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家庭血壓監測指南:每個人都應在家測血壓 超過≥135/85 mmHg...

2020-11-29 健康界

近期,中國高血壓聯盟《家庭血壓監測指南》委員會發布了《2019年家庭血壓監測指南》。

指南指出,家庭血壓監測已成為有效提高高血壓知曉率與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

不過,儘管我國家庭血壓監測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量」的進步,但還需要推進「質」的進步,即提升家庭血壓監測的規範化、信息化與智慧化水平。

多個指南都強烈推薦在家測血壓

近期發表的多個國家或區域高血壓指南都強烈推薦在家中測血壓。許多國家與區域學術組織還專門制定了指南或共識等。

每個人都應該在家測血壓

指南指出,家庭血壓監測不僅是高血壓患者需要做的事情,每個人都應該進行家庭血壓監測,包括那些自認為血壓尚處於正常範圍者。

家庭擁有血壓計並進行家庭血壓監測的重要價值,在於那些「血壓正常」者通過定期測量血壓可以及時發現血壓升高。

也可以發現控制或未控制的「白大衣性高血壓」或「隱匿性高血壓」。

鼓勵使用自動方式記錄血壓

指南鼓勵將血壓自動傳輸到相應的管理網站、手機應用或程序,存儲、分析。

如果血壓計沒有自動傳輸功能,也可手動輸入到相應的管理網站、手機應用或程序,存儲、分析。

如無法自動傳輸,也不能手動輸入血壓測量結果,則應將測量結果完整地記錄在筆記本上,以備需要時使用。

鼓勵使用經過驗證的電子血壓計

通過臨床驗證的血壓計可在相關網站查詢(www.dableducational.org或www.bhsoc.org)。

建議定期校準

血壓計在使用期間,應定期進行校準,至少每年1次。可在購買處或就醫處尋求幫助,進行校準。一些銷售網絡較完善的企業通常也會提供其所售血壓計的校準服務。

值得重視的是,許多尚不成熟的技術十分吸引公眾的注意,比如無袖帶血壓測量技術仍處於早期研究與開發階段,但各種類型的無袖帶血壓計,甚至是非接觸式「血壓計」卻已隨處可見。

鼓勵使用上臂式自動電子血壓計

指南建議,高血壓患者選擇按照標準方案進行過準確性驗證的上臂式示波法全自動電子血壓計,並根據上臂周徑選擇大小合適的袖帶。

如果選擇腕式血壓計,需嚴格按照說明測血壓

腕式血壓計測量血壓攜帶更為方便,且使用時不需暴露上臂,在寒冷地區或脫衣服不方便者(殘疾人)使用較方便,但不同血壓計之間前臂的放置方法差別較大。

因此,如果選擇使用腕式血壓計,需嚴格按照血壓計的使用說明進行血壓測量。

不建議使用:手指式、水銀和氣壓表式血壓計

手指式全自動示波法電子血壓計,測量結果與上臂血壓間差異較大,不建議使用。

水銀血壓計,聽診要求高,水銀也對環境有汙染,不建議使用。

此外,聽診法模擬汞柱或氣壓表式血壓計,均對聽診要求高,不建議使用。

什麼時候測血壓?每天測幾次?每天早晚測,測2~3次

在家測血壓時,應每日早上、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量應在坐位休息5 min後,測2~3次,間隔1 min。

調整藥物期間,連續測5~7天

初診患者,治療早期,或雖經治療但血壓尚未達標患者,應在就診前連續測量5~7 d。

血壓控制良好者,每周測量至少1 d。

通常,早上血壓測量應在起床後1小時內進行,服用降壓藥物之前,早餐前,劇烈活動前。

考慮到我國居民晚飯時間較早,建議,晚間血壓測量在晚飯後、上床睡覺前進行。

不論早上還是晚上,測量血壓前均應注意排空膀胱。

為了確保家庭血壓監測的質量,血壓監測期間應記錄起床、上床睡覺時間、三餐時間以及服藥時間。

家中測血壓正常值為135/85 mmHg

家庭監測血壓若平均值≥135/85 mmHg,可確診高血壓,或血壓尚未控制。

當診室血壓≥140/90 mmHg,而家庭血壓<135/85 mmHg時,可診斷為「白大衣性高血壓」或「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壓」。

當診室血壓<140/90 mmHg,而家庭血壓≥135/85 mmHg時,可診斷為「隱匿性高血壓」或「隱匿性未控制高血壓」。

來源:

中國高血壓聯盟《家庭血壓監測指南》委員會. 2019中國家庭血壓監測指南.中國循環雜誌, 2019, 34: 635-639.

相關焦點

  • 闢謠:看見醫生血壓就升高,這是病嗎?
    各項檢查都沒問題,可是術前測量血壓的時候就不正常了,測量三次都發現血壓偏高,有170/90mmHg。剛開始,大家都認為是阿姨樓上樓下來回跑造成的臨時血壓升高,於是讓她在門外靜坐半小時之後再重新測量血壓,結果靜坐休息後還是偏高。眼看時間已晚,今日只得作罷,囑咐阿姨明日再來。
  • 血壓高就是高血壓嗎?別先著急吃藥,要警惕這3種特殊情況
    有些人測量一次出現了血壓高的情況,就認為自己是高血壓了,這是不對的。那麼怎麼診斷呢?1、老指南標準:在以前的指南中,要求的是不同日測量三次血壓值都高於140/90。2、新指南標準在2020年5月6日,國際高血壓學會頒布了《全球高血壓實踐指南》。新版的指南中關於高血壓的診斷,要求需要隔1-4周進行2-3次的診室測量,才能明確診斷。這也就是給出了更多的時間,排除其他的因素幹擾引起的血壓臨時升高。
  • 瞭望東方周刊:中國人的血壓自測革命
    而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智診通的作用,需要有精準的家庭自測工具。目前,歐姆龍為智診通提供電子血壓計等硬體支持。傳感與控制技術領先的歐姆龍公司長期佔有中國電子血壓計的最大市場份額。醫生終將接受電子血壓計目前不僅很多患者,甚至很多醫務人員都沒有接受電子血壓計,對其準確性一直存疑。
  • 測血壓經常會超過140/90,要不要用藥?血壓會不會越來越高?
    【專業醫生天天與你說健康】有朋友問:好多次測血壓都超過了140/90mmHg,要不要用藥?血壓會不會越來越高?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一定,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而高血壓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因此當高血壓發生時,最重要的是找到並分析導致高血壓的原因,針對原因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並非一定要服用藥物,比如:在家自己測量血壓處於正常範圍,但在醫院測量時超過了140/90mmHg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稱為白大衣現象
  • 智能手環測血壓準不準_智能手環測血壓原理詳解
    血壓,顧名思義是指血管內血液的壓力。血壓的來源是因為心臟搏動產生的血液流動產生,受血液容量血管壁舒張性,體姿等多種因素影響。 全身不同部位的血壓不同,通常指的血壓是上臂的血壓。 血壓有波動,人體血壓有自然波動、情緒、坐姿等都可以在短期內影響血壓數值,左右手血壓數值也可能相差10mmhg。
  • 這些降血壓的方法,簡單又實用!
    初次測血壓的人,可以選擇左、右上臂血壓都測,以獲得準確的血壓,等相對明確哪個手臂血壓高了,就只測高側的上臂血壓。怎麼測血壓更精準怎樣才能讓血壓測量值更準?推薦遵循以下一些家庭測量原則。血壓計的選擇。家庭血壓監測應早晚各測1~3次;如果在服藥前的觀察期,診室血壓小於18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每個星期測量5天,根據具體情況測量1~2周,如果診室血壓大於等於18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需聽從醫生指導;藥物調整期間,每周測量5天;血壓控制滿意的穩定患者,每周測量3天。記錄。
  • 高血壓治療出了新指南,當血壓到了140/90時,用不用吃藥?
    在新指南中依然考慮了醫院診室對血壓的幹擾,家庭自測血壓以大於等於135/85mmHg為高血壓標準。如果測量動態血壓,則以24小時血壓平均值大於等於130/80mmHg為高血壓。二、高血壓分級與以前不同與以前把高血壓分為三級不同,最新的指南對高血壓分級更為精簡,只分為兩級。
  • 正確測量血壓、血糖、體溫 你需要這樣做
    體溫計基本家家都有,發燒感冒都會拿出來量一量。有老年人的家庭,還會準備血壓計、血糖儀,然而家裡的這些健康自測神器,你真的會用嗎?醫學專業人士表示,臨床上還是有很多患者在家檢測血壓、血糖的結果和實際值有出入的。那是我們買的產品不對嗎?還是使用方法不對呢?本期請有關專家進行解讀。A 量血壓 到底量左手還是右手?
  • 家庭怎麼用水銀血壓計量血壓
    家庭檢測血壓可以購買電子血壓計,不過使用水銀血壓計也有好處是較為便宜和誤差較小。很多經驗介紹的時候專業知識較多,或者因為參照醫院精確度的要求而細節很多,不易記住,這裡只介紹重點,易於家庭普通觀察血壓變化。
  • 測量血壓時,一天中什麼時間測比較準?控制血壓又有哪些好方式?
    同時也出現了問題,可能因為吃的比較好,就發現現在有很多人血壓都會比較高。血壓高是如今社會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平常只要控制好血壓,就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但血壓如果控制不好,對身體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就會給人的血管和神經帶來損傷。血壓高的人,平時都是時刻的控制血壓,一邊用著藥物控制,一邊還想著用其他方式去控制血壓,就怕給身體帶來其他的影響。平時要想很好地控制血壓,就要及時的知道自己的血壓情況。
  • 天天測血壓,這個指標千萬不能忽視!
    高血壓急症中的應用: 高血壓急症的降壓原則是在最開始的數分鐘到一小時內,降壓不得超過 25%;在隨後的 2~6 小時內將血壓降至較安全的水平,一般為 160/100 mmHg 左右;最後在 24~48 小時內將血壓降至正常水平。
  • 測血壓用左手還是右手?自測血壓一些細節要清楚,否則血壓白量了
    高血壓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中老年疾病,為了更好地預防高血壓,不少人家中自備測血壓器,幫助自己隨時了解自己的血壓值,有一定的預防高血壓的效果。血壓器畢竟是醫學的用品,在進行測量的時候,有很多的注意事項,但很多的老人不是很清楚,導致血壓測量不準確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 電子血壓計的使用方法 教你如何使用血壓計
    ,應將上衣脫去,僅穿貼身薄衣進行測量;4、兩次測量血壓的間隔不得少於3分鐘,並且部位、體位要固定,一般每天早、晚各測一次,早晨測量定在起床後1個小時內、排空小便後、進早餐和服降壓藥前,晚上測量定在睡覺前。
  • 40歲的男人血壓132/82mmHg正常嗎?年齡對血壓的影響有多大?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40歲的男人,血壓134/82mmHg正常嗎?年齡對血壓的影響有多大?首先要說的是:正常血壓的高低與年齡和性別無關,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的血壓是小於120/80mmHg。
  • 人的血壓從多大年齡就開始升高了?五十多歲血壓多高屬正常?
    >由此可見,無論年齡多大保持血壓在正常範圍內是最理想的,如果不能如此,也應盡力將血壓控制在正常高值範圍內。研究顯示,處於正常高值範圍內的血壓有這樣的變化特點,即血壓維持在120/80-125/85mmHg之間的年限相對較長,可達數年數十年,但血壓一旦超過了125/85mmHg即會進入快速升高期,短則幾年,很多人的血壓就會達到甚至超過正常高值血壓的上限。
  • 瑞光康泰:瞄準3億患者,精準測量血壓突破傳統「紅海」之路
    (徐旭)機會往往是給善於發現的人準備的。瑞光康泰,就是在一次「偶然」經歷中發現了新賽道並成長為「瞪羚」的創新企業。2009年,瑞光康泰剛成立一年,當時公司的業務以雷射領域產品為主。「日本的家用血壓儀滲透率達到60%,相當於100個家庭裡面有60個家庭在使用血壓儀。但是目前不光是中國,整個東南亞地區都存在『三低』的情況。」周威補充說。即便如此,國產血壓儀突破的道路並不順利,在創業過程中瑞光康泰也幾度經歷困境,但公司的創始團隊始終如一沒有放棄,並不斷想辦法尋求突破。
  • ECG+PPG光電測血壓新突破,為什麼K520測血壓測得準
    信號也弱,所以不準  2.為什麼K520測血壓測得準  答:通過改進傳感器接收頻率,信號雙重放大,可以採集到具有心臟收縮、舒張的脈搏波數據,通過脈搏波結合AI算法計算出血壓,加上效準輔助,可以有效監測高血壓人群的血壓變化,起到預警功能
  • 百年血壓之謎取得突破進展,血壓調控的分子機制被發現
    一百多年來,壓力感受器神經元如何敏銳地感知血壓一直是個謎。 高血壓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很多人都對它見怪不怪了。 誰家裡還沒有個高血壓的親戚了?
  • 67萬人的研究結果證實:血壓越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直線升高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我們不遺餘力的科普大家重視高血壓,關注高血壓,監測血壓,控制血壓;因為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多,因為高血壓不控制會導致很多潛在的併發症,甚至致殘致命。
  • 患者血壓 80/60 mmHg,上級醫生卻不讓我用升壓藥!
    「醫生,XX 患者血壓低了,只有 80/60 mmHg 了,你快過來看一下!」病房裡的護士小美又在扯著大嗓門呼叫醫生,隔著幾個房間都能聽到。 值班師妹趕緊跑過去看,一分鐘不到又跑回來,一臉驚慌的坐在電腦前就準備開醫囑了:「快給患者把多巴胺用上,我馬上開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