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貴族愛不釋手的「崑崙奴」是怎樣的?為何在其他王朝十分少見

2020-12-06 今人說古

崑崙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遊。言語解教秦吉了, 波濤初過鬱林洲。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唐代張籍《崑崙兒》這是一首描寫唐代崑崙奴的詩,從詩中可以看出「崑崙奴」是黑膚捲髮的異邦人,渡海跨山而來的。

歷史記載,崑崙奴曾跟隨唐軍東徵西討,收西域、伐突厥,戰功卓著。崑崙奴,從字面就可以看出古人眼中的「崑崙奴」是從崑崙山西域那邊(當時中亞西亞國家普遍奴隸制)而來的。崑崙山,又被稱崑崙虛、崑崙丘、玉山,有著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之稱,神話傳說中地位極高。但史書中的崑崙奴,和崑崙山一點關係都沒。

大多數的說法是:崑崙奴來自東南亞的小島嶼和印度,而不是萬裡之外的非洲,和非洲黑人一點關係都沒有。至今仍有爭議。崑崙一詞不止是崑崙山的意思,還有黑色人種的意思,還泛指著中印半島南部及南洋諸島各國或其國人之意。崑崙奴另外一個意思就是:黑皮膚的奴僕。

唐朝的達官貴人喜好蓄養奴婢,而崑崙奴是最受追捧的,大唐基本上的顯貴豪富人家都會蓄養。唐人隊崑崙奴評價是忠心耿耿、膚黑如漆、矯健如猿、翻牆越屋、健步如飛等。何況崑崙奴與眾不同,引人注目,帶出去十分有面子,這不就是那些富家子弟所追求的嗎。

作為奴僕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性情溫良,踏實耿直、體壯如牛,恰好崑崙奴都滿足著。崑崙奴作為奴僕,從事的工作自然是各式各樣的,一是水手修船(崑崙奴精通水性)、二是打手保鏢、三是馴獸師、四是從事樂師、五是耕種田地等。

崑崙奴的數量極少,基本上被上層統治階層壟斷專用,類似如今世界的富豪們喜歡請一個英國管家,實用不實用就不知道了,就是倍有面子,一種身份的象徵。為何在唐代史料中頻繁出現的崑崙奴,在其餘的朝代鮮有蹤跡呢?

這是因為唐帝國與世界各國的各種交流頻繁,長安城洛陽城有著大把的不同於中國人的外國人溜達,海外貿易空前發達,販賣奴隸是再正常不過的。另外還有唐帝國文化的海納百川,對於外來事物和人種,雖也稀奇,但不懼怕和抗拒。宋元時期海外貿易雖也發達,但文化不如唐代包容,雖還有著崑崙奴,但非常稀少。

明清時期,海禁政策和閉關鎖國的雙重關卡實施,外加思想文化固化不復以前,崑崙奴的數量逐漸銷聲匿跡,再也找不到其蹤跡和身影了。就算有也會被愚昧無知的百姓當妖怪給打死,很難生存下來。

崑崙奴的盛行在某種程度上,是在肯定著大唐文化、經濟、思想、軍事、政治等方面的繁榮昌盛。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

相關焦點

  • 神秘吐蕃王朝,軍事實力完虐大唐,為何迅速覆滅回原始部落
    說起吐蕃,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在看一些歷史片、武俠片,就經常會提到吐蕃的一些人物和事件,歷史上神秘的吐蕃王朝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政權呢?為何在鼎盛時期又會迅速瓦解呢?熟悉是因為稍微知道點歷史的,都可以輕鬆地說出幾個吐蕃人名,如松贊幹布,祿東贊、倉央嘉措等,而陌生則是因為對吐蕃的了解也僅限於此,其他的文化、政治、經濟鮮為人知。
  • 此人是建國後第一奇人,曾鼓動村民恢復大唐王朝,最後被公安消滅
    【此人是建國後第一奇人,曾鼓動村民恢復大唐王朝,最後被公安消滅】 回顧古代歷史,想重新恢復已經滅亡王朝的歷史事件比較常見,但是現在卻出現了這樣一位奇葩的農民,聲稱自己是李唐後裔,想重新建立大唐王朝!大唐王朝相信大家都知道,皇帝姓李,但是姓李就是大唐後裔嗎,答案肯定不是。
  • 晚清時期的貴族生活都十分奢靡,那麼具體奢靡在什麼地方呢?
    晚清時期的貴族們,生活非常奢侈,一點也不知道節儉。 通過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晚清時期封建制度已經走上末路,從古至今許多王朝和國家的興衰都印證了一個道理,由節儉進入奢侈是非常容易的,而由奢侈腐靡重回節儉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 百足之蟲,藩鎮割據,大唐的一百五十年
    小編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大唐王朝的後半段歷史,也就是自安史之亂後大唐剩下的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一百五十年就是一個半世紀,在這麼漫長的一段時間裡,整個大唐王朝給後人留下的印象就只有盛極而衰和藩鎮割據了。自唐玄宗開元時期,啟用節度使,許他們自行籌集糧草軍餉,建立武裝藩鎮,此後的大唐便再也沒能擺脫這味藥的後遺症。藩鎮是唐玄宗為了治療大唐的枝端肥大症而開的一味藥,歷經數代帝王的開疆拓土,大唐帝國已經成長到太大了,大到朝廷已經無力全部控制了,而藩鎮便是治療太大的一味良藥。
  • 為何西牛賀洲妖怪遍地都是,而大唐一個沒有?
    如來口中的南贍部洲,多兇惡之人,多貪婪之人,但事實上,東土大唐(南贍部洲)那兒人傑地靈,不僅唐僧在那兒沒有遇到一個妖怪,百姓也都過得十分富足,生活非常美好,李世民所掌管的朝廷也多人才,並無奸臣。反而是如來所管理的西牛賀洲,到處皆是妖怪,我們看到的,大鵬鳥是那兒的,黃眉大王是那兒的,蠍子精、老鼠精是從那兒逃出來的……都是數一數二的西遊大妖魔!
  • 法語曾是歐洲貴族語言,後來為何被英語取代?從歐洲霸權演變談起
    然而由於自然環境、地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歐洲內部的民族結構複雜、語言的差別依舊十分顯著。古羅馬帝國崩潰以後,歐洲西部被日耳曼諸多部落佔據,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先後誕生,並取代了古典時代佔據主流的拉丁語。進入中世紀以來,在歐洲傳播範圍最廣、影響區域最大的並非後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英語,而是與英語有頗多相似之處的法語。
  • 大唐帝國的裘馬輕肥
    一款來自東漢的「擁彗門吏畫像石」,出土於陝西綏德縣,那裡處在中原王朝與匈奴王朝的過渡帶上,漢武帝以後,一直是漢朝養馬的重要場所,所以在這個畫像石的下部,有一個奔馬的造型,肆意昂揚,與甘肅武威出土的銅奔馬,幾乎如出一轍。  連套了車的馬也不那麼安分,而是像打了興奮劑一樣,比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東漢「西王母車騎畫像石」,那幾匹拉車的小馬,個個步履輕快、神色愉悅。
  • 阿拉伯人建立帝國後,戰鬥力為何會迅速下降,學者:安逸使人墮落
    當時的人們對阿拉伯人的迅速擴張感到十分驚訝,一個從未建立過強大帝國的民族,僅僅用了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就重創羅馬帝國分裂出的拜佔庭帝國,滅亡波斯人建立的薩珊帝國。那段時期的阿拉伯人,絕對有資格被稱呼為戰鬥民族,在薩珊帝國和拜佔庭帝國的貴族眼裡,當時的阿拉伯人只是一個蠻族,他們沒有環境優雅的大城市,人口和資源都不多,甚至連像樣的鎧甲都無法製作。
  • 「成也於斯,敗也於斯」,再談墨洛溫王朝的強盛與衰落
    公元496年,法蘭克人首領克洛維認為高盧地區不論是在宗教信仰還是其他方面都都表現得十分完善,因此他決定要對一直處於蠻族文化階段的法蘭克人進行精神上的重建,也就是在這一年,克洛維率領了當時3000多名的法蘭克士兵改信了基督教。
  • 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古代的戰爭史,是不是最為豐富的?
    這種王朝的更迭形式從夏貫穿到民國時代,沒有任何一次王朝更迭未曾發生過戰爭。 中國歷史上的戰爭 華夏文明擁有五千年的璀璨歷史,在這五千年的歷史當中,只有三百年是相安無事,處於和平狀態。其餘四千七百年的歷史中,每年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戰爭。
  • Kappa:昔日無比輝煌的「背靠背」,為何現在越來越少見?
    Kappa:昔日無比輝煌的「背靠背」,為何現在越來越少見?AC米蘭的紅黑王朝時期、尤文圖斯的斑馬軍團,以及羅納爾多在巴塞隆納的傳奇時代,都是由Kappa贊助球衣。
  • 中世紀德國貴族在自己的土地上與其他國家有著怎樣不同的權利?
    法王將自己掌控的土地授予王國貴族和教會,而貴族獲得土地的條件就是履行兵役與君臣的職責,不得傳於下一代;如果受封貴族不履行義務將收回土地。 法王通過這一方式最初是想使貴族履行軍務,後來逐漸成為報酬形式,直到路易統治,軍務之外的採邑獲得發展,原本的官職成為採邑,受官的人也要向賜官者效忠。
  • 日本有自己的文字,為何這部正史用漢字書寫?看強大繁盛的吸引力
    既然是日本「最初之國史」,為何行文不用日文,而用漢文呢?【當時日語的書寫體系尚不發達】我國《隋書》記載倭國(即日本)「無文字,唯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我國古代文明非常成熟時期,日本還處於未開化的無文字時代,還在使用原始的刻木結繩記事。漢字大概在公元5世紀初,隨著佛教由朝鮮半島進入日本。
  • 大唐帝國最遺憾的一場戰役,決定了之後千年的亞洲版圖(上)
    古代的中國被高原和沙漠隔離在歐亞大陸的東端,跟其他地區之間的交流只能通過河西走廊到西域這一條狹窄的通道進行,對於中原王朝來說,要保證自己的貿易線路順暢,以及防範亞洲中部來的侵略者,都需要對西域施加自己的控制力。   因此,每個強盛的王朝都把經營西域作為一項國策來執行。
  • 伴隨蒙元王朝始終的「質子政策」是怎樣的?折射出一段興衰榮辱
    質子制度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說在蒙古族統治者東徵西伐,混同宇內的過程之中,各國族質子都是作為一種特殊群體,在隨軍徵戰、鞏固蒙元統治秩序、維護邊疆穩定、匡世濟民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方面一:蒙古汗國內部的徵取質子在"草原之鷹"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之後,出於加強控制權的考量,特地在1206年下旨,明確要求實施質子制度,要求貴族官員們必須送自家子弟成為質子,充當一種宿衛,服侍蒙古大汗的職位。
  • 宋代經濟實力強勁,是唯一完全募兵制的王朝,為何卻是最弱朝代?
    農業手工業尤其商業上的迅速發展,使歷代王朝望而卻步。在海外貿易達到頂峰時,它與世界上50多個國家做過生意。宋代財政收入最高的是六千多萬貫,光是稅收就佔到了70%。因此,宋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王朝。然而,綜合國力如此強大的國家,為何卻說是最弱的朝代,其原因在於其中的制度。宋代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唯一一個完全實行徵兵制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