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基因:是致癌魔鬼,亦是治癌天使

2020-11-29 騰訊網

精準檢測輔助精準醫療,RNA-NGS用於融合基因檢測能為醫生提供更多診療信息,讓更多癌症患者獲益。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表明,「癌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近1/6的死亡是由癌症造成的」。預計到2025年,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數將高達2449萬例。癌症的高發病率主要源於人們的日常不良生活習慣,如較少的攝入果蔬、缺乏鍛鍊和過度吸菸飲酒等。

癌症新增和死亡病例中,亞洲佔比都超過歐美。WHO指出,「近70%的癌症發生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國家」。此外,高齡人群成為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災區」。在全球總人口的最新癌症發病率排行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了首位。

新時代的腫瘤基因檢測

傳統的常規腫瘤診療過程包括醫生對患者進行腫瘤影像學檢查後確定病灶位置,然後通過手術或穿刺獲取病理組織再進行病理學活體組織檢測,根據活檢結果和經驗制定診療方案。

腫瘤基因檢測出現後,醫生可以對腫瘤或含有腫瘤分子標誌物的體液(血液、腦脊液)進行無創檢測,直接獲取腫瘤的基因圖譜或突變位點信息,這成為臨床醫生使用靶向藥的重要依據。腫瘤基因檢測直接反應不同患者間的個體化差異,實現個性化的精準治療。

基因檢測技術經歷了分子雜交技術、PCR技術和生物晶片技術的不斷迭代發展,高通量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學的發展將基因檢測技術推向了新時代,NGS已經深入到腫瘤早篩、易感基因檢測、分子分型、預後判斷和療效監控等腫瘤診療的各個階段。

融合基因如何實現精準檢測

總的來說,癌症是正常細胞由於基因突變造成異常增殖所引起的疾病,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基因病。常見的腫瘤基因突變包括點突變、基因片段插入缺失、拷貝數變異等。

在眾多基因突變類型中,有這麼一類突變種類變化多端,假陰性率高。這便是我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融合基因(Gene Fusion)。它是指兩個或多個基因的編碼區重新排列組合,共同置於一套ORF閱讀框中,既可以發生在DNA水平上也可以發生在RNA水平上。

大多數情況下,融合基因可以導致序列異常、某些基因表達失調及蛋白質功能異常,從而導致或促進腫瘤的發生。

圖源:https://ashpublications.org/blood

迄今,人們已經鎖定了大約2萬多個融合基因,但是它們在癌症發展中的確切功能和作用則知之甚少。因此,辨別融合基因是否與癌症病人的預後相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目前,融合基因的檢測方法包括傳統的螢光原位雜交(FISH)、PCR擴增技術(RT-PCR)、免疫組化(IHC)以及NGS等技術。每種技術都各有優劣勢。

融合基因檢測方法對比

在RNA水平上行NGS檢測融合基因相較於DNA水平上天然存在各種優勢。RNA水平融合的靶基因功能相關性更強。

首先,RNA水平上發現的融合基因在DNA水平上不一定存在對應的基因融合現象,行DNA-NGS檢測或為陰性;其次,RNA水平的基因融合更有可能翻譯成蛋白質,更有可能影響腫瘤的發生發展;再次,DNA水平上的基因融合可能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結構變異,而轉錄形成的RNA水平上的基因融合則較為常見。

在一項納入了2522例肺腺癌患者的研究中,對於DNA-NGS檢測驅動基因陰性的254例患者行RNA-NGS檢測後,有14%的患者檢測出融合基因陽性。這其中,有13%的患者檢測出的是具有臨床意義的融合現象,故而匹配到了靶向藥。

總的來看,RNA-NGS本身技術優勢不僅使其對於新的、罕見的融合事件的檢出一網打盡,在面對常見融合基因上也並非無所適從,避免漏檢重要的靶藥相關融合(如剪切水平融合及複雜結構融合),不遺漏靶向治療機會。

融合基因檢測作用凸顯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與融合基因相關的靶向藥物處於在研階段或已獲批。

例如,在針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ROS1融合基因陽性患者上,可供使用的靶向藥有克唑替尼、塞瑞替尼和恩曲替尼等。

圖源:臻和科技

又例如,從化療到靶向治療,從第一代的克唑替尼到第二代的塞瑞替尼、阿來替尼、布加替尼以及第三代的蘿拉替尼,ALK融合陽性NSCLC患者的生存得到了顯著改善。

此外,多種融合基因檢測已被納入NCCN指南常規推薦。例如在2020版的《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中明確指出,對於通過多基因NGS 檢測未發現驅動基因突變的患者,建議行RNA-NGS檢測,從而更大程度地發現融合事件。

在2020版《結直腸癌NCCN指南》中,專家建議對於已用IHC檢測NTRK融合陽性的患者,由於檢測方法的局限性可能存在假陽性率高的現象,故而推薦再用RNA-NGS確診。

NCCN指南的推薦體現出了融合基因檢測的重要性,通過融合檢測最大化的匹配靶向用藥,已經成為腫瘤精準治療的中流砥柱。

利劍出鞘,藥物伴隨診斷再迎新夥伴

以臻和科技目前上市的自主研發產品容適博TM為例,這是一款適用於多種實體瘤患者用藥評估的伴隨診斷產品。產品基於RNA-NGS方法,檢測29個重要融合基因及6個內參基因。使患者匹配到靶向藥物的機會最大化,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精確的用藥指導。

為保證容適博TM產品的質量,臻和科技對數百例標準品與臨床樣本歷經數千次實驗,進行Panel的分析性能優化與驗證;並通過將NGS方法與傳統金標檢測方法(FISH和IHC),以及其它高靈敏度單一位點檢測方法(如ddPCR、RT-PCR)進行反覆交叉驗證,從而確保在臨床樣本檢測中的準確性與精密度。

在技術性能充分驗證的基礎上,通過與臨床研究者以及藥物臨床研究的藥廠夥伴合作,利用回顧性以及前瞻性的臨床研究隊列樣本,確認產品的臨床適用性,通過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對RNA-NGS方法用於融合檢測的臨床價值進行了進一步的驗證。

結語

容適博TM基於NCCN指南推薦的RNA-NGS檢測方法進行融合基因檢測,直接在轉錄組層面檢測融合事件,不僅可以彌補DNA水平上的假陰性現象,而且臨床相關性更強。

此外研究表明,不同融合形式使用靶向藥的療效存在一定的差異,容適博TM可以全面檢測所有融合形式,不僅是經典融合,對於罕見及未知的非經典融合也信手拈來。

容適博TM以治療需求為導向,檢測所有靶藥相關融合,為患者爭取更多可能的治療機會。

作者:Richard

參考資料:

1.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419/17/54029135_747060618.shtml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753780175072646&wfr=spider&for=pc

相關焦點

  • 融合基因: 是致癌魔鬼還是治癌天使?
    融合基因: 是致癌魔鬼還是治癌天使?因此暢銷書《基因傳》作者、腫瘤專家和知名科普作家悉達多·穆吉克將其稱為「眾生之源」。  幾天前,《自然·通訊》雜誌刊載了一篇關於融合基因的最新研究。研究人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揭示了能夠對癌細胞生長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融合基因類型,並且發現了一種新的融合基因,可為包括腦癌和卵巢癌在內的多種癌症提供新的藥物靶點。融合基因,既是導致腫瘤的「魔鬼」,也能成為靶向治療癌症的天使。
  • 融合基因:是致癌魔鬼還是治癌天使?
    幾天前,《自然·通訊》雜誌刊載了一篇關於融合基因的最新研究。研究人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揭示了能夠對癌細胞生長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融合基因類型,並且發現了一種新的融合基因,可為包括腦癌和卵巢癌在內的多種癌症提供新的藥物靶點。融合基因,既是導致腫瘤的「魔鬼」,也能成為靶向治療癌症的天使。
  • 她是全球百大最美面孔,美劇《致命女人》裡的渣女,亦天使亦魔鬼
    其實亞歷珊德拉·達達裡奧出道已經18年了,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讓她在2012年被評選為「全球百大最美面孔」,和她一起上這個榜單的還有《權利的遊戲》主演龍媽,奧斯卡影后瑪麗昂·歌迪亞,儘管如此,她拍了一些電影和美劇,但是都沒有火起來,網友紛紛表示:這麼美,為什麼沒火呢?小時候的她長相其實並沒有太出眾,嬰兒肥的臉加上牙套,笑起來是真的可愛,那雙湛藍的眼睛倒是很美。
  • 臺研究團隊發現致癌主導基因
    臺灣「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2日發布最新研究成果,稱發現癌細胞中過度表現的致癌基因paraspeckle Component 1(PSPC1)會促使癌細胞增生、侵襲、轉移。未來若能抑制這一基因的表現,便能減低癌細胞生長、擴散,有助於研發新治癌藥物。據悉,相關研究論文已於日前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雜誌上。
  •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九)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發現
    第一種是結構上的:基因能被想像成具有物理的結構——DNA沿著染色體排成行。第二種是功能上的:如同孟德爾所設想的,基因是遺傳上的特性,可以從一代被傳到下一代。1970年至1980年,遺傳學家開始在以上兩個方面「看到」致癌基因。
  • 何謂「致癌基因」?致癌基因如何促使人體發生癌症?
    染色體是細胞內記錄遺傳訊息最主要的構造,人類細胞至少有 3 萬個基因的 DNA 編碼儲存其中,不同的基因各具特殊功能。當基因要發揮其功能時會依據這些 DNA 編碼,透過細胞內「轉錄」(transcription)及「轉譯」(translation)機制,合成該基因代表的蛋白質。新合成的蛋白質各有特定的胺基酸序列,因此大小、結構亦不相同,需擔負的任務也不一樣。
  • 是天使亦是魔鬼:發明出阿司匹林的他,11天後卻發明了海洛因
    就像曾經發明了阿司匹林的人,在把這個曾經在戰爭年代救了全世界的藥品發明出來十一天之後,又發明了抽骨吸髓,致人成癮毒品海洛因,所以人是天使亦是魔鬼,所謂上帝耶和華,所謂地獄撒旦都不過是人的其中一面。一開始的時候,海洛因沒有辜負了「英雄」的稱號,並且治好的很多的疾病
  • 致癌?抑癌?必須知!
    癌基因是基因的一類,指人類或其他動物細胞(以及致癌病毒)固有的基因,又稱轉化基因,激活後可促使正常細胞癌變、侵襲及轉移。腫瘤的產生與癌基因(oncogene)和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有關。凡能參與或直接導致正常細胞發生惡性變的任何基因序列均稱為癌基因。
  • 尋找治癌「靈丹妙藥」 染色體外環狀DNA或是關鍵所在
    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從DNA中找到癌症的起因和治癌的「靈丹妙藥」。作為DNA的聚居地,染色體自然是研究的重點目標。 近日,來自美國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德國夏洛蒂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卻先後發現,位於染色體外的環狀DNA在癌症的發生、發展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
  • 基因編輯放大招:改變基因序列,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生存率
    一、基因編輯,成功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的生存率  特拉維夫大學生物醫學、癌症研究學院負責研發的副院長丹·皮爾教授表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主要通過基因編輯工具精準改變基因組序列,如果遇到一些因基因突變引起的癌症等重大遺傳疾病,可以通過它來糾正DNA序列,幫助治療癌症。
  • 鑑定出膠質母細胞瘤的致癌基因,致命性腦瘤治療有希望
    近日,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李輝團隊鑑定出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個重要致癌基因,為這種致命的癌症揭示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癌基因對癌細胞的生存至關重要。沒有它們,癌細胞就會死亡。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許多癌症的針對性治療方法,而這些癌症都具有類似的「癌基因成癮性」。癌基因成癮是指腫瘤細胞依賴過度活躍的基因或途徑以實現其生長和存活。
  • 非小細胞肺癌11種罕見致癌驅動基因靶向治療的最新進展
    文章來源:基因Talks近十年來,隨著精準醫療的快速發展,非小細胞肺癌(NSCLC)發現了許多致癌驅動基因,並在晚期NSCLC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EGFR和ALK突變的靶向治療已經成為臨床的標準治療方法,針對其他不太常見的致癌驅動基因的新療法,其臨床試驗結果卻喜憂參半。
  • 新致癌基因被發現!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來源:Public Domain - The 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 (US) 癌症其實是一種細胞生長失調的基因病。 目前已知的人類基因組中,大約有600個致癌基因和1200個抑癌基因。
  • 基因編輯放大招:改變基因序列,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生存率
    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裡,研究人員開發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基因編輯法,其通過基因編輯操作將癌細胞破壞,從而使癌細胞失效並防止永久複製。研究結果顯示:CRISPR/Cas9基因編輯法用於治療侵入性癌症效果非常顯著,人類離治癒癌症又跨進了一大步。
  • 擁有抑癌基因就不會得癌症?腫瘤專家教你看清癌症的秘密!
    已知有100個以上的癌基因與人類腫瘤形成有關。 例如,ras基因編碼的Ras蛋白能調節細胞的分裂,該基因的變異使Ras蛋白異常活化,導致細胞生長和分裂失控。 事實上,在25%的人類腫瘤中都有Ras蛋白的異常表達。
  • Nature子刊:從抑癌基因到致癌基因 這個蛋白有「兩副面孔」
    這些「兩面派」的特性,使得p53蛋白和調控基因成為生物學研究最多的對象之一。但調控其穩定性和功能的分子機制,我們並不完全了解。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癌症研究人員Richard a .
  • 臺研究團隊破解B肝癌化密碼 或老藥新用省錢治癌
    臺研究團隊破解B肝癌化密碼 或老藥新用省錢治癌     成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劉校生教授,指出細胞內「自噬小體」可選擇性包裹住致癌微小RNA-224。
  • 科學家發現新的結腸癌抑癌基因
    本報訊(記者黃辛)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小組新發現了結腸癌的一個抑癌基因PAQR3,並從細胞、動物和人群三個層面
  • 在愛情裡你是天使還是魔鬼?
    昨天讀到這樣一段文字…某天上課,老師問大家:「有人能告訴我什麼是天使,什麼是魔鬼嗎?」大家都沉默了,班裡一個孩子站了起來:「天使會為了世界負了你,魔鬼會為了你負整個世界。」一天,天使和惡魔同時愛上了一個女孩,人們都說他是災星。天使決定為了所有人殺了她,但惡魔早已殺了所有人,只為了保護她。天使說:「對不起,我很抱歉,為了大家你必須死。」
  • 【每日一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但這些基因原本就存在於大部分生物的正常基因組中,人們把存在於病毒中的能夠使靶細胞發生惡性轉化的基因稱為病毒癌基因(故AC錯),把存在於生物正常細胞基因組中的癌基因稱為原癌基因(故B對)。原癌基因在正常細胞內處於靜止或低表達狀態,不僅對細胞無害,而且對於維持細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受到致癌因素作用而被活化時,才引起細胞癌變,導致腫瘤的發生(故D錯)。2 解析:E癌基因可編碼生長因子、生長因子受體、信號轉導蛋白、細胞周期蛋白、轉錄因子等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