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大清華容易被人批評和指責?留學不歸的指責是怎麼回事?

2020-12-05 燕園終身學習

最近這兩年,對北清一系列的批評,比如北大讀錯字,清華寫錯字,比如最近北大引用了一首以訛傳訛的「假詩」中的兩句「須知少時凌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本意是為高考生們加油,而且很快發現引用錯誤立馬刪了,但依然被自媒體作者們發現,並廣泛傳播。

說北清樹大招風,一點也不過為。只要稍微有點小問題,就會被網絡放大,進而被上綱上線批評。

當然,對北清有不滿,也並不僅僅是「留學不歸」這麼一個方面。有校友曾經自我解嘲式地說,北大清華,因為是大陸公認的兩所最頂尖的大學,大家都盯著呢,天生就是「招黑」體質,稍微有點問題,就會引發廣泛關注和批評。

這個判斷,是很有道理的。

最近一兩年來,北清確實面對了關於「留學不歸」的洶洶輿情,這股浪潮,最初是自媒體作者發動的,但今年以來,這股輿情似乎越來越猛,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一方面,北清學生「留學不歸」這個問題,雖然有各種誇大的版本,但基本事實是成立的,這就使得輿情的基礎是在的,很多人」噴「北清,並非毫無道理,所以很多網友加入指責北清的行列,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今年的自媒體作者們比較艱難,」噴「北清可以獲得不少流量,這是現實動力,所以指責北清的文章連篇累牘,輿情也是此起彼伏。

所以,對北清學生「留學不歸」的持續批評和指責,並且一直持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公正地說,北清「留學不歸」,基本事實確實存在,但到底有多少人留學不歸了?各種版本都有,而且越傳越神,很多版本嚴重誇張。比如說,有版本認為,北清本科生有80%出國留學,其中的80%以上都沒有回國,這就與實情嚴重不符了,要命的是,這類嚴重誇大的版本相信的人特別多,並可以從很多人口中隨口蹦出來。

為何有不少人會「留學不歸」?其實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因為我們現在能給那些優秀人才提供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尤其是科研環境和氛圍,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那些他們願意留下來的國家,尤其是在科研體制方面,我們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北清其實做不了太多。公平地說,輿情指責針對北清這兩所學校,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面對輿情,兩校除了保持沉默之外,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去尋求改進。真正的改進,則需要全國範圍內的共同努力。

「栽下梧桐樹,引回金鳳凰」。要避免優秀人才的流失,我們只能不斷改進國內的環境,尤其是體制的改革和進步,才能遏住人才不斷流失的勢頭,並把我們那些寶貴人才吸引回國,為我們的建設事業作出貢獻。

相關焦點

  • 面對「留學不歸」的質疑,北大、清華為何沉默不語?這2點很關鍵
    而作為我國最高學府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每年也有眾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但是大部分的留學生學成後選擇留在國外工作和生活,因此公眾紛紛指責這些留學生,為何學成之後不回來建設我們的國家。 清華、北大又是我國的最高學府,裡面的學生都是每個省份最優秀的人才,而且師資力量、科研環境也是我國最頂尖的存在,因此當清華、北大的學生在國外留學不歸時,大家的反應才會這麼強烈。面對這種質疑,顯然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沒有公開回應,既沒有承認也沒辯解,這是有原因的。
  •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清華北大始終甩不掉「歐美人才基地」的帽子呢
    2020年,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又是一個庚子年,庚子年大家一起批評用「庚子賠款」建立的清華大學,庚子賠款,國人永遠忘不掉的國恥,在屈辱歷史裡建立的清華大學,在近些年卻很少為國家分憂,為社會擔責。教育出來的大量留學生,學成不歸國,為美國服務,真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忘不了為建校提供資金的美國佬?
  • 如果鄭強教授當清華和北大的校長,能留住這兩所學校的人才嗎?
    然而,他跟你我一樣,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並非是一個神通廣大的人。因此,我認為他也解決不了「北大清華畢業生出國留學回不來」的問題。應該會比現在的校長做得好,主要鄭教授一直專心做教育,現在大學校長專門為本校做教育的太少了。都是天天尋思怎麼升職為,要補助,滿腦子都是錢,能做好教育怪了。
  • 清華北大面對公眾的質疑和批評,始終保持沉默,背後有何考量?
    大家都知道,在清華北大學習的都是學霸中的學霸,畢業生除了被企業籤走之外,剩下的就是繼續深造或者出國留學。國外許多大學都有清華北大的校友會和聯盟,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次疫情期間留學生為武漢做出的貢獻。雖是如此,清華北大的留學生也免不了大眾的批評,大家對於清北大學生畢業留在美國這件事很是反對,他們認為留學生們應該回國為國家做貢獻。長期以來,公眾對於清華北大留學生留在美國就業這件事很是反感。雖然清華北大的學校官網都寫著自己愛國情懷以及為國家做的貢獻。而且清華北大的留學生出現新的科研成果也會在學校官網上顯示出來,但標示的確是國外的大學名字。
  • 周立波指責唐爽怎麼回事說了什麼 毒品事件還有內幕嗎
    周立波回國之後還是紛爭不斷,還是不斷在微博上爆料關於和唐爽個人恩怨的事情。前幾天因為周立波發了一條疑似唐爽嫖娼的視頻,唐爽直接反擊,不過周立波今天也發文直接進行指責了。周立波指責唐爽怎麼回事周立波自從回國之後,就不斷地在微博進行爆料。
  • 北大和清華對嫦娥五號貢獻有限,難道北大清華不再是頂尖大學了嗎
    但是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常年對中國不開放太空研究數據的美國航天局NASA卻說,希望中國共享樣本數據。此外,在我的最新文章《嫦娥五號奔月,這5所大學立大功,他們是國防科技的「黃埔軍校」》中有很多人留言跟我說,為什麼嫦娥五號不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身影?
  • 為什麼都說「清華一直在為美國輸送人才」?看數據
    近5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有33575人,其中出國(境)深造人數有5460人,出國(境)比例為16.3% 那麼,從整體上看83.7%清華大學畢業生都選擇了在國內發展…這就是現在一直流傳的「清華一直在為美國輸送人才」?
  • 周立波指責唐爽 事情始末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在此之前,周立波一直堅稱自己不知情,毒品系栽贓。視頻一出,沉寂一段時間的周立波案再次翻湧。四小時後,周立波曬出唐爽和自己及胡潔的微信聊天記錄,力證當年曾幫助唐爽看病,指責其忘恩負義. 周立波曬微信截圖指責唐爽忘恩負義 眾多市民嗑瓜子議論看熱鬧  「你要還是人我便願意陪你一起下地獄。你看看這些曾經的對話。」周立波案一年後當事方糾纏不斷,事件一直在發酵。
  •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高學府,而每一年清華、北大都有一批優秀的學生往美國跑呢?現在就有部分人嘲諷清華、北大是美國大學的學前班,專門為美國大學培養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 13 所高校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清華、北大不在列!為什麼?
    為什麼清華、北大不在「實體清單」之列? 提到清華、北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論高考的錄取分數,這兩所高校在每一個省份都是前二的存在。換句話說,我國最頂級的人才,都去到了清華、北大。最頂級的人才,都去到了清華、北大,按理說它們的存在更應該讓美國害怕。然而結果卻不是這樣,這又是為什麼呢?
  • 近些年老師對家長的指責,看似有理有據,實則毫無意義!
    ,似乎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衝突和對立,已經讓很多老師萌生了對於這個職業的退意,當然有的年輕人,直接因忍受不了一些家長的姿態,直接辭職出走,遠離這個職位。家長理所當然的覺得他是把孩子打發到學校學習的,老師不去教育孩子,怎麼還教育起家長來了。最終這種談話,都會以失敗告終。那麼這種對於家長的指責,有沒有意義呢?當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為什麼這麼說?
  •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清華北大爭搶優質生源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清華北大爭搶優質生源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澳總理指責中國發布「假照片」,華春瑩:那是用電腦製作的插畫
    的確,澳方指責中方使用了『偽造』或者說『虛假』照片,甚至說中方散布『虛假信息』,」華春瑩在回應這個問題時說,「我想你剛才其實說出來,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華春瑩表示,澳方的指責,本身就是虛假的。因為網上流傳的不是照片,是中國的一個年輕人用電腦繪製的插畫。「繪製的插畫,同偽造照片,我想是不同的概念。」華春瑩糾正說。
  • 清華北大成為「歐美人才基地」,究竟錯在何處?
    據2019年5月數據顯示,12.8萬清華校友裡,有67%都在建設別的國家。其中56280人在國外發展從事重要行業,14784人在海外定居。光美國矽谷一地,就有超過兩萬清華學子在那裡供職。清華大學一度被諷刺為「西方人才的搖籃」。北京大學15.5萬的北大校友裡,23405人留在了美國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說,北大、清華給美國送去了94469位中國人才!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有的人則在指責國內院士的評選存在排資論輩的情況,顏寧教授這麼有實力,卻最終沒有當選院士,實在是很遺憾。施一公教授也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具有海外留學的經歷,他堅定地走在科研路上,期間不被周圍的人或事物所打動,在施一公看來,科學研究之路是一條正路,他沒有選擇錯誤,做科學研究也是一件最為浪漫的事情,他樂此不疲。
  • 豈能為了炒作出名無端指責小學語文教材拼音chua錯了
    感謝您順手點擊文章最下方小廣告這樣您不花錢就可以讓小弟賺幾分錢,感恩!近日,有網友發抖音指責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對此,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回應抖音網友質疑,指出chua和ne的發音無誤,都有對應的漢字,如「欻」字和「哪」字。溫儒敏在微博中還表示「希望大家不要炒作,甚至進行無端的人身攻擊」。(10月26日《北京青年報》)如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回應中所言,「教材是公共知識產品,大家都可以批評指正。」
  • 60%-70%的留學畢業生去了美國,清華北大畢業生都愛去美國
    近日,各高校紛紛公布了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報告,其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所大學的就業數據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我們這些非清華、北大的人看來,能夠考進這兩所中國頂尖學府的大學生,可以說是我國的頂尖人才,他們應該不愁就業。
  • 留學生為什麼不願回國?清華北大教授的觀點卻不同,到底聽誰的?
    清華和北大是無數學生"夢想中"的學府。為什麼要說"夢想中"呢?因為對普通學生來說,這兩所高校真的只有"做夢"才能考上。清華和北大每年的錄取分數都在670分以上,也就是說每年只有極少數的學神、學霸才能考上,絕大部分學生無法在這兩所大學就讀。
  • 清華在丘賽慘敗北大,引丘成桐怒斥?北大數學這麼強,還得謝清華
    北大清華冠軍之家10月13日,網傳「數學家丘成桐批評清華大學在2020年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慘敗」!甚至有人爆出了的聊天截圖。中國隊這次拿到了冠軍,當時超模君還和大家報喜來著。喜報!中國戰勝美國,又拿IMO第一!金牌得主們還沒上高三,北大和清華就把人給瓜分了.......文章中提到,這6位獲獎者,3位去了北大數學英才班,3位去了清華姚班。
  • 劣跡大學教授在演講過程中開黃腔,被女生指責後嘲諷道:香港廢青
    學術講座不是脫口秀,不應該出現與學術內容無關的低俗內容。其二,在受到女學生的指責之後,不但不改正,還覺得自己風趣幽默,拿霍金當幌子,事後還威脅女生「法庭見」。作為一個綜合素質超過平均水平的人才,這位女生有膽量,也有資格提出自己的質疑和不滿,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