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常用的各種調料——細說
有的朋友只會說別人做的飯好吃可口,別人加入的調料自己也加了,為什麼就是做不出那個味兒呢?那就是調料 香料用的不到位,下面我給大家分析,會用調味品了,飯菜自然就美味了!
調味料也稱佐料,在做飯的時候少量加入菜裡面來改善其味道的食品,常見的有:油,鹽,醬,醋等。
食鹽——用豆油,菜籽油炒菜的時候,要到最後放鹽;用花生油炒菜時,需要先放鹽,這樣能降低黃麴黴素菌;用葷油炒菜的時候,可以先放一半鹽,能去除葷油裡面的有機氯農藥,菜炒好後再加入剩下一半鹽;做肉類菜品時,最好炒到八成熟放鹽。
味精——當加熱到120度以上時,味精會變成焦化穀氨酸鈉,不僅不會提鮮味,反而有毒性。還有就是素菜跟肉菜放的時候也不一樣,素菜出鍋時候放,肉菜炒好後停會兒再放!
醬油——醬油的加入可以改變菜的顏色,但是不能高溫一直煮!
醋——炒菜的時候,在蔬菜下鍋後放點兒醋,能減少蔬菜裡維生素C的流失,幫助鈣,磷,鐵等礦物成分的溶解,提高菜的營養和對人體的吸收利用率。
糖——在製作糖醋鯉魚等菜品時,需要先放糖後放鹽,食鹽的「脫水」作用會促進蛋白質凝固而使食材不那麼容易把糖吃透,影響味道。
酒——做魚,羊肉等肉菜的時候放一些料酒,可以藉助料酒的蒸發,除去腥氣。
香油——炒菜出鍋時後淋上麻油可增加香味,醃製食物時也可加入增加香味。
香料
香料是為了提高食品的風味兒添加的天然植物為原料加工成。常用的天然香料有八角,茴香,花椒,姜蔥蒜,胡椒,薄荷,丁香,香葉,草果和桂皮等。
蔥——蔥常用於爆香,去腥,也可以在做好菜的時候撒在上面增加香味。
姜——姜可用於去腥,除臭,並可以提高菜的風味。
辣椒——辣椒可以使菜餚增加辣味,並增加菜品的顏值。
蒜頭——常切片或切碎之後爆香,可搭配菜色,也可增加菜的香味。
八角——八角又稱大茴香,常用於紅燒及滷其香氣及濃,宜酌量使用。
丁香,香葉,花椒,桂皮可以熬製大料水,可以在做大燴菜,或是調製涼菜時使用,這樣會我們跳出來的菜就不會只有單一的味道!
草果,肉蔻,豆蔻,白芷這些香料可以加入(丁香,八角,香葉,桂皮)一起熬製一鍋滷煮水,用來滷製肉類比較合適。(白芷可以去除羊肉羶氣,其他肉類沒有必要加入)
醬料
醬料——作為烹飪的輔助材料,醬料的作用不能小看,它既有調味,增香,增色的作用,又有著嫩滑食材的作用,醬料的運用往往是烹飪的關鍵。
辣椒醬——辣椒醬是紅辣椒磨成的醬,又稱辣醬,可以增添辣味,讓人食慾增加,並增加菜的顏色。
豆瓣醬——豆瓣醬油爆之後顏色及味道會更好。以及豆瓣醬調味的菜,不要加入過多醬油,不然菜就會過鹹。
芝麻醬——芝麻醬本身較幹,可以調稀後使用。
番茄醬——番茄醬常用於茄汁糖醋等菜,並可以增加菜的顏色。
XO醬——大部分XO醬主要是由海鮮提煉濃縮而至,適用於各種海鮮料理。
其他調料
其他調料也是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常見到的,不是做飯必須的調料,它可以有助於煮菜的調味,增色,不是烹飪中必不可少的。發酵粉——主要用於面點使用。澱粉——使用時候把它用水和開,就可以讓湯汁濃稠。小蘇打粉——以少量的小蘇打醃製漬肉,可使肉質變得嫩滑。豆豉——幹豆豉用以前用水泡開,再剁碎使用。溼豆豉只要洗乾淨就能使用。幹辣椒——可以去腥,除羶味,用油爆炒時需注意火候,避免炒焦。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