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粽子、青團、雪糕……為啥它們一沾上鹹蛋黃,就火了?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王槍槍 三個料理人 收錄於話題#《三個料理人》食物原理專輯8個

月餅季又要來了。

這些年,各家在月餅餅皮和餡料上都費盡了心思。然而,我最鍾意的還是傳統的蛋黃月餅。

藏在月餅中間的鹹蛋黃,一口咬下去,沙沙的口感在唇齒之間摩擦,微鹹厚重的味道搭配甜潤細膩的蓮蓉或是豆沙,更凸顯了蛋黃的鮮美。

不止是月餅,青團、餅乾、麵包、雪糕……只要是沾上了鹹蛋黃,仿佛就有了從你支付帳戶裡刷錢的能量。

01

鹹蛋黃,美食界的老網紅了

2500年前,中國人便學會了醃製鴨蛋。

在此後的幾千年裡,《齊民要術》《東京夢華錄》《隨園食單》等書籍中,都以各種方式記錄下這枚鹹鴨蛋。

而中國人也很早就發現,蛋黃才是這枚鹹鴨蛋裡的精華。

袁枚在《隨園食單》裡就寫道:「醃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

到了現代,汪曾祺的文字給鹹蛋黃做了一次最成功的廣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這個「吱」字詮釋了鹹蛋黃的誘人之處,與美國營銷大師愛瑪·赫伊拉的那句「不要賣牛排,要賣滋滋聲」不謀而合。

千百年來,鹹鴨蛋不管是用來下飯還是佐酒,都是超級完美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人在飲食上的創造力,也開始在鹹蛋黃身上展現出來。

做餡,是鹹蛋黃進入料理界之後,最常見的使用方式,蛋黃酥、雙黃月餅、鹹蛋黃青團、奶黃流沙包……甜鹹交匯,更凸顯出鹹蛋黃的鮮。

入菜,創造出嶄新的鹹蛋黃口味,鹹蛋黃焗南瓜、鹹蛋黃版的蟹黃豆腐,甚至鹹蛋黃口味的小龍蝦……鹹蛋黃作為黃金配角,妥妥地錦上添花。

更不用說這兩年爆紅的各種鹹蛋黃零食,餅乾、冰淇淋、雞翅、奶茶……鹹蛋黃幾乎成為網紅零食的標配。

02

鹹蛋黃為什麼會流油?

不管鹹蛋黃在料理中怎樣變化,最吸引人的瞬間,永遠是汪曾祺所描述的,油流出來的那一刻。

平時,我們也會以「出不出油」來評價一枚鹹鴨蛋的好壞。

可是,打開一枚生鴨蛋會發現,與普通的蛋並沒有什麼不同,蛋清是蛋清,蛋黃是蛋黃,並沒有看見哪裡有油啊。

但我們評價一枚鹹鴨蛋,完美的標準是「流油」「起沙」「紅亮」。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主要是因為,鴨蛋中的脂肪除了少部分在蛋白中之外,絕大多數都在蛋黃裡。

在生蛋的狀態下,蛋白質是一種很好的乳化劑,它與油脂均勻的混合在一起,把油脂分解成肉眼觀察不到的油滴。

而在醃鴨蛋的過程中,鹽分進入到蛋內,鹽能降低蛋白質在水中的溶解度,使蛋白質沉澱出來,這個過程稱之為「鹽析」。

作為乳化劑的蛋白質被「鹽析」以後,會緩慢地變性凝固,使那些原來分散成極小的油滴,彼此互相聚集起來,變成大油滴,即成了蛋黃油。

因此鹹鴨蛋煮熟以後,整個蛋黃變得油滋滋的。

油脂本來是在蛋白質的顆粒中,被鹽分和加熱破壞了穩定性,蛋白質沉澱後,顆粒總體上變小了,顆粒間出現了許多縫隙。這些縫隙被析出來的油脂填充,視覺效果上就成了油中有許多細小的顆粒,這邊是「起沙」。

而「紅亮」則是由於蛋黃中帶有紅黃色卵黃素及胡蘿蔔素,蛋黃油即呈現為紅黃色。另外,醃製大大降低了蛋黃中的水分,相當於增加了色素的濃度,也使得看到的顏色更深。

如果不醃製鴨蛋,直接煮熟,乳狀液直接凝固變成凝塊,油脂來不及析出,仍被分散在蛋白質凝塊中,還是不會出油。

▲鹹雞蛋

生活中,鹹鴨蛋我們常見,鹹雞蛋卻見得很少,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相比於雞蛋,鴨蛋黃在整個蛋中的佔比更好,簡單來說,鴨蛋黃更大。

而且,鴨蛋的腥味更重,直接做也不太好吃,雞蛋就不一樣的,炒個雞蛋在以前物質不充裕的年代,就能拿來待客了。

03

精華都是鹹蛋黃,那蛋清去哪兒了?

甭管是蛋黃酥、蛋黃焗南瓜,還是鹹蛋黃餅乾、奶茶,吸引人的都是那顆鹹蛋黃,但是鴨子下蛋不會只下出蛋黃啊。

我們鍾愛鹹蛋黃,可蛋清又去哪兒了呢?

製作鹹蛋黃一般有兩種工藝。

傳統工藝是將鴨蛋醃好,然後人工分離蛋黃和蛋清,再對蛋黃進行烘乾等程序。

而蛋清的鹹度比較高,以前就直接倒掉了,後來有了脫鹽工藝,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鹽分,然後出售給食品加工廠,可以做火腿腸或者飼料。

不過脫鹽處理也是需要成本的。

而現在更多的是用現代工藝醃製鹹蛋黃了。

先用離心機將蛋黃、蛋清進行分離,然後用鹽窩法進行醃製。

鹽窩法就是在模具里舖好鹽,倒入蛋黃,然後用鹽將蛋黃埋好,只需幾十個小時,就能醃好。

還有一種更快的方法,就是將蛋黃倒入鹽水裡浸泡兩三天,然後取出,低溫烘乾三四個小時就好了。不過,這樣醃製的蛋黃容易出現硬芯。

分離出的蛋清被冷藏、冷凍或乾燥成粉末,大部分被送往食品工廠。

▲蛋清粉

最接近蛋清原型的製品就是蛋清粉了。在乳清蛋白粉出現之前,蛋清粉當過蛋白粉的主力,後來因為不好吃而被淘汰。

而蛋清粉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讓香腸或是肉丸保持口感Q彈,或是跟麵粉混合做麵包能保持溼潤柔軟口感。

蛋清還有個非常神奇的功能——拯救葡萄酒。

葡萄剛釀成酒的時候,非常渾濁,沒什麼賣相,還因為有不少單寧等物質,喝起來有股澀味,得加點親水膠體來沉澱這些不必要的成分,再把沉澱物過濾出來,明膠、牛奶,還有蛋清(粉),就是特別好用的下膠劑。

鹹蛋黃之所以能成為網紅,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結果。

鹹蛋黃本身的美味不可忽視,配合商家「季節限定」的營銷,再加上鹹蛋黃與雪糕等甜味零食的口味碰撞,才有了越來越多的鹹蛋黃的寶藏吃法。

參考資料:

[1]《你知道鹹鴨蛋為什麼「流油」嗎?》,新華網

[2]《鹹鴨蛋為啥比鹹雞蛋好吃》,生命時報

[3]《為啥是「鹹鴨蛋」而不是「鹹雞蛋」》,新華網

[4]《每口蛋黃月餅背後 都有一灘鹹蛋清在哭泣》,三聯生活周刊

[5]《鹹蛋黃口味爆款流行背後,靠的是什麼神仙操作?》,界面新聞

[6]《鹹蛋黃怎麼就成了餐飲帶貨界的扛把子?》,36氪

END

文 | 王槍槍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三個料理人】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標題:《月餅、粽子、青團、雪糕……為啥它們一沾上鹹蛋黃,就讓人停不下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奶茶粽子青團和200尾麻辣蝦尾,電商「算」出來的聯名款有啥不一樣?
    京東吉祥物3D金屬狗joy,與某品牌聯姻做海參和麻辣蝦球,喜茶、奈雪的茶以及北京護國寺小吃,則與盒馬推出青團、粽子以及罐裝的「有味道的老北京豆汁」……今年以來,聯名款正從服鞋箱包、酒飲雪糕拓展到生鮮界,人們對於各種跨界組合「這也可以?」的問號,已漸漸變為隨處可見的日常。不過記者發現,新一輪聯名款背後,因有網際網路企業的「算法」加持,其營銷成功似乎更高。
  • 美心月餅口味種類合集!它們的口感究竟如何?
    月餅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食,以前只有在中秋節才能夠吃上一口月餅,但現在月餅已經不再是只有中秋節才有的美食的,只要想吃隨時都有,並且口味眾多,可自由選擇。這些年來香港的月餅品牌一直佔於主導地位,其中香港美心月餅更是獨佔鰲頭,每個月餅都做到了口感香濃醇厚且甜度適中,很符合大眾的口味。對於美心這個品牌相比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他們家的月餅每年還不到中秋節就被搶購一空,那麼是美心月餅的口感究竟如何呢?能夠讓大家如此瘋狂的搶購。今天就給大家看下美心的月餅種類及成分、口感。
  • 五芳齋又拍可愛動畫片,用一顆青團滲透年輕圈層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清明必備美食「青團」也應景上市。但遺憾的是,相比於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春節的餃子,青團作為傳統節日的美食,存在感似乎並不強。不過,最近盒馬和喜茶聯名推出的「奶茶青團」,倒是讓我們看到了「青團」成為美食界新網紅的潛質。但提到節日糕點,不得不提的還是五芳齋。
  • 湛江最特別的粽子:形狀像鴨子的粽子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端午節期間,湛江人吃的一種很特別的粽子,一種形狀像鴨子的粽子。每年端午節,在湛江的雷州,人們會做一種形狀像鴨子的粽子。這種粽子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鴨乸粽」,是選用簕古葉(一種形狀像劍麻,葉子有一米多長的植物)編織成一隻母鴨的形狀,再裝入糯米和蛤蔞葉、鹹蛋黃、香菇、醃製的五花肉等各種配料,然後蒸熟。煮好的「鴨乸粽」有一股簕古的清香,色香味俱全。
  • 清明時節食青團,三隻松鼠糕點新品迎春上市
    如果說有一種味道能將人們的味蕾從冬天的沉寂中喚醒,伴著艾草清香的軟糯青團無疑是代表食物之一。草青色,圓團狀,青團就此得名。作為江南傳統特色小吃,青團早先被廣泛用於清明祭祀,艾草搗碎拌進糯米粉,再裹以紅豆沙或者鹹蛋黃,上屜蒸透,不甜不膩,清香四溢。在古人看來,這種食物樸素自然,用料考究,是對先人最好的敬饗。
  • 月餅節不油膩!動手自製營養又健康,廣式蓮蓉蛋黃月餅詳細教程
    在這個節日,小夥伴們會吃到各式各樣的月餅,但外面的月餅吃多總會覺得膩。這個月餅節,不如動手DIY月餅,健康純天然不油膩,多吃也不用擔心發胖。跟著煌旗老師一起學,做法簡單,顏高又美味,送親友也滿滿心意!3、先將三分之一的麵粉加入到液體中,混合均勻,再加入剩餘的麵粉,攪拌均勻即可,不要過度搓揉以免出筋。4、蓋上保鮮膜冷藏2小時。
  • 蓮蓉蛋黃月餅,香甜好吃
    蓮蓉蛋黃月餅By 芊芊_DOkzbcaviraI自製蓮蓉蛋黃月餅低油低糖無添加咬一口就上癮學會不用買。原料:中筋麵粉、轉化糖漿、玉米油、梘水、蓮蓉餡、鹹蛋黃、全雞蛋液、月餅模。做法步驟:第1步、先將轉化糖漿、油和梘水攪拌均勻,再篩入麵粉攪拌均勻至無乾粉即可,不要過度揉哦。第2步、(像耳垂樣柔軟),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鬆弛2個小時。
  • 四角粽子包法教程,一學就會
    四角粽子包法教程By 李明珠端午節還沒到,就迫不及待想吃粽子了。淘寶了新鮮的粽葉,稻草還有鹹蛋黃,還是喜歡鮮葉跟稻草的清香,這是棉繩還有幹葉子模仿不來的倔強。原料:糯米、鹹蛋黃、乾貝、香菇、蝦皮、五花肉、鵪鶉蛋、鮑魚乾、桂皮、醬油、糖、蠔油、荔枝酒、鹽、十三香、胡椒粉、八角、香葉。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工作:糯米3斤泡鹽水5小時以上,直到能輕鬆捏碎(口味跟平時炒菜差不多就行)。第2步、準備工作:豬肉略帶點肥,切塊,加耗油,醬油,13香,胡椒粉,白糖,荔枝酒,放冰箱醃製一下午。
  • 月餅不用買,學會這個,在家也能做各種口味的正宗蛋黃月餅!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款抹茶蓮蓉蛋黃月餅,加入抹茶後的月餅在口感上沒有那麼油膩,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使用不同的花紋來做月餅。食材:配方為75克的月餅七個餅皮(30克一份)花生油27克,糖漿70克,梘水2克,鹽1克,奶粉8克,抹茶粉3.5克,月餅粉100克餡料(45克一份)
  • 粽子不用外面買,想吃粽子多學學,10種不同的口味適合你嗎?
    (10)握起來,用筷子從上往下戳,為了就是讓裡面的內容更緊湊些,否則煮出來米肉太散,口感不好。 (11)最後將另一頭疊過來,一定要捏緊,捆綁好就完成了,冷水下鍋,水高過粽子(中途須要添水)。煮開之後,大火兩個到兩個半鐘頭,關火;燜半個鐘頭。
  • 趵突泉聯名雪糕讓你一口品味超過2700年的歷史
    真正代表濟南的趵突泉聯名「雪糕」上線了!去年北京故宮雪糕爆火,遊客紛紛舉著雪糕和紅牆綠瓦合照,小夥伴們屬實羨慕!不久前,趵突泉推出一款聯名雪糕,舉著聯名雪糕和「天下第一泉」合影的夢想已經成為現實。趵突泉作為聞名中外的「天下第一泉」,從月餅到雪糕,作為濟南門面、擁有龐大粉絲團的趵突泉,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創周邊。
  • 中科大「教科書式月餅」,封面是天體物理概論
    這幾天,不少高校的中秋月餅都上了熱搜。這些月餅有的「承載校風」,比如中國人民大學的「是餅」名稱來源於校訓「實事求是」↓↓↓有的充滿文化味兒浪漫唯美比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將月餅做成了書卷、墨錠、筆山、鈐印↓↓↓但還有些學校以更加清奇的理由憑本事上了熱搜比如復旦大學的十一仁月餅今年中秋前夕
  • 全球首款人造肉粽子,國民人造肉時代來了
    「人造肉作為一款健康環保的植物基食品,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作為一種以植物基為主要原料的新概念食品,人造肉從出現便受到了食品行業的廣泛關注並引發熱議。隨著這次疫情,人造肉再次被推上風口,但中國人造肉發展仍處起始階段。中國三大植物肉企業在2018年的營業額即使加在一起,仍遠遠低於排名第三的美國公司Beyond Meat,這與目前人造肉產品與中國消費者日常飲食習慣差異有著難以忽略的關係。
  • 端午將至,這8種樹葉能包粽子,清香又好用,卻常被忽視
    其實在全國各地,能包粽子的樹葉不下十幾種,或許在我們身邊就很常見,只是人們常常忽視它們,不知道這些樹葉可以包粽子。接下來介紹的這8種樹葉,清香又好用,如果您家鄉有,可以試試。1、蕉芋葉。玉米身上可以用來包粽子的地方有兩個,一是它細長寬大的樹葉,二是玉米皮。玉米樹葉韌性足,缺點是容易割手,並且上面有毛,所以人們一般會選擇玉米皮來包粽子。但玉米皮比較小,包的粽子也小,對包粽子的技術也有要求,所以很少有人用。
  • 月餅測評丨燕窩味、黑糖話梅、紅酒草莓……哪款能打敗蛋黃月餅?
    一款中國風很濃的月餅,一共有9個口味,不同口味顏色不同,表面也都有不同的國花,古典菁華很好地融入了產品視覺中,典雅的東方文化躍然紙上。好看到我都不忍心下嘴。這也是這次的樣品中唯一一款冰皮月餅。紫色包裝的月餅盒很新穎,兔子圖案和中秋的月兔遙相呼應,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中秋賞月的氣息。這一款的兩個口味甜度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神吶,終於不是甜到齁的月餅了)。
  • 蜂蜜查出苯甲酸 10年黑史曝光 今年中秋「冠生園」月餅能吃嗎?
    結果顯示,由蘇州冠生園食品廠2012年4月1日生產的一款規格型號為288g/袋的天下一冠銅鑼燒抽檢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是酸價。據悉,酸價是脂肪中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標誌,酸價越小,說明油脂質量越好,新鮮度和精煉程度越好。酸價過高,會導致人體腸胃不適、腹瀉並損害肝臟。
  • 青團,春天的味道!
    選取清明前後的鮮嫩艾草不僅清新爽口,而且具有散寒除溼,溫經止血的功效△左一為陳阿姨清明前後梅山街道梅東村陳飛君阿姨趕在這個時令正在做青團陳阿姨告訴小編另一邊,陳阿姨用自家種的新鮮糯米,洗乾淨,在土灶下添火,把沉甸甸的糯米上鍋蒸,糯米的香味從鍋裡緩緩逸出。然後將艾草與蒸好的糯米攪拌均勻,和成一個綠色的「大糰子」,青團的皮就做好了。這個步驟,也最是有難度,既要讓糯米與艾草完美混合,又要讓青團軟糯Q彈,頗費一番力氣。
  • 雨蘭原創植物美文:艾草芬芳,大地上芳香的植物,人間美好的食物
    在艾草還青蔥年少的時候,把它們一棵棵從山野的地上採挖回家,清水裡洗乾淨,就可以製作成多種富有特色的美食了,像青團、艾米果、艾餈等。做艾餈,人們一般會用清明前後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裡面包上花生碎、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會加上綠豆蓉),再將它們放進籠屜裡蒸熟就可以美美地享用了。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採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當作蔬菜食用。
  • 文創雪糕上新!濟南趵突泉推出同名款,辛棄疾、李清照網紅雪糕醞釀中
    天冷了,來支雪糕?近日,濟南趵突泉景區推出一款文創雪糕,每支售價20元,造型還原了湧動的泉水與觀瀾亭,並以「趵突泉」命名。其實,「文物雪糕」「景區雪糕」等早已在全國各地層出不窮,深受遊客的喜愛,成為了一些景區的特色。
  • 5000個愛心月餅情暖環衛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訊 (記者林福龍 胡彥明 莊麗祥 文/圖)「謝謝你們,讓我們在異鄉吃上團圓月餅!」「感謝愛心人士的慷慨捐贈!」昨天下午,在市區泉秀垃圾中轉站內,一線環衛工人們接過愛心月餅時,感動不已,連聲道謝。 國慶、中秋佳節將至,早報東南公益、市城管局環衛處、伍氏特香包聯合發起一次特殊的獻愛心行動——贈送愛心月餅,慰問環衛工人。昨天下午,5000個精心製作的愛心月餅帶著濃濃的祝福送到,它們將由市環衛處分發到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等地的一線環衛工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