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駐科左旗 播撒天使愛 他遇到了首位乳腺癌肺轉移患者

2020-11-29 瀟湘名醫

張阿姨是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中旗努日木鎮的一位普通農民,老伴身患殘疾,兩位老人膝下無子女,都已過花甲之年,只能依靠自己維持生計。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給困難群眾帶來了福利,老兩口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政府的幫助下飼養牛羊,日子逐漸有了起色,他們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可世事難料,天有不測風雲,2年前張阿姨無意中發現右側乳房內有一個鵪鶉蛋大小的腫塊,不疼不癢,不影響生活和勞動,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糟糕的是,乳房腫塊快速增大,並於三個月前開始破潰且逐漸加重,散發出惡臭氣味。張阿姨意識到病情嚴重,但是為了不給剛剛轉好的家庭帶來經濟負擔,她忍受著日益加重的病痛。終於在老伴的勸說和陪同下,張阿姨於10月20日來到了我正在執行幫扶任務的科左中旗人民醫院外一科就診。

我和科主任畢蕾蕾共同為患者看診。在了解了張阿姨的病史並為她做了查體之後,我意識到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憑經驗,這是典型的乳腺癌表現,而且分期至少是局部晚期。我和畢主任討論後決定首先行病灶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和病理分型,並了解患者的全身情況,看是否存在遠處轉移,然後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於是第一時間我為患者做了右乳病灶的空芯針穿刺活檢。

10天後,張阿姨的病理有了結果:浸潤性癌,ER(5%強陽),PR陰性,Her-2(3+,陽性),Ki-67(30%陽性)。總結患者的病情:61歲絕經後女性,右乳腺癌診斷明確,影像檢查提示肺轉移,腫瘤分期T4N1M1(IV期),腫瘤分型LuminalB。患者合併糖尿病(住院時發現)。

我和畢蕾蕾主任、何健信醫生共同商討如何為患者開展治療。首先要明確患者的病情和治療目的。首診IV期乳腺癌,合併肺轉移,目前這種晚期腫瘤還難以治癒,不宜手術治療,治療目的是通過有效的藥物治療縮小腫瘤,控制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命;其次是具體治療方案的制定。考慮到患者屬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生活條件剛剛轉好,因此,總的原則是既要符合目前乳腺癌治療規範,又不能使患者因病返貧。經過協商後選擇紫杉醇化療聯合單藥曲妥珠單抗靶向治療,這種方案屬於指南推薦方案,有效率高,而且目前已納入醫保報銷範圍,能夠大大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第三、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化療的安全性也是要重點考慮的。由於醫院技術條件的限制,藥物輸注方式只能採用外周靜脈通路,這就大大增加了藥物性靜脈炎的風險,輸注過程中要嚴密監測,預防跑針、滲液等情況,如出現要及時處理。化療不良反應更不容忽視,這是治療順利進行的關鍵。擬定的治療方案主要副作用是過敏、血液學毒性、神經毒性及脫髮,要嚴密監測。

經過兩周的治療用藥,患者自覺腫塊變軟,局部滲出也明顯減少了,這正是抗腫瘤藥物有效,患者病情好轉的表現。我把病情向患者和家屬做了說明,他們非常的高興,慶幸趕上了黨的好政策。同時,我把這個病例向醫院領導包俊清院長做了匯報,包院長感慨地說:「過去當地老百姓得了晚期腫瘤,好多因為家庭貧困只能眼睜睜等死,聽天由命。有了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不但有了經濟上的支持,而且還有先進的技術和理念的引進,晚期腫瘤患者也可以在有效的治療中長期生存,改善生活質量。」

通過這個病例,我們覺得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在黨的好政策引導下,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無論男女老幼,無論健康與疾病,一個也不能掉隊!

文字|乳腺中心 楊青中

【來源:順義區婦幼保健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外泌體蛋白——化療促乳腺癌轉移的真正「元兇」
    研究者首先檢測了紫杉醇(PTX)對兩種小鼠乳腺癌模型轉移的影響,在MMTV-PyMT和4T1兩種小鼠模型中,PTX治療對原發性乳腺腫瘤的生長具有適度的抑制活性,同時也提高了腫瘤的肺部轉移,增大了轉移腫瘤的尺寸。
  • 肺轉移瘤 VS 十種不典型 CT 表現
    肺是腫瘤細胞的濾過器官,肺轉移極為常見,是發生轉移性腫瘤最多的部位。肺轉移瘤典型表現為隨機分布的多發邊緣光滑、大小不等的球形結節(血行轉移)和小葉間隔串珠狀增厚(淋巴道轉移)。符合上述表現的轉移瘤一般認為比較典型,多能明確診斷,但臨床常常遇到不典型肺轉移瘤,需與其他病變鑑別。
  • 乳腺癌亞型影響其遠處轉移部位
    摘要  好髮乳腺癌轉移的遠處器官是什麼位置,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我們連續對53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因素和遠處轉移常見部位間的關係進行了探討。  經多變量分析,乳腺癌亞型這一變量與5個常見復發部位均顯著相關。管腔型腫瘤顯著表現為親骨表型,並較少見肺、腦、胸膜轉移,不太可能與多臟器復發有關。HER2亞型表現出明顯的肝臟歸巢特徵。具有腦部復發的非洲裔美國患者中,僅見腦部轉移者明顯較少。
  • 零下180℃氬氦刀「凍死」肺轉移瘤
    核心提示:廣州解放軍421醫院腫瘤中心屈立新教授就表示,從我們數百例氬氦刀治療肺轉移瘤的經驗來看,無論從小於一公分的肺轉移瘤乃至超過10公分的肺轉移瘤,以氬氦刀為主的綜合治療療效確切。   ●據統計,在我國死於惡性腫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轉移現象。
  • 乳腺癌轉移灶為啥要做二次活檢?
    乳腺癌轉移灶進行二次活檢有啥意義?哪些人群尤其需要?看完這篇就明白了!作為一名乳腺科醫生,以下場景你一定不陌生:當你給一名乳腺癌轉移的患者開出穿刺活檢的病理檢查並解釋說:「檢查是為了確定激素受體以及HER2狀態表達,因為可能與原發腫瘤表達不一致」。
  • 2020醫保最新消息公布;世界首位愛滋病治癒者因癌症逝世
    世界上首位已知被治癒HIV感染的人。移植過程中,他的醫生團隊選擇了一個對愛滋病「天然抵抗」的幹細胞作為移植對象,負責治療他的那個柏林醫生團隊從匹配供體中篩選了一個對愛滋病天然抵抗的供體。幹細胞治療不僅對白血病起到了治療作用,對愛滋病也有了「意外之喜」,新移植的細胞清除了原有攜帶病毒的細胞,愛滋病病毒奇蹟地從他體內消失了,因此他也成為了世界上首個愛滋病治癒的個體。
  •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原標題: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1.孤立性肺轉移瘤 2.空洞或空泡樣肺轉移瘤 3.鈣化性肺轉移遲發性肺轉移瘤 1.孤立性肺轉移瘤: 孤立性肺轉移瘤約佔2%-10%,較多見於黑色素瘤、結腸癌、肉瘤、滋養層細胞癌、腎癌、乳腺癌等。單個較大的結節腫塊性病變多邊緣光滑,密度均勻,與肺肉瘤相似。少數肺轉移瘤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邊緣毛糙或有棘狀突起,與原發肺癌較難鑑別。
  • 骨轉移、肝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範蕾教授、王磊蘋教授、李綱教授為...
    對於存在骨轉移的乳腺癌患者,應採取哪些措施來降低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危害? 範蕾教授 骨骼為乳腺癌常見轉移部位,發生骨轉移後,乳腺癌患者會出現頑固性疼痛、功能障礙、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及高鈣血症等一系列骨相關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死亡率增加。
  • 病例精解丨氟維司群單藥治療多發轉移患者,無病生存超2年!
    2018年4月患者出現右上肢疼痛,左上肢活動障礙伴麻木,行MR檢查:C4-6椎間盤突出,多發椎體骨質破壞,考慮骨轉移可能性大。PET-CT:雙肺及胸膜面多髮結節及類結節,考慮轉移,多發骨轉移,右側第3-5肋間肌肉飽滿,伴代謝增高。
  • 乳腺癌發現新靶點,與25%死亡相關的三陰性患者添生機
    據研究者介紹,不僅腫瘤細胞大量壞死,肺轉移也明顯減少了。「這的確給了我們一些非常令人興奮的數據,即該 RNA 分子具有作為治療靶標的潛力。」Spector 團隊還發現,MaTAR 25 人類直系同源物 LINC01271 與乳腺癌腫瘤中更具侵略性的經相關。目前,他們正在研究敲掉 LINC01271 對人源乳腺癌模型中的腫瘤生長和轉移的影響。
  • 遠離肺癌 「肺」常有愛
    82歲的老王是個老煙槍,十年來,他經常咳嗽、活動後氣喘,肺功能越來越差,醫生診斷為慢阻肺。2010年,他曾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就診,胸部CT除原有的肺氣腫、肺大泡外,新發現右肺下葉一個1.5釐米的結節,高度懷疑肺癌。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呼吸病醫院對他進行了CT引導下的肺穿刺活檢。術後病理確診為腺癌。隨後進行肺功能、頭顱磁共振、骨掃描等一系列檢查。
  • 姚貝娜乳腺癌惡化住進ICU 乳腺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天使去天堂唱歌了,願患乳腺癌的她一路走好……  中國著名流行女歌手姚貝娜乳腺癌復發,乳腺癌導致器官衰竭以及意識喪失,現已因乳腺癌住進北大深圳醫院ICU重症監護病房。其宣傳人員通過電話連線告訴媒體,患乳腺癌的姚貝娜正在醫院搶救,乳腺癌情況不容樂觀。
  • 疫情剛過,我卻查出乳腺癌!幸運的是,我遇見了他…
    我相信,不管發生什麼事,他都不會離開我,哪怕因為癌症切掉了乳房,他也不會嫌棄我吧。我真的應該感謝命運讓我遇到他。無論如何,我都得挺住,希望能陪他走完這一生。 很快,我辦理了入院手續,進行了相關的術前檢查和手術活檢,術中病理提示左乳浸潤性癌,左腋窩前哨淋巴結癌宏轉移。
  • 基因修復因子可控制三陰性乳腺癌的腫瘤生長,阻止其轉移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Lauren導言:乳腺癌常被稱為「粉紅殺手」,其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
  • 腸道菌群是乳腺癌轉移擴散的重要參與者
    由於輔助激素治療的有效性,與惡性程度更高的亞型比如三陰乳腺癌相比,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具有更好的短期預後。然而,被診斷為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患者在腫瘤侵襲性和總體生存期方面存在異質性,有一部分患者在接受了5年的標準內分泌治療後仍有復發的高風險。這種結果的異質性導致在最初緩解5年或更長時間後發生復發性轉移性疾病的風險雖然小但持續存在。
  • 早期乳腺癌患者過分擔憂轉移復發風險會降低生活質量
    2016年3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許多進行了早期乳腺癌治療的女性都高估了癌細胞向其他器官遷移的可能性,這樣的恐懼會降低她們的生活質量。該研究對超過1000名新診斷為早期乳腺癌(原位導管腺癌或低風險癌)的女性進行了調查,這些女性發生遠端復發(癌症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導致癌症復發)的風險都非常低。據領導該項研究的密西根大學醫學院教授Sarah Hawley表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原位導管腺癌患者和超過四分之一的低風險癌患者都過高地估計了發生遠端復發的風險。
  • 「挑戰」晚期腫瘤——結腸癌伴多發肝、肺轉移患者終獲無瘤狀態
    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發生發展及診治非常複雜,在不同的治療階段,需多學科醫生共同討論為患者訂製方案, 而多學科(MDT)診療模式就成為了有力助手。近期,一例結腸癌伴多發肝轉移、多發肺轉移的患者在我院經多學科共同努力,高質量生存已超過5年,並最終實現無瘤狀態。78歲的患者於女士, 因升結腸癌伴肝轉移、重度貧血, 於2016年1月26日,由楊國山為其實施腹腔鏡下右半結腸癌切除術+腹腔鏡肝腫瘤射頻消融治療術, 術後恢復順利。
  • 乳腺癌:切除之後 必然復發?-乳腺癌,姚貝娜,乳腺,切除,復發 ——快...
    真相:記者向有關專家求證獲悉,乳腺癌是否轉移及復發除與發現時間早晚相關外,腫瘤細胞的生物學特性是更關鍵的因素,通常血行轉移有可能致命。除晚期患者外,手術是首選方式。而所謂喝常年豆漿易得乳腺癌等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 直腸癌肺轉移會降低生存率嗎
    核心提示:直腸癌是所有癌症疾病裡面其中的一種,直腸癌的發生對於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並且有些直腸癌患者已經出現了轉移,也就是直腸癌肺轉移,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並不是很大,但是卻不可以排除,那麼直腸癌肺轉移會降低生存率嗎?
  • 科學家發現誘發三陰性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 並開發出阻斷癌症轉移...
    (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同時還開發出了一種阻斷乳腺癌轉移的新方法。三陰性乳腺癌是一種惡性乳腺癌,其每年在美國會引發大約4萬人死亡,大部分的死亡病例都源於癌症對化療的耐受以及隨後的惡性轉移;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機制能夠促進原發性腫瘤發生轉移呢?這是癌症生物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攜帶轉移性腫瘤的患者往往擁有最高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