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大叔愛吃肉,血管內脂質垃圾都沒有,醫生分析:2件事做得好

2020-12-03 盧主任健康說

周大叔,今年56歲,是一名銅鋁鑄造廠工人,因最近工廠訂單比較多,每天早起貪黑的加班加點,回到家裡累了家裡人每次都做點肉食給周大叔吃,這樣幹活的時候有勁。工友們平常也勸周大叔少吃點肉類,免得會引起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周大叔認為自己平常幹的活這麼累吃肉多點也無妨。

正好前段時間工廠給工人們進行體檢,結果出來後很讓工友們吃驚,周大叔的血壓和血脂都非常正常,各種心血管疾病都沒有,身體很健康。

血管健康人才能長壽。血管的健康狀況是很多疾病的源頭,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並且患病年齡日趨年輕化,而這正是人們平時不注意飲食、不注意運動造成的。

防止血管內"塞車"

近年來,人們餐桌上的食物富含高脂肪、高糖類、高蛋白質的越來越多,肉類、蛋類、點心類等,已經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很常見。但是這些食物的攝入量過多,更容易導致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頓頓食肉,血管更容易堵塞

肉類菜餚多用"高油、高鹽、高糖"炮製出來,人體食用後,容易導致血管裡的脂肪越來越多,將血管堵塞。血管堵塞將會帶來各種心血管疾病,如腦血栓、心肌梗死及神經的損害帶來的手腳麻木等。

隨年歲增長,人體血管壁會逐漸變厚而且血管的彈性會降低,更易導致動脈硬化。牛肉、豬肉、蛋黃中都富含飽和脂肪酸,這些高脂肪食物的攝人,對血管的症狀,更是雪上加霜,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糖類轉化為脂肪酸或a-磷酸甘油,然後轉化為脂肪。同時,脂肪可轉化為甘油或脂肪酸,然後轉化為糖類。

糖可轉化為非必需胺基酸,然後轉化為蛋白質。同時,蛋白質可轉化為糖類。

蛋白質和脂肪也可相互轉化。

56歲大叔愛吃肉,血管內脂質垃圾都沒有,醫生分析:2件事做得好

1, 堅持給血管衝衝澡

周大叔別看經常吃肉,但是他每天都會吃黃花草油酸來給血管衝澡,能夠防止脂肪積在血管壁,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防止血管變脆,還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增進紅細胞攜氧的能力,黃花草油酸可以把血管內脂質垃圾及時運走,會把患心腦血管病的危險降到最低。

2, 堅持1小時的有氧運動

周大叔堅持運動的習慣是風雨無阻,每天早上固定1小時的運動,能提高人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可有效排出血液中的脂肪。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有氧運動可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目前沒有安全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藥物,有氧運動是最好的辦法。

超級利血管的明星食材:翅果油

翅果油是翅果油樹的果實(分布在我國陝西一帶)中提取的,其所含的亞油酸高達45.2%,能幫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維持血脂代謝的平衡,從而阻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還能增強血管壁的堅韌性:另外,它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如木解皮素、楊梅黃酮和蘆丁),對輔助治療心血管類疾病有明顯效果。

多吃蔬果和魚類的飲食方式更健康

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出資的項研究表明,高不飽和脂肪的飲食更有助於防治心血管疾病。阿特金斯博士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推薦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的理論,即在限制飲食中糖類攝人的情況下,由肉類中的蛋白質和脂肪來提供熱量。提倡多吃肉,多攝人飽和脂肪,控制蔬菜和水果的攝人量。但是這種方法很可能誘致動脈硬化的發生。

相關焦點

  • 5歲男娃愛吃肉,很少吃青菜,但從不積食,醫生:2件事幫大忙
    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提高以後,在育兒方面也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在寶寶飲食這方面,父母都儘可能把好的營養給孩子,然而現在的孩子吃得越好了,但是體質反而越來越差,平時動不動就消化不良,換季就容易感冒發高燒。鄰居家的嘟嘟今年5歲了,聽嘟嘟奶奶說,嘟嘟平時很愛吃肉,基本不吃青菜,嘟嘟媽媽擔心孩子脾胃承受不住,老愛吃肉,會出現積食的毛病,所以久不久的就帶嘟嘟去中醫院給醫生看看,但是每次來,醫生總說嘟嘟很健康,不用擔心。嘟嘟媽媽說,他都不怎麼吃蔬菜,吃得肉又特別多,偶爾會便秘,所以覺得是不是積食了。
  • 40歲以後,不想血管被堵死,3件事不能做
    由此可見,保證血管通暢是維護人體健康的前提。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之有些人的飲食習慣並不健康,久而久之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對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最終使血管堵塞,嚴重的猝死。尤其是隨著年齡增長,40歲這個數字,將成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一個明顯分水嶺。
  • 58歲男子不碰菸酒,卻因腦梗離世,醫生:這件事怎麼能天天做
    58歲的老王平日裡沒有抽菸和喝酒的習慣,但是每天有打點小牌的習慣,經常一打就是一整晚,很多時候還會熬夜到凌晨,最近幾天好多朋友都沒有看見過老王,經過打聽才知道老王因為患有腦梗塞突然去世了,朋友們在前一段時間才知道老王住院,沒想到現在人竟已不在人世。
  • 56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離世,妻子病床前痛哭:1件事早該控制
    半夜,救護車載著一名56歲男子瘋狂的駛入醫院,醫生緊急進行診治,男子的情況並不樂觀,血壓,血氧持續的降低,人已經處於深度昏迷,完全失去意識。 一旁的家屬哭著求醫生為其醫治,可是血壓無法檢測到,呼吸微弱,心跳也在下降,搶救機率非常的渺茫。
  • 56歲大叔,半年時間甘油三脂6.6降到1.9,分享經驗:2吃3不吃
    56歲了,目前是一名工廠器械的維修師,機器出現故障的時候就去維修,正常運轉的時候就休息、玩玩手機,一到飯點便和同事一起衝入食堂,食堂的廚師不像學校裡的阿姨一樣手抖,為了犒勞工人們,經常在做菜的時候多放些油,讓工人吃的更香、更有力氣幹活,很多工人一吃上飯就狼吞虎咽,長期如此不僅會造成消化不良,更會使體內的血脂變得異常粘稠,容易患有高血脂,李大叔前兩年也被查出患有高血脂。
  • 28歲女子突發心梗離世,提醒:2件事做太多,血管撐不住
    小雪今年29歲,是一家外企白領。在家人看來,小雪工資高,待遇好,但並不理解小雪承受了多少壓力,每次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她經常加班,喝酒掙錢更是家常便飯。前不久公司接受了一個大的項目,如果年底小雪沒有完成目標,很可能就會被降職,甚至解僱,因此她只能選擇加班工作。
  • 為何腦梗越來越多養血管,少吃3物、少做5事,血管不易「堵」
    養好血管,少吃3類食物,少做5件事,血管會更健康! 攝入過多的糖,可刺激人體內胰島素水平升高,促使血管緊張度增加,引發高血壓。 同時,體內剩餘無法消耗的糖會轉化為脂肪貯藏在體內,引發肥胖。 哈佛大學的專家分析發現:如果每天飲用含糖飲料1-2杯,將增加26%的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風險,增加16%中風風險。
  • 68歲男子腦梗離世,滴酒不沾,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能天天做
    醫生嘆息:都這麼大年紀了,怎能還天天做這種事等到老王家裡人鎮靜下來,詳細溝通下來才明白老王患上腦梗的原因,原來是因為天天打牌,身體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時間,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已經超過了正常人的3倍,特別是甘油三酯已經高達了8.4,而且當天打牌老王整個人的情緒比較激動,血壓迅速升高,血管內大量的血栓脫落下來,隨著血液循環流動到腦部,發生了腦堵塞,
  • 56歲女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嘆息:一把年紀了,飯後這事還不注意
    56歲女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嘆息:一把年紀了,飯後這事還不注意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飲食結構越來越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鹽的食物,非常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腦梗發病率更高。
  • 一家四口相繼查出高血脂,醫生惋惜:只因炒菜時愛放一種調料
    過了兩天姜女士的婆婆也是感覺沒有胃口並且頭髮暈把,一家人嚇得不輕,深度懷疑是食物中毒,周末趕緊去醫院做檢查。經過漫長的排隊,檢測出四個人血脂偏高,讓一家人很是吃驚,高血脂不就是經常吃肉喝酒而產生的嗎?一家人平常也沒有天天都大魚大肉,為什麼還會出現高血脂?醫生勸導姜女士一家人不要著急,高血脂的產生有很多種因素,是不是平常有著不良了生活或者飲食習慣。
  • 45歲經理深夜突發腦梗,醫生嘆息:誘因是3件事,可惜很多人都在做
    山東聊城的周先生,今年45歲了,是一家電商公司的高層經理,平常工作超級忙,晚上經常加班。這不正年末,雙十一、雙十二、雙旦、年貨節……各種活動促銷,更是忙的不可開交,周先生每天早上五六點就來到公司分析數據,晚上到凌晨才回家連續兩個月沒能休息。
  • 23歲小夥突然暈倒,腦梗離世,醫生:年輕人這3件事,最好少做
    23歲小夥突然暈倒,最終因腦梗離世深夜,急診室正忙碌著搶救一名年輕小夥,醫生初步檢查,小夥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可能是腦部出了問題,通過綠色通道檢查了腦部CT,結果顯示腦血管堵塞,有一條血管幾乎完全堵塞,暫時先保守治療,靜脈溶栓。
  • 高血脂患者不能吃肉?醫生:1種肉可多吃,常做3事,血脂乖乖降
    他是位堅定地葷食主義者,三餐不可無肉,這樣一來,卻束手束腳的什麼肉都不能吃了!醫生看到秦先生這麼難受,也是勸道:高血脂並非不可以吃肉,但是每天不能吃的過多。為什麼醫生會建議秦先生吃肉呢?雖然說肉中含有脂肪較多,過量食用對血糖、血脂和體重的控制不利,所以需要適度控制,並不意味完全不能吃肉。秦先生繼續問醫生,他可以吃什麼肉?醫生建議:魚肉!
  • 43歲女子不沾菸酒,腦梗離世,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能天天做
    事發當天,劉姐一晚上運氣都特別差,一把都沒有贏過,劉姐就越想越氣,覺得今天一天都不順利,結果一圈還沒有打完,就突然眼前一黑,暈倒在牌桌上,牌友們可嚇壞了,急忙撥打120,送到醫院,確診為腦梗發作,等到劉姐的兒子趕到醫院時,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書,經過四五個小時的搶救,還是沒有挽回劉姐的性命。兒子就把牌友們告到了警察局,讓他們給自己一個說法。
  • 105歲老人,喝酒抽菸不愛運動,長壽秘訣,勤做3件事,少做1件事
    她今年105歲高齡,別看年紀已過百,但是老人面色紅潤,說話很有中氣,視力,聽力也都很好,從外表看老人最多八十來歲,十分的健康。最主要是的老人每天抽菸喝酒不愛運動,卻依然很健康,通過了解總結髮現,老人的長壽秘訣不外乎勤做3件事,少做1件事。
  • 56歲夫婦先後查出腦梗,掩面痛哭,醫生怒斥:這東西怎麼能天天吃
    老劉夫婦今年都56歲了,從老家出來已經有30年了,當時村裡經濟條件差,為了更好的生活便到城裡尋找機遇,後來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兩人商量著開一家小超市,雖然掙錢不多,但卻能解決溫飽問題,在生活上兩人總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經常會做一些鹹菜、醃製食物,生活平平淡淡的過著。
  • 63歲大爺頓頓吃肉,肝內無脂肪,醫生:這麼做,你也能天天吃肉
    現在脂肪肝患者也越來越年輕化,尤其是25-35歲的上班族是脂肪肝的高發群體,脂肪肝大多都是吃出來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愛吃炸雞、漢堡之類的,尤其是頓頓離不了肉食而造成脂肪攝入過多,才會誘發脂肪肝,但是,有一人頓頓吃肉,肝內一點多餘脂肪都沒有,更不會患上脂肪肝。
  • 36歲男子深夜突發猝死,醫生嘆氣:2件事做太多,心臟撐不住了
    深夜,救護車瘋狂地駛進醫院,擔架上的男子奄奄一息,血壓血氧在持續降低,瞳孔也開始發散,進一步檢查,男子是突發了猝死,即便最後做了心肺復甦、電擊除顫等搶救措施,男子的命還是沒有被救治回來,猝死離世。在門外的家屬得知消息後崩潰大哭,向醫生哭訴了他的病情.....
  • 52歲男子無肉不歡,膽固醇從8.8降到3.9醫生:只因堅持做好1件事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膽固醇偏高的情況,膽固醇偏高對人的身體健康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膽固醇的正常值是0-5.2mmo/L(0-200mg/dl),超過這個值就是表現為膽固醇高,一旦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進入血管壁內,逐漸積累,就會逐漸堵塞血管,血脂升高後導致血管堵塞,發生腦梗或心梗。
  • 醫生崩潰:才30歲,血管為何成這樣?
    最近,34歲的楊先生剛剛起床。覺得右半身不太靈活,走路有點搖晃。但是想想自己這個年紀還沒有「三高」,就沒有當回事兒。不料那天下午他的右半臂卻不能直接動彈,講話也很含糊了。他的家人急忙送他去醫院息診。急救員通過楊先生的症狀和體格判斷,楊先生應該是急性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