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者之歌2》:有恃無恐的表象之下,包裹著人性的自私與貪婪

2020-11-29 一路是江南

曾經,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遍全國,以超高的技術水準,徵服了億萬觀眾,並獲得最佳故事片,開創了我國國產科幻電影的新高度。

而現在,有一本幻想題材的小說作品,豆瓣評分8.5,一上市,就迅速登上噹噹、京東、微信讀書暢銷榜,它就是《造物者之歌》。

在《造物者之歌》裡,作者帶領我們走進一個造物者的神奇世界,一段文字、一枝魂筆就能創造全新的生命,展示了一段不甘被命運左右的誓死反抗。

在這個異世界裡,有兩種人,原人和紙人。

原人通過原文、魂筆創造新的生命----紙人。

能造紙人的原人,就是造紙師。

當然也只有具有造紙天賦的原人,才有可能成為造紙師。

造紙師決定紙人的先天賦予,但紙人可以自己決定後天選擇。

讓我們跟隨這本《造物者之歌》,去探尋造物者的神奇世界吧。

01背負任務,初露鋒芒

小說的主人公簡墨是一所頂尖大學造設系的大一新生,他是原人,具有造紙天賦,同時擁有辨魂之眼。他來首都,一是為了開闊眼界,畢竟這裡是首都,人才和資源都是一流;二是為了查明真相(16年前,老師連蔚的兒子連英不明死亡),也為了尋找自己的養父(一場從天而降的謀殺,養父從此失去聯絡)。

老師連蔚,曾是十二聯席萬山地區席主,因兒子突然離世心灰意冷,辭去席主職位。

簡墨是有備而來,重任在身的,為了自己,也為了老師連蔚。

在這個國度,似乎一切都已安排好,造紙師永遠比他人高人一等。

即便在大學校園,造紙系的學生也趾高氣昂,自我感覺優越,處處打壓欺辱造設系的學生。

在學生宿舍裡,一黃毛造紙系學生佔了造設系學生的床,不但不道歉,還理直氣壯:「你,一個造設系的,對造紙師客氣一點,否則當心『前途無亮』。」

面對造紙系同學的欺世凌人,造設系學生只能忍氣吞聲。

簡墨看不過眼,機智解圍,從此名揚校園。

本想低調,但路遇不平,依然出手為他人解圍,這份勇敢、智慧和維護正義的心,再加上他過人的天賦,註定他將有一個不平凡的一生。

面對困難矛盾,有的人選擇逃避,有的人勇敢面對,並積極想辦法來解決問題。這就是強者和弱者的區別。其實,逃避也只能是緩兵之計,該來的終究會來,你一心想要逃避的現實,最後依然會在你前行的路上等著你。

厲害的人總有兩把刷子。

簡墨從小被養父訓練製造魂筆技術,多年訓練,他已是一名高級制魂筆者,只是不自知,因而在點睛紙筆上出售自己的魂筆作品,暴露了自己絕世的技藝,世家大族對此垂涎三尺。

(點睛紙筆是一家擁有這個國度內大部分的造紙工具品牌的線上店鋪。)

初露鋒芒,又被世家大族盯上,看來前路並不好走。

有的時候,優秀卻成為有些人做惡的理由。因為優秀的人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不法利益。

他們需要優秀的人才。

只是,優秀的人才本來是一腔熱血,為社會造福,一旦被惡人利用,就會走向另一個黑暗的極端,從而自覺或不自覺背棄自己的初衷。

優秀的人,要懂得保護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保護自己,不為名利出賣自己,堅守自己的初心。

02遇見更深的惡,決定放手一搏

為慶祝室友陳元獲得參加京華市預賽的資格,簡墨和兩室友在火鍋店推杯換盞,意外遇見了一個被追殺的小男孩。小男孩一旦被抓住,就要被挖去雙眼給別的孩子。

原來,有人寫造紙人出來,就是為了獲取他們身上的有用器官。這是非法造紙用於器官移植。

簡墨的夥伴找到犯罪窩點,並通知相關造紙管理局前來,想端掉窩點,打擊這些非法之徒。但最後犯罪窩點卻被惡人自己炸掉,以銷毀證據。

窩點裡眾多紙人就這樣被活活炸死。

保護了小男孩,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眾多無辜的紙人從這個世界消失。

雖然是紙人,但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和原人唯一的不同就是不能自行繁衍後代。

看來,是低估了黑暗勢力的惡。

而這,也只不過是黑暗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惡,正潛伏在那看不見的陰暗角落。想想,都讓人後背發涼。而那些被欺凌又無法反抗的生命,該是多麼悲涼和絕望。

有時候,人性暴露出來的惡會讓人窒息絕望,無法相信這是在人間。但事物總是相對伴隨存在,有惡的地方,人性的善和美並沒有消失,只是沒有及時出現。如此人間才有生的希望。

小男孩抓著簡墨的衣服,哀求道:「大哥哥,你能不能把那個壞人抓起來?」

望著小男孩明亮清澈的眼睛,簡墨心中的愧意洶湧而來,卻無法輕易許諾。

因為他知道,這波人作派如此猖獗兇殘,其背後必定隱藏著強大的勢力,以已之力,恐難應對。

可是,如此殘忍的事情擺在眼前,卻也無法視而不見。

凝望烏雲漫天中,那顆唯一閃亮的星星,簡墨說:

「烏雲那麼多那麼厚,其實這顆星它也不知道,自己從那麼遙遠的地方投來的光,到底能不能讓我們看到?可如果,它先不走出這一步, 我們便永遠不可能知道星光是怎樣的,對不對?」

經過內心的強烈掙扎,良久的思考,終於痛下決心,決定與那強大的惡勢力,鬥他一鬥。

就為了那一點點的渺茫的希望,勇往直前。

奧維德曾說:勇士是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前行的。

簡墨和他的夥伴,向我們完美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勇士。不畏前路兇險,為了心中善和美的信念。

03 惡的表象之下,暴露人性之自私與貪婪

在簡要、萬千的幫助下,簡墨三人組,分工通力合作,用智慧、勇敢、堅韌的意志,終於拿到了不法之徒的有效證據。

在魂筆設計新秀賽出現雷同設計的審理會上,九死一生的簡墨拖著極度虛弱的身體出席,證明了專屬於自己的獨特設計,讓抄襲者自由魂筆定製師狄江身敗名裂。

緊接著,在眾人的見證下,開啟了自己的控訴之旅,矛頭直指惡的始作俑者---現任十二聯席萬山地區席主丁之重及其黨羽。

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穩坐席主之位,丁之重及其黨羽,把連英關在漆黑無邊的書冢裡,連英被活活餓死;又用同樣的手法,讓簡墨也差點被餓死;為了牟取暴利,非法活體器官移植,用紙人偷換原人,威逼利誘籠絡世家大族,只為了讓自己穩坐席主之位,若成功,將無人撼動其地位,之後,他就可為所欲為。

為了自己的利益,損害他人利益,甚至枉顧他人性命。

人性的自私、貪婪、無恥顯露無遺。

貪婪和過度的自私,仿佛是人性的黑洞,一旦被吸進去,被日益膨脹的欲望挾持,難以自拔,反而越陷越深,最後跌入惡的深淵,最終不但毀了自己,更傷害了無數無辜的他人。

這本書,雖然是一本幻想小說,其實也是現實生活的影子,控訴的是人性的惡,給人以希望的也依然是人性的善和美好,告訴人們,我們的生命,這個世界,依然值得我們去熱愛,不輕言放棄。

人生之路,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難免坑坑窪窪,但哪怕只有一點希望之光,我們也不應該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懷抱那一點點希望之光,再一次起航,或許會迎來新的曙光!

當你遭遇困難,躊躇不前時,當你缺乏前進的勇氣時,翻開這本《造物者之歌2辨魂之眼》,也許會給你帶來繼續向前的勇氣!

即使微弱之光,也能照亮前行的路!

相關焦點

  • 我看到了人性中最大的自私和貪婪
    愛從來不是自私佔有! 楊雁做小三,就是想要張鑫做自己家庭的長期飯票,這一刻,我看到了人性中,最大的自私和貪婪!她找張鑫,就是想要張鑫承擔養家餬口責任,還可以給予兒子想要的父愛,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總而言之,出軌的男人,和選擇做小三的女人,都是極度自私和貪婪的人。
  • 人性的貪婪
    人性的貪婪,那便是人性的弱點,簡單來說就是不知足。不知足,有不知足的嚴重後果,老子很嚴肅的指出,不知足,便是最大的禍患和過錯。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嚇唬我們。看一下歷史和現實中的無論是。有權勢者還是普通老百姓,最終遭致身敗名裂。乃至滅國殺身的結局的原因,說到底,無不是起於貪婪不知足。
  • 《造物者之歌2》:向真向善向美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造物者之歌2》就是這樣一部神奇的小說,它是作者狷狂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於2013年開始構思,花費六年時間,十易其稿,寫完第一部。這裡是一個造物者的異世界,用文字便可以創造奇特的生命,走進全新的幻想紀元,就可以見證天生異能的神奇物種和不甘命運的誓死反抗。作者狷狂是一位80後年輕媽媽,上學時曾深深迷戀《哈利·波特》,即使手頭拮据,依然買下了全冊,自此開啟了科幻謎之路。
  • 張燁:表象之下的東西更真實
    對人性,人物關係,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的表達是他感興趣的。「我在幽閉的角落沐浴陽光,又在陽光下被寒冷刺穿;我在寒冷中凝視希望,又在希望中體會悲傷;我在悲傷中看到美麗,又從美麗中窺見不堪。我將這個世界的表象呈現給你,同時把實質也呈現給你」。
  • 貪婪自私或許都不是我們的錯,因為我們都只是基因的載體
    這就是理察·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所提出的觀點。「今人之性,生而好利」對「自私的基因」最普遍的誤解是,把「基因自私」和「個體自私」混為一談。道金斯在書中表述,所有基因都自私而盲目地追求在基因池裡最大化,但只有很少的基因決定生物體本身是自私的。比如,確實有「無私」和「向善」的基因,包括人類的同情心。這些無私的基因也會自私地追求自身的最大化。
  • 《驢得水》一頭驢不如《驢得水》人類貪婪下的動物行為的動物行為
    雪崩之下,沒有雪花是無辜的。三、獸性:人性的自私表現電影裡有一句臺詞,那就是「畜生就是畜生」,什麼是動物?沒有人性,就忘記了人性,當人們把欲望發洩出來時,就很容易激發動物性的心靈。文章加藤disan《與內心的衝突和解》說:「人類的矛盾體現在理性與感性、良心與本能衝動、理想與現實、場面話與真心話、正面與反面、人性與獸性」當一個人的人性失控時,他內心的野獸就會被釋放,這體現在一個人的自私行為上。
  • 印度野生大象被殘忍傷害,人性的自私與貪婪的縮影
    但是它們並不知道,這顆菠蘿卻是人類的致命陷阱=人與自然本應和諧共處,相互依存,但人性的貪婪沒有止境而作為全球性企業,LIFORME一直秉承著環保,道德和社會公正的核心價值觀,LIFORME始終以環保作為產品理念,以企業道德作為社會責任當擔,致力於全球公益事業,我們通過與「地球之友
  • 《自私的基因》:人是自私的嗎?
    一按「新中國」的說法,自私是萬惡之源,資產階級最自私,萬惡不赦,共產黨大公無私,吃喝住用都由公家提供。到「新新中國」,中國人更加進步,不僅行為不可自私,自私的念頭也要不得,於是,全民「狠鬥私字一閃念」。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了「最新中國」,自私從首惡的席位上退了下來。
  • 《下一層》:一場饕餮大餐的背後,是對人性貪婪的自我反思
    2008年上映的高分短片《下一層》,以一場豪華的饕餮大餐作為敘事線索,採用奇幻的誇張表現方式,對人性的貪婪進行一步步展現,同時折射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的資本逐利和貪婪本性,損害了全球各個國家與世界人民的利益。
  • 夫妻之間相處,請自私一點
    夫妻之間相處,請自私一點,對於感情、對於婚姻質量而言,作用很重要! 適當自私一點,對伴侶好的同時,也得記得要對自己好,才更加有利於自己在情感當中找到平衡感。
  • 心理學:自私是一個人最高階的精神追求,越是自私的人,越快樂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人有不同的需要,這些需要之間有先後順序和高低層次之分 相信不少人馬上就能想出很多負面詞語,例如冷漠、猜疑、吝嗇、貪婪、孤僻等。 其實這是因為很多自私的人往往人品不好,在暴露自私的同時總是表現出這些伴隨性的特點,經過多次,自私與這些特點之間形成了聯結,以至於人們一想到自私頭腦中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出其他的負面信息。
  •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進化論角度分析人性善與惡根源是如何產生的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如果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那麼人最初也只是動物屬性或本能,無所謂善惡。人性惡源於人類的自私和貪婪,欲望是無窮的。我覺得人類自私和貪婪開始於人類使用鹽醃肉,因為人類再也不用天天去打獵,於是有時間思想問題,於是人類更聰明,於是人類開始種糧食,糧食是可以儲存起來過冬的,於是人類有了更多的私有財產,於是人類走向了欲望的深淵,不能自拔。
  • 《諾亞方舟:創世之旅》,當信仰和人性發生衝突
    諾亞作為正義之人被臨危受命,製造方舟保存不同物種,讓地球得以重生。《諾亞方舟:創世之旅》劇照03信仰和人性衝突的恆久主題該片的劇情和所構造的人物遭遇諾亞的父親拉麥從小就教導諾亞,造物者創造了世界。到這一代,諾亞成為繼承人,照顧世界是他的責任。必須在造物者的身邊做正義之人,忠誠地嚴格地執行造物主的一切決定。父親被土八該隱殺死後,諾亞知道該隱一族的邪惡。天上滴下一滴水讓一朵花憑空開放,讓諾亞相信造物主的存在。
  • 《緝魂》:懸疑驚悚外衣包裹下,對人性「我執」深淵的探索
    文 | 素一「我執」一詞本是佛教用語,它通常指的就是我們日常所表現出來的執著於自我的一些缺點,比如自大、自滿、自卑、貪婪等等。有身邊的朋友說,看完電影後,第一次有一種震驚和莫名的壓抑感。如果有這種感受,一方面說明了其實他過往的經歷還比較單純,也習慣於關注包裝得過於完美的事物,對人性的邪惡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也說明,他還算是有慧根之人,因為只有透過美好的表象,看懂了影片中所展現人性真實一面,才能震撼、才會觸動心靈。不可否認,導演程偉豪在36歲的年紀,能拍出如此深刻的片子,這其中包含了不少他的生活背景帶給他的經驗,同時也體現了他對電影內核的深度個人思考。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我是阿左我有話要說,情感作家,鍾愛寫作,對感情充滿激情,分析人性。關注我,你會得到不同的情感收穫。有人說:小丑是蝙蝠俠內心黑暗的一面,蝙蝠俠打破秩序是為了維護理想的正義;小丑打破秩序是為了探索人性的真諦;這也是對既定秩序的挑戰,但蝙蝠俠被定義為重建秩序,小丑被定義為製造混亂。
  • 《索拉裡斯》,科幻故事表象下探討的卻是靈魂的歸宿與生命的意義
    從藝術角度來說,塔可夫斯基並不想參與紛爭,他更想表達對藝術的創新與人性的反思,在《雕刻時光》中他如此描述「藝術中任何新事物的產生都是呼應了人類心靈的種種需求,而其功能則是在探索我們這一時代中最重要的問題」,在當時,人性之惡和苦痛的折磨便是塔可夫斯基迫切想要表達的主題。
  • 《罪終迷局》:凝視人性深處的罪惡之淵
    當兇手楊超吐露真相之後,才發現原本一生平淡,碌碌無為的他或許只是在轉念之間心存的貪婪與惡意,便斷送了一位花季少女的性命。看完這個故事,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東野圭吾筆下的《惡意》「總之我就是看他不爽」,是虛榮心作祟,是名與利的引誘讓野野口修傷害了童年的知己,善良的日高邦彥。這種無可名狀的恨意,不僅僅讓日高慘死在他的手中,更在日高死後盡一切可能的讓其身敗名裂。
  • 飢餓站臺:層層監獄,層層都是人性……
    作者 | 一隻堅果兒鯨看 | ID: hualujk面對飢餓與死亡,你會堅守人性之善還是釋放人性之惡?,處於上層的人貪婪自私,面對食物瘋狂進食,甚至糟蹋浪費,從不考慮下層人的食物問題,而身處下層的人,面對飢餓,沒有食物就會更加瘋狂,只能吃人肉,在影片中,因為有隨機分配樓層的設定,所以還存在兩種人,
  • 東航利用高價票替換低價票:比起病毒,更可怕的是人性的自私
    善良的反面不是邪惡,而是自私。比起病毒,更可怕的是人性的自私在你登機的最後一刻,卻莫名其妙發現手中買好的機票被作廢。在這場疫情中,人性的惡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薩克雷在《名利場》裡說:"在一切使人格墮落的不道德的行為之中,自私是最可恨最可恥的。"比起病毒,更可怕的是人性的自私。
  • 川端康成《廁中成佛》:人性的過度貪婪,往往是在自掘墳墓!
    花了錢卻沒有生意,這可把他給愁壞了,他焦急萬分,但最終想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那就是他去鄰居家上廁所,並且霸佔著位置不出來,這樣遊客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之下,就只能去他們家廁所了。這是一篇頗具諷刺意義的短小說,當一個人的貪婪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等同於自取滅亡。人有欲望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凡事都得適可而止,過度的貪婪往往是在自掘墳墓,這是人性的醜惡,也是一個人走向滅亡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