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條件論證

2021-01-11 得法思踐

條件論證,是一個「如果……那麼……」的結構的論證。例如,「如果努力工作,那麼將會升值加薪」,「如果周天天氣很好,我們就去露營」。這類論證中,先設定一個條件,一旦達成這個條件,就會有確定的結論。

這是一個有效論證,如果前提成立,則結論必然成立,真實前途帶來真實結論。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條件論證並不像邏輯學上那麼嚴謹。

「如果周天天氣很好,我們就去露營」,這裡面的前提和結論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或許周天天氣很好,由於一些其他沒有料到的原因,並沒有去露營。

「如果小明在跑步,那麼小明一定是在移動」,這裡的前提和結論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繫。由於小明在跑步,一定是在移動,不可能既在跑步又不移動,如果一個人沒有在移動,那麼就不可能是在跑步。

條件論證的前提與結論是必然關係,前提條件達成,結論則成立。現實生活中,嚴格意義上條件論證很少,前提條件實現,結論不一定實現,結論只是眾多可能性中的一個。

所以,現實中我們的目標是儘可能嚴謹地建立條件論證,使結論的出現的可能性最大。前提和結論的聯繫越緊密,結論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要儘可能地多了解前提和結論,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

相關焦點

  • 演繹論證和歸納論證
    也就是說,每一個論證其實都在做這樣一件事:用其前提對其結論給出合理的支持。那麼根據論證的前提對論證的結論給出支持的方式,邏輯學家把論證分成兩大類別:演繹論證(deductive argument)和歸納論證(inductive argument)。
  • 什麼是「演繹論證」? 邏輯學
    重要的是要強調,一個論證是否有效,僅僅取決於論證的形式。一個有效的論證——形式正確的論證——依然可以有一個假的結論。考慮這一論證:注意,例4在形式上與例3完全一樣。結論顯然是假的,但是,這個論證依然有效。可是,如果一個演繹論證的結論可以為假,那麼它好在哪呢?答案是,如果初始陳述為真,那麼就可以保證結論的真。
  • 邏輯論證 vs 政治論證
    論證是對論證對象的確立,論證結構的構件,論證過程的推導,論證方向的選擇,論證結果的界定與升華。論證從類型上可以分為兩大類:邏輯論證和政治論證政治論證昨天那篇說了,是關於說服力的表現,說服力的表現分為叄個相對獨立的方面:人物魅力 character/credibility 情感影響力 emotion 和邏輯理性 reason and logic今天說邏輯論證。
  • 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
    演繹論證和歸納論證演繹論證是從一般到個別,歸納論證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論證得出的是必然性結論,歸納論證得出的是可能性結論。演繹論證從一個大前提開始,這個大前提通常是全稱命題,並且為真,通過小前提得到結論,該結論是原始命題背後隱含的規律,典型的就是三段論。
  • 突圍法律論證困境
    阿列克西指出,法律論辯是理性實踐論辯的特殊形態,其所討論的是什麼應做、什麼不應做或什麼允許去做、什麼不允許去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與確定性的要求相關聯。法律論辯主要涉及的法律判斷證成問題包括內部證成和外部證成兩個層面。
  • 邏輯思維語言~論證
    思維導圖一、什麼是論證論證是邏輯學的核心內容,是邏輯思維的具體表現形式。二、正確論證的形式為了使論證正確有力,除了前提正確、符合事實、與結論密切相關外,我們還要關注論證結構的有效性,才能使結論有說服力;簡單地說,就是要內容(正確)真實、結構(形式)合理。論證形式最著名的是三段論,反映了人類思維的習慣性運作。三段論用符號表示就是:每一個M都是P。
  • 論證類型 | 演繹與歸納
    演繹論證的這個條件又是確定一個論證的身份以及評估1個論證的質量的條件,使用有效性validity這個屬性指標來評估此外,分享幾個關聯演繹論證質量的指標effectiveness: effective reasoning - 狹義上就是演繹推理形式soundness: sound argument - 前提為真+
  • 超越感覺:什麼叫論證?
    而這個邏輯,更準確地說,是論證。 《超越感覺》的第六章What is Argument?,就專門講了論證的問題。 論證,即列出支持判斷的推論。 翻譯成人話,論證就是一個列出理由以支持某種觀點的過程。是的,論證是一個過程。 在近代知識體系中,論證涉及到一門專門的學科:邏輯學。但從實用角度看,這裡沒有必要具體展開。論證的內容,就是從前提到結論。
  • 【乾貨】三段論是否是循環論證
    首先明確,什麼是循環論證?論證,就是從一系列前提,經過推理規則的推演,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循環論證指的是,前提的得出需要用結論來推導,而不是「前提為真依賴於結論為真」。(實際上後者等價於「結論是前提的必要條件」)那麼,「所有人都會死」這個前提需要依賴於「蘇格拉底會死」這個結論才能得出嗎?    並不是。
  • 高考議論文如何展開論證?
    考情分析論點、論據、論證是議論文的三大要素。何為論證?論證就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和過程,是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關係的紐帶。如果說論點解決「證明什麼」的問題,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的問題,那麼論證則是解決「怎樣證明」的問題。
  • 97思維模型:圖爾敏論證模型
    一、什麼是圖爾敏論證模型圖爾敏論證模型有6大元素組成,包括主張、依據、正當理由、支援、模態限定詞、反駁六個方面。圖爾敏以「哈裡是英國人」為例論述了圖爾敏論證模型的論證過程:1、主張「主張」即我們想要證明和確立的結論。主張是一個斷言,是一個命題,是一個用語言來表現出來的人的要求,並且做出斷言者要證明斷言的成立。
  • 【特稿】當我們在談「循環論證」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什麼是循環論證?稍微專業一點來說,循環論證是邏輯學上一個典型的謬誤類型,它的基本特徵是用來證明論題的論據的真實性依賴於論題本身的真實性。我們用兩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第二個例子是經過了一定包裝的某場比賽的立論,其中辯題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豈能無愧於心,但求盡如人意」,正方給出標準,這是一道為人處世的態度選擇題,因而要看哪種態度更符合人生命的本真,那生命的本真是什麼呢?正方給出定義:追求自我內心。當然場上辯手的具體表述進行了多層次的包裝,但是當釐清楚關鍵的概念定義和比較標準以後,不難發現這也是很純正的循環論證。
  • 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加強論證
    在l公務員的考試中,判斷推理這一科目在行政能力測試中佔40道題,也就是總體量的三分之一,所以判斷這一科目學習的好壞對於整個行測成績顯得尤為重要,在判斷推理的學習中,論證部分又是一個學習的重點,今天就對論證中的加強論證進行總結1.加強論證接下來我們就用具體的題目來看一下,加強論正的具體應用 【例 1】(2015 聯考)礦產勘探人員觀察發現
  • 論證N+1維空間=N維空間+一維空間+R
    目錄為何要論證這條公式這條公式是什麼如何論證這條公式論證這條公式有什麼用通過這條公式得到不同維度的空間關係,就是論證這條公式的意義所在。這條公式是什麼。專門用來研究相鄰維度的空間關係而產生的公式。公式簡潔地表達出空間的維度相鄰是會什麼樣的。起初這條公式來自一個特例:一張白紙的故事,一張白紙被擠壓得非常薄時,能否用長、寬就描述出來白紙的幾何形態呢!
  • 考試必考知識點錯誤總結,老魚帶你做論證
    解決對策為了這個更好地解決我們的論文中的部分題目,所以我們首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論證的組成到底有什麼,什麼是論證?其實論證整就相當於是我們關於一個論題給提出一個觀點,這個觀點,可能是我們這個題幹中的某一句話,或者是某一個組織所得出的這個結論,那接下來提問方式就是讓我們。讓我們加強這個觀點,或者是讓我們削弱這個觀點。
  • 2022京考行測技巧:削弱加強論證模型之求異論證
    削弱加強是行測判斷推理考試中的重點和難點,其中在國考、省考、事業單位的考試中均佔較大比重,其實有些削弱加強的題目,它們有著特殊的論證方式,有其典型的削弱和加強的角度,如果在做題時我們能夠識別,那麼將會幫助我們提升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接下來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削弱加強題目論證模型中的求異論證。
  • 克裡普克關於身心屬性二元論的論證
    索爾·阿倫·克裡普克在1970年的普林斯頓大學講座中,在《命名與必然性》中提出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反對身心同一性理論的論證,支持某種類型的屬性二元論。這一論證旨在解釋心靈和身體之間的關係,在對跨世界同一性條件的性質和邏輯、語義學和語言哲學中的指稱理論進行全面哲學處理的背景下,在相對較高的抽象層次上解決心靈-身體問題。
  • 循環論證
    ,而用洛必達法則求導得到結果無疑是循環論證.循環論證是什麼?舉例說明:「為什麼長得胖?這兩段話就是經典的循環論證,他的最大特點是同義重複.那麼這道極限題應該如何做?首先我們複習下高中的和差化積公式:
  • 技巧丨2019年議論文論證方法訓練
    常見論證方法1、舉例論證:所舉的能證明論點的具體事例、概括事實、各種現象、統計數據,及作者對此所做的分析,合為舉例論證。(擺事實、事例論證)作用:說理更具體、觀點更鮮明,說服力更強。答題思路:用什麼典型事例論證什麼論點,論證十分具體,使作者的觀點表達得更鮮明,說服力更強。
  • 《推理論證》詳細解讀
    【推理·論證】推理,是人們的思維活動過程,是根據幾個已知的判斷,確定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過程一、分類:(1)合情推理,是由幾個現有的已知判斷,根據個人經驗和認知範圍,確定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方法;合情推理又分類為歸納推理(歸納推理又分類為,完全歸納推理與不完全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2)演繹推理,是由幾個現有的已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