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彰獲化學諾獎引發關注 日企全球布局鋰電原料供應網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日本鋰離子電池研究人員吉野彰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觸發日本國內對鋰離子電池行業新關注。《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企業近年加快鋰電產業投資,在全球構建鋰電池原料供應網。

日本科學家吉野彰(右一)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資料圖

日本電信巨頭軟銀集團2018年4月出資大約80億日元(約合5.2億元人民幣),購得加拿大尼馬斯卡鋰業公司9.9%股份。這家加拿大能源企業從事鋰礦勘探開採和冶煉,正在籌集資金,用以開採魁北克省霍布奇鋰礦山。霍布奇鋰礦是全球少有的鋰礦之一,預期年產量3.3萬噸。入股尼馬斯卡鋰業公司是軟銀集團首次涉足礦山。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將這筆投資視為「集團發展戰略至關重要一步」。

能源和貿易企業一向是日本投資礦產的主力,但在鋰電池領域,其他類型企業嘗試直接進入原料供應鏈上遊,驅動因素緣於這類資源在全球分布不均。

美國地質勘探局數據顯示,鋰電池原料之一鈷2018年全球產量14萬噸,其中64%來自剛果(金),那裡集中全球鈷儲量的大約一半。

去年鋰產量比前年增加20%,達到8.5萬噸。澳大利亞產量最高,佔全球60%,其次是智利19%。就鋰儲量而言,智利排名第一,佔全球儲量將近60%;其次是澳大利亞,佔將近20%;阿根廷鋰儲量佔全球總儲量超過10%。

鋰電池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等產業。《日本經濟新聞》解讀,全球對鋰電池需求不斷增加,而鋰電池主要原料貨源有限,促使新玩家直接參與鋰礦投資。

包括貿易機構在內,日本企業在全球積極布局鋰電池原料供應網絡。

豐田集團旗下貿易企業豐田通商聯手澳大利亞鋰礦開發企業奧羅科布爾公司,在阿根廷西北部奧拉羅斯鹽沼提煉鋰。豐田通商佔有這一項目25%的權益。按豐田通商的說法,那處鋰礦項目2014年開採以來,最大年產量1.75萬噸;2020年7月擴大規模以後,產能將是原來的2.4倍。

豐田通商和奧羅科布爾公司同時打算在日本福島縣合作建廠,生產用於鋰電池電解液的氫氧化鋰,預期2021年上半年投產,目標年產量1萬噸。

三井物產和住友金屬礦山在菲律賓投資兩家冶煉廠,生產用於製造鋰電池的鎳和鈷半成品。住友金屬礦山公司已經開發出電動汽車廢電池回收技術,最快2021年投入運營,實現鋰電池循環利用。

丸紅貿易公司2016年與澳大利亞西拉資源公司籤署合約,獲得在日本和韓國市場銷售球狀天然石墨的獨家代理權,每年最多5萬噸。球狀石墨是製造鋰電池的主要原料之一。這家貿易企業考慮與瑞典鋰電池生產商北方伏特公司合作,開發鋰電池循環利用技術。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吉野彰:鋰電十年內仍將主導電池產業
    帶著這些疑問,第一財經記者於上月專訪了今年因鋰離子電池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在吉野彰看來,鋰離子電池未來10年仍將主導電池行業,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將會對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前景會帶來「無法想像」的變革。無法想像的變革吉野彰從發現「portable」(可便攜)一詞開始流行,便意識到社會需要一種新的電池。
  • 「鋰離子電池之父」吉野彰獲「歐洲發明家獎」 有望角逐諾貝爾獎
    6月下旬,歐洲專利廳為旭化成名譽研究員吉野彰(71歲)授予了「歐洲發明家獎」。本月初,旭化成召開了對吉野彰獲得「2019歐洲發明家獎」的記者招待會。據了解,「2019歐洲發明家獎」表彰的是世界範圍內對技術進步做出貢獻的發明人。
  • 日本學者再獲諾獎:吉野彰等3人分享化學獎 他們開發了鋰電池
    而吉野彰也憑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成就,成為第8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科學家,同時也是第22位獲得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 -獲獎人簡介- 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 1922年7月25日,古迪納夫教授在美國出生,現年97歲。
  • 鋰電池領域獲2019諾貝爾化學獎 六股受關注
    鋰電池領域獲2019諾貝爾化學獎 行業公司望受關注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M·斯坦利·威廷漢、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本次鋰電池獲得諾獎認可,相關領域公司望受市場關注。可關注天齊鋰業、當升科技、國軒高科等公司。
  • 專訪:全球頂級鋰電科學家吉野彰/西美緒/Jeff Dahn/ Jean-Marie...
    專訪:全球頂級鋰電科學家吉野彰/西美緒/Jeff Dahn/ Jean-Marie Tarascon-鋰電池-電池中國網    「動力電池可以實現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兼得,關鍵是在設計和材料選擇上要很小心。這不容易,但是可以做到。」
  • 杭高特級教師解讀化學諾獎 上過中學的你肯定能看懂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已經揭曉,這是科學界的一次盛宴,但對於大多數中小學生來說,諾獎離他們還是太遙遠了。一位中學生對記者說,他已經關注諾獎多年,獲得諾獎的那些科學研究,他基本上看不懂。「我身邊很多同學,大多數不再關注諾獎了,主要原因也是看不懂,還不如刷幾道數學題。」
  • 諾獎得主「鋰電池先驅」吉野彰:如果沒選化學,他也許會去考古發掘
    10月10日,吉野彰在抵達日本旭化成公司時受到公司員工的熱情歡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記者 | 田思奇10月9日(周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M·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究領域的成就,稱他們創造了「可充電的世界」。其中,旭化成公司的研究員吉野彰成為第27位來自日本的諾貝爾獎得主(含美籍),也是日本第2位獲得諾獎的企業研究者。
  • 諾獎得主吉野彰激勵學生:沒有失敗就不會成功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近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旭化成公司名譽研究員吉野彰,在擔任教授的名城大學講了確定獲諾獎後的第一堂課。他從自己曾經的失敗經歷出發,鼓勵學生稱,「沒有失敗,就絕對不會成功」。
  • 「鋰電池之父」獲諾貝爾化學獎,A股鋰電行業公司已近百家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對鋰離子電池發展」的貢獻。現年97歲的古迪納夫也刷新了諾貝爾獎的獲獎年齡紀錄。
  • 【轉載】吉野彰:鋰電池重新定義未來 | 人物
    擇一事專一生2013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向在動力科研及科學創造方面取得傑出成就的人,頒發了俄羅斯全球能源大獎「The Global Energy Prize」,選中的全球技術專家有兩位,日本旭化成的吉野彰、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福爾託夫。
  • 化學諾獎花落鋰離子電池 3名美英日科學家獲獎
    原標題: 化學諾獎花落鋰離子電池,3名美英日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John B. Goodenough, M. Stanley Whittingham and 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
  • 永興材料聚焦原料礦石資源 布局完整鋰電產業鏈
    永興材料是一家專業從事高品質不鏽鋼棒線材、特種合金材料和鋰電材料的研發和生產的公司。本次股權變更及增加投資後,公司已投入試運行的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上遊原材料得到充分保障,為未來公司在新能源鋰電行業快速發展奠定了資源保障基礎。同時,公司也完成了自礦產資源開採至滷水生產至電池級碳酸鋰製備的完整新能源鋰電產業鏈。
  • 鋰電銅箔龍頭獲百家機構關注,公司已批量供應海外客戶
    來源:壹財信去年以來,新能源行業景氣度出現明顯提升,鋰電材料領域的上市公司受到追捧關注,近期固態電池曾一度引發鋰電池板塊分化。近日諾德股份受130多家機構調研關注,公司副總經理兼董秘李鵬程接待投資者表示,行業景氣度仍在提升。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吉野彰成為第27位獲諾獎日本人
    10月9日,日本研究員、71歲的吉野彰因鋰電池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至此,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增至27位。
  • 對中國鋰電池崛起,諾獎得主吉野彰這樣看
    對此,《日本經濟新聞》10月10日刊登了對剛剛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科學家吉野彰的採訪。這位創造了「可充電的世界」的化學家談了他的看法。吉野彰是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是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名譽研究員。在此次諾貝爾化學獎之前,他也曾獲獎無數,被稱之為「重新定義了未來之人」。
  • 吉野彰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到底憑什麼?
    10月9日晚上18點45分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日本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研究鋰離子電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
  • 解析投資:從獲諾貝爾化學獎的「鋰電池之父」看鋰電池行業
    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教授和斯坦利.惠廷漢姆教授以及吉野彰教授,因在鋰電池發明道路上所做的奠基性貢獻,榮獲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獲獎的科學家受到了廣泛關注,他就是現已97歲高齡的「鋰電池之父」——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教授。
  • 天能加速鋰電布局,中法合資引入全球尖端科技
    此次跨國合作為天能鋰電加速發展添置了新引擎,同樣也釋放出四大重要信號:01抓住機遇,主動布局鋰電業務近年來,中國鋰電池產量規模逐年擴大,發展態勢日趨健康,產業前景一片廣闊。天能作為新能源動力電池領軍企業,提前布局鋰電池業務,不斷加大鋰電池投資和研發的步伐,將鋰電池業務作為公司未來的重要戰略發展方向之一,實現產品、技術、市場、品牌等層面持續突破。
  • 中國鋰電企業的出海邏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想要在歐洲大展拳腳自然離不開其背後供應鏈的支持,中國鋰電供應鏈企業跟隨出海成為必然趨勢。2020年歐洲電氣化加速,一批具備「走出去」實力的中國鋰電企業相繼在歐洲建廠布局,帶動中國鋰電池產業鏈出海。
  • 吉野彰家人:他年年盼諾獎卻次次失望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吉野彰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