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或不僅僅分布在舌頭上

2020-12-04 人民網寧夏頻道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生楊哲在果蠅體內發現了一束感受鮮味的神經,從腸道直通大腦。原來,果蠅也能嘗鮮,也會忍不住貪嘴且它的「味蕾」在腸子裡。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細胞研究》上。

  鮮,是人類繼甜、鹹、酸、苦之後發現的第5種味覺。味蕾一旦發現食物中含有胺基酸,便會向你報告:「鮮!」果蠅能感知鮮味嗎?楊哲的導師、浙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王立銘教授課題組,就是因為這個好奇心而開始研究的,課題組製作了不同成分的食物來餵食果蠅。

  「果蠅體內或許存在一套鮮味感受機制。」王立銘說,課題組通過遺傳學篩選,在果蠅大腦中解析出6個DH44神經元,正是它們執行著感鮮味的功能。當果蠅取食含有胺基酸的食物時,這6個神經元就興奮起來;而吃別的東西時,6個神經元則表現平靜。「這6個神經元非常特別,它們傳輸的信號,可以一直延伸到果蠅的腸子裡。這讓我們非常驚訝。」

  課題組發現,當果蠅的腸子「嘗」到鮮味時,它不但向大腦報告,同時也會更賣力地幹活。當嘗到了鮮味,DH44神經元活躍時,果蠅的「腸動力」也提升了,「腸道蠕動得更快,讓果蠅吃得更多」。這便是果蠅腦腸一體的聯動機制。

  這讓課題組不禁猜測:人類的味覺受體是否也可能分布在別處,而不僅僅局限在舌頭上呢?這個猜測,也許可以幫助人們理解為什麼零度可樂不減肥的現象。零度可樂的甜味,來自於不含熱量的甜味劑。起初人們希望,零度可樂喝起來甜但不長肉,事實卻並非如此。

  「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人類的腸子裡,可能也有感知甜味的受體。當腸子品嘗到甜味,它的消化更加活躍,讓主人食慾大增,反而吃得更多,吸收得更多,減肥的事業就泡湯了。」王立銘說。(宋黎勝)

(責編:穆國虎、寬容)

相關焦點

  • 冷知識闢謠--舌頭上真的有味蕾分布地圖嗎?
    所以準備一個冷知識闢謠的專題。希望對您有幫助。第一期:冷知識闢謠 --- 牙膏尾部的顏色條代表成分?第二期:冷知識闢謠---宋體字是秦檜發明的嗎?第三期來聊聊舌頭味覺的謠言。謠言:舌頭不同的區域負責感知不同的味道,酸、甜、苦、鹹被分開對待。好像一個味覺地圖一般,只有用對應的部位品嘗不同味道的食材,才能體味到其真正美味。
  • 舌頭上不存在味蕾分布圖?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虹膜的顏色是由虹膜組織的色素沉澱及分布決定的,因此,在形成過程中,任何因素影響以上的色素分布,就會造成眼睛顏色的不同。有此狀況的人或動物,可能出現兩隻眼睛的虹膜有著不同的顏色,或者眼睛會在同一片虹膜出現多於一種顏色。
  • 原 創:|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味覺地圖真的存在嗎?
    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味覺地圖」理論,認為舌頭上的不同區域負責感知不同的味道,舌尖感受甜味,舌根感受苦味,而舌頭兩側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1】世紀謬誤這是真的嗎?小編問了一圈周圍的小夥伴,得出的結論竟是驚人地一致:「當然是真的!」還有小夥伴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對小編說:「從小看各種百科全書,書上也都是這麼說的!」
  • 感問感答: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真的有「味覺地圖」?
    上和下兩部分的內容提要,供參考學習。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1901年,德國D.P. Hanig 做了一個實驗,他分別在舌頭的各個部位滴下酸、甜、苦、鹹的味道,以檢測對應的味道嘗出閾值。之後,他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給出了一個不夠清晰的研究結論:人類舌頭的某些區域對特定味覺會更加靈敏。
  • 寶寶的味蕾是怎麼發育的?
    比如說寶寶的味蕾發育,你關注了嗎?不少爸爸媽媽們看到這個問題,可能會覺得很可笑,味蕾不就是舌頭嗎?這有什麼好關注的。寶寶吃東西不燙到,不讓她吃太鹹太甜的,只要她愛吃不就行了。但是這種想法實際上非常偏激,寶寶的味蕾發育裡也有著不少學問呢。味蕾就是味覺感受器。在舌頭表面,密集著許多小的突起。這些小突起形同乳頭,醫學上稱為「舌乳頭」。
  • 為什麼舌頭能感覺到味道? 舌頭是如何感受味道的?
    為什麼舌頭能感覺到味道? 舌頭是如何感受味道的?時間:2016-12-04 11:53   來源:美唄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舌頭能感覺到味道? 舌頭是如何感受味道的? 生活的滋味,人們常說:酸、甜、苦、辣、鹹。這些味道表現的形式很多,有的只是情感,也有只是客觀體驗。
  • 舌頭上有味覺地圖?醫生:這顛覆三觀的冷知識,一次說清
    前段時間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國》,更是將傳統菜色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當然,因為人體感受味道最深刻的器官就是舌頭,所以追逐到1901年,就有國外人士提出:舌頭上有專門品味酸、甜、苦、鹹的區域。也就是強行給舌頭加上了「味覺地圖」。
  • 闢謠專欄丨舌頭有味覺分區?
    ,味蕾廣泛分布在舌頭表面。味覺的載體——舌乳頭首先,拿出一面鏡子,伸出我們的舌頭,認真觀察。你會發現舌頭表面密集分布著很多小突起,它們的學名叫作「舌乳頭」。仔細看的話,舌乳頭形態並不統一。那些數量最多、顏色發白、呈細長圓錐形的是「絲狀乳頭」;主要分布在舌尖及兩側的粉色圓圓的突起是「菌狀乳頭」;舌根盡頭處附近分布的體型較大,周圍還有一圈環形結構的,稱為「輪廓乳頭」;位於舌側緣後部,呈褶皺狀的是「葉狀乳頭」(人類的葉狀乳頭並不發達)。之所以要介紹這樣幾位舌頭上的成員,是因為菌狀乳頭、輪廓乳頭、葉狀乳頭上都存在有「味蕾」,而味蕾就是我們感知味道的工具。
  • 【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是真的嗎?
    【流言】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根對苦味最敏感,而舌兩側,則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味覺地圖」。【這是假的!】【真相】「味覺地圖」並不存在。分辨各種味覺的細胞存在於每一個味蕾內,而味蕾在舌頭表面和口腔內都有分布,因此舌頭上有味蕾的區域都能對所有味覺進行分辨。
  • 舌頭的味覺及認識盲區
    有這樣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舌頭上的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敏感,舌根對苦味敏感,舌頭兩側則對酸味和鹹味敏感,這就是所謂的味覺地圖。味覺地圖的說法流傳很廣,不過很可惜它是錯的。我們通過味蕾感受味覺,每一個味蕾包含50到150個不同味道的受體細胞,每一個味蕾都能夠感受到所有的基本味覺。所以,無論味蕾如何分布,舌頭各個區域對於不同味覺的敏感程度都是相差無幾的。
  • 我們的舌頭是怎麼感受到酸甜苦辣的?動物也有味覺嗎?
    其中在新年的歡樂派對上,能讓我們吃的有滋有味,舌頭功不可沒。舌頭不僅可以起到感受味覺和輔助進食、幫助吞咽等功能,而且舌頭上面滿布的味蕾能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感受酸甜苦辣的舌頭都有哪些秘密。
  • 為什麼舌頭嘗不出自己的味道?
    然而我們對舌頭最大的誤解之一就是,只有它控制味覺。味蕾中的受體細胞位於舌頭凹凸不平的表面,它們不僅能夠給收集味道的化學感覺,而且會收集任何進入口腔的食物所包含的觸覺和熱量信息。但是大腦也依賴於你的嗅覺來備註味道,所以舌頭並不是唯一的味覺器官。沒有唾液你就嘗不到味道舌頭味蕾中的受體需要一種液體介質才能使味道與受體分子結合。
  • 不存在「味覺分區」 每個味蕾都能嘗到五味
    生活中存在很多被精心包裝的偽科學,例如味覺分區理論就誤導了大家很多年,根據這個說法,甚至有品酒指南根據這個理論要大家在喝酒時把舌頭捲起來。那麼味覺分區是真實的嗎?這個理論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流言: 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根對苦味最敏感,而舌兩側,則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味覺地圖」。
  • 酸甜苦辣——舌頭的故事--中國數字科技館
    而說到味覺,那可得全仰仗舌頭的功勞,正是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品嘗出讓人唇齒留香的美味佳餚,也能對苦澀之味拒而遠之。  那麼,舌頭是怎樣讓您感受到「酸甜苦辣」等味覺的?老年人為何會味覺下降?怎樣延緩老年人味覺下降的進程,使其「食之有味」?
  • 味覺,被食材綁架的味蕾,產生舌尖上的快感
    究其原因,在於布滿舌頭前端的味蕾細胞太折騰。一方面,味蕾作為神經末端組織,需要刺激產生豐富多樣的電脈衝,傳導至腦部神經中樞系統,給人以足夠豐富的味覺感受。另一方面,味蕾必須將自己的外表磨練得足夠粗壯,以增強其抵抗力,以免喪失反應功能。
  • 舌頭各處的味覺一樣嗎?看張圖你就明白了丨知力百科
    舌頭上的味蕾可以感覺到各種味道,只是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敏感度。舌頭不同區域的舌乳頭,所含味蕾數目不一致。其中,舌尖、舌側及舌體後部等這些部位所含的味蕾數目較多,而舌體中部味蕾數目較少,味覺感受較為遲鈍,因此,舌頭各部分的味覺是有區別的。舌尖主要品嘗甜味,酸味則通過舌兩側,舌尖兩側對鹹味敏感,而感受我們最不喜歡的苦味的部位在舌根部。
  • 舌頭「味覺分區」的真相
    最早是德國人在自己的研究論文中提到舌頭不同區域對於味覺的敏感性差異,波林在引用的過程中犯了翻譯上的錯誤,才最終導致這一流傳甚廣的謬論形成。我還記得在一堂生物課上,我們製作了糖水和鹽水並且把它們滴到舌頭的不同區域,以此驗證那張「味覺區域圖」是正確的。當時似乎一切都是合理的,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那張著名的味覺區域圖出現在成千上百的教科書中。
  • 舌根對什麼味道最敏感 你了解你的舌頭嗎
    舌頭是很敏感的,人們的味覺能夠分辨出不同的味道,有了味覺才能夠享受一切美食,大家應該對舌根對什麼味道最敏感不了解,也沒有這樣的概念,其實,我們的舌尖對甜的東西很敏感,舍側對酸的東西敏感,而舌根對於苦的東西是很敏感的,這下大家是不是有學習了一點知識了呢.
  • 舌頭也會「隱藏」疾病信號?舌癌來臨,舌頭會有哪些不一樣?
    望聞問切是中醫看病的方法,會看眼睛和舌頭加上詢問患者來藉此診斷病情。中醫看眼睛看舌頭都不是多餘的動作,是能看出一些症狀的。例如脾虛的人,舌苔發黃且舌苔很厚,還附帶一層黏液,所以舌頭也可以反應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
  • 其實你不懂自己的舌頭!
    酸甜苦辣鹹,有一個並不是味覺——辣。辣是一種痛覺,而辣椒素受體在口腔以外的黏膜上也有分布……默默點頭的人一定都有過慘痛經歷,我就不問你是怎麼知道的了。那亞里斯多德錯在哪裡呢?戳文末視頻,本期科學BangBangBang,果殼網總編輯徐來帶你Bang一下——味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