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 TKI耐藥竟能這樣被克服

2021-02-23 與愛共舞訂閱號

[1]Park K , John T , Kim S W , et al. Amivantamab (JNJ-61186372), an anti-EGFR-MET bispecific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 (exon20ins)-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0, 38(15_suppl):9512-9512.

[2]A L V S , B J Y H , C M J A , et al. Osimertinib plus savolitinib in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positive, MET-amplifi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fter progression on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terim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1b study[J].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 21(3):373-386.

[3]Yi-Long Wu, Ying Cheng, Jianying Zhou, et al. Tepotinib plus gefitinib in patients with EGFR-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MET overexpression or MET amplification and acquired resistance to previous EGFR inhibitor (INSIGHT study): an open-label, phase 1b/2, multicentre, randomised trial. Lancet Respir Med, May 29, 2020. https://doi.org/10.1016/S2213-2600(20)30154-5.

[4]Li A , Cao W, Liu X, et al. Gefitinib sensitization of cisplatin-resistant wild-type EGF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2020, 146(7). DOI: 10.1007/s00432-020-03228-4.

[5]Le X, Felip E, Veillon R, et al. Primary efficacy and biomarker analyses from the VISION study of tepotinib in patients (p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ith MET ex14 skipping.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0, 38(15_suppl): 9556-9556.

相關焦點

  • 正大天晴第四代EGFR-TKI進入臨床 克服奧希替尼耐藥難題
    原創:小餅對於腫瘤患者而來說,耐藥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目前,已上市的EGFR抑制劑有三代。第一代EGFR-TKIs代表藥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代表藥物有阿法替尼、達克替尼,第三代代表藥物有奧希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作為一線治療顯示出較長的無疾病進展生存期。
  • EGFR-TKI 耐藥處理共識
    韓國的團隊也報導原發性耐藥患者中有19% 的患者具有BIM 多態性[3]。Wu 等的研究顯示,樁蛋白介導細胞內信號調節激酶ERK 活化,可通過BIM 的69 位絲氨酸和Mcl-1 的163 位蘇氨酸磷酸化從而調節蛋白的穩定性,下調BCL-2 的表達和上升Mcl-1,從而克服EGFR 的耐藥性[4]。
  • 宋霞、田瑞芬教授: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EGFR-TKI耐藥的NSCLC...
    既往有研究顯示,EGFR-TKI一線治療耐藥後,使用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可改善耐藥患者的預後。 山西省腫瘤醫院宋霞、田瑞芬教授團隊的一項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EGFR突變耐藥的患者的研究數據曾多次亮相國際大會,在本次2020 ESMO年會上,該項研究又有最新數據公布,現特邀兩位研究者為我們對該研究進行解讀與分析。
  • 貝達藥業:阿美替尼適用於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貝達藥業提問, 今年05月01日,全球第二個三代靶向egfr tki藥物阿美替尼上市,目前考慮贈藥政策後2年8萬元價格和凱美納月平均價格基本接近。三代tki在控制腦轉移和一線pfs方面有著很多的優勢,未來公司打算如何應對阿美替尼的降維打擊和差異化競爭?在目前醫保嚴格控費的情況下,凱美納如何維持增長,未來有無降價打算,謝謝!
  • 肺癌TKI耐藥,EGFR-TKI+抗血管的聯合治療效果如何?
    但靶向藥物使用之後,面臨著的是耐藥問題。這個過程我們就稱之為耐藥。,但是這樣的聯合策略真的能為患者帶來生存獲益麼?但是要知道,奧西替尼作為三代EGFR-TKI,即使PFS表現已經十分優秀,但耐藥問題仍然存在。患者在一線就使用三代TKI藥物的話,後線的選擇方案便顯得局限。
  • EGFR抑制劑TKI的研究趨勢
    但是,大部分患者使用這類靶向藥約一年後,會發生耐藥。耐藥原因可能是EGFR基因的T790M突變(約佔60%),或c-MET擴增、HER2突變、下遊KRAS或BRAF的激活等,還有部分患者轉變為小細胞肺癌。如何解決EGFR耐藥的問題?答案是必須對症下藥。如針對T790M突變,阿斯利康推出第三代EGFR TKI,已經上市的靶向藥物泰瑞莎(奧希替尼, 或AZD9291)。
  • 【肺常精準 靶向篇】EGFR-TKI耐藥後出現MET擴增,應如何處理?
    奧希替尼作為第三代EGFR-TKI的代表,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與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相同,其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耐藥。Ortiz-Cuaran等在1例rociletinib原發耐藥的治療前組織標本和奧希替尼治療後耐藥組織標本中均發現了高水平的MET 擴增。1 2020年,《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發表了一篇有關奧希替尼耐藥機制的綜述,匯總了奧希替尼治療後常見的耐藥機制及潛在的治療選擇。其中,獲得性MET擴增為常見耐藥機制之一。
  • 【肺常精準・靶向篇】EGFR-TKI耐藥後出現MET擴增,應如何處理?
    亞洲大約5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和西方國家11%-16%的患者存在EGFR驅動突變。奧希替尼作為第三代EGFR-TKI的代表,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與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相同,其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耐藥。
  • 四代EGFR-TKI研發進度,鑑奧希替尼耐藥處理匯總
    該方案雖然主要用於無基因突變患者,但對於靶向化療多線耐藥的基因突變患者也值得一試。真實案例:國產PD1+阿帕替尼四線用藥,3個月PR患者女,55歲,2018年1月臨床診斷:肺腺癌 IV期 EGFR L858R突變。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這兩種藥的臨床副作用也是非常相似,主要是皮疹,腹瀉和無食慾,這些副作用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藥物不僅抑制肺癌中突變的EGFR蛋白,也能抑制正常細胞的EGFR功能。更重要的是,第一代靶向藥出現耐藥後,第二代EGFR-TKI靶向藥也不能克服耐藥,所以現在第二代的靶向藥臨床運用並不廣泛。EGFR-TKI耐藥機制五、第三代EGFR-TKI靶向藥第一、二代靶向藥物雖然療效顯著,但2/3的患者都會在使用藥物1-2年出現抗藥性,腫瘤可能開始反彈。
  • 第四代EGFR抑制劑有望攻克奧希替尼耐藥難題!
    而C797S繼發突變是奧希替尼產生耐藥的主要原因,會有21%的機會出現。 2019年AACR大會上公開顯示的國產新藥TQB3804不僅能克服第三代抑制劑耐藥後產生的兩大類常見三重突變,更能抑制EGFR野生突變和前二代靶向藥物引發的T790M突變。
  • 口服長春瑞濱節拍治療逆轉三代EGFR-TKI耐藥的病例分析|靶向治療|...
    圖7 「奧希替尼+長春瑞濱」治療前後影像資料專家點評1、病例亮點:以上分享的2例病例,均為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一代EGFR-TKI治療後發現耐藥突變EGFR T790M,2、第三代EGFR-TKI耐藥後的目前臨床策略:第三代EGFR-TKI通常在治療10個月左右出現耐藥,根據再次基因檢測的結果決定後續的治療方案:1)發現可治療的耐藥突變或組織學轉化:採用相應靶點的靶向治療或相應組織學類型的化療藥物;2)未發現可治療的耐藥突變或組織學轉化:不保留奧希替尼,可選擇以化療為基礎的聯合治療;繼續口服奧希替尼,聯合其他的抗腫瘤治療藥物如常規化療、節拍化療
  • 第三代EGFR TKIs與逆轉肺癌耐藥策略
    近日,來自UCSD的研究團隊在《Cancer Research》上發表綜述,回顧了三代EGFR TKIs的發展,並討論其作用機制與耐藥機制,以及逆轉肺癌耐藥的治療策略,同時也指出了有待解決的問題。EGFR突變型肺癌已成為靶向癌基因成癮性藥物研發中的重要模型。
  • 中國醫生取得克服癌症靶向耐藥新成果
    新華社廣州8月30日電(記者胡林果)國際著名雜誌《臨床腫瘤學》30日發布了一項由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領銜的克服癌症靶向耐藥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並證實了EGFR基因突變耐藥的第二種類型—cMET擴增的治療策略。
  • 中國及美國第三代EGFR-TKI競爭情況概覽
    第二代 EGFR-TKI 為不可逆的靶向藥物,由於其利用共價鍵不可逆結合EGFR 激酶活性中心位點,臨床效果較第一代 EGFR-TKI 有所提升,能夠一定程度上克服耐藥性問題,但第二代 EGFR-TKI 在臨床試驗中患者並沒有展現出更佳的總體生存率,同時還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例如腹瀉、皮疹等,且仍然無法克服在用藥 1-2 年後出現耐藥性的問題。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這兩種靶向藥在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副作用也極為相似,主要是皮疹、腹瀉、無食慾,這些副作用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藥物不僅抑制肺癌中突變的EGFR蛋白,也能抑制正常細胞的EGFR功能。更重要的是,肺癌患者用第一代靶向藥出現耐藥後,第二代EGFR-TKI靶向藥也不能克服耐藥,所以,到目前為止,第二代的靶向藥臨床運用並不廣泛。了解阿法替尼,推薦閱讀:《靶向藥阿法替尼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
  • EGFR-TKI:一二三四,再來一次
    總體來說,第二代EGFR-TKI靶向T790M的特異性不強,能結合多種野生型EGFR基因,與一代EGFR-TKI相比有較強的臨床不良反應和較低的耐受劑量。針對發生在EGFR18或20外顯子頻率較低的罕見突變(S768I、G719X、L861Q),與阿法替尼相比,蘇特替尼在初期的臨床療效數據中有較高的臨床應答率,且對於多種共存的複合突變同樣有效,目前也處於臨床試驗招募和試驗階段。
  • 首個國產三代EGFR-TKI!豪森創新藥阿美替尼片即將獲批上市,治療...
    在我國肺癌患者中,有超過40%是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一代EGFR-TKI治療後,超過半數會發生T790M突變並耐藥。因此,臨床迫切需要開發新一代能克服耐藥的高效低毒藥物。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是豪森藥業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
  • 全球第二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上市,為國產產品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人數約佔肺癌病例總數的80%-85%,EGFR敏感突變患者一般會選擇使用第一/二代EGFR抑制劑(EGFR-TKI)靶向藥物治療,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服藥1年左右會由於T790M突變產生耐藥。業內認為,泰瑞沙的上市,突破了患者耐藥後無藥可醫的困境,為我國肺癌患者帶來創新的治療手段,標誌著我國肺癌治療正式邁入全程靶向治療時代。
  • NSCLC精準治療新希望——三代EGFR TKI伏美替尼
    甲磺酸伏美替尼正是針對EGFR突變的三代TKI,具有創新的以三氟乙氧基吡啶為基礎的結構,無論是藥物原型AST2818還是主要代謝產物AST5902,均可通過不飽和丙烯醯胺鍵與EGFR不可逆結合,具有雙活性,可以強效抑制EGFR敏感突變和耐藥突變。同時,三氟乙氧基吡啶結構可以阻斷非選擇性代謝產物的產生,藥物分子具備的空間位阻效應也能提高激酶譜選擇性,降低脫靶效應,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