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一碗「暖粒粒」的滋補湯水,那是最愜意的時刻。然而喜歡煲些養生湯水進補調整身體的你們,已經有好的湯水菜譜了嗎?如果沒有,這份由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營養科周佩明副主任中醫師推薦的幾款湯水菜譜,你不容錯過。
製法:將羊肉洗淨切塊,同當歸、姜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共熬湯,爛熟加調味品,飲湯食肉,每周飲用1--2次。
功效:當歸活血養血,生薑溫中散寒,羊肉養血益腎,合為補血益腎養顏。
原料:百合30g、銀耳40g,雞1隻,,南杏少許,紅蘿蔔200g,姜2片,鹽適量。
做法:
1、將銀耳洗淨,用清水浸透;雞剝皮,去內臟,焯水後用清水衝洗乾淨;紅蘿蔔去皮,切厚塊。
2、加適量清水人湯煲煲開後,放入雞、百合、南杏、銀耳、紅蘿蔔及姜,煲開後,改用慢火繼續煲約3小時左右,加入調味料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增強體質,延年益壽。適宜氣血虧虛人群。還可用於咯血、乾咳、口乾渴、咽幹、肺胃陰虛之咳嗽、便秘及吐瀉所致之陰液虧虛者。
禁忌:風寒咳嗽者忌食。雞肉性溫熱,陽盛體質之人慎食。
原料:白蘿蔔、紅蘿蔔各2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
1、將紅蘿蔔、白蘿蔔去皮洗淨切塊,羊肉洗淨切塊,並於沸水中焯去血水備用。
2、沙鍋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後放入羊肉、生薑、料酒,小火煲至六成熟,加入蘿蔔,燜至羊肉爛熟,調入精鹽、味精即成。
功效:蘿蔔與羊肉一起煲,不但有去羶作用,還有助消化的功效,能補脾腎,壯筋骨,御風寒,且補而不膩,消而有度,不易上火。
功效:增強體質,延年益壽。適宜氣血虧虛人群。還可用於咯血、乾咳、口乾渴、咽幹、肺胃陰虛之咳嗽、便秘及吐瀉所致之陰液虧虛者。
禁忌:風寒咳嗽者忌食。雞肉性溫熱,陽盛體質之人慎食。
做法:
海參用清水洗淨,切塊,放入滾水中略燙後撈起。豬骨放入滾水中出過水。
將豬骨先煲1個半小時後再放入海參一起煲半個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海參味甘、鹹,性溫,入心、腎經。此湯有補腎益精養血、滋陰潤燥潛陽之功效。
原料:豬小排(豬肋排)250克,輔料:白蘿蔔100克,調料:鹽5克,味精2克,醋5克,大蔥10克,姜5克。
做法:
1、將豬小排骨洗淨,剁成段;白蘿蔔去皮,切成塊;蔥切段,姜切片備用;將鍋置於旺火上,倒入清水燒開,下入豬排骨塊和醋煮開。
2、撇淨浮沫,加入蔥段、薑片燒開後,加入白蘿蔔塊,倒入沙鍋內,蓋上鍋蓋,改用小火煮2個小時;至豬小排骨肉熟爛離骨,揀去蔥段、薑片不用,放入精鹽調好口味即可。
功效:蘿蔔排骨湯的功效包括涼血止血,開胃健脾等。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給在文末點個↓
三水發布綜合整理。來源:健康佛山。了解更多三水新聞資訊,您還可以登陸三水新聞網或下載「大美三水」手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