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報導:iPS細胞量產血小板,輸血不用血或將成為可能!

2020-11-21 騰訊網

血液作為人體的生命之泉,在生死臨界點上,它也是救命靈丹。

公眾獻血是血庫的主要來源,雖然號召無償獻血的公益活動從未停止,但我們還是經常能看到各地血庫告急的新聞。

在中國,近兩年來全國出現「血荒」的大中城市已多達47個,除了創傷意外交通事故上升,手術/ICU搶救需求增加,癌症血液病高發及化療放療後骨髓造血系統被抑制也造成血液需求增加。

擁擠的ICU病房內,血液給了人們生的希望。圖/網絡

即使慈善熱情的捐獻者大有人在,但遠遠無法滿足血液供給不足的現狀。因此,科學家們紛紛把目光轉向了通過幹細胞技術生產人造血小板的科研中,以減少血液對獻血者的依賴。

血小板是人體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用於止血,幫助傷口癒合,迄今為止,血小板完全依賴於獻血。

01.

2020年,輸血不用血!

2017年,央視CCTV報導了一項日本團隊實現用iPS細胞量產血小板,輸血不用血或將成為可能!

這項研究是由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大冢製藥等16家日本醫藥相關公司,分別承擔了製造、分離、保存等環節。基於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成功搭建的用iPS細胞大量生產血小板的技術平臺,可以滿足實際臨床應用中單次輸血必須1000億個以上血小板的大量需求。此項研究成果於2018年7月13日發布在國際期刊《Cell》上。

DOI:https ://doi.org/10.1016/j.cell.2018.06.011

這項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從iPS細胞中誘導出的造血前驅細胞中,導入多個基因,在分化誘導成巨核細胞後,依次擴大培育規模,讓巨核細胞增殖。之後,再催熟增殖後的巨核細胞,使之釋放出血小板。血小板經過分離、濃縮後,形成血小板製劑。

血小板批量製造方法概要

為了摸索巨核細胞生成血小板的最佳理想條件,研究人員通過用雙光子顯微鏡和粒子成像速度場儀(PIV)觀察小鼠體內血小板的生成過程,結果發現骨髓和血管中產生的湍流現象(Turbulent flow)會激活血小板的生成。為此,研究人員開發出能在體外再現體內湍流現象的豎式培養裝置。

用於體外再現體內湍流現象的豎式培養裝置

目前通過測試,研究人員在8升的培養容器中生產出了1000億個血小板,已達到臨床使用的規模。下一步,他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以可同時滿足多名患者輸血的需要。此外,為了解決配型問題,還開發了一種不會產生免疫排斥反應的通用血小板,來滿足更多可使用人工血小板的適用者。

在完成量產後,研究人員進行了iPS細胞生產的血小板與獻血者捐獻的血小板兩者的功能對比。

電鏡下iPS生產的血小板與獻血來源的血小板對比

通過在電鏡下的觀察,發現iPS產生的血小板比捐獻者的大,但擁有完整的血小板結構。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用於研發量產血小板的iPS細胞是從嬰兒的臍帶血中提取的,用iPS細胞造出的血小板,不會在人體內產生排斥反應,而且可以實現無菌化操作,能把血小板的保存時間從4天左右延長到約2周。

目前,這項量產血小板的技術已於日本、美國進行臨床實驗,目標在2020年通過相關認定,正式投放市場。

02.

「MyiPS」實現自產自用!

在今年的年初,iPS細胞發明者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山中伸彌在大阪市舉行的關西記者俱樂部會議上發表演講,表示欲儘快研發「MyiPS」,並希望在2025年大阪·關西的世博會上進行披露。

山中伸彌因iPS細胞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MyiPS」是使用患者本人細胞製作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移植時不易出現排異反應。

在會議上,山中伸彌教授還指出針對目前的再生醫療和藥物開發的研究,研發費用和時間成本還較高,如何控制時間和成本是目前的研究課題。

相關焦點

  • 世界首用iPS細胞大規模生產血小板
    點擊查看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國內16家製藥和化學相關企業在全球首次實現利用「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生產屬於血液成分之一的血小板技術。iPS細胞是可成長為身體任何部分的萬能細胞,而目前獲得血小板的手段只能依賴獻血,還面臨短缺的情況。
  •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團隊成功以iPS細胞培育大量血小板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日本京都大學等研究團隊7月13日宣布成功研發出利用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製成大量血小板的技術,可在5日內培育出1000億個血小板,且人工培育的血小板質量與正常獻血血小板質量基本無異。
  • 人造血新進展:適合任何血型 稱已在實驗兔身上測試成功
    近日,據外媒報導,日本國防醫學院在血液和細胞治療行業權威機構美國血庫協會旗下雜誌發表論文稱,人造血已在實驗兔上測試成功,並且不同於目前的人類血液,人造血能常溫保存一年以上,輸血時也不用考慮血型問題。
  • Rh陰性血及Rh陰性病人怎樣輸血?
    當Rh(+)的父母將有Rh(-)基因同時遺傳給子代,其子一代即表現為Rh(-),雙親有一人是Rh(-)時,其子女為Rh(-)的機會增大,反之機會減少。無論是Rh(-)者還是Rh(+)者其差別僅僅是血型的不同,都屬健康人群。
  • 輸血為何是黃色的,輸血科醫生解密「成分輸血」
    「是的,這是血小板,是血液成分的一種,是專門用來止血的。」「血液不是紅色的嗎?」確實,我們看到自己受傷出的血,看到化驗抽的血,看到影視作品裡給病人輸的血,看到自己或者夥伴獻的血,都是紅色的。這黃色的液體,為什麼也是血呢?其實,上面提到的這些,我們稱之為「全血」。而現在我們臨床治療所需要輸的血,是「成分輸血」。
  • Cell:在湍流環境下,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大規模產生1000億個...
    2018年7月14日/生物谷BIOON/---輸血是最常見的細胞治療形式之一,每年有近500萬美國人接受輸血。在不久的將來,捐助者的血液供應預計不會滿足一些國家的患者需求。導致該問題的一個因素是一些血液成分的保質期短。特別是,人類捐獻的血小板在美國的保質期僅為5天,這是因為它們會逐漸喪失其聚集能力並且易受細菌汙染。
  • 日本開發出利用iPS細胞製造血小板的技術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開發出了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製造血小板的技術,並通過動物實驗確認了製造出來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 熊貓血患者急需輸血
    本報訊(記者 盧琛)昨日,有市民向本報求助,稱親屬是稀有「熊貓血」血型,因突發性消化道出血,現於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科住院,急需輸血。記者隨即聯繫當事人直系親屬了解情況,並聯繫市中心血站相關工作人員,了解目前血庫情況。
  • 日本ips幹細胞的特點與移植現狀
    造血幹細胞可以從外周血、骨髓和臍帶血中獲得。 造血幹細胞是能夠產生身體所需的各種血細胞的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將細胞取出體外,用輸液移植到患者體內。造血幹細胞不僅能夠製造這些血液細胞,而且能夠為移植者產生新的造血幹細胞,並能夠持續維持造血系統。
  • 幹細胞之父山中伸彌稱:2025年,可預見將有40%日本人移植幹細胞
    倘若有歷史學家為幹細胞研究撰寫通史,山中伸彌毫無疑問將被載入光輝史冊。這位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日本科學家,發現並證實了人類成熟細胞可以重新編程成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山中伸彌:40%日本人移植(iPS)成為可能2019年2月1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山中伸彌在大阪市舉行的關西記者俱樂部會議上發表演講,稱「希望在(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上披露「MyiPS」計劃。
  • 癌症病人輸血有害嗎
    除了這個1912年的可疑說法之外,還有很多報導提到輸血會對癌症病人造成不良影響。但是這些報導都是回顧性研究,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研究的癌症手術中的輸血。比如有些人把以前的一些病人資料找出來,看哪些人在做手術的時候輸了血,哪些人沒有輸血,然後對比雙方的情況。這樣的研究即便發現輸血的病人預後確實比沒輸血的差,也不能排除疾病本身的影響。很可能手術當中輸血的病人,本身病情就比較複雜,手術時間長,手術成功率低,相應的一般就生存率低,預後差。
  • 日本用iPS細胞技術成功為血液病患者完成輸血治療
    本文由盛諾一家原創編譯、整合,轉載請註明出處近日,日本京都大學宣布,該校的研究小組運用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技術,成功分化出血小板並完成了輸血治療。據了解,這是歷史上頭次利用iPS細胞技術進行輸血的相關研究。
  • O型血的人真能給所有人輸血嗎?
    (供圖/華蓋)作為搶救患者生命、增強患者免疫力的重要措施,輸血在當今的臨床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時候,我們會聽到有人說我的血是萬能血,可以輸給任何人;也會從新聞上看到某位患者生命垂危,急缺熊貓血。那麼到底什麼血是萬能血,什麼血又是熊貓血?萬能血果真萬能嗎?今天就給大家來解讀一下。
  • 發現噬血細胞症候群?這要從那天的血小板複查中說起
    , HPS),又稱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HLH)的患者,通過和臨床溝通,增進對疾病了解,這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現報導如下。圖6 患者生化歷次結果血細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脂血、高脂血、低纖維蛋白?患者是否是噬血細胞綜合?對患者加做血清鐵蛋白SF,其結果為:1359ng/ml,這進一步印證了我的判斷:這很可能就是噬血細胞症候群患者。
  • 輸血就是輸全血嗎?您可能需要輸入的是血漿
    原創 王珊 檢驗醫學網 來自專輯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檢驗科文章作者:王珊單位: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空港醫院相信大家對於輸血都是非常熟悉的,至少很多人都獻過血吧,我們獻出來的血都是給了一些需要輸血的人群使用。
  • 「驚情四百年」:輸血簡史-驚情四百年,輸血,簡史,血液,生科醫學...
    受到動物輸血的啟發,人們認為將動物的血液輸入人體,能治療麻風、潰瘍等疾病,還能改變性格,治療精神疾病。最早的翔實的記錄,就是1667年的幾起輸血手術。給狗輸血的那位洛厄,嘗試著把綿羊的血輸給「癲狂症」患者亞瑟·科伽,希望讓小夥子免除病痛,從某種角度來說,目的達到了:眾目睽睽之下,科伽在幾分鐘內便一命嗚呼了。
  • 【小編翻譯】淋巴細胞吞噬血小板
    繼發性溶血性貧血急性期,外周血一過性出現環形鐵粒幼紅細胞外周血中溫度相關的冷球蛋白結晶形態轉化這是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撰寫,發布在《Br J Haematol(英國血液學雜誌)》雜誌上的一篇案例報導,小編將進行翻譯(更喜歡意譯而非直譯)。
  • 獻血、輸血和骨髓捐獻,這些都安全嗎?
    「所以健康人獻血是不會影響健康,獻出你血液的5%,其他人可能將獲得生命的機會。」景紅梅說。 輸血有什麼風險? 那麼,輸血安全嗎?有什麼風險?輸的是什麼血? 景紅梅說,輸血是指將健康人的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 血液專家:關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 你應該知道這些
    所以健康人獻血是不會影響健康,獻出你的5%,其他人可能將獲得生命的機會。輸 血 輸血安全嗎?有什麼風險?輸什麼血?輸血是指將健康人的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沒有絕對安全的血液,任何方式的輸血療法,都有可能產生感染和併發症。也有獻血者處於感染的窗口期,用現有的方法不能檢測到。所以說輸血是相對安全的,但也存在風險,應該嚴格掌握適應症。如果輸血確屬需要,應首先考慮病人需要什麼樣的血液,進行相應的成分輸血。一般血液製品包括新鮮全血,紅細胞和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