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數學家泰勒斯的哲學世界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笛卡爾:「真理是偶然的嗎?」

柏拉圖:「世界是什麼?」

弗洛伊德:「夢有意義嗎?」

……

哲學是什麼?

它起源於何時?

說起哲學

就不得不提到

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泰勒斯

他曾提出廣為人知的「泰勒斯定理」

即「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

他也曾利用「影長等於身長」的原理

測量、推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那麼,他是怎麼和哲學之間產生聯繫的呢?

為什麼他會被稱為「西方哲學之父」?

本期《直播聯合國》

一起走近泰勒斯

推開哲學的大門

點擊下圖

體驗《直播聯合國》第二季互動版

↓↓↓

總策劃 & 出品人:田舒斌 劉昕 孫志平

總監製:劉加文 樊華

製片人:申江嬰 顏忠偉

總導演:劉娟

監製:陳華 王寒英 夏偉

後期監製:李曉雲 唐心怡

執行導演:王雲霞 仇炳宸

撰稿:劉家欣 王雲霞

後期製作:張宇 段立紅

三維製作:張宇 段立紅

前端製作:郝劍華 王曉聰

設計:李權 劉海東

校對:劉丹

統籌:賈琳 王慧迎 杜婧博 於文娟 付敬

欄目介紹:

作為新華網、新華社音視頻部、中國移動咪咕文化共同打造的融視頻欄目,第二季《直播聯合國》綜合運用最新的互動視頻技術,融合4K、AR、VR、3D動畫等全新視覺體驗,直播聯合國臺前聲音,講述和平發展故事。在傳遞聯合國精神力量的同時,生動展現聯合國與每一個普通人的息息相關之處。

相關焦點

  • 走近數學家——泰勒斯 (Thales)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故事中的商人,其實是歷史上一個鼎鼎有名的數學家——泰勒斯 (Thales)!泰勒斯生於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他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是他的興趣卻始終在數學上,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後,他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於探索,勇於創造,積極思考問題。
  • 數學家泰勒斯:命題證明
    數學家泰勒斯泰勒斯(Thales,前624-前547),他是希臘七賢之首,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有名字留下來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01泰勒斯出生於古希臘繁榮的港口城市米利都,他的家庭屬於奴隸主貴族階級,據說他有希伯來人(Hebrews)或猶太人(Jew)、腓尼基人血統,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西方哲學鼻祖泰勒斯,都取得了哪些思想成就?
    西方哲學家認為泰勒斯(Thales)是西方哲學的鼻祖,而與泰勒斯有關的其它兩位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和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由於其哲學思想與泰勒斯一脈相承,因而與泰勒斯一併被稱為米利都三傑,他們開創的哲學流派,被稱作米利都學派。
  • 泰勒斯為什麼認為水是萬物的本源?
    本文介紹了西方哲學史上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的思想和生平。對於哲學而言,文章提出了一個觀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哲學史上那些大思想家們的答案常常是不太重要的或者在今天看來是樸素的,相比較而言,通過對我們周遭世界的現象的觀察、歸納和總結進而得出一個由他的論據所支持的答案,其中的方法論是我們應該著重考察的,通過學習哲學史,個人認為應該著重關注不同的體系之間的進步與落後性他的根本原因以及這其中的所可能蘊含的值得深究的因素。
  • 泰勒斯巧測埃及金字塔
    哲學是什麼?據官方說法,它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 歐洲史記:泰勒斯的世界地圖,推進了地理學發展
    他當時想像的世界是一個浮在浩瀚無垠水域上的半球,而大地是一個平盤,這個平盤又漂浮在這個半球內部的平面上。因此,我們不要忘記歌德對他的批評:他具有他那個時代人類所有的錯誤,但他內在觀察所得則是他自己的創造。
  • 泰勒斯用知識創造財富,張衡是全能天才,科學家的故事原來好好玩
    都說知識創造財富,這還真不是吹的,「古希臘七賢之首」的泰勒斯,就用行動說明,對自己這個學霸加科學達人而言,分分鐘成為富翁不是問題。把時間拉回到那一次,泰勒斯被一個富商嘲笑了,說他空有一肚子墨水,結果卻賺不到錢,是個笨商。
  • 每天了解一個人——泰勒斯,只用一根小木棍,就測出金字塔高度
    愛因斯坦談到哲學時說:「如果把科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那麼哲學為什麼會對他們這麼重要?究竟擁有怎樣的魔力?我們來看看這位,被學界公認的「哲學史第一人」的泰勒斯,是如何詮釋的吧!預測日食在古希臘有兩個國家,分別是呂底亞和米迪斯。
  • 中國哲學和古希臘哲學的相似之處
    泰勒斯與萬物之源所謂的希臘哲學並不是在希臘本土產生的,是源於小亞西亞的米利都。米利都城在公元前494年,毀于波斯人之手。在那之前,米利都那裡產生了三位哲學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並稱米利都學派三傑。一般認為科學和哲學都是從泰勒斯來的,大約從公元前第六世紀的初期開始。之所以知道這個,是從記載中泰勒斯預言的一次日蝕時間推斷的。
  • 哲學是什麼,知識是什麼,哲學和知識的關係
    編者按:哲學的定義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人說哲學就是研究世界本源,有些人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有些人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些人說哲學是認知論,有些人說哲學是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研究,形形色色尚無定論,也有人說哲學就等同於知識,本文從哲學的發源及發展過程去分析總結歸納,解析哲學是不是就是知識
  • 學者宗白華對西方哲學的解讀!一起來扛中國哲學轉化之大旗
    當時的哲人認為,任何哲學都不是純粹的哲學,而是什麼人的哲學。宗教作為「被顛倒了的世界意識」,經常是社會保守勢力的擋箭牌。2,初期的希臘哲學剛開始的希臘哲學是非常進步的,它從人們對舊觀念舊宗教的動搖過程中,確定了自己獨立的身份——科學,抑或宗教的敵對者。
  • 坤鵬論:西方哲學第一人
    神、人、世界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調和基督教和古希臘哲學。就在這個不同種族、語言和宗教相互混雜的城市裡,誕生了希臘以及西方世界的科學和哲學。泰勒斯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哲學家,被譽為哲學之父。對希臘人來說,他是古代世界的「七位賢哲」之首。同時他也被尊為科學的鼻祖。希臘人認為他還是數學的創始人。
  • 巴門尼德與古希臘哲學
    作者發現,自泰勒斯到蘇格拉底同時代的德謨克利特和智者,古希臘哲學流派中暗含著一條思想主線,它奠定了古希臘哲學的基本格局,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是對其的發展和完善,這就是巴門尼德開創的本體論傳統和本質與現象的區分問題。蘇格拉底哲學的轉向:捍衛巴門尼德本體論傳統一些學者將蘇格拉底哲學視作古希臘哲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轉向」,即蘇格拉底將哲學研究中心從對自然世界的關注,轉移到對人自身的倫理生活上來。
  • 這個世界實際上是由什麼東西構成的?米利都學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古代世界,人們發明文字以前,早就開始從事哲學了。但是,按照第一個偉大的哲學史家第歐根尼·拉爾修的觀點,哲學在根本上開始於希臘人。在《著名哲學家評傳》一書中,他記錄了如下的看法:哲學發軔於野蠻人。他提到波斯的教士、美索不達米亞的佔星術士、印度人中的修行者、凱爾特人與高盧人中的德魯伊教成員,以及埃及人中的祭司與先知。
  • 蘇格拉底前哲學派系:世界的組成是一種原子,還是多種元素
    如果要簡單地用哲學家來代表我們的哲學,蘇格拉底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他是西方古代哲學上的奠基人。 在蘇格拉底的那個時代,哲學家們主要研究「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也就是哲學裡說的「本體論」。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哲學家大概分為以下幾個學派。
  • 古希臘體制下的哲學傳奇,米利都學派的輝煌
    他說,正是從希臘人開始才有了哲學。正是從希臘人開始才有了哲學!正是從希臘人開始才有了哲學!泰勒斯(Thales)、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和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是米利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這三位哲學家,都對宇宙運行、萬物演變、天地形狀等提出了自己的理論。
  •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一套書釐清西方哲學發展脈絡!有趣又有料!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廣泛在朋友圈裡流傳。然而,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充滿爭議。而科學的盡頭卻一定是哲學! 作家周國平說:「如果你希望自己或者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那麼,哲學恰恰是最有用的。」
  • 讀《世界哲學史》3-1——古希臘哲學之前蘇格拉底時期
    1、泰勒斯泰勒斯是米利都的第一位自然哲學家,生活於公元前6世紀上半期,他是商人、政治家、自然研究者。是第一個接受東方數學的天文知識的希臘人,是古典哲學和現在哲學的鼻祖。據傳說,他曾經有過如下問答:問: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是什麼?答:認識自己。問: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是什麼?
  • 西方哲學的起源,第一哲學家!原來不是蘇格拉底,而是他!
    這一時期,人們認為神人同行同性,諸神有著與凡人相同的體態相貌、七情六慾,沒有「從無到有」的創世觀念,神的意欲行為和自然的生成變化被不加區分的交織成一副世界圖式,這個自給自足的世界觀長期統治著人們的思想,直到公園前6世紀左右,人們開始對普通人習以為常的觀念感到詫異,邏輯思辨的智慧自此開始。
  • 哲學、神學、科學和偽科學
    這是從Mythos到Logos的跨越,哲學就此誕生了。早期的哲學家們,關注的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事物和現象。他們根據所見,加上自己的推理和演繹,提出了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因為對眾神的懷疑而帶來了種種的不安,人們依然需要"純粹的存在」來慰藉心靈,神學就這樣誕生了,隨之衍生出了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