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概,那就是當我們長大後,似乎都成為小時候討厭的那類人。特別是對於家長某些方面的不喜歡,最後發現自己的身上也有這樣的行為。比如說,年紀小的時候,看到父母一直爭吵,那麼希望長大後,可以擁有幸福美好的家庭。然而沒有想到,後來的婚姻,似乎是複製了父母的一般。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到,不好的氛圍環境會影響很長的時間,對幾代人都有波及。
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專家就說過,家長是怎麼樣的人,比起他們所做的事情更加重要。感情不好的夫妻,不管對小朋友做什麼教育,幾乎都得不到好的成效。因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大人的一些行為是會被小朋友學習。
年紀還小的他們十分的敏感,甚至一些時候,雖然大人沒有明確表達出不好情緒,然而他們還是可以感受到。而這些感受就可以轉化成為心裡的東西,最後表達出來。
一項科學研究發現,小朋友的大腦發育會受到生活經驗的影響,特別是父母關係的經驗,對他們有很大作用。這個研究是可以說明,為什麼父親家暴母親,而女兒長大之後仍舊是會遇到渣男,並且是被家暴。從小就生活在爭吵打架環境中的她,雖然心裡是很厭惡這樣的環境,但是內心深處是喜歡的。所以在遇到這樣的人之後,怎麼樣都無法擺脫,心裡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感。
一個人生活在怎麼樣的原生家庭裡,其中的聯繫是會影響他們之後的人生。曾經就有一個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原來她小的時候,母親就經常對她發脾氣,甚至是歇斯底裡的語氣。那個時候的她是非常的害怕,並且在心裡告訴自己。當長大之後,一定要好好愛護所擁有的小朋友,不能對他發脾氣。
然而沒有想到,當有了家庭,特別是生下孩子後,經常會控制不住對孩子和丈夫發脾氣。一次,小朋友是想要幫她洗碗,沒有想到是把一個碗摔了,這個時候,她是發脾氣了。孩子心裡感到害怕,連忙說到錯了。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害怕讓她清醒,這不就是小時候的自己嗎?
暴力是很容易被傳遞下去,特別是從小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人,他們長大後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暴力的傳遞者。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就曾經說過,家庭可以是一個溫暖通道,同樣也可以變成傷害的傳遞口。
即使曾經的你遭受過很多的不美好,仍舊是要控制好情緒,讓小朋友可以成為一個幸運的人,不會受到太多的傷害。美國一個雜誌曾經說過,教育孩子的辦法中,父母相愛是排在了第二。
比起說教,家長的一些行為對小朋友的影響是更加大。比如說,他們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家庭中,那麼不用大人告訴怎麼做,可以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愛。如果家長喜歡冷戰,那麼他們也會用這個方法去與其他人相處。
長時間生活在家庭裡,裡面所產生的很多問題都會通過一個人來展現出來。對於這個事情,作為大人的我們都可能承受不住,對於小朋友來說更加是一種不可能是事情。
總結:不管父母之間發生怎麼樣的事情,都不要把不好的情緒發洩在小朋友身上。雖然年紀小的他們,很多事情還不知道,但是無形之中就會產生很大的心理陰影。給小朋友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感受到滿滿的愛,擁有好的身心健康,那麼才能擁有好的精神狀態去學習。取得好的成績,對童年的時候充滿美好的回憶,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們擁有一個怎麼樣的童年呢?所生活的家庭,對你們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