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王成善院士報告: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數字驅動下...

2020-11-29 同濟大學新聞網

(9月8日)王成善院士報告: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數字驅動下的地球科學研究

來源: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時間:2020-09-02  瀏覽:

報告人:王成善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報告人簡介:

王成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青藏高原地質研究中心主任、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松遼盆地科探項目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沉積學,在白堊紀古環境與古氣候、構造隆升與沉積響應和含油氣盆地分析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和創新性成果,在國內外地學界有較大影響。近年來與多位院士聯合發起「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任中方首席科學家,目前該計劃正在積極推進中。

報告內容簡介:

「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Deep-time Digital Earth,簡稱DDE)將在大數據驅動下重建地球生命、地理、物質和氣候的演化,進而達到精確重建地球和生命演化歷史、識別全球礦產資源與能源的宏觀分布規律。並將通過這一計劃,為全球數百萬研究人員和科技專業用戶提供一個跨越科學領域和國家的虛擬科研環境,使其能夠存儲、共享和使用科研數據。深時數字地球」將開展大科學研究,構建最大地學基礎資料庫,建成「地學界Google」,從而實現整合地球演化全球數據、共享全球地學知識。

時間:

2020年9月8日 15:00-17:00

地點:

同濟大學海洋樓報告廳

 

 

 

相關焦點

  • 推進大科學計劃,建設大科學裝置……院士專家共話「大科學」發展
    交匯點訊 推進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推動旗艦型天文大科學裝置建設……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者工作日」,5月29日下午,在省科協召開的江蘇省2020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座談會上,多位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就我省「大科學」發展熱烈探討、建言獻策。
  • 最近,吉林省挖了一口井,由院士領銜,獲央視聚焦報導!
    9月24日,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王成善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松遼盆地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最後階段——松科三井在距吉林省長春市70公裡處的農安縣開鑽。9月25日,CCTV-13《朝聞天下》欄目對此進行了關注報導。
  • 「全球巖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國際大科學計劃研討會在廣西...
    中國日報9月25日電(記者 李弘揚)昨日,「全球巖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國際大科學計劃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召開。全國政協常委、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出席會議並致辭。自2016年11月「全球巖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國際大科學計劃正式啟動以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組織40多個國家60餘所高校、科研機構和地勘單位在國內外開展了相關工作,在巖溶地質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有力促進了巖溶地質國際合作與交流。
  • 「上海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路徑與運作方式研究...
    「上海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路徑與運作方式研究」研討會在同濟大學召開 2020年08月28日 12: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字號 內容摘要: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項目落戶江蘇-蘇州相城
    近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進行了公示,共9個項目立項。今年7月10日舉行的2020年(第十二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首屆「蘇州科學家日」活動上,幹勇院士領銜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關鍵金屬結構材料團隊」,獲授蘇州市首批頂尖人才(團隊)稱號。
  • 25位院士前瞻性研討大地構造學基礎科學...
    12月20至22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15家單位共同發起,西北大學主辦的「三深計劃與大地構造學前瞻性基礎科學問題高層論壇」在西安召開。本次論壇特邀專家110名,其中兩院院士25人。校內外專家學者200餘人參加會議。
  •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大科學裝置是布局未來的創新載體
    (科創上海)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大科學裝置是布局未來的創新載體中新社上海11月2日電 題: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大科學裝置是布局未來的創新載體作者 樊中華 鬱玫大科學裝置一直以來被視為是推動科學進步的「國之利器」。
  • 郭華東:「數字建設」擁抱「一帶一路」
    郭華東:「數字建設」擁抱「一帶一路」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18日 14:31 A-A+ 在9月18日上午舉行的首屆數字經濟暨數字絲綢之路國際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圍繞「數字絲路」建設發表主題報告時這樣說。2016年,郭華東倡議並牽頭髮起「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目標是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以地球大數據為科學支撐,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科學研究問題。
  • 加強國際大科學合作
    可以說,這一計劃承載著人類和平利用核聚變能的美好願望。當前,全球科學研究進入大科學時代,許多科學問題的範圍、規模和複雜性不斷擴大,遠遠超出單一國家的能力,國際大科學合作成為一種必然。此外,作為人類從事最前沿研究、集成系列最極限研究手段的「超級平臺」,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面臨工程建設與科學研究的雙重挑戰,需要多國科研人員聯合攻關、貢獻智慧。在合作過程中,不同國家的評審程序、國際化視野,也會使項目的可行性、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通過合作,各國得以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提升本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 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滬舉行 致力推動中國地球科學轉型
    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 主辦方供圖。 許婧 攝中新網上海7月2日電 (黃艾嬌 許婧)「中國的地球科學面臨著轉型,從『原料輸出型』向『深加工型』轉變,轉型的結果將決定今後至少數十年內中國地球科學的命運。」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攜手共建「數字絲綢之路」
    :葉攀   中新社福州4月23日電 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攜手共建「數字絲綢之路」  作者 閆旭  當「一帶一路」倡議遇見「數字中國」建設,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國內1500餘名學者齊聚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致力於推動我國地球...
    1500餘名專家學者,來自國內180餘家單位,34個專題、逾千篇論文摘要、每天9個分會場同時開講,不設主席臺、不辦開幕式,青年學者與院士平起平坐……7月2日,為期3天的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會場內清新會風、濃鬱學風撲面而來。
  • 中國數字地球發展20年 強力支撐「數字中國」建設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1999年中國科學院聯合19個部委以及中外相關機構在北京發起召開第一屆國際數字地球會議至今,中國數字地球已走過20年發展歷程。20年來,中國數字地球蓬勃發展,對「數字中國」和「美麗中國」等國家戰略發揮出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 《國際數字地球學報》影響因子登頂中國地球科學SCI期刊第一名
    7月30日,美國湯森路透發布《2013年期刊引文報告》。報告顯示,《國際數字地球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IJDE,以下簡稱《學報》)2013年影響因子突破2.0,2年期影響因子為2.056,5年期影響因子達2.242,2年期和5年期影響因子在全球27種遙感類期刊中分別位列第10位和第8位。
  •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來源:TOP大學來了7月27日,歐洲科學院公布了 2020年新入選院士及外籍院士的名單,其中4名中國學者入選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他們是:香港理工大學曹建農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秋明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劉俊國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餘翔教授。
  • 中科院院士、南科大理學院院長楊學明:深圳建設大科學裝置是「剛需」
    中科院院士、南科大理學院院長楊學明:深圳建設大科學裝置是「剛需」 2020-09-27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彭實戈院士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作一小時報告
    8月19至27日,4年一次的第26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得拉巴城舉行。當地時間8月24日上午,受國際數學家大會組委會主席M.S.Raghunathan教授的正式邀請,中科院院士、山東大學數學學院彭實戈教授,在大會上作了題為《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onlinear Expect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大會報告。
  • 9月3日 星期四
    民航局:經第一入境點分流的北京國際客運航班將逐步恢復直航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部署,為確保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國際客運航班平穩有序運行,更好地發揮北京國際航空樞紐作用,提升國際航空客貨運輸效率,便利旅客國際出行往來,民航局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要求,在嚴格採取防控措施、嚴格防範輸入風險的前提下
  • 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北京這位教授厲害了!
    7月27日,歐洲科學院 (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of Europe) 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秋明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歐洲科學院年會暨新當選院士入會儀式將推遲至2021年10月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市舉行。
  • 廈航9月國際航班計劃出爐 | 附國內外航司9月國際航班計劃
    近日,多家國際航司公布9月航班計劃。相較於此前,外國航司飛往中國的航班增多。廈門航空廈航今日公布8月和9月國際航班計劃。1日0時至9月30日24時,吉祥航空計劃每周執行國際航線共計5條。美聯航美國聯合航空將在9月進一步擴大國際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