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務風暴即將來襲?年底或突破277萬億,經濟復甦難上加難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早報

【歐盟暫未通過長期復甦預算方案】

昨天晚上,歐盟27國領導人還是沒能對歐盟復甦長期預算達成共識。雖然早在7月份,歐盟就推出了規模達1.8億歐元的長期復甦計劃,但程序到現在還沒走完。有分析說,如果歐盟長期預算方案通過的太晚,那將會對歐盟經濟復甦造成重大影響。不過,歐盟各國的領導人也打算再次召開視頻峰會,力爭儘快通過長期預算方案。

【脫韁野馬?全球債務總額飆升】

不過搞財政刺激肯定是要發債的,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最新報告,今年全球債務增加了15億美元,年底有望突破277萬億美元。什麼概念呢?要知道啊,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時間,全球債務才增加了6萬億美元。國際金融協會也補充說了,如果全球債務增長勢頭控制不住,那將會對經濟造成重大影響。話說,最近信用債是風起雲湧啊,大家要注意相關的外溢風險。

【一起乾杯!Bilibili股價創歷史新高】

話說終於有一個中概股是出了財報上漲的,昨晚,嗶哩嗶哩股價上漲了22.17%,由於財報特別出彩,營收同比增長了74%,月活用戶同比增長54%,近2億人了。不僅如此,收入結構也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非遊戲業務收入已經佔到總營收的60%。由於B站能形成博主帶動視頻投稿帶動粉絲群體的良性循環,市場對其前景還是相當看好的。

【道明證券看跌歐元 恐跌向1.17】

道明證券表示策略性看跌歐元兌美元,目標看向1.17。該機構預期1.1920將成為強勁阻力位。經濟復甦隨著新冠感染病例的飆升以及相應抑制措施的實施正在放緩,這將打壓歐元。

【日本央行或幹預匯價 美日恐難跌破103】

稍早前,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他對日元持續升值的狀況不樂觀。投資者因而重新押注日本央行可能入市調控日元匯價。大華銀行表示,日本官方已經釋放幹預預期,預計美元兌日元短線很難下破103。

【加拿大融資前景堪憂 美加中期存上行風險】

美國銀行認為,美元兌加元中期面臨上行風險。該銀行指出,加拿大和其他國家的淨組合投資餘額下滑。這是因為外國對加拿大債務的購買量減少,而加拿大對外國債務和股票的購買量增加。與此同時,加拿大人對美國資產的興趣急劇上升。這有利於美元兌加元走強。

【拉加德料重申歐央行將調整措施】

再來看看今天下午,歐央行行長拉加德將會發表的講話。昨天她表示,因為全球新冠病例增長,不確定性依然高企,歐元區經濟將受到病例激增的影響。歐央行必須幫助經濟,緊急抗疫購債計劃和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將繼續作為主要工具。而早前,她表示,歐央行將會在12月的會議上有所行動。

基於此我們認為,拉加德可能強調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重申歐央行將在12月採取進一步的行動。總的來說,拉加德的講話將會推升市場對歐央行在下個月擴大購債規模的預期,各位還請留意。

【美國石油鑽井總數料上升】

明天凌晨,美國將會公布石油鑽井總數。最近幾周公布的數據穩步增加,上周錄得236口。

到了本周,市場預期美國至11月20日當周石油鑽井總數為241口,如果公布值大於預期,或利空油價;反之,將利多油價。【市場預期美國至11月20日當周石油鑽井總數為241口 若公布值>預期值 或利空油價 若公布值

近期,美國石油鑽井總數持續攀升,這增加了市場對原油供應的擔憂,油價面有承壓的可能。

相關焦點

  • IIF:全球債務或創255萬億美元的紀錄,印度越南加拿大債務風險加劇
    根據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的數據,全球債務目前已達到250萬億美元,預計到2019年底將達到創紀錄的255萬億美元,比2018年底的243萬億美元增加12萬億美元。如果按地球上77億人口來平均計算,目前,每個人的債務約為3.25萬美元。當然IIF的這一算法似乎並不太科學,但卻從側面說明,世界經濟籠罩在債務的雲霧之中。
  • 債務負擔拖累美歐經濟復甦(雙語)
    美聯儲離結束其幫助美國經濟復甦的一項重大舉措的最後期限只剩幾天的時間了,但這項措施基本未能解決本質問題:美國政府和個人仍然負債纍纍。  放眼全球,各國政府和家庭無力減輕債務負擔的現實繼續給西方經濟體以及個人的財務狀況蒙上了一層陰影。今天,美國消費者比五年前背負更多抵押貸款和信用卡債務,美國的預算赤字還在惡化。與此同時,歐洲各國政府不得不繼續砸進數十億歐元,為的只是能避免希臘破產。
  • 海外財經媒體焦點:新冠疫情引發全球債務海嘯
    財聯社11月19日訊,隔夜,海外市場聚焦全球經濟以及公司動態。全球經濟方面,新冠疫情引發全球債務海嘯。此外,比特幣突破18000美元,多頭稱明年有望上漲至60000美元。 金融時報:新冠疫情引發全球債務海嘯 最新研究顯示,全球債務在今年頭九個月以空前速度增加,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危機,政府和企業開啟一場債務海嘯。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展望2021年,由於疫情衝擊逐漸減弱,特別是疫苗有望於下半年全面推開,經濟社會將恢復正常,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有望出現共振復甦。IMF預測全球經濟2021年將恢復至5.2%。展望2021年,美國即將迎來新晉總統拜登,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都將迎來新局面,IMF預測美國經濟有望增長3.1%。首先,拜登更重視疫情防控。
  • 警惕全球債務成為「灰犀牛」
    儘管全球債款問題已是多年頑疾,但成為「灰犀牛」正顯露出加快痕跡。世界金融協會日前發布陳述顯現,2020年全球債款規劃將超過277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全球債款危險整體呈現出體量大、不均衡、危險高態勢。
  • 債務飆升和不平等加劇仍困擾全球 2021年金價破2300美元不是夢?
    經濟學家警告,抗擊疫情導致債務飆升和不平等加劇人們普遍預計,隨著更多的人接種疫苗,全球經濟增長將得到加強,但在此次美國經濟協會年會上,頂級經濟學家著重討論了疫情暴露的明顯不公平現象,以及應對和抗擊疫情所產生的後果。前印度央行行長拉詹(Raghuram Rajan)表示:「在最近的每一場危機中,央行都採取了更為激進的寬鬆政策,並在公共和私人領域加大了槓桿。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無法喚醒的V型復甦
    而後便是崩潰,由此導致了債務緊縮、銀行危機,經濟也陷入了癱瘓,而中央銀行幾年來復甦經濟的努力都是徒勞——此刻便該出現信用崩潰了。這是一次大蕭條,是上次之後又一個18年的終點。——【美】拉斯?從目前全球經濟的各項指標來看,美元指數正在走弱,黃金價格開始暴漲顯示出了市場的避險情緒,股市的震蕩和起伏則是投資者信心受挫的表現。全球疫情的情境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不斷攀升的感染數字與地緣政治疊加在一起,「逆全球化」的聲浪此起彼伏,民族主義情緒將全球經濟置於「囚徒困境」,經濟復甦前景黯淡。短期內經濟「V型」復甦的可能性非常小,全球經濟甚至會出現超預期衰退。
  • 展望2021:貨幣寬鬆經濟復甦 看多美股A股人民幣
    摘要:2021年全球維持疫情後經濟復甦趨勢,貨幣政策偏寬鬆,經濟恢復上行,股強於債,看多美股,尤其人民幣升值背景下,看多A股。一、2020年回顧:疫情下的貨幣大寬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打破了2019年底所有經濟復甦計劃。為應對全球經濟2018年10月以來下行,美聯儲2019年9月帶頭開啟降息,並重啟QE。實際上,我們2019年底判斷美國經濟再開始周期性復甦,但2020年的疫情打斷了這樣的進程。
  • 世界銀行專家憂疫情持續 全球恐面臨金融危機
    萊因哈特強調,不要將預期中的反彈與復甦混為一談。她說,世行預測人均收入到今年年底仍將低於疫情前的水平,這意味著任何有關復甦的說法都是「誤導性的」。冠病疫情發生一年後,北半球大片地區目前的新增確診病例仍在創紀錄。萊因哈特說:「持續的時間越長,從就業和企業倒閉的角度而言,破壞就越大……我很擔心,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越長,個人、家庭、企業和國家的資產負債表受到的壓力就越大。」
  • 美媒預測2021世界走向:風險與機遇並存,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將來襲
    伴隨著新年鐘聲敲響,美媒指出,2021年風險與機遇並存,除了新冠疫情外,還有一個重大危機將席捲全球。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月5日報導,2020年被稱為 "地獄之年 "不是空穴來風,政治分裂和國際衝突的加深更加劇了這種情況。
  • 全球多國貨幣崩敗或即將來臨,羅傑斯:可能有一種方法能倖存
    據國際金融協會(IIF)在11月19日發表的報告表示,由於各國政府和企業繼續寬鬆貨幣化應對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預計到2020年底,全球債務將激增至創紀錄的277萬億美元((佔GDP的365%))。據IIF稱,截至今年9月,全球債務已經激增15萬億美元至272萬億美元,並警告稱「全球債務海嘯已經襲來」,自2016年以來,全球債務積累的速度前所未有,增加了超過52萬億美元,而自今年3月以來,全球再增加了15萬億美元的債務,IIF的成員包括全球400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復甦
    人流管制措施一旦開放,經濟指標會有一個初始的急劇反彈,那是從極端狀態下的反彈,環比增長往往非常驚人。但是經濟活動恢復到七至八成之後,接下來的復甦路途漫長遙遠,更多反覆。疫情對部分就業的打擊,可能是永久性的。停頓會使一些人失業,也會使許多企業的現金流受到衝擊,有些企業甚至面臨破產,接下來是信用壞帳等金融難題。
  • 鄂永健:2021全球經濟金融周期、格局與政策外溢
    在上述因素的迭加及交互作用下,全球經濟大概率觸底回升並將推進結構性調整進程,寬鬆貨幣政策帶來巨額流動性,但債務積累增加金融脆弱度,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上升,經濟金融背離程度可能趨於收斂。我們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可能出現K型分化,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可能繼續加速復甦,美歐復甦進程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分別為-4.4%及5.2%,2020年美國GDP減少4.3%,歐元區GDP減少8.3%、日本GDP減少5.3%。具體而言,2021年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呈現以下三種效應。
  • 全球經濟復甦預期下 建議多銅空金策略
    中期看,隨著2021年一季度疫苗全球開始投入應用,全球經濟有望迎來復甦共振階段,通脹方向向上無疑。通脹水平超預期上升可能會使得實際利率水平繼續下探。短期看,市場仍然在交易經濟復甦預期邏輯,銅價受全球經濟復甦刺激上升,而金價受到市場風偏上升以及名義利率上升壓制,短期多銅空金策略可行;中期看,隨著全球經濟復甦預期兌現,銅供需平衡走低,疊加通脹走強,銅價繼續上升;銅、金的
  • 債務惡性循環、不平等加劇 疫情將給世界經濟留下瘡疤
    來源:新浪財經世界經濟在擺脫疫情困擾的同時,會發現自己面臨著債務猛增和不平等加劇的局面,從長遠來看可能阻礙增長。這是在已於周二結束的美國經濟協會年度會議上,經常被討論的話題之一。人們普遍預計,隨著疫苗接種人數增加,全球增長會增強,但在這個為期三天的線上會議上,頂級經濟學家們聚焦於疫情所暴露出的明顯不平等現象以及應對和抗擊新冠病毒行動的後果。「近些年來,我們總是用更激進的央行寬鬆政策和更大的槓桿--既包括公共也包括民間,應對每一次危機,」前印度央行行長Raghuram Rajan表示。「真正的問題是: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嗎?
  • 首席經濟學家前瞻2021: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
    全球疫情步入下半場,中國經濟在全球最先走上復甦之路後,明年又將怎樣?
  • 經濟復甦擔憂加劇施壓 美股集體收跌道指跌逾200點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北京時間11月21日消息,美國新增確診病例激增加劇經濟復甦擔憂,同時財政部與美聯儲發生明顯分歧也為市場帶來壓力,美股集體收跌,道指跌逾200點;太陽能、雙十一概念股走高,郵輪股走低;跟誰學(GSX)跌8.23%,小鵬汽車(XPEV)漲11.95%,逸仙電商漲11.47%,達達集團(DADA)大漲
  • 從波音「折翼」,看旅遊業回暖如何讓全球經濟復甦
    他還稱,疫情帶來的壞影響起碼會伴隨波音公司到年底。旅遊業回暖讓全球經濟復甦看見曙光>百年航司倒閉、全球外貿企業如履刨冰……在全球經濟凋敝的今天,經濟市場復甦的希望在哪裡?根據2019年5月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旅遊業共計為全球經濟貢獻了8.8萬億美元,這相當於全球GDP的10.4%,同時,世界上超過3.19億人的工作與旅遊業相關,佔全球所有就業人口的十分之一。WTTC表示,未來10年間旅遊業將為全球提供超過1億個崗位。
  • 全球可能還將遭遇拋售?這一市場的完美風暴可能很快引爆一場危機
    市場仍在消化美國2萬億美元刺激方案,央行操作空間已經不大,但誠意已經很足,現在輪到財政部上陣,目的仍是避免疫情對經濟造成更大的傷害。而從疫情發展來看,目前仍處於未完全控制階段,美國、英國等核心國家成為關注焦點,金融市場的最終反應仍繫於疫情狀況。現價入場做多仍宜有所保留。
  • 疫情經濟交困 美各界冀望更多刺激政策
    當選總統拜登即將於2021年1月20日就任,各界人士期待美國經濟受到更多刺激政策的提振,但同時擔憂美國政治風暴對經濟前景帶來的不確定性。   疫情難以控制   歷經近一年努力,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日趨惡化。新年伊始,疫情態勢更為複雜嚴峻。   據報導,2021年首日,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突破2000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