取值範圍是________________.
8-5<AC<8+5 即3<x<136、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6,則它的底邊長a的取值範圍是________;6-6<a<6+6 即0<a<12
二、選擇題
7、已知三條線段的比是:①1:3:4;②1:2:3;③1:4:6;④3:3:6;⑤6:6:10;⑥3:4:5.其中可構成三角形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C.4個
1+3=4 不可以構成三角形1+2=3 不可以構成三角形1+4<6 不可以構成三角形3+3=6 不可以構成三角形6+6>10可以構成三角形3+4>5 可以構成三角形答案B
8、如果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5,則周長L的取值範圍是( )
A.6<L<15 B.6<L<16 C.11<L<13 D.10<L<16
因為5-3<第三邊<5+3,即2<第三邊<8周長=3+5+第三邊所以2+3+5<3+5+第三邊<8+3+5即10<周長<16答案D
9、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長為連續整數,且周長為12cm,則它的最短邊長為( )
A.2cm B.3cm C.4cm D.5cm
設三邊長為x,x+1,x+2則有x+x+1+x+2=12x=3答案B
10、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3cm,周長為19cm,則該三角形的腰長為( )cm.
A、3 B、8 C、3或8 D、以上答案均不對
設腰長為3則底邊長為19-3-3=133 3 13 因為3+3<13,所以不可以構成三角形,腰長不能為3.設底邊長為3則腰長為(19-3)÷2=83 8 8 因為3+8>8,所以可以構成三角形答案B
11、若三角形兩邊長分別為6cm,2cm,第三邊長為偶數,則第三邊長為( )
A、2cm B、4cm C、6cm D、8cm
因為6-2<第三邊<6+2,即4<第三邊<8,且第三邊長為偶數所以第三邊長為6答案C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6,則它的周長為( )
A.9 B.12 C.15 D.12或15
設腰長為3則有3 3 6因為3+3=6,所以不可以構成三角形,腰長不能為3.設腰長為6則有3 6 6因為3+6>6,所以可以構成三角形周長=3+6+6=15答案C
三、解答題
13、一個等腰三角形,周長為20cm,一邊長6cm,求其他兩長。
解:設腰長為6,20-6-6=8則有6 6 8因為6+6>8,所以可以構成三角形其他兩邊長分別為6和8設底邊長為6,腰長為(20-6)÷2=7則有6 7 7因為6+7>7,所以可以構成三角形其他兩邊長分別為7和7
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4,9,求它的周長.
解:設腰長為4則有4 4 9因為4+4>9,所以不可以構成三角形設腰長為9則有4 9 9因為4+9>9,所以可以構成三角形周長=4+9+9=22
15、已知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為4x、2x、12,求x的取值範圍
如果12為最長邊4x+2x>12x>2如果4x為最長邊2x+12>4xx<6所以2<x<6
四、創新題
16、如圖,在△ABC的邊AB上截取AD=AC,連結CD,
(1)說明2AD>CD的理由(填空);
證明:∵AD+AC>CD(三角形中,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又∵AD=AC(已知)∴AD+AD>CD(等量代換)∴2AD>CD
(2)說明BD<BC的理由。
證明:∵AB–AC_______<BC(三角形中,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又∵AD=AC(已知) ∴AB–AD<BC(等量代換)而AB–AD=BD ∴BD<BC(等量代換)
(3)如圖,△ABC中,AB=BC,D是AB延長線上的點,說明AD>DC的理由。
證明:∵BD+BC>DC,AB=BC∴AB+BD>DC∵AB+BD=AD∴AD>DC
17、填寫理由:
如圖,已知P是△ABC內任意一點,則有PB+PC<AB+AC。
解:延長BP交AC於E,在△PEC中,PE+EC>PC(三角形中,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BP+EP+EC>BP+PC 即BE+EC>BP+PC.在△ABE中,AE+AB>BE(三角形中,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AE+EC+AB>BE+EC,(等量代換)即AC+AB>BE+EC,∴AC+BC>PB+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