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叔,今年56歲,是一名銅鋁鑄造廠工人,因最近工廠訂單比較多,每天早起貪黑的加班加點,回到家裡累了家裡人每次都做點肉食給周大叔吃,這樣幹活的時候有勁。工友們平常也勸周大叔少吃點肉類,免得會引起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周大叔認為自己平常幹的活這麼累吃肉多點也無妨。
正好前段時間工廠給工人們進行體檢,結果出來後很讓工友們吃驚,周大叔的血壓和血脂都非常正常,各種心血管疾病都沒有,身體很健康。
血管健康人才能長壽。血管的健康狀況是很多疾病的源頭,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並且患病年齡日趨年輕化,而這正是人們平時不注意飲食、不注意運動造成的。
防止血管內"塞車"
近年來,人們餐桌上的食物富含高脂肪、高糖類、高蛋白質的越來越多,肉類、蛋類、點心類等,已經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很常見。但是這些食物的攝入量過多,更容易導致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頓頓食肉,血管更容易堵塞
肉類菜餚多用"高油、高鹽、高糖"炮製出來,人體食用後,容易導致血管裡的脂肪越來越多,將血管堵塞。血管堵塞將會帶來各種心血管疾病,如腦血栓、心肌梗死及神經的損害帶來的手腳麻木等。
隨年歲增長,人體血管壁會逐漸變厚而且血管的彈性會降低,更易導致動脈硬化。牛肉、豬肉、蛋黃中都富含飽和脂肪酸,這些高脂肪食物的攝人,對血管的症狀,更是雪上加霜,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糖類轉化為脂肪酸或a-磷酸甘油,然後轉化為脂肪。同時,脂肪可轉化為甘油或脂肪酸,然後轉化為糖類。
糖可轉化為非必需胺基酸,然後轉化為蛋白質。同時,蛋白質可轉化為糖類。
蛋白質和脂肪也可相互轉化。
56歲大叔愛吃肉,血管內脂質垃圾都沒有,醫生分析:2件事做得好
1, 堅持給血管衝衝澡
周大叔別看經常吃肉,但是他每天都會吃黃花草油酸來給血管衝澡,能夠防止脂肪積在血管壁,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防止血管變脆,還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增進紅細胞攜氧的能力,黃花草油酸可以把血管內脂質垃圾及時運走,會把患心腦血管病的危險降到最低。
2, 堅持1小時的有氧運動
周大叔堅持運動的習慣是風雨無阻,每天早上固定1小時的運動,能提高人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可有效排出血液中的脂肪。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有氧運動可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目前沒有安全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藥物,有氧運動是最好的辦法。
超級利血管的明星食材:翅果油
翅果油是翅果油樹的果實(分布在我國陝西一帶)中提取的,其所含的亞油酸高達45.2%,能幫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維持血脂代謝的平衡,從而阻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還能增強血管壁的堅韌性:另外,它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如木解皮素、楊梅黃酮和蘆丁),對輔助治療心血管類疾病有明顯效果。
多吃蔬果和魚類的飲食方式更健康
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出資的項研究表明,高不飽和脂肪的飲食更有助於防治心血管疾病。阿特金斯博士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推薦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的理論,即在限制飲食中糖類攝人的情況下,由肉類中的蛋白質和脂肪來提供熱量。提倡多吃肉,多攝人飽和脂肪,控制蔬菜和水果的攝人量。但是這種方法很可能誘致動脈硬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