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已達82.3歲

2020-11-25 新華網客戶端

  服貿會公共衛生論壇舉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

  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已達82.3歲

  2020年服貿會公共衛生論壇昨日舉行,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凝聚世界防疫智慧 共抗全球疾病威脅」進行主題演講。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已達到82.3歲。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尹衛東在論壇上表示,未來使用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優先考慮三類國家,即疫情嚴重的國家、人口眾多的國家、沒有醫療研發能力和供應的國家。

  2020年服貿會公共衛生論壇昨日舉行,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凝聚世界防疫智慧 共抗全球疾病威脅」進行主題演講。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已達到82.3歲,嬰兒死亡率降至千分之二以下,孕產婦的死亡率降至十萬分之五以下,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陳蓓說,在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的戰役中,我們大量利用核酸檢測、健康碼等新技術新手段,也運用了基因測序、人工智慧、電子圍欄和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一系列手段在我們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防控、有效救治運行的防控措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疫情的救治和防控工作中,始終秉承中西醫並重的原則,讓中藥防病治病的理念在疫情防控的全流程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建立國際合作的平臺,大家相互借鑑,取長補短,共同交流經驗。」

  她說,截至2019年底,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已達到82.3歲,嬰兒死亡率降至千分之二以下,孕產婦的死亡率降至十萬分之五以下,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影響,為了更加有效地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北京市在今年5月出臺了《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制度的出臺和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對於健全重大疾病預防保障體系、有效防治新冠肺炎等類似傳染性疾病的蔓延將會起到制度化、機制化的保障。」

  ■ 聲音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雷正龍:

  國內疫情總體呈零星散發的常態化特點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雷正龍在論壇上表示,目前國內疫情總體呈現出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小暴發的常態化特點,社會生活和經濟運行逐步恢復。當前全球範圍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各個國家都面臨著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的艱巨任務。

  他說,中國內防反彈、外防輸入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因此建議保持高度警惕,零病例不等於零風險。目前大家對新冠肺炎的了解還不夠,比如其進展快、傳染性強的特點,進一步加大防控難度,所以千萬不能有麻痺思想。

  建議堅持依法依規防控,科學有序開展病例報告、病例發布、集中隔離、社區管控等。「我們再次強調要織密監測網、反應網和防控網,形成病例發現、檢測、報告、流調,密接人員管控、病人轉運治療等閉環管理。」

  他說,要做好秋冬季的疫情防控準備,秋冬季節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由於多種疾病高發的疊加,增加了疫情管控的難度,建議提前謀劃,提前制定好方案,開展大培訓、大演練、大複查,做好人員核酸檢測、物資、隔離救治場地的儲備。

  要動員群眾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個人要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衛生習慣,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減少非必要的聚集。另外,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加強各地防控信息經驗交流。

  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衛東:

  新冠疫苗使用優先考慮三類國家

  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尹衛東在論壇上表示,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37攝氏度可以放置一個月,有效期初步確定為三年。未來使用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優先考慮三類國家和地區,即疫情嚴重的國家、人口眾多的國家、沒有醫療研發能力和供應的國家。

  服貿會期間,科興展出了在國內率先批准並緊急使用的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目前正在境外開展Ⅲ期臨床研究。尹衛東介紹,新冠滅活疫苗已經完成了臨床前研究,確定了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生產工藝、質量標準,投入到一、二期臨床研究之後,又確定了疫苗的劑量和程序,目前正在巴西、印尼等國家進行三期臨床應用,同步土耳其、孟加拉國等也批准了科興新冠滅活疫苗的三期臨床研究。

  「我們在科學研究上已經確定,志願者接種疫苗之後會產生中和抗體,我們得到了志願者幾乎100%的中和抗體反應。這個中和抗體在恆河猴上驗證了是可以抵禦新冠病毒攻擊的,但是人體內需要在三期臨床研究中證實,這個研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他說,科興新冠疫苗的研究從最初立題就是面對全世界。「我們優先考慮的國家,第一個是疫情嚴重的國家,第二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第三個是沒有醫療研發能力和供應的國家。這就是我理解的公共性。」

  他說,除了公共性,疫苗還要有可及性,一定要設計一款高品質、更容易使用的疫苗。「比如我們的滅活疫苗蛋白含量只有幾微克,加上常規的佐劑,志願者接種疫苗後幾乎沒有不良反應,很少有發燒,這就是可及性的重要表現。」

  「我們把它放到大規模成熟的生產線中去生產,年產可達3億支,每一個批次的疫苗可以出來100萬支,可及性的同時又有了可獲得性。」他說。

  聲音

  截至2019年底,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已達到82.3歲,嬰兒死亡率降至千分之二以下,孕產婦的死亡率降至十萬分之五以下,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

  記者 張璐

相關焦點

  • 北京連續第9年發布健康白皮書 居民期望壽命82.15歲
    北京連續第9年發布健康白皮書 腦血管病死亡率下降2.4%  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82.15歲  今天上午,本市正式發布《北京市2017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即健康白皮書。這也是北京市政府連續第九年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市居民健康狀況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相關數據。  期望壽命比上一年增加0.12歲  2017年,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達到82.15歲,比2016年增加0.12歲,繼續處於國內前列,與世界排名靠前的日本(83.4歲)、中國香港(82.8歲)和瑞士(82.3歲)等發達國家與地區水平接近。
  • 廣東居民期望壽命達75.3歲 達中等發達國水平
    ■名詞解釋期望壽命專家解釋說,期望壽命受到社會經濟條件、衛生醫療水平的影響,是反映一個社會生活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它和人的實際壽命不同,是根據嬰兒和各年齡段人口死亡的情況計算後得出的,是指在現階段每個人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活到這個年齡。
  • 北京居民期望壽命81.81歲 保持在全國前列
    北京市首次公布了16區縣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的情況,其中,西城區女性的期望壽命最高,達到86.82歲。  期望壽命  西城女性最高為86.82歲  健康白皮書公布數據,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為81.81歲,比2013年上升0.30歲,處於緩慢增長期,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二五」規劃目標。
  • 北京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附:自測表格)
    如果有神仙,每個人都想預測一下自己到底能活多少歲——上周,北京發布了「十三五」衛生計生規劃,提出5年後北京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歲。 雖說現在人們越來越長壽是一種趨勢,但是也有很多人發現身邊有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拉低了平均值。人均期望壽命有那麼高嗎?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 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怎麼算出來的
    「十三五」衛生計生規劃,提出5年後北京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歲。 但是,也有很多人發現身邊有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拉低了平均值,人均期望壽命有那麼高嗎?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市衛計委公共衛生信息中心副主任謝學勤。人均期望壽命怎麼算人均期望壽命是國際通用的評價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標之一。
  • 中國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提高 人均期望壽命達73歲
    目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覆蓋農村地區,參保人數達8.35億,參保率達95%,報銷最高限額達到當地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的6倍。  「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2005年的47.7/10萬下降到2009年的31.9/10萬,嬰兒死亡率從2005年的19%。下降到2009年的13.8%。
  • 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79.78歲蒼蠅密度下降7成
    本報記者 張蔚蔚 通訊員 施水泉  記者昨天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一個最新數據,杭州居民最近10年人均期望壽命提高3.31歲。2008年杭州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為79.78歲。  據了解,疾控中心僅開展15歲以下兒童B肝疫苗查漏補種就近12萬劑次。  對慢性病患者量化管理 50%胖人在健康幹預後願減肥  慢性病「害人」更兇猛。杭州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高血壓分級管理和糖尿病人的量化管理。目前全市患有高血壓患者47萬餘人,已納入分級管理有46萬餘人;全市有糖尿病患者10萬餘人,納入量化管理的有10.4萬人。
  • 南京人均期望壽命升至83.59歲,腦血管病仍是「頭號殺手」
    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洪忻 記者 劉峻 梅書華)11月23日,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南京市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報告。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019年,南京市戶籍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83.59歲,較2018年的83.32歲增長0.27歲,連續十年保持向上攀升態勢。
  • 目前中國人均期望壽命達73歲 居發展中國家前列
    目前,全國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1.96%,母嬰安全得到有效保證。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成就顯著,人群健康狀況持續改善。目前,我國人均期望壽命達73歲,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嬰兒死亡率為15.3%。,孕產婦死亡率為36.6/10萬,兩項指標均有明顯下降。
  • 平均壽命80歲,北京上海領先全國,快來看看永安人的平均壽命是多長
    那麼咱們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歲呢?福建省的人平均壽命是多少歲?永安人的又是多少呢?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人均壽命只有35歲,到了1978年,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68.2歲,2015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34歲,在過去的15年裡,世界範圍內的壽命增長了約五年。2019年2月19日,國家發改委等18部門聯合印發方案;202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 遼寧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86歲 如果沒有意外竟然可以活這麼久?
    遼寧人均預期壽命78.86歲據遼寧省衛生健康委消息,目前遼寧省城鄉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86歲,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3.2/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下降到4.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5.1‰,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
  • 北京人均壽命目前已達75.47歲 死亡率為全國最低
    北京人均壽命目前已達75.47歲 死亡率為全國最低 2002年9月18日14: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北京日報今天報導說
  • 湖北去年底百歲壽星2091人 人均期望壽命76.5歲
    發布會現場 (攝影 李川)  3月27日,湖北人口老齡化形勢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發布中心舉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常住人口達到5902萬,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1107.85萬,佔總人口的18.7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7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715.64萬,佔總人口的12.1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72個百分點;100歲及以上人口2091人,年齡最大的老人為114歲。
  • 北京首次描繪戶籍居民「人口金字塔」
    北京人的期望壽命越來越長,惡性腫瘤、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病也隨之增多,而且還在向年輕人和孩子蔓延。中間兩段突出,一段是45至60歲年齡段,該段人群主要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高峰人群;第二段是25至35歲年齡段,主要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口第二個出生高峰。  北京「人口金字塔」的上部雖然窄,但2014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301.0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2.6%;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4.3萬人,佔戶籍人口的15.3%,老齡人口的比例進一步加大,已完全進入老齡化社會。
  • 人均期望壽命81.43歲!青島交上這份「十三五」健康答卷
    青島新聞網1月6日訊(記者 李麗濤)青島市孕產婦死亡率7.22/10萬,嬰兒死亡率1.89%,人均期望壽命81.43歲,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今天上午,青島市衛健委召開「十三五」時期我市優化衛生健康服務發布會,向全市人民交上這份「十三五」健康答卷。
  • 居民人均預期壽命4年提高1歲!看看你身邊的這些健康變化
    (原標題:居民人均預期壽命4年提高1歲!看看你身邊的這些健康變化) 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4年提高1歲、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摘掉B肝大國帽子……日前,國新辦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一系列數字見證了「健康中國
  • 一年提升0.3歲!我國居民人均壽命達77.3歲,未來還在持續走高
    根據《紅星新聞》6.6日的報導,《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出爐,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居民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這個數據要比2018年的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整整提高了0.3歲,同時,新生嬰兒的死亡率也由2018年的6.1‰,下降到5.6‰,數據非常的讓人欣喜。
  • 韓國人均預期壽命增至83.3歲 女孩比同齡男孩多6歲
    【韓國人均預期壽命增至83.3歲女孩比同齡男孩多6歲】韓國統計局12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出生的韓國人平均預期壽命達83.3歲,比上一年出生的人平均預期壽命多6個月。韓聯社援引韓國統計局數據報導,2019年出生的女孩人均預期壽命達86.3歲,比同齡男孩多6歲。
  • 2014年青島居民死因分析報告:頭號殺手竟是它
    青島新聞網8月12日訊 8月11日,青島市衛計委發布《2014年青島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我市死亡人數為54048人,男性人數明顯高於女性。居民死因前三位依次是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其中,惡性腫瘤造成16786人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31.06%,超越心臟病,成為居民死亡的「頭號殺手」。
  • 廣州居民生活水平已處於「富裕等級」
    以人均GDP計算,廣州邁入「高收入城市」行列;以預期壽命、學歷水平以及收入水平來看,參照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看,廣州已經進入高水平人類發展階段;以生存型消費及發展型消費所佔比例看,廣州居民生活水平處於富裕階段並邁向富裕階段。10月16日,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廣州藍皮書:廣州社會發展報告(2018)》」發布會在廣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