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麼,不同年代的人對幸福生活的定義,是不是也會體現出年代的差異呢?看了這本《我的幸福生活》,我感覺是的,畢竟我從作者文字間呈現出來的,我感覺不到有多幸福,但是這就是作者那個年代認為的幸福生活啊!
就如同困擾我們這一輩人的孩子教育問題上,我們不能用我們那一輩人的學習方式來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接觸的教育方式本身就跟我們那一輩人有很大的不同。
我是上了高中才開始接觸電腦,那還是在學校很少有的上機操作課,還經常被其他主課佔用。那個時候的電腦還是很古老的臺式機,我記得我剛開始學習電腦打字還是用的五筆輸入法。關鍵是那個時候個人手機還不普及,學生幾乎還沒有手機,我是上了大學才開始擁有自己的手機,還是比較古老的nokia,非智能機。然後才開始出現智慧型手機取代非智能機。
然鵝,現在的孩子們,出生就被各種電子設備環繞著,小到天貓精靈、pad、手機、智能電視,大到智慧機器人。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就知道用手去觸碰手機或者pad進行劃屏切換,而對於十幾年前的我們,還是只知道有滑鼠點擊,沒有觸控螢幕的概念。再追溯到我們的父輩,那個對電子設備的掌控的差距就更遠了。每個人都要經歷一段比較漫長的教家裡的老人用智能機的過程,而讓小孩子用智能機幾乎是不怎麼需要手把手教,好像他們天生就會,無師自通,這就是時代的優勢,這就是時代的差異。
再回到幸福生活這個問題上,同樣作為80後,我認為的能夠好好讀書考上好的大學,然後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就是幸福。而同樣作為80後的作者黃燎原,他對幸福生活的定義是怎樣的呢?
《我的幸福生活》這本書中記錄了一群80年代的年輕人的青春回憶錄。書中包含了我們每個人都曾歷過的熱血、執著、頹廢、傻瓜、迷茫、衝動、放縱、夢想、欲望、親情、愛情等青春符號。這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再現80年代的熱血歲月。那是一個極端講究個性的年代,一個積極向上的年代,一個朝氣蓬勃的年代,一個無比浪漫的年代,一個充滿幻想的年代。
不過,雖然我也是80後,但是可能我屬於那種中規中矩的人,所以缺少了作者經歷過的這麼多可以寫進詩中的印記。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活的肆意妄為,獨樹一幟。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做好自己,找準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多少年以後,我們的下一輩也會有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也許會羨慕我們這個年代生活的單純淳樸、簡單易懂,也許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覺得平淡無奇、嗤之以鼻,但是這就是時代歷史的變遷留下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