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ASD患者睡眠問題的管理:AAN指南核心推薦
2020-04-02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睡眠紊亂在孤獨症譜系障礙(ASD)患者中相當常見,包括難以入睡、夜間頻繁醒來且遲遲不能再入睡、睡眠-覺醒模式不規律、總睡眠時長較短、晨間早醒等。44%-83%的兒童青少年ASD患者伴有睡眠異常;這些症狀往往持續存在,加重ASD核心症狀,損害軀體健康、日間功能及生活質量。
日前,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組織相關專家,針對兒童青少年ASD患者失眠及睡眠行為紊亂的治療制定了實踐指南,全文於本月發表在Neurology(影響因子 8.689)。以下簡要介紹核心推薦:
推薦一:共病軀體疾病及聯用藥物
兒童青少年ASD患者更容易共病可導致睡眠紊亂的疾病,如智力殘疾、睡眠呼吸暫停、癲癇、胃腸道紊亂(包括胃食管反流病[GERD])、抑鬱、焦慮、精神病性障礙、雙相障礙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與此同時,這一人群也更容易使用可能擾亂睡眠的藥物,如興奮劑、抗癲癇藥及其他精神藥物。
針對伴有睡眠問題的ASD患兒,臨床中應評估可能影響睡眠的共病及聯用藥物情況,確保共病得到了恰當的管理,以及聯用藥物能夠停用或調整。
推薦二:行為幹預
環境及家庭因素,包括不利於良好睡眠的育兒行為及就寢習慣,均可導致ASD患兒出現睡眠紊亂。儘管目前,有關父母教育及行為幹預改善ASD患兒睡眠的確鑿證據仍較為缺乏,但以下手段可加以考慮:
▲ 「哭聲免疫法」(Unmodified extinction):父母為患兒設定固定的就寢及起床時間,並忽略患兒在兩個時間點之間出現的抗議行為。
▲ 「哭聲控制法」(Graduated extinction):父母忽略患兒在預設睡眠時段(可固定或逐漸延長)內的抵抗行為,隨後以不強化抵抗行為的方式予以回應(如,簡短及無趣的口頭安撫)。
▲ 「積極睡前儀式」(Positive routines):父母制定並嚴格遵循常規的睡前平靜儀式。
▲ 「推遲入睡時間」(Bedtime fading):父母在接近患兒開始入睡的時間讓其上床睡覺。
此外,聯用或不聯用褪黑素的家庭認知行為治療(CBT)有望改善ASD患兒睡眠的多個方面。如有的研究中,患兒家人首先參加4次每周一次、每次50分鐘的CBT,內容為改良睡眠相關行為的宣教及指導,按要求完成實踐性質的家庭作業,並在12周內完成每個月2次的維持課程。
作為兒科的一般原則,行為幹預應作為優先於藥物的一線治療手段。然而,此類手段要想成功,一方面需要能夠傳授恰當技術的醫生,另一方面需要父母堅定不移地執行,即便行為矯正會造成種種不適及挑戰。
推薦三:褪黑素
若管理共病及開展行為幹預未能有效改善ASD患兒的睡眠,藥物治療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然而回顧既往文獻,鮮有研究探討ASD患者睡眠紊亂的藥物治療(抗抑鬱藥、α-腎上腺素能激動劑、苯二氮䓬、抗癲癇藥物、抗精神病藥),而現有研究也無法判斷哪些患者更容易從治療中獲益。治療失眠的藥物中,無一正式獲批用於兒童患者。
相比而言,針對褪黑素的研究質量相對較高,且目前有一定的把握認為,褪黑素可改善ASD患兒睡眠的多個方面。
本次文獻回顧中,相關研究使用了藥品級別的褪黑素製劑,且用法用量也得到了明確。例如,一項研究中褪黑素緩釋劑型的劑量為10mg/d,另一項研究為3mg/d,還有一項研究以速釋劑型2mg起始,逐漸加量至10mg。市面上有很多含褪黑素的非處方藥產品,其含量不盡相同,而通過處方獲取的褪黑素能夠更好地反映臨床研究的發現。
作為助眠藥物使用時,褪黑素以低劑量(1-3mg/d)起始,睡前30-60分鐘給藥,逐漸加至有效劑量,最高劑量不超過10mg/d。鑑於褪黑素速釋劑型的半衰期很短(40分鐘),該劑型可能更有助於改善入睡困難,而緩釋劑型可能更有助於改善睡眠維持困難。
文獻回顧未發現褪黑素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AEs),常見AE包括晨間睏倦、遺尿現象增加、頭痛、頭暈、腹瀉、皮疹及低體溫。目前,褪黑素正在安全地用於早產兒的神經保護治療,提示對於其他兒童群體可能也是安全的,但用於所有兒童群體的長期安全性數據均缺乏。鑑於褪黑素可抑制下丘腦-性腺軸,可能引發性早熟,其長期AE值得關注。
用於ASD患兒時,褪黑素對患兒及其家庭的獲益應與風險相權衡。無論如何,開展任何行為幹預及藥物治療時均應定期評估,確保該治療正在持續帶來獲益,且同時沒有新的AE發生。
推薦四:補充及替代治療
ASD患兒的家人常對各種各樣的補充及替代治療(CAM)產生興趣。文獻綜述顯示,Sound-to-Sleep(STS)床墊技術或可在2周內改善睡眠效率(SE),但或許不能改善睡眠潛伏期(SOL)、入睡後覺醒(WASO)及總睡眠時長(TST)指標。重力毯(Weighted blankets)或許不能改善SOL、SE、WASO、夜間醒來、TST及日間行為指標。其他CAM幹預手段尚缺乏高質量的研究證據。
針對STS床墊的研究未報告AE。針對重力毯的研究僅報告了一例AE:一名兒童出現了持續2天的皮疹,考慮可能與重力毯有關。重力毯的製作工藝存在差異;相關研究中,重力毯通過在內部均勻植入直徑3mm的鋼珠避免過於厚重,小規格重力毯的重量為2.25kg,大規格重力毯為4.5kg。
文獻索引:Williams Buckley A, Hirtz D, Oskoui M, et al. Practice guideline: Treatment for insomnia and disrupted sleep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Report of the Guideline Development, Dissem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Neurology. 2020;94(9):392–404.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9033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