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看到大的那個地動儀是假的
是一位叫王振鐸考古學家,因為一直沒有挖掘出真正的地動儀,心裡有所遺憾,所以根據史書描寫所做。
所以,在之前大家看到一篇報導,課本中的刪除了地動儀的圖片。也就是下面這個:
為什麼要刪除,因為壓根兒就不是這樣,已經誤導了一代了,不能再誤導下一代了
其實早在1976年的時候就有人對這個錯誤進行了糾正。由於這個模型沒有經過科學的檢驗就列入我們的課本之中,對學生產生了誤導,為此教育部決定在2017年將張衡和地動儀在課本中徹底刪除,許多網友也可愛的表示到:我們這一代一不小心上了絕版課。
既然都說了,這課本上講的不對,那麼真實的地動儀是什麼樣呢?
我們先從這地動儀的起源開始講:
漢,永和三年,二月初三。
這一天,都城洛陽的那臺奇怪的機器,忽然發出了一聲「叮」的聲響。
那是那臺機器上朝著西北方向的那條龍,忽然吐下了含在口裡的鋼珠,恰巧落在下面張口等著的銅蟾蜍嘴裡。
張衡走上前去,拿起了鋼珠,望向西北方,皺起了眉頭。「有地震了。」他說。
周圍的人面面相覷,有人甚至嗤笑了一聲。沒有人有任何震動感覺。
三天後,隴西的信使快馬加鞭趕到洛陽報告:隴西地震,二郡崩塌!
京城上下,無不震動。人們奔走相告:「張衡大人的那臺地動儀,神了!」
這段故事,是對《後漢書·張衡傳》中一段記錄的擴寫。
原文只有35個字,摘錄如下:
「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張衡所在的東漢,地震很是頻繁。據《後漢書·五行志》記載,自和帝永元四年到安帝延光四年的三十多年間,共發生過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當時利用這架儀器成功地測報了西部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國的重視。這比起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但由於歷史久遠張衡地動儀已經失傳,沒有留下實物與圖樣只留下一些簡略的文字記載。
所以說,我們目前在各種圖文,包括一些雕塑作品中所看到的地動儀,都是所謂的地動儀,根本就不是張衡原版的
講到這裡,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