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授權轉載。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Tomas Lindahl)、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和土耳其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Aziz Sancar),表彰他們在分子層面上解釋了細胞如何修復DNA並保護遺傳信息。他們的工作為我們提供了對活細胞機能的基本認
每天人體受到的紫外線輻射、自由基和其他致癌物質都會對我們的DNA造成損傷,但哪怕沒有這些外來因素的侵襲,DNA分子自身也是不穩定的。細胞的基因組每天都會產生數千處自發變化。不僅如此,細胞分裂時DNA的複製也會產生錯誤,而每天人體裡這樣的過程都會發生幾百萬次。
為什麼經歷如此動蕩的DNA不會在人體內產生亂七八糟的化學現象呢?這是因為一系列分子系統能夠時刻監視並修復著DNA。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正是頒給了在分子層面上研究這種DNA修復機制的三位學家。
20世紀70年代早期,科學界一直認為DNA是極其穩定的分子,但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發現DNA是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的,而如果這種改變不被修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會存在了。他因而發現了DNA的鹼基切除修復(base excision repair)機制,這種機製得以防止DNA土崩瓦解。
土耳其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發現了核苷酸切除修復(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機制,該機制幫助細胞修復紫外線對DNA產生的影響。有些人的該機制有天生缺陷,因此一旦暴露在陽光下就會得皮膚癌。核苷酸切除修復機制還可以用來糾正由其他誘變因素帶來的缺陷。
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發現了細胞糾正DNA複製過程中發生的錯誤的機制。這種機制稱為「錯配修復」(mismatch repair),它可以將DNA複製過程中的出錯頻率減少到千分之一。在錯配修復機制上有先天缺陷會導致一種遺傳性的結腸癌。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為人類提供了對活細胞機能的基本認識,也為新的癌症治療方法打開了道路。(翻譯:丁家琦)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