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市場上,空客系列客機與波音系列客機一項被視為兩大王者,尤其是在大型客機領域處於壟斷地位。我國眾多城市的大型機場所使用的,也多是這兩家企業生產的大飛機。
其中空客是歐洲擁有的一家企業,波音則是美國飛機企業的代表,這兩大企業勢均力敵,長期以來保持相對平衡的局面,然而如今波音的發展似乎遇到了一些阻礙。
一方面自身質量出現問題,另一方面歐洲和中國先後下手痛擊,有專家分析,美國波音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
所謂質量問題,是在2019年的伊始,波音公司所生產的波音737MAX在運行中出現故障,在加之之前波音系列飛機也有事故發生,使得人們對波音的產品質量有所質疑。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波音宣布減少甚至是停止波音737MAX的生產,但是即便如此,波音依舊需要接受美國當地政府的重重調查檢測。
如今在國內部分,波音公司已經基本解決了所有的難題,就在波音認為能夠重頭再來,重新掌握國際市場之時,歐盟和中國先後出手,提出了對波音的關稅和制裁政策。
而歐盟國家與中國又是波音飛機重要的兩大市場,同時出擊對于波音來說無疑是更大的一個難題,從歐洲方面來看,此次想要藉此機遇打壓波音,發展自己的空客。
因此此前波音就向世貿組織提出要向空客徵收罰款,經過幾番商議,世貿組織最後決定向這兩大企業各收取部分關稅。
這對於空客來說,或許只是一筆多餘的支出,但是對于波音來說,這是在自身業務大大縮減背景下的又一筆巨大開銷。
在此背景下,波音嘗試進一步穩固在中國市場的地位,畢竟中國對大型客機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
然而如今中國不僅擁有了本國自己生產的大飛機,同時還對波音提出了制裁政策,再加之波音在中國本就沒有實際性的業務,如此一來,波音可謂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