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可以跟你回家嗎》劇照 官方圖
作為全國首檔都市觀察跟拍式紀錄片,《可以跟你回家嗎》深入基層社會,片中,節目組在上海隨機選擇深夜還在外面的普通人,在獲取信任之後陪他們回家,真實還原都市中人們的生活百態和人性溫暖。這檔節目將於5月23日在優酷、bilibili首發上線。
跟拍都市夜歸人
《可以跟你回家嗎》裡沒有戲劇化的排演,分享的是一個個真實的人生,這種真實感是紀錄片的特性所決定的。在徵得對方同意之後,節目組跟隨都市夜歸人一起坐車回家,接下來就開啟聊天模式。在短短幾小時的交談中,《可以跟你回家嗎》不僅要叩開陌生人的家門,還要打開他的心門。雖然《可以跟你回家嗎》是跟隨一位路人回家,但故事主線和焦點卻不一定是這個路人。在第一期節目中,節目組跟拍了一位青春少女,最終呈現的故事卻是以她家裡的奶奶為主線。在點映的前兩期節目中,節目組實地走訪了光鮮的主播少女、陸家嘴的滬飄女孩、身兼雙職的高學歷計程車司機、77歲的「閨蜜」奶奶這4組人物家庭,在平凡的日常生活場景中讓觀眾體味到了久違的感動。
圖說:《可以跟你回家嗎》劇照 官方圖
「人人都有故事,家家都有微光」,《可以跟你回家嗎》挖掘到的二胎、原生家庭、隔代撫養、主播少女、情感婚戀、異地拼搏等社會話題具有很強的普遍性,主人公遭遇的困頓和他們積極向上心態一定能夠感染到不少人。在前兩期中,有兩位女主人公來自類似的破碎之家。
「電競女孩」5歲時失去母親,父親常年在非洲工作,她與奶奶一起長大,情同「閨蜜」。奶奶一家雖然是上海本地人,但是為了方便給爺爺看病,她還租著一個月7000多的房子,自己的老宅出租月租只有4000多。生活不易,奶奶卻坦言,「不開心就看小說,把自己從現實中剝離出來。」這位隔代撫養的女孩受奶奶影響,並沒有表露出所謂的「原生之痛」。
另一位女主人公是網紅主播,父母在她初中時離異。雖然被判給了母親,但是她還是主動與體弱多病的父親一同生活。過早接觸社會讓她比同齡人面對鏡頭時顯得更加成熟,但她卻表示自己越長大越自卑,空有一副皮囊。過了叛逆期,曾經的「問題少女」開始反省教育環節的缺失。這位光鮮的女主播表示,要改善下一代的精神。女孩的「原生家庭」不太幸福,但她明白自己的再生家庭將會是別人的「原生家庭」。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在中國的電視節目中,街頭採訪不算新鮮事,但問題一般與社會現象或新聞事件有關,很少會將普通人自身的生活和作為訪談重點。同樣的訪談節目,時間和場景也很重要,如果是在固定的演播廳,那麼被訪者很難放鬆下來,不自覺有一種「表演感」。
圖說:《可以跟你回家嗎》展現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 官方圖
在《可以跟你回家嗎》中,雖然送路人回家的時間並不長,但導演組善用這樣的親密陪伴迅速建立起信任感。尤其當訪談場景切換到了最私密的家中時,被訪者幾乎可以無視鏡頭,展現了最真實的自我。在紀錄片中,製作組能收集到最真實的素材,並以「陌生拜訪者」的姿態進入陌生人的生活,採擷一葉卻已知秋。
每個都市人都有自己的困頓、迷茫和夢想。每個人都在努力活成自己最好的樣子,你並不孤獨,《可以跟你回家嗎》讓我們抱團取暖,奮力向前。(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