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的人生經歷實在太發人深思了!

2020-09-18 章忠榮本人

我們不妨在百度上查一下顏寧就可以看到相關的介紹:

顏寧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章丘,結構生物學家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她現在才43歲啊。她的人生經歷實在太發人深思了!

她不僅僅人長得漂亮,學習儼然開了外掛,輕輕鬆鬆就讀清華大學,臨畢業時向普林斯頓大學自薦:我希望將自己的熱情投放在有價值的地方,我覺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符合貴學校大學的要求……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顏寧要報效母校清華大學,也要回報祖國,回到清華任教。

在清華大學短短幾年,顏寧多項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包括國際學術界膜蛋白領域多年無人解決的難題。

顏寧聲名鵲起,國際核心期刊發文發得手軟,獲獎無數,公認的「中國科學之星」。

憑顏寧真實的學術成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她就是一次次落選。

但願評選中沒有見不得光的貓膩吧?

2017年,顏寧突然從清華辭職,回到普林斯頓,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

顏寧到達美國兩年,就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她的學術研究就像她求學時一樣,又仿佛開了外掛,一路高歌猛進。

就在前不久,在美國僅僅工作生活三年的顏寧,獲得了美國女科學家組織的2020年度的最佳會員獎。

像顏寧這樣的人才,放眼全球也是罕見,以她的持續努力,未來的某一天獲得諾貝爾獎也屬正常。但是為什麼她想在國內發展,也想報效母校國家,但她又為什麼離開,留下無限的遺憾和反思。

有人說,一個院士都要給管科研項目的行政處長點頭哈腰的環境,一個外行官員可以管住內行大咖的體制,一個被權力籠罩的學術氛圍,是需要再來一次改革開放了!

顏寧獲得了美國女科學家組織的2020年度的最佳會員獎後,接受了一家媒體的採訪,面對記者的提問,她稱現在職業最吸引她的就是兩個字「自由」,時間自由,思維自由,學術自由。

中國為什麼留不住中國的人才?顏寧一生的經歷太發人深思了!

相關焦點

  • 女科學家顏寧老公是誰 顏寧個人資料簡歷 開講啦顏寧演講全文
    人民日報微信10月9日刊文,在今天這篇文章裡,你將認識她——顏寧。當今最受矚目的女科學家,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女神,30歲成為清華最年輕博導,37歲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攻克困擾結構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
  • 百味人生教育:43歲的顏寧單身回清華,39歲的王延軼輾轉到武大
    學無止境的科研道路,百味雜陳的學者人生。從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走出來的科研精英,飽讀過萬卷書,也在留學的歷程中行走過萬裡路,選擇不同的人生前進方式,達到不同的人生高度,呈現出不同的百態人生。用心品讀清華大學教授顏寧的學者人生,回顧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的快速發展之路,對比體會之中,我們能領悟到一個道理:人生的道路需要靠自己的實力行走,也需要自己在堅守的事業上立足,無論能走多遠,最後真正能保護自己的,是自己對文化信仰的選擇和獨立人格的堅持。
  • 幾年前從「清華」出走的美女教授顏寧,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愈發需要女性的力量,許多優秀的女性也在用自己的力量打破性別偏見的天花板,活出璀璨的人生。有這樣一位女性在30歲的時候創造紀錄,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三、 激流勇進的人生態度前幾年,顏寧又做了一個令國人大跌眼鏡的決定。她毅然決然的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讓她去擔任終生教授的邀請。當時國內的輿論幾乎一邊倒的明嘲暗諷,甚至還搬出了「崇洋媚外」的論調來公然抨擊顏寧的做法。
  • 還記得清華最年輕博導顏寧嗎?41歲成美國院士,如今卻被謠言圍攻
    她的人生堪稱一部現實版「學霸」小說,看客們給這位她的學霸「人設」添了無數標籤「天才女教授」「超級女博士」,「清華女神教授」。知性而美麗的她今年還未過43歲的生日。關於她的消息從她30歲成為博導的幸運經歷到如今遭國內謠言圍攻、從17年離開清華,41歲的美國院士頭銜……從未停歇。
  • 普林斯頓教授顏寧:自由自在是我的人生指南,我從不為別人活
    這類人的心裡活動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每個人也擁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陷,我會向他學習,但是我也會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身邊的人。02 不結婚不是原罪,婚姻不是人生幸福的保障關於顏寧,討論的第2大話題就是婚姻。看過不少留言,很多網友都認為,她雖然事業很成功,但沒有家庭,沒有孩子,即使現在有很多朋友,但晚年了誰會端茶倒水、照顧生病的你,孤苦伶仃,這樣的人生難道不失敗嗎?
  • 顏寧、李一諾這對清華姐妹花為何如此強大?
    可看到如今的顏寧與李一諾,你卻很難把她們和「偷看美女」的大學小姑娘聯繫在一起,因為她們都太耀眼,太「高大上」了,仿佛和凡人隔著天與地的距離,我們只好仰望——顏寧,清華畢業後赴普林斯頓讀博,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學成歸來受聘於母校,30歲即成清華最年輕的教授,而後又成為普林斯頓大學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 顏寧與五位女科學家分享自身經歷:博士該怎麼讀?
    博士該在國內還是國外讀…… 六位年齡跨度相差幾十歲、成長背景截然不同的嘉賓根據提問分享了她們的科研經歷和人生故事。儘管幾位科學家分享的是科研行業的經驗,但是價值觀和方法論是普適的,不僅僅能給予女性鼓勵,也能給每一位在事業發展中有困惑的讀者以啟迪。 出席2019年Women in Science論壇的科學家。
  • 顏寧和一諾,中國最強女閨蜜是怎樣煉成的?
    > 可看到如今的顏寧與李一諾,你卻很難把她們和「偷看美女」的大學小姑娘聯繫在一起,因為她們都太耀眼,太「高大上」了,仿佛和凡人隔著天與地的距離,我們只好仰望—— 顏寧,清華畢業後赴普林斯頓讀博,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學成歸來受聘於母校,30歲即成清華最年輕的教授,而後又成為普林斯頓大學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 顏寧:
    因「美猴王」迷戀生物: 科學的世界對性別沒有偏見  2018年6月底到9月初,短短70天內,顏寧團隊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連發3篇論文,人們對這個年輕的團隊刮目相看。顏寧說:「我們每個人都想讓自己與眾不同,而當我的研究成果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出來,那種感覺就會讓你覺得挺踏實的,挺有成就感。」
  • 顏寧:別叫我女科學家!
    在顏寧之前,入選外籍院士的中國人也都是大牛中的大牛,包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啊!這開掛的人生】一般來說,科學家往往不是流量所愛。
  • 顏寧美國再度斬獲大獎,她會改換國籍嗎?
    快樂,實在是太重要了。沒有快樂,整個身心就是僵硬的,只能靠理智硬拖著向前走。只有讓快樂本身做牽引力,才能夠輕裝上陣,讓創造力迸發出最大的能量。 這在顏寧的科研經歷中只是無數驚心動魄事件中的一個,以管窺豹,可以看出科研工作能給她帶來多麼大的快樂,或許跟詹姆斯邦德的探險歷程相比也不遑多讓。這也是顏寧堅持奮鬥的重要動力之一。
  • 當今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中國當代科研創新的新生力量  在不停的崛起  今天KK給大家盤點一下  45歲以下的中國兩院院士  不要問我為什麼跪在電腦前  大神們太強  我的膝蓋已經跪穿  今年最年輕院士候選人:顏寧  盧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齡人更快更受矚目。  就在今年的3月24日,Science在線發表了盧柯的一項全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通過適當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穩定性,從而可以大幅度調控納米金屬的強度。這一發現揭示了納米材料中軟化和硬化行為本質,澄清了過去三十多年來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
  • 遠離清華並沒有遠離網絡暴力,顏寧經歷韓春雨事件,直面網絡質疑
    ,然而從顏寧步入清華大學直聘正教授的那一刻起,國內很多人對她的質疑就一直存在,似乎是清華大學的冷凍電鏡幫才讓她完成科研成就,然而卻不知道,全球有冷凍電鏡的科研機構有很多,但是能有顏寧這樣成就的人並不多,而且僅2019年,已經遠離清華大學的顏寧就發表了4篇CNS主刊論文,成為本年度發表CNS主刊論文最多的華人科學家。
  • 顏寧這樣如此優秀的科學家,為何一直不結婚呢?
    1977年出生的顏寧今年已經42歲,按照我們傳統理解,早就應該結婚生子了,但至今顏寧仍舊沒有結婚,甚至沒有任何要結婚的跡象,如此發展下去,甚至有可能單身一輩子! 但那又如何呢?顏寧曾說過:我不結婚,從來不欠任何人一個解釋!
  • 顏寧:很多人追求成功,成功又是誰來定義的?
    2016年6月,顏寧出席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畢業典禮並做了演講。作為中國著名的結構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顏寧的演講自然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這並沒有錯,只是那種理想主義的氛圍已經漸漸的從人生之中淡去,青年人的生活過得越來越中年化,仿佛一生已成為了定格,青年人身上的那種激情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 13年前毅然回國的超級博士顏寧落選院士「負氣出走」?顏寧:扯淡
    「您可以不叫顏寧,叫顏值好了!」「謝謝啦,那寧字送給你了!」顏寧說,她是幸運的,從小到大父母對她只有兩人要求,一是健康,二是快樂。今年41歲的顏寧仍然單身,夫妻尊重她不婚的選擇,只是擔心她以後會孤獨,但看到她和實驗室裡學生相處的模樣,他們放心了。顏寧不是不戀愛,她是一直在和科學談戀愛,把科學視為自己的終身。
  • 顏寧專心搞科研43歲單身,王延軼嫁人39歲功成,誰才是人生贏家?
    王延軼嫁給教授37歲當所長,顏寧搞科研43歲單身,誰是人生贏家?顏寧與王延軼是兩個相似的科研成功人士,兩位女博士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學者的提升速度,他們的成長過程截然相反,顏寧一心搞研究做了美國外籍院士,43歲依然單身。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在線打假@顏寧!
    9月6日凌晨,清華教授顏寧在個人微博@nyouyou 中打假:微博帳號@顏寧 與我無關。 她表示,目前的微博帳號@顏寧 不是她開設運營的,但這個帳號卻有冒充「清華教授顏寧」來誤導網友的嫌疑。
  • 女科學家顏寧:以智慧定義美麗
    回顧自己回國的這些年,顏寧稱自己最滿意的就是將一個個極具挑戰的課題變得不再可怕。  「研究確實很難,可是越難越好玩不是嗎?」古靈精怪型學生:「學生物,是迷迷糊糊的選擇」  歸國不足十年,「玩兒」轉科研的顏寧已被譽為「傑出青年女科學家的榜樣」。然而當科學家並不是她打小就埋下的人生伏筆。
  • 顏寧和一諾:我們這些年
    ,在這個時候出來抖摟我和顏寧多年的曖昧關係,實在是有沽名釣譽的嫌疑……不過認識顏寧的應該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俺倆這對天生異性戀者多年的深厚感情,而且俺在學術界木有任何地位,想釣名也沒有任何基礎,所以也不怕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