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的啟示——跟佛陀和上帝是同學,揭示最終的真理,然而……

2021-01-15 人文者也

大家好,我是小評歷史。

看過《權力的遊戲》的人都對裡面信奉光之王的紅衣女祭司印象深刻,這個人物當然是虛構的,但她信奉的宗教並非完全是杜撰,它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那就是誕生於公元228年的摩尼教。

摩尼教的先知摩尼據稱是在12歲時受到了「天啟」,創立摩尼教,先後在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等地傳教,不過,作為一個新興的宗教,侵犯其他宗教的領地是要付出代價的,摩尼很快被捕入獄,死在監獄裡,他的信徒也四散而去,直到公元282年前後,由一個叫西星尼烏斯的人重新統一起來,並迅速走紅,東至印度和中國,西至巴勒斯坦和埃及,整個地中海沿岸各地,到處都是他們的信徒。

在創始人的手中慘澹經營,為什麼突然就如此「走紅」?因為摩尼教使用了一個比較不那麼光明正大的手段,那就是誰火就滅誰,那當時哪個宗教正如日中天呢?基督教,摩尼教正是靠嘲諷基督教,才得以迅速聚攬人氣,《權力的遊戲》中,紅衣女祭司對其他宗教不屑一顧的態度,正是對摩尼教風格的最佳詮釋。

雖然以嘲諷基督教為主,可實際上摩尼教還是借鑑了大量基督教和猶太教的教義,所以,創始人摩尼並沒有把自己抬得太高,而是稱自己和耶穌、佛陀等先知同屬一個光輝派系,因為在摩尼教出現之前,其他兩大宗教就已經誕生,所以摩尼「謙虛」地稱自己是同門中最後一位,算是師弟,但是,他卻是掌握了最終真理的人。

這個最終真理是啥?不僅是宗教,還是門「科學」,不過真相是,摩尼所謂的「最終真相」不是「科學」,它全是由神話故事組成,就像猶太教教義、《聖經.舊約》一樣。

摩尼教的中心理論是光明與黑暗的鬥爭,這就是構成《權力的遊戲》主線之一,稱為「善惡二元論」,這也就是為什麼劇中的紅衣女祭司立場不明,善惡難辨的原因。

摩尼教認為,人的靈魂是神聖的實體的一部分,為了實現其命運,他必須回到神聖的實體那裡去,這就是為什麼劇中的紅衣女祭司最後會在完成使命後赤裸裸地走進虛無的黑暗,對於摩尼教徒來說,這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人擺脫世間的「惡」,回到神聖的實體那裡,徹底成為一個「完人」。

與此同時,《權力的遊戲》仍然沒有真正結束,也沒有真正的贏家,每一個人都失去了很多的親人、愛人、朋友,紅衣女祭司甚至鼓惑國王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這正是摩尼教教義中很重要的一條,即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鬥爭,永遠不會休止,要想使人成為「完人」,就要斷絕「情慾」,拋棄所有世間物質的東西,過絕對克制的生活。

聽起來似乎摩尼教與基督教中的苦修派較為相似,但摩尼教相對來說明顯要粗糙一些。睿智的人不難發現,摩尼教的教義有些混亂、苛刻,以至於想要達到所有的要求幾乎不可能,就連摩尼教中的重要人物也做不到,這就使其變得缺乏說服力,尤其是對於一些智者而言。

對於基督教貢獻重大的基督教神學家奧古斯丁在摩尼教呆了九年以後,最終失望地退出了教會,投入基督教的懷抱,他結合自己在摩尼教所學到的知識,對基督教做了很多的改進,使其更加符合信徒們的實際情況,傳播得也更廣泛,而摩尼教則因為無法自圓其說,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相關焦點

  • 誰是宇宙第一活人,聖經,一本佛陀老子見證,人生與神的話語的書
    然而,《聖經》裡有所記載。如果,以此類推,人們都承認:上帝創造了人類,把控了人類命運來去。世界各地與歷史中,信仰上帝與真理的人數有多少?讓中國人讀與理解《聖經》裡的話語,是比較辛苦與困難的。然而,傳唱關於基督的歌曲,則是大多數教徒與非教徒都比較樂於接受,並感受到精神愉悅與充滿愛的力量。怎麼更好地理解上帝?
  • 大願說禪—宇宙弦的啟示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的時候,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就開始揭示了物質實體觀的錯誤。如果跟禪的智慧、跟佛陀的智慧相印證的話,能夠給我們哪一些啟示呢?起碼可以有四點啟示:能夠破除我們對物質世界實有的執著,使我們能夠認識到物質實有不過是一種錯覺。
  • 神的話是真理,真理是帶著能力的,因為神說有就有!
    為了有人幫他管理伊甸園,於是上帝便按照自己的形象,從泥土中取材料來創造了一個人,這個人類名叫亞當。為了讓亞當不要生活得那麼的孤獨,能夠生活得更加的美滿和幸福,上帝又在亞當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創造了女人,使他有配偶,能夠完整的和諧的生活在伊甸園當中。
  • 一夫一妻丨上帝關於基督徒婚姻家庭的啟示
    聖經婚姻家庭是每個基督徒人生中極其重要的大事,聖經中有詳細的教導和啟示,可由於許多弟兄姊妹並沒有仔細讀經揣摩,在婚姻家庭生活的建造上偏離了真理,神對祂兒女婚戀的心意隱含在祂的創造聖工之中:亞當和他女人的婚姻,即是神對祂兒女婚戀的真理教導!
  • 當年在菩提樹下,佛陀在成道日,究竟證悟了什麼?
    沒有對錯,沒有黑白,沒有大小,沒有因為我他之分,沒有我的存在,沒有遠近,沒有現在過去未來,沒有一切分別心和分別的概念,它就是絕對,他就是真理,它是永恆他常住不滅,他不一不異,他不來不去,他一直在那裡,眾生正是由於最初一念顛倒無明,故而又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以及各種生命層次開始誕生,以及不知道怎麼回歸當初生命源頭,如來藏,才會產生各種,執著造各種業。
  • 瘟疫肆虐,天神在人間:耶穌,佛陀的凡人性帶來啟發
    除了人間天使,如果佛陀或耶穌與人同在,你是不是會感到更有信心戰勝困難挺過難關呢?佛陀和耶穌成為神,是從凡人開始的。他們的經歷或許可以成為你我信心的來源。因為歸根結底,每個人身上都具有神性。神人共存。我們先來講講佛陀耶穌的凡人性。
  • 有佛教徒問:如果上帝創造了一切,那上帝是誰創造的?
    一位佛友提到這樣的觀點:「《聖經》說上帝是獨一無二的和全能以及世間萬物的唯一創造者。而安拉(真主)是伊斯蘭教所信仰的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主宰的名稱。如果你繼續問:上帝、安拉是誰創造的呢?一定會沒有結果……」這樣的說法大多是沒有了解過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朋友喜歡做的主觀臆斷。
  • 《星空詞典》:一本書裝下宇宙星辰的奧秘和人類精神的榮耀
    你可能聽過這些事實或觀點:很多科學家都是信上帝的教徒,牛頓,愛因斯坦,居裡夫人,普朗克……還有人說「佛教是真的」,你認為這些人都迷信嗎?身為科學家卻違背可科學嗎?看了這本書——《星空詞典》,也許你和我一樣,會又另一番認識。
  • 草庵摩尼教寺——世界僅存的摩尼教遺蹟
    草庵摩尼教寺,距泉州市區南門外19公裡的晉江餘店蘇內村,有一座萬山峰,又名萬石山、華表山,為我國僅存完整的摩尼教遺址。始建於寧紹興年間,因古用草構屋,故曰草庵。摩尼(公元216-276年)生於南巴比倫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為信仰基礎,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倫的宗教思想,創立了摩尼教。其教於唐代傳入泉州,稱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淨,反對壓迫。明初,明太祖嫌其教義上逼國號,遂擯其徒,毀其宮,摩尼教從此一蹶不振,逐漸被其他宗教所融合。
  • 從必然到自由——佛陀的慈悲·緣起
    「苦集滅道」的「四聖諦」學說、生命輪迴的「十二因緣」思想,揭示事物本質的「三法印」,構成了原始佛教教義最基本的核心內容。同時,印度剎帝利和吠舍階層的崛起,開啟了人們對於婆羅門階級的挑戰,具有「眾生平等」思想的菩提趁機得到了發展。四聖諦「諦」就是「如是不顛倒」,即「真理」。釋迦摩尼認為,苦、集、滅、道四者,揭示了生命實現及其解脫的真諦。
  • 中國史:摩尼教被定為回紇的國教,而主宰這一國教的,是粟特人
    中國史:摩尼教被定為回紇的國教,而主宰這一國教的,是粟特人歡迎來到百家號水隔淡煙,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說我國古代中的宗教,小編了解到有一個叫摩尼教的,也正因為中原政權的高層始終對摩尼教頗為消極,甚至敵視,所以8世紀下半葉摩尼教在中國內地的再度興盛,完全是出於對強大的回紇政權的退讓或屈從
  • 如來佛祖 釋迦牟尼佛陀
    剃髮和託缽是當時出家沙門的風尚,表示與婆羅門的對立。禪修:他從學阿羅陀迦蘭,達到「無所有處定」。阿羅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為不滿足於此而退出;又從學鬱陀蘭弗,達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別,住於「平等寂靜」的知見,感到心似乎與「不動的真理」合一。但這仍然無法解決問題,他還是離開了。
  • 晉江草庵,世界現存唯一的摩尼教(明教)遺址
    摩尼教,是公元3世紀中葉發源於古代波斯的二元論宗教。這個由波斯人摩尼所創立的宗教,受到西方基督教與西亞祆教馬茲達教所影響的宗教崇尚光明,摩尼教認為光與暗,善與惡,永遠是敵對與競爭。摩尼聲稱自己是佛祖、瑣羅亞斯德和耶穌的繼承者,也是最後一位先知,他以建立一個世界性的宗教為目標,希望建立一個超越一切的宗教傳統。公元277年,在外傳教的摩尼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死後,摩尼教的修士和信徒們,開始將摩尼教的思想向東西方傳播。
  • 霍金VS上帝:誰通往終極真理?
    霍金VS上帝:誰通往終極真理?  到底是誰創造了這個世界?有神論者的答案比無神論者來得簡單多了:上帝或者其他神。在沒有任何人能親眼目睹到世界本源的前提條件下,這個回答要比很多科學理論都顯得有力量。
  • 人的潛意識是人心靈的上帝,上帝其實一直在每個人的心中
    「有意識的」(conscious)這個詞來自拉丁文中的前綴con和單詞scire,前者意為「經由」,後者意為「知道」。「有意識的」意思就是「經由……知道……」。那麼,我們到底「經由」什麼?又去「了解和知道」什麼呢?之前曾經提到過一個事實:我們的潛意識裡蘊含著非凡的知識,潛意識知道的事情永遠比意識多得多。我們獲得一項真理,得到一種啟示,不過是重新認識潛意識裡原本存在的事情。
  • 從苦行林到鹿野苑:蓮開一路體驗佛陀證道心路
    法顯和玄奘大師都曾來過此地參拜。海巡團抵達後,沿山間小路一路行腳,到達位於半山腰的苦行洞和其旁的臺地。這裡生長著多種熱帶植物,是佛陀當年成道前苦修之處,佛弟子心中嚮往的聖地。 苦行洞洞口狹窄,只容一人進出,洞內面積約五平方米。洞後的中央位置有一尊苦行釋迦太子像,身高與真人相近,是仿照巴基斯坦拉赫爾國立博物館收藏的公元2世紀所造的佛陀苦行像所造。整座佛像栩栩如生,刻劃出了六年中釋迦太子為追求真理而苦行的形象。
  • 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否存在?是否有一種真理能夠解釋一切?
    就比如說,上帝能不能製造一塊自己都搬不起的石頭。如果上帝製造不出來,說明上帝不是全能的,如果上帝製造的出來又搬不起來,說明上帝也不是全能的。》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一個邏輯問題。物理學的本質是用數學符號來描述自然界的真理的運行過程,並且可以在紙面上進行推導。那麼數學到底是真理的完美模擬還是拙劣模擬呢?一般的情況下,物理學家需要數學能夠完美的模擬真理。
  • 佛陀傳:外道的挑戰
    佛陀覺悟之後,隨著聲名的遠播,僧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甚至其它教派(外道)的弟子也改宗歸換教,皈依佛陀的僧團。我們知道,在古老的印度這塊土地上,曾經出現過各種各樣的教派,雖然這些教派人數不一,有些僅有一百多位弟子,如舍利弗和目犍連他們,也有一些有千百位弟子,如迦葉三兄弟等,但是,這些教派大多都自成一派,對於宇宙人生有著獨特的見解。儘管這些見解並非佛教意義上的究竟,但是卻促使古代印度思想產生百花齊放的局面。
  • 744年前的今天,5種方法證明上帝存在的神學之王阿奎那去世
    Thomas Aquinas,約1225年-1274年3月7日)歐洲中世紀經院派哲學家和神學家。他撰寫的著作《神學大全》,邏輯嚴密,將神學和科學融合,成為天主教哲學的重要基礎。他用5種邏輯方法,證明上帝的存在。天主教會認為他是史上最偉大的神學家,將其評為35位教會聖師之一,也被稱作神學之王、天使博士或全能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