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

2021-01-09 澎湃新聞
編者按:有人說,新冠肺炎疫情,將世界劃分為前新冠時代和後新冠時代,它深刻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也極大改變了世界的秩序和格局。歷史將怎樣記錄2020?澎湃評論部推出年終策劃《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記錄和書寫這特殊的一年。

聖誕節的下午,我在一家超市買東西。結帳時,年輕的收銀姑娘特地送了我一隻蘋果,包裝在漂亮的小禮盒裡。關門出超市後,她那笑盈盈的眉宇依然漂浮在寒風中的街道上空許久。

傍晚照例在健身房鍛鍊,當我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時,戴著口罩的聖誕老人神奇地出現在我面前,手裡抓著一把糖果,用英語向我祝福。我手忙腳亂地接過他的禮物,氣喘籲籲地問他新年好……

對於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這一年都不會是容易的。但我的聖誕奇遇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即使在這樣的艱難和悲傷的歲月,善意和溫暖也從沒有離開過我們。

這不僅是艱難的一年,還是困擾和衝突的一年。這二者又是連接在一起並相互促進的,世事愈艱難,人們愈容易起紛爭,紛爭使艱難愈加艱難……然而,我從這些看似喧囂的世事紛爭中聽出來的,其實是無邊無盡的孤獨。那些聲嘶力竭的相互指責,就是從一個個孤獨的靈魂深處發出來的一聲聲無助的嘆息。

孤獨因疏離和隔絕而起。未來的歷史學家在寫到2020年時,我會非常肯定地建議他們用「隔絕之年」來作為這一章的標題。這種隔絕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它們並不是從今年才開始,但過去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強大、堅硬、無處不在。

疫情嚴重時,一個個村莊、一個個小區被封閉;在世界上,疫情讓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築起銅牆鐵壁,人民與人民之間無法往來。對於那些全球化的樂天派來說,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地球村」的烏託邦沒有到來,但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國家倒成了汪洋大海中一個個孤立無援的小村子。

猜忌與爭吵在隔絕與疏離中滋長,它們發生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國家與人民之間,人民與人民之間。

與疫情所造成的物理隔絕相比,人們心理上的隔絕與疏離更加觸目驚心,也更加難以拆除。過去的那些貌似堅不可摧的共識一點一點瓦解,分崩離析。

社交媒體誕生之初,技術樂觀主義者曾經豪邁地宣布,它將「連接人們」——把分散在地球各個角落的不同國家、種族、膚色、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的人毫不費力地聯繫在一起。過去這10年,它們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但這種「連接」只存在於物理層面。在心理和情感層面,社交媒體曾經預言的「天下一家」的美麗新世界,即便不比10年前更遠,至少也沒有更近。確切地說,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過去,我們受制於空間限制以及交通、通信技術,終其一生能夠接觸和結識的他人非常有限。如今,我們看起來確實認識了很多過去根本不可能認識的人,我們大大地擴展了自己的社交疆界。然而,我們所結交的實際上都是在某些方面上與我們相同的人。我們與他們結成了一個個觀念(或趣味)的堡壘,而這些堡壘之間老死不相往來。有人恰如其分地用「信息繭房」來定義這種狀態。

我們的確實現了與更多人交流和溝通的形式,但我們從這些交流和溝通中聽到的其實只是我們自己的回聲。社交媒體在把過去的陌生人變成熟人的同時,也製造出了大量「同志」和「敵人」。正常的富於人性的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根本不應該有這麼多同志和敵人。

「連接人們」的初衷導向了「分裂人們」的結果。

在這一年裡,我不止一次地震驚於不同群體之間竟會如此無法溝通。圍繞著白熱化的美國大選,在「川粉」們眼裡像「牆壁是白的」一樣不容辯駁的事實,在「反川粉」那裡簡直就是精神病患者的喃喃囈語。反之亦然。這樣的涇渭分明和鐵板一塊不但讓大洋彼岸的人們一再撞得頭破血流,也在大洋的這一邊使曾經志同道合的人們形同陌路。

現在看來,所謂「全球化」也是如此。它並沒有將不同國家的人們凝聚成同一個共同體,它只是將過去的共同體拆散並重新排列組合:全球化將許多人從「民族-國家」邊界內的共同體中解放出來,沿著收入、階層、文化觀念等身份認同邊界製造出了過去並不存在的新共同體,而這些不同的共同體之間甚至比過去的「民族-國家」之間更加缺乏共同利益和共同語言,因而也就比「民族-國家」共同體之間更加相互隔絕、不可溝通。

雖然人們近在咫尺,但他們的心卻遠隔數億光年……這或許就是這個時代的宿命。

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曾說:「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這顯然是為他自己所診斷的「百年孤獨」病症開出的一劑解藥。但我很想修改一下他的藥方,「團結」不僅是一個被政治家們用壞了的詞,而且它更多地指向政治,而政治恰是這個時代的孤獨之病源。走出孤獨狀態的唯一途徑是拆除隔絕,尤其是心理上的隔絕。這就需要更多的傾聽、交流與溝通,以達成更好的理解。

在大多數時候,當人們各執一詞、尖銳對立時,真正的問題實際上並不是是非善惡之爭,而是他們相互聽不懂對方,他們也不願意、不屑於去聽懂對方。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最終將會發現,他們不得不傾聽並試著溝通。只要我們想要達成任何建設性的事業,我們就必須贏得他人的理解。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不得不更好地理解他人。對於少數人來說,孤獨是一種寶貴的財富,他們身上的力量正是從孤獨中生長出來的。2020年12月16日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這是一顆孤獨的靈魂,對這個世界的自我隔絕和自我放逐造就了這顆孤獨的靈魂,從中流淌出來的是不朽,讓一代又一代後人去傾聽,並受到激勵、振奮。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孤獨是一種需要用儘可能短的時間去克服的病態。它可能也是一個人、一群人成長和成熟的必經之途。我的一位年輕同事對我說,閱讀是對抗孤獨的最好的方式。他和現在的我一樣,都是做出版的,所以更專注於自己的專業。不過在我看來,閱讀難道不是傾聽和交流嗎?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無論是與身邊人、網絡上的一個個IP,還是書本背後的前人,美好的傾聽和交流總是從點滴善意開始,比如收銀姑娘的一隻蘋果。

設計 趙冠群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人民論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寶興不再孤獨」。日前,隨著醫療隊到來、道路搶通、通信恢復,乃至救援從縣城向鄉鎮延伸,蘆山地震中那些令人牽掛的「生命孤島」陸續走出險境,人們稍微鬆了口氣。從危難到重生,抗震救災中的「孤島現象」讓人感慨不已。   災難是一面鏡子。大江大海,大風大浪,一枝一葉的浮沉,往往映照一個時代的精神。地震猝臨,山河破損,轉瞬之間,家園頓成危地。
  • 【英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兩個地球兩端的人, 會在彼此的命運裡有所關聯嗎? 極慢上漲的海平線, 會對深居內陸的人造成影響嗎?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寶興不再孤獨」。日前,隨著醫療隊到來、道路搶通、通信恢復,乃至救援從縣城向鄉鎮延伸,蘆山地震中那些令人牽掛的「生命孤島」陸續走出險境,人們稍微鬆了口氣。從危難到重生,抗震救災中的「孤島現象」讓人感慨不已。   災難是一面鏡子。大江大海,大風大浪,一枝一葉的浮沉,往往映照一個時代的精神。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耳畔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耳畔 2020-04-04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他寫到,世界很大,但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和同學們有一個共同心願,為這個世界作點貢獻。他還說,願意將自己和班上小夥伴們做垃圾分類收集到的飲料瓶等可回收物品,換取成班級活動費用捐給世界衛生組織。最後他呼籲全世界的青少年攜起手來,盡其所能,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 草堂讀詩|賞析:約翰·多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衝刷,歐洲就會失去一角,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莊園,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無論誰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
  • 老戲骨海倫·米倫讀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疫情期間,英國國寶級演員海倫· 米倫(Helen Mirren)在家中誦讀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 多恩(John Donne)傳世名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
  • 靈魂拷問:災難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自成一體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小部分 如果海水衝掉一塊 世界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 島上書店: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這個書店是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坐落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上。書店的老闆有著最遠大真摯的理想和高傲孤獨的靈魂。老闆費克裡經歷了妻子離世的痛苦,整日酗酒,想溺死在酒瓶裡,本來這座書店就是當初和妻子一起創造的,他們默契地認為「沒有書店的地方不足以稱之為一個地方」。如今最像自己最懂自己的人離開,這孤島便真的成為了一座孤島。
  • 深度解讀《百年孤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時代讓孤獨永恆
    布恩迪亞家族雖然同在一篇屋簷下,但每個人都活成了一座孤島。對於這百年間生在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上的人來說,孤獨與生俱來,儘管他們孤獨的具體表現並不相同,但在時代的背景下殊途同歸,不同的生命軌跡全部歸於孤獨,時代讓孤獨成了永恆。
  • 有聲│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作者|約翰 · 多恩 朗誦|謝東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敲響詩歌簡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約翰·鄧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鐘聲為誰鳴響?
    5 二月 星期三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英國 ] 約翰·鄧恩,林和生 譯 沒有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 ; 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 如果海流衝走一團泥土, 大陸就失去了一塊, 如同失去一個海岬,
  • 李佳琦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是什麼梗 李佳琦回應董子初benny事件
    李佳琦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是什麼梗  李佳琦與董子初爆發罵戰後,李佳琦直播間中表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總會有人溫暖你」所以自己不在乎被罵,只為喜歡自己得人開心!
  • 雙語| 老戲骨海倫·米倫疫情中讀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疫情期間,英國國寶級演員海倫· 米倫(Helen Mirren)在家中誦讀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 多恩(John Donne)傳世名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整體的一部分。
  • 《島上書店》: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生浮島終有靠岸時
    這些厲害的頭銜,難免讓人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擔憂,而吸引我讀這本書的原因,僅僅是從前讀過英國詩人約翰·多恩寫在詩裡的一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而這句話也被寫在了《島上書店》的封面上。《島上書店》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
  • 疫情下我的春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一句句溫暖如春、發自肺腑的關懷承載著生命的重量,也承載著團結的力量。窗外,嗶哩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地響起,給這個漫長的夜晚增添了不少溫暖。
  • 摸摸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李佳琦,直播時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總有人來安慰你。」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每個人都有情感和歸屬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得細緻。摸摸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當你走出了孤島,開始與世界發生聯繫,任何人都可能給你帶來希望,前提是你願意接受這一切。也希望我們都有治癒自己的能力,不要輕易被挫折打敗。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愛心人士給鄆城交警送去防護用品
    鄆城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對顏棟的熱心義舉深表感謝,顏棟說:「在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祝願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身體健康。相信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同舟共濟,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島》: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
    △《島》2020版封面 對於這座島的歷史,大部分人只有殘忍的好奇 《島》的靈感來源於一座真實的小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片陸地。」 這是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的一首詩,詩中探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古老而又恆常如新的命題,在疫情之下的2020年引發了更多人的思考。
  • 《普通人normal people》:有時,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黛西·埃德加-瓊斯飾演孤獨、易受驚嚇的瑪麗安娜,新人保羅·梅斯卡爾飾演外向、受歡迎的康納爾。01從殘缺到健全關於人格關於心理關於情感成長 幾乎沒有人擁有完美的人格,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點「毛病」,我們該如何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