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孔慶東
葉劍英除了資歷老、地位高之外,每每在歷史轉折關頭以連環妙手四兩撥千斤,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成了他一生的絕活。
說起葉帥(1897~1986),毛澤東對葉劍英的兩句評價可能太有名了:「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網上很多軍迷都說葉帥風流,葉帥可是十大元帥裡最酷的帥哥啊。「葉劍英」這個名字也給人「英俊小生」的感覺。
一
葉劍英1897年生於廣東梅縣小商人之家,屬於客家人,因此,跟俺們北方人有緣分。他18歲中學畢業時,寫下「成則為周武三千,敗則為田橫五百,可常可變,可生可死」的壯語,既透露出豈甘人下的不凡之志,又表達了進退兩可的人生智慧。據說他早年有樁包辦婚姻,一無子女,二無音訊,值得當今青少年記取的是這樣一句話:「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憑!」1924年初,葉劍英在廣州與醫務工作者馮華結婚。當年11月,生下長子葉選平,後又生了長女葉楚梅,名字都取得很漂亮。那時候葉劍英追隨孫中山,在國民黨內和黃埔軍校擔任要職,當過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二師師長及第四軍參謀長等。曾經只有葉劍英一個人,可以佩劍進入蔣介石的辦公室,二人關係相當鐵。但發覺蔣介石依靠大款仇視工農的反革命面目後,葉劍英毅然站到了他的對立面,人生也經歷了極其重大的轉折。
1927年,30歲的葉劍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底率領教導團進行了廣州起義。就在這一年,他娶了不到18歲的教導團女戰士曾憲植(1910~1989)。曾憲植一是美貌,年輕時有人誇張地譽為「美若天仙」;二是名門之後,高祖曾國荃就是曾國藩的弟弟,率領湘軍攻破天京的「九帥」。美貌加上名門,人生難免要倒幾回黴。曾憲植兩次被捕,第一次在上海,被黨組織營救出獄。第二次在日本,鬼子查出她是曾國藩後代,馬上讓她「開路開路的」。她1931年與葉劍英重逢,本來二人要共赴蘇區,但顧慮到一對帥哥美眉同行,路上肯定不安全,阿曾遂改去了香港。1937年葉曾再度見面,但陰差陽錯,又勞燕分飛。二人生有一子,即葉選寧將軍。
1949年開國大典,攙扶宋慶齡、毛澤東、朱德走上天安門的就是曾憲植——當時江青也想上去,級別不夠,被警衛給攔住了。曾憲植還擔任過鄧穎超秘書,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做到全國婦聯副主席。
二
1937年,40歲的葉劍英擔任八路軍參謀長,在延安與長徵女幹部、32歲的危拱之(1905~1973)結婚。危拱之出身於河南信陽的書香門第,多才多藝,革命資歷很深,1927年廣州起義時就曾率領黃埔軍校女生跟隨葉劍英的教導團一起戰鬥。二人婚後各自忙碌,沒有子女。危拱之四處奔波,出生入死,二人的婚姻顯然無法維繫。危拱之後來擔任過赤峰市委書記,1973年病逝(一說二人沒有正式結婚)。
1939年1月,葉劍英任南方局常委。1940年,與南方局機要員吳博結婚。吳博畢業於吳淞中學,原來在新四軍軍部工作,因為南方局缺少速記員,1939年2月周恩來到安徽雲嶺新四軍軍部視察後,特意從新四軍速記訓練班要了兩人帶回重慶紅巖辦事處,其中一個是支部書記吳博。另外一個是方卓芬,當年嫁給了《新華日報》編輯、著名經濟學家許滌新(1906~1988)。葉帥與吳博結合後,日子過得緊張而愉快。葉劍英曾親自下廚,做了他拿手的廣東狗肉來招待工作人員。1941年,吳博生下女兒葉向真,即影片《原野》的導演凌子。
1948年末,蔣家王朝大廈散架,林彪、聶榮臻百萬大軍把北平圍得風雨不透。葉劍英抵達北平南面的房山縣良鄉,準備接管北平。在這裡,他與華北「軍大」學員李剛結婚,生子葉選廉,女兒葉文珊。1955年因感情不合,二人離異。以上為葉帥正式的6位夫人,在國家正規的出版物中均可查到。
葉劍英「文革」前肩上的擔子比較輕,「文革」開始後,得到毛澤東的一再提拔,進入政治局當了常委,位高權重,敢於跟江青拍桌子,把手都拍傷了。林彪出事、恩來病重、小平翻車後葉帥更是獨挑大梁,但又妙在不動聲色。最後當到軍委實權副主席,坐鎮中南海,一舉擒拿王張江姚等四人,舉國為之震撼。葉帥卻不居功,忠心為「英明領袖華主席」保駕護航,又保舉鄧小平東山再起,才換來了今天中國大地的多姿多彩和廣大人民的幸福生活。千言萬語,也評價不透這樣的偉人啊。
葉帥病逝後,政治局討論參加追悼會的親屬名單,在聶帥的力主下,葉劍英健在的遺孀均未參加,這就免去了很多麻煩,聶帥確實是個「厚道人」也。針對社會上好奇者的傳聞,葉選平同志還專門發表了一份聲明,指出「這並不是我們做子女的意見,而是當時中共中央的決定。我們這些子女,至今仍同這幾位女性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葉劍英雖少獨當一面的赫赫戰功(晚年指揮過西沙之戰),但他也就沒有派系問題,屬於坐鎮中央的「軍機元帥」(不過長徵中也負過傷),所以毛澤東才非常信任他。葉劍英除了資歷老、地位高之外,每每在歷史轉折關頭以連環妙手四兩撥千斤,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成了他一生的絕活。
葉帥為人有風趣,談吐有文採,詩也寫得蠻好。毛澤東曾說「劍英善七律」,讓陳毅向葉帥學詩。葉帥晚年寫的「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曾經是我中學時代的座右銘之一。他的政治智慧在十大元帥裡是冠絕群雄的,在個人感情問題上,也必然是井井有條,多而不亂,目送飛鴻,手揮五弦的。黨史專家溫相先生說:「據我所知,葉帥在私生活上是比較嚴謹的,至於網上說的那些個東西那是站不住腳的,也沒有什麼可靠的證據……葉帥的多次婚姻只能是當時的特殊歷史環境造成的,而不能說明其他的什麼問題。」這個態度還是比較客觀的。薄一波稱讚葉帥是「老不糊塗」,此話大有深意也。
十大元帥全部活到60歲以上,8人超過70歲。在3人非正常死亡的情況下,平均壽命達到80.1歲,其中5人活到89歲以上,除了革命軍人旺盛的生命力和晚年較好的醫療保健之外,跟他們身邊的女性恐怕也有密切的關係。謹以此文,向所有的新中國開國功臣以及滋潤過他們心靈的那些英魂,表達敬意。
(摘自《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