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妨在百度上查一下顏寧就可以看到相關的介紹:
顏寧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章丘,結構生物學家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她現在才43歲啊。她的人生經歷實在太發人深思了!
她不僅僅人長得漂亮,學習儼然開了外掛,輕輕鬆鬆就讀清華大學,臨畢業時向普林斯頓大學自薦:我希望將自己的熱情投放在有價值的地方,我覺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符合貴學校大學的要求……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顏寧要報效母校清華大學,也要回報祖國,回到清華任教。
在清華大學短短幾年,顏寧多項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包括國際學術界膜蛋白領域多年無人解決的難題。
顏寧聲名鵲起,國際核心期刊發文發得手軟,獲獎無數,公認的「中國科學之星」。
憑顏寧真實的學術成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她就是一次次落選。
但願評選中沒有見不得光的貓膩吧?
2017年,顏寧突然從清華辭職,回到普林斯頓,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
顏寧到達美國兩年,就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她的學術研究就像她求學時一樣,又仿佛開了外掛,一路高歌猛進。
就在前不久,在美國僅僅工作生活三年的顏寧,獲得了美國女科學家組織的2020年度的最佳會員獎。
像顏寧這樣的人才,放眼全球也是罕見,以她的持續努力,未來的某一天獲得諾貝爾獎也屬正常。但是為什麼她想在國內發展,也想報效母校國家,但她又為什麼離開,留下無限的遺憾和反思。
有人說,一個院士都要給管科研項目的行政處長點頭哈腰的環境,一個外行官員可以管住內行大咖的體制,一個被權力籠罩的學術氛圍,是需要再來一次改革開放了!
顏寧獲得了美國女科學家組織的2020年度的最佳會員獎後,接受了一家媒體的採訪,面對記者的提問,她稱現在職業最吸引她的就是兩個字「自由」,時間自由,思維自由,學術自由。
中國為什麼留不住中國的人才?顏寧一生的經歷太發人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