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翻譯產品為例,探討工具型產品商業化路徑

2020-12-0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市場上翻譯類產品進行商業化變現的主要路徑,希望對其他工具型產品探索商業化道路有一定的借鑑和啟發作用。

一、產品為什麼要商業化?

商業化作為產品發展的一個最終目標,是任何產品都無法逃避的一個問題。如果一個產品無法建立起來合理的商業模式實現盈利,缺乏可持續的增長點和變現方式,這個產品最終也會逐漸走向衰落。

商業化的實現對產品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為只有實現了商業化,才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傾斜,去幫助產品發展壯大,為產品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所以,作為PM,產品在誕生初期,即便在一開始沒有商業變現的壓力,也要不斷培養商業意識,理清未來商業化的可行道路,讓產品未來走的更長、走的更遠。

二、 工具型產品商業化有哪些問題?

之所以談到這一個問題,是因為產品商業化的模式多種多樣。在這其中,工具型產品的商業化道路卻頗為曲折,許多工具型產品雖然坐擁千萬量級用戶,卻無法很好的挖掘用戶價值和流量價值,將其有效的轉化為商業價值。

什麼是工具型產品呢?

工具型產品是從用戶某個特定使用場景出發,解決用戶需求,提升效率的產品,比如天氣查詢、瀏覽器、計算器、輸入法、翻譯、軟體優化等等。

工具型產品有哪些特徵呢?

提到工具型產品,很多人頭腦裡冒出來的關鍵詞便是「相似產品多」,「可替代性強」,「用戶粘性差」,「內容單一」。 具體到某一類別用戶需求的工具型產品來分析,就是說,產品種類多樣,產品間功能差異較小,可替代性強;同時,由於工具類產品功能相對單一,其產品的頁面結構相對簡單,用戶使用時長也較短。用戶對於工具型產品往往是用完即走的,比如打款一款天氣APP,看一眼今天的天氣狀況就關閉了;打款一款翻譯軟體,查完某個單詞的意思就離開了。

用戶黏性差、可替代性強、產品單一、用戶時長短,這正是因為這樣一系列的特徵,目前工具型產品的商業變現道路往往道阻且難,商業模式相對單一。

翻譯是一種典型的工具型產品,用於解決用戶學習外語及外語溝通的需求。目前,市場有百度翻譯、谷歌翻譯、必應翻譯、有道翻譯/詞典、金山詞霸等眾多產品,覆蓋學生及白領兩大典型用戶群。下文將以翻譯產品為例(這裡的翻譯泛指了市場上詞典和翻譯產品),介紹市場上工具型產品的商業化變現路徑。

三、翻譯類產品如何開展商業化的?

翻譯屬於一種典型的垂直領域需求,它非剛需非高頻,但其用戶特徵非常明顯。

一是用戶人群基本上是兩大類,學生和白領。學生用於學習外語,白領則多是工作溝通、閱讀外語資訊。

二是用戶地域分布明顯,用戶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經濟發達的城市,如廣東、北京、上海、江蘇等地,相對而言,教育程度和消費能力高。

三是年齡集中,用戶集中在20-40歲之間,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翻譯工具類產品的用戶特徵是支付能力相對較弱,以學習外語為主要目的的學生人群,和支付能力相對較強,有外語學習需求,以提升工作能力的白領人群。

在了解翻譯產品用戶特點的基礎上,將商業化與其充分結合,目前業界的翻譯類產品主要選擇了以下幾條商業變現的路徑:

1、流量變現

流量變現,就是以免費的產品和服務作為媒介,靠優質的產品體驗來吸引用戶,前期圈用戶,為變現做基礎,在後期積累大量級的用戶後實現賺錢的目的。

流量變現路徑下,翻譯類產品基本上都採用了商業廣告的模式。商業廣告是業界非常成熟的一種商業模式。近年來,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廣大網民對廣告的接受度也逐步提升。但是,在商業廣告的模式下,如何更好的去更好的平衡用戶體驗與商業廣告的關係呢?

1)相關性高

即廣告主、廣告物料與用戶的相關性高。業界翻譯產品基本上選擇了定向大廣告主合作形式,而非走百度網盟這類關鍵字競價投放。廣告主集中在了教育培訓類的大客戶,如英孚英語、VIPABC、滬江網校等。這類產品本身提供外語學習培訓,和用戶需求一致,極大程度上較少了用戶對廣告的反感,通過廣告的相關性,提升點擊效果,實現翻譯產品與廣告主的共贏。

2)廣告產品形式優化

通過開展產品端內容建設,為商業廣告提供平臺。在傳統商業廣告樣式上,重點發力原生廣告。

翻譯類產品由於提供的服務較單一,頁面結構簡單(輸入框和結果頁),所承載的信息也較少,導致商業廣告能夠植入的位置也比較少。對比社區類、資訊類產品,存在大大的不足。簡單舉個例子,貼吧的商業廣告資源位非常多,貼吧首頁、各個吧的首頁、帖子列表頁,帖子詳情頁(主樓、回帖頁)等等。許多用戶打開翻譯產品後,基本上是查詢完就走。用戶在沒有翻譯需求的情況下,主動打開app的比例少之又少。

針對這一情況,大多數翻譯產品開始做內容體系,提供雙語資訊、學習內容等。通過搭建內容,一方面,提升用戶的黏性和活躍度,另一方面,為商業廣告搭建承載的平臺,尤其是原生商業廣告。可以看到,百度翻譯、金山詞霸、有道詞典都走了這樣一條道路。單一的品牌展示廣告,極大的影響了用戶的正常操作,導致用戶對產品好評度降低(比如之前有道詞典,在app的底部,始終有一個浮層banner廣告),同時,生硬的植入,導致廣告點擊率也較差,廣告轉化率低。

下圖是翻譯類產品中原生廣告的截圖,與內容結合在一起,減少對用戶的幹擾,提升點擊率。

2、增值服務

增值服務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對工具型產品來講是一種比較好的變現方式,通過差異化的產品體驗來收費。這類付費的服務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所衍生出來的需求,該服務與現有的免費服務存在差異,更強更優質。因此,用戶對這類收費模式相對來講更容易接受。目前市場上的翻譯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增值服務收費的商業模式。

1)付費人工翻譯

機器翻譯依靠機器算法模型實現翻譯,由於受限於技術水平以及語料的專業度和豐富度,無法達到專業人工譯員精準的水平,一般只用於滿足普通用戶可懂易懂的需求。

部分高端用戶專業精準翻譯的需求,則需要專業的人工譯員進行翻譯,如用於正式工作溝通、合同協議、發表出版等場景。翻譯產品將用戶自然的從免費機器翻譯向付費精準人工翻譯引導,從而獲取商業收入。目前人工翻譯一般是按照字數來進行收費,不同的專業等級也會存在差異。百度翻譯、金山詞霸均採用了對外合作,通過與專業翻譯機構合作解決譯員資源問題,以搭建服務平臺的方式來變現。而有道則是建立了自己的譯員團隊,開展人工翻譯業務。

2)付費翻譯相關功能

這類付費功能包括離線翻譯包、專業詞典等。針對無網的環境下使用翻譯工具,大多產品開發了離線翻譯包功能,解決用戶出境遊網絡環境不好或流量受限的情況下使用產品。例如,百度翻譯就在移動端推出了付費離線翻譯包,用戶下載需要在應用內購買。金山詞霸針對一些有專業語言學習需求的用戶,推出了高端付費詞典,用戶通過付費,獲得《牛津詞典》和《柯林斯詞典》的釋義,得到更加專業、權威、詳細的結果。

3)付費在線教育

從翻譯工具的用戶群特徵來看,這部分用戶與在線教育有非常大的重合。使用翻譯軟體的用戶,大多都具備語言學習培訓需求,將在線教育與翻譯工具結合,可以大大提升其轉化率。業界翻譯軟體在提供在線課程培訓內容時,提供免費及付費兩種課程。通過付費的在線教育課程來獲得收入。目前大多是以平臺方式接入外部資源進行收入分成的商業模式。

3、付費應用

付費應用即本身應用是需要支付一定的付費才能下載使用的,一般針對移動端APP或桌面客戶端軟體。

國內翻譯產品這類變現商業模式相對較少,究其原因,一是大環境下,國人對付費應用的接受度還是相對較低,二是應用商店裡本身非常多的免費應用可以滿足需求,用戶付費下載的意願大大降低。不過,仍然有一部分應用通過主打差異化細分市場,推出亮點功能來進行應用收費,如一些主打實時語音翻譯和拍照翻譯的APP,如隨身譯專業版(iHandy Translator Pro和拍譯全能王),以及專業詞典軟體,如柯林斯葡語詞典APP等。

4、面向企業/開發者的api技術服務

翻譯作為一種工具,除了面向普通用戶,還可以以開放接口的形式對外輸出技術,通過提供技術服務來實現變現。第三方企業或開發者通過接入翻譯服務,可以大大提升其產品/應用的功能豐富度,優化產品體驗。

針對企業/開發者的API技術服務包含多種,一是通用的文本翻譯接口,目前業界翻譯類產品基本上都提供此類服務,按照翻譯的請求量獲取收入,按照百萬字符來定價收費,如谷歌翻譯、微軟必應翻譯、百度翻譯和有道翻譯二是定製化的技術服務,將翻譯功能與其他技術相結合,打包封裝,如提供語音翻譯、拍照翻譯、離線翻譯等定製化SDK,按照SDK的授權數來收費。三是針對企業的一整套打包方案,在第三方企業部署翻譯系統,並提供後續的服務支持和維護,此類服務價格一般較高。

翻譯接口的應用場景非常多樣,以下簡單舉兩個典型應用場景。

1)語言服務領域

一些提供語言服務的應用開發者,在自己無機器翻譯技術積累的情況下,通過接入翻譯接口,快速實現翻譯能力。如滬江小D詞典,該產品本身提供單詞和短語的翻譯,但對長文本的翻譯,現有服務卻無法滿足,通過接入第三方的翻譯API,實現長文本的翻譯功能。

2)電商外貿領域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多的商品交易被放到網上,而面向的用戶也逐漸從國內走向海外。在進行對外貿易的過程中,語言成為了一大壁壘。一個中文網站若想開拓海外市場,首先需要將其商品詳情數據翻譯為對應的外語,通過接入機器翻譯,將海量數據快速翻譯,或後續輔以人工審校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並節約成本。

結尾

以上就是目前市場上翻譯類產品進行商業化變現的主要路徑,希望對其他工具型產品探索商業化道路有一定的借鑑和啟發作用。

當然,任何一個產品實現商業化變現的前提一定有堅實的產品基礎。把產品打磨沉澱好,才能為商業化實現奠定堅實的用戶、數據、流量基礎。在產品不斷迭代優化的過程中,將商業化融入其中,無論是走流量變現、增值付費、付費應用還是面向企業的服務,都要仔細斟酌用戶體驗與商業變現的關係,不要盲目的為了追求更多的商業收入而忽視了用戶體驗。

作者:Joycy Han,6年網際網路產品&運營經驗,就職百度,先後從事網頁搜索、機器翻譯等產品工作。

相關焦點

  • 工具型產品入門:深入淺出解讀工具型產品的邏輯和常見模式
    也許,這就要從工具型產品的發展說起了,接下來,我將通過本篇文章帶領你去了解工具型產品的發展,認識常見的商業化模式,逐層撥開迷霧,為你解讀工具型產品背後的商業邏輯。另外,我認為不關注產品商業模式的產品經理都是耍流氓。
  • 萬字探討:支付寶、美圖等工具產品的發展趨勢
    (2)工具產品使用場景單一這點其實和「需求單一」相關聯:因為如果解決的問題單一,那麼實現的最優路徑也就那麼幾條,所以使用場景也非常單一。那麼可能你們會疑惑我為什麼會「重複一遍」。其實這條主要是排除O2O,以上門按摩為例:用戶對於上門按摩所想達到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叫個人給自己按摩。
  • 以翻譯產品為例,談談產品工作展開的方法論
    筆者一直從事機器翻譯領域的工作。隨著產品的成熟,也需要去探尋業務和收入的新增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增人工翻譯業務的想法。以此為案例,總結了一套產品工作開展方法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啟迪和幫助。產品調研階段產品調研階段,通過微觀角度資源分析和宏觀角度市場分析,來助力產品決策。在項目的開展初期,需要進行合理的分析,做到產品設計的有據可依。
  • 淺析工具型產品的「寬進嚴出」
    本文為筆者體驗四五十款國內外的工具性產品,以及參考一些營銷的案例,做的一些總結。工具型產品屬於一種起點比較高、變現難的產品類型,也就是我今天想說的「寬進嚴出」。工具型產品的特點獲客成本低由於工具型產品的速效性,拿來即用,並且能解決問題、提高生活工作效率而能短期獲得大量用戶,並且具有很強的傳播性,這一點對於運營推廣是很大的節省。
  • 【創業者說】支付寶、美圖等工具產品的現狀、商業模式、發展趨勢
    (2)工具產品使用場景單一 這點其實和「需求單一」相關聯:因為如果解決的問題單一,那麼實現的最優路徑也就那麼幾條,所以使用場景也非常單一。 那麼可能你們會疑惑我為什麼會「重複一遍」。 其實這條主要是排除O2O,以上門按摩為例:用戶對於上門按摩所想達到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叫個人給自己按摩。
  • 你沒有創造產品,只是翻譯了產品
    ——Sheln首席產品官@翟錦修產品本身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者認為你的產品是什麼——前名創優品品牌總監、木蘭姐品牌創始人成金蘭網際網路產品經理一般沒有創造產品,而是翻譯了產品。2017):以「技術」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時代市場情況:流量便宜、獲客容易、用戶需求容易滿足、創業門檻低(有個想法或產品就能融資)核心關注點:把做產品做出來、體驗好、滿足用戶需求核心能力:需求挖掘、功能策劃、產品規劃、交互體驗、項目管理、懂Boss、協作溝通…產品經理 2.0
  • 商業產品經理的發展路徑-虎嗅網
    產品和機制產品和機制基本就涵蓋了豎著的這幾個職能。包括平臺型、策略型、交互型和運營型。第一個是平臺型,平臺就是無論我賣什麼,廣告也好,內容也好,都要落實到一個交易平臺上。這裡的買方和賣方,甚至中介方,都需要一個可以操作的一個實體。一個準確、完整、好用的平臺,是一切交易的基礎。
  • B端運營:產品商業化過程中,運營要做什麼?
    01 在產品未商業化前,運營在做什麼提到運營,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拉新,促活,加留存/轉化相關工作,這些其實都是在產品正式投入市場後此處,運營同學需要確認產品成本的構成因素,一般部門成本都是由硬體成本,經營成本,人力成本構成。而產品成本,以雲主機為例一般包含了物理機成本、機架成本、埠成本、管控成本,基於對產品水位的評估,換算得到最終的實例成本。運營在梳理及確認成本構成邏輯時還需要和財務對齊成本核算的口徑,例如機器折舊年限、稅率等。2.
  • 商業化產品經理應該了解的5種主流變現方式
    商業化產品經理,主要KPI是營收,利潤和ROI等指標,商業化產品經理更注重產品收入方式多樣和產品的持續營收能力。那麼,本文就和大家一起盤一下產品主流的變現方式。
  • 以SaaS產品為例,通過場景和價值判斷需求
    (2)需求的價值當一個價值符合產品的價值主張之後,我們可以進入下一步,判斷該需求的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這裡使用象限法進行分析,將商業價值設置為橫坐標,用戶價值設置為縱坐標,得出如下圖。但如果不做這個功能,店長就無法使自己的服務標準化、流程化,可能就不會為這個產品付費。因此,綜合考慮之後,我們側重付費者的訴求,優化使用者的體驗。這個功能我們需要做,但是在操作流程上儘可能的讓用戶的任務路徑更短,比如下單直接喚起相機等。5.
  • 亞盛醫藥(06855):核心產品即將商業化提升內在價值,細胞凋亡管線...
    以Bcl-2抑制劑研發為例,艾伯維為了研發Venetoclax耗時近30年,研發費用高達數十億美元,並且其在研發過程中,曾於2013被FDA叫停臨床試驗,直到2016年才實現新藥上市。相比之下,亞盛醫藥在APG-1252的早期研發過程中,便成功解決外周血小板的毒性問題,從而可以使其安全地用於實體瘤的治療,使得該藥具備了best-in-class的潛能。
  • 產品經理如何定義產品 ?這裡有2條路徑
    但是作為商業產品來說,在消費者拿到產品之前,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因素是會阻礙消費者與產品產生關係的,也就是如何將產品順利的賣給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在這一條路徑上,存在著多方面因素的考慮。不僅僅是產品的設計,還包括品牌、渠道、營銷、價格等,而這兩條路徑也催生了不同職業背景的產品經理以及其擁有的優勢和局限性。
  • 以蘑菇街和網易考拉為例,看電商產品如何選取內容化功能
    本文從用戶現實場景的消費路徑出發,推算演繹出電商產品選取內容化功能的方法論,並以蘑菇街和網易考拉海購兩款移動端電商產品為例電商產品內容化功能選取方法論的演繹過程及實例分析2.1 電商內容化功能選取方法論我們將從這三個步驟演繹推理出電商產品內容化功能選取方法論了解傳統消費需求路徑了解根據需求路徑節點設計的內容化現有功能有哪些了解內容化功能特性分類(1)傳統消費需求路徑分為兩種
  • 藥明巨諾IPO背後:國產CAR-T產品競速商業化「破零「
    據其招股書,藥明巨諾將其定位為「中國領先的臨床及臨床前階段細胞治療公司。自Juno與藥明康德(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上海藥明)於2016年成立本公司以來,我們建立了一個專注為血液癌症及實體瘤開發、製造和商業化突破性細胞免疫療法的一體化平臺。」
  • 你最應該掌握的產品分析方法
    二、用戶核心行為路徑分析法2.1 什麼是用戶的核心行為路徑?用戶的核心行為路徑是用戶在產品裡最重要的行為路徑,是用戶產生其他行為、形成用戶增長和產品商業化的基石。比如即刻這款APP,它的用戶核心行為路徑是什麼?我認為是用戶發布動態/圖片並添加相關主題,因為即刻是一款信息推送提醒工具,它需要高質量的內容,沒有內容就不會有用戶,當然即刻團隊會有自己的內容編輯運營,但是用戶上傳的內容會佔絕大多數。
  • 夸克App受追捧 網際網路巨頭如何用學習工具打通年輕群體
    以阿里為例,除了早先釘釘在「停課不停學」階段的廣泛應用,近來一款名為夸克的智能搜索App也迅速實現了用戶增長。10月,夸克上線了iPad版,更是登頂iPad應用下載總榜,並持續佔據工具類應用榜第一。據了解,夸克能夠為用戶提供在線搜題、翻譯、作文檢索等多種功能,24歲以下的用戶佔比過半。12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夸克方面獲悉,目前夸克已經擁有了覆蓋K12全科全年級的億級題庫。
  • 以一套OA系統為例,做產品設計細節分析
    我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由於網際網路行業的特殊性,用過不少的系統,並且經常對各系統在設計、流程方面的優劣進行總結或與同事進行探討,但是很少進行正規的書面內容總結,由於疫情當前,時間多少寬鬆了些,閒來無事的下午隨機挑了一款OA系統進行頁面設計方面的問題總結,並整理發表出來,我所總結的內容未必是正確的,當前文章旨在與產品設計方面與大家進行探討。
  • 音頻流量競爭新勢力 | 播客客戶端小宇宙App產品分析報告
    第四章梳理版本更新記錄,總結出幾個重要的更新方向,並嘗試推測接下來的產品迭代方向;梳理產品結構並根據頁面邏輯整理出產品的四個重要功能單元。第五章將會從小宇宙目前產品情況倒推產品定位,探討為什麼其團隊選擇做泛用型而不是平臺型產品,並分析小宇宙的差異化競爭策略,尋找其產品核心競爭力。
  • 探索商業化路徑
    根據斯坦福經濟研究院(sloanjournalofeconomics)的最新報告,中國正在探索量子計算機商業化路徑。斯坦福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量子計算實驗室主任markzou:「我們對處理經濟高度依賴的問題感興趣,所以更關注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於2017年1月11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markzou指出,「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實際上是通過科技創新讓科學家的研究變得更加便宜。
  • 從快手商業化演進看內容變現
    快手的內容商業化之路已經走了好幾年,給外界是「克制」與「提速」糾纏的印象。這種「慢思考,快行動」模式下的快手,為觀察提供了機會,結合快手高管數年間在各類媒體和發布會上的分享,窺見內容變現的行業演進。內容型平臺有三個內生的衝突,是商業化不可迴避的。1、平臺與創作者分蛋糕,是零和博弈在流量變現的思路下,廣告投放的收益在平臺與創作者之間分配,你多了我就少了,平衡感需要拿捏,這也是快手商業化克制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