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被稱為「世界屋脊」,山上最高的山峰叫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境,近代以來全球有許多登山愛好者都懷抱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徵服」頂珠穆朗瑪峰,不過成功的卻只有極少數,很多人在攀登它的途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今天我們來說說新中國建立後中國人首次登上峰頂的故事。1960年,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可誰知邁出的每一步都是「被迫」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歷史進入近代後,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遙遙領先,它是世界上最早開展殖民活動的國家之一,印度後來就被英國控制。鴉片戰爭後,英國一方面從東南沿海加緊對中國的侵擾,另一方面也企圖從西南及西藏地區打開一個缺口,因此,那個時候有很多別有用心的英國人喜歡在中國西藏的土地上「遊歷」,他們也最早開始攀登珠穆朗瑪峰,但經過無數次嘗試,英國人始終沒能從中國境內也就是山峰的北坡登上峰頂,於是,後來他們從尼泊爾境內成功登頂後,就向世界宣布一個結論:從北坡根本無法實現成功登頂!
那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新中國建立後,世界上的國家基本上分為兩大陣營,初期,蘇聯和中國的關係非常友好,1957年,蘇方首先向中國提出,兩國共同派遣登山隊員組成一支攀峰隊,兩年後向珠穆朗瑪峰進發,以此作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獻禮。
新中國領導人同意了這個構想,隨後就開始組建我國第一支登山隊,那個時候,處於山脈南側的印度非常不看好兩國的計劃,尼泊爾當時還是印度的附屬地,印方一再叫囂珠穆朗瑪峰根本不屬於中國,中國人沒有權力攀登,也攀登不上去。因此,在這個節點上,新中國這次登峰行動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深刻的政治內涵。
時間來到了1959年,政治格局卻又發生了變化,中蘇關係破裂,蘇聯不僅逐批撤走了在中國的援助力量,也將兩國商量的登峰計劃拋諸腦後,許諾的裝備和食品供應都不見影子。此時,新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到了最為困難的時期,還要不要登峰?成為了一個嚴肅的話題。
後來,經過深思熟慮,我國領導人毅然決定:登!因為他們覺得這已經不單是對中國人意志的考驗,更變成了一項偉大的國家使命。中國人「被迫」必須登上珠峰!
1960年3月19日,乍暖還寒,一支由214人組成的,平均年齡24歲的中國登峰隊來到了珠峰腳下,經過兩個多月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北京時間5月25日4點20分,三名中國小夥子終於站在了地球最高點,完成了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艱巨任務。他們的名字分別是王富州、屈銀華、貢布。這一次,中國人不僅又刷新了人類意志的極限,也給在困境中掙扎的人民巨大的鼓舞。說明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只要我們自己足夠強大。
如今,很多年過去了,三位登峰英雄中只有貢布一人尚在,屈銀華和王富洲分別於2016年和15年去世,由於年邁,貢布的身體也一直不太好,大家也就沒有告訴他戰友離世的消息,在此,我們祝願老爺子長壽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