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靚湯:生地黃圓肉燉雞湯、山楂炒麥芽煲泥鰍、花膠生薑煲牛尾

2021-02-27 醫家有嘢講

摘自廣東省中醫院資深藥師佘自強

《今日靚湯》系列叢書

生地黃圓肉燉雞湯

益氣養血、滋陰益胃

  生地黃圓肉燉雞湯是冬日女性和中、老年人的養生湯水,同時對白細胞減少症的氣血兩虛、面色無華、頭暈眼花、神疲乏力等有較好的食養效果,亦為此方面的藥膳湯水。湯中的生地黃為養陰中藥,能養陰增液、清熱涼血,圓肉和大棗均藥食兼之,能益心脾、補氣血、生津液。此湯烹製時亦可加入飴糖亦可不加。

  材料:生地黃25克、圓肉30克、大棗5個、鮮光雞1隻、生薑4片(如用飴糖時可不用生薑,飴糖適量便可)。

  烹製:各藥物浸泡、洗淨,大棗去核;光雞去髒雜、尾部。生地黃、大棗切碎混合,如用飴糖時加以拌勻,塞入雞腹腔內。放進燉盅內,加入米湯1500毫升(6碗量),加蓋隔水燉2個半小時便可。此量為3~4人用。

山楂炒麥芽煲泥鰍

和中開胃、消食下氣

  材料:山楂、炒麥芽各25克,泥鰍300克、豬踭150克、生薑3片。

  烹製:藥材洗淨;用熱水或鹽洗淨泥鰍;豬踭洗淨,切塊。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水10碗,煲約1個半小時,下鹽便可。

花膠生薑煲牛尾

益腎補血 壯腰膝 強筋骨

  過了冬至後,南方進入隆冬時分,今日靚湯宜花膠生薑煲牛尾,其湯醇香可口,有益腎補血、壯腰膝、強筋骨的功效。

  材料:花膠80克、生薑6片、牛尾1條。

  烹製:花膠反覆用溫水、冷水浸發至軟,晾乾水,置鍋中下少許油稍炒片刻,再洗淨切段;請售者把牛尾處理乾淨,置沸水中下姜與酒滾沸片刻,再洗淨(「氽水」),切段,與生薑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40分鐘,下花膠再煲40分鐘,下少許紹酒和適量食鹽便可。為4~5人用。

相關焦點

  • 今日特搜靚湯 - 枸杞頭粉葛煲青皮鴨蛋湯 - 滋陰降火,清退骨蒸
    所以今天搜指仔就繼續用枸杞頭,來教大家煲一個「枸杞頭粉葛煲青皮鴨蛋湯」。枸杞頭食療功效多樣,能補能清。再配搭解肌退熱的粉葛,降火的青皮鴨蛋,三者功效協同,合而為湯,對於清虛熱、退骨蒸有良好的食療功效。食材:鮮枸杞頭 300克粉葛 300克青皮鴨蛋 4個瘦肉 100克生薑 2片做法:準備好所有材料:鮮枸杞頭洗淨、斬段;粉葛去皮、切塊;瘦肉切小塊、汆水;鴨蛋洗乾淨。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瓦煲,加清水8碗,武火煲半小時。鴨蛋連殼煲半小時,再撈起來剝殼。
  • 冬天怕冷的人:蘑菇羊肉煲 最適合你!
    蘑菇羊肉煲:蘑菇韌Q,羊肉酥爛,極鮮無比。禦寒防燥從內調理。
  • 1.29靚湯:止咳平喘化痰的兩款湯
    摘自廣東省中醫院資深藥師佘自強《今日靚湯》系列叢書 寶珠姐:我兒子咳嗽,有痰聲,請問煲什麼湯好?中醫認為其性溫,能開胃順氣、生津止渴,且橙肉有健脾作用,橙皮有化痰功效,配以少許豬瘦肉、姜燉之,有止咳平喘、開鬱下氣之功,對寒咳、熱咳、頑咳的輔助治療效果十分明顯,配合藥物治療的同時宜1日1次或隔日1次。  材料:鮮橙1個,豬瘦肉、生薑各薄薄3片。
  • 老廣說第23期: 老廣常煲的湯——北芪黨參紅棗煲雞湯
    它就是——北芪黨參紅棗煲雞湯。想必大家不陌生。我們去看病,經常能看到醫生開的藥方裡有這味藥材。這味藥材主要的功效是:提高人體免疫力。北芪其實就是黃芪。品質好黃芪出自黑龍江、內蒙和山西等地,叫北黃芪。出自山西等地的黃芪叫西黃芪。好的黃芪,能聞到一股很香的藥材味道。黃芪保存要用密封玻璃罐保存,放在陰涼的地方。可以考慮放冰箱裡。不然,太熱的地方會生蟲。
  • 今日特搜靚湯 - 核桃木耳鮮準山煲水雞 - 健脾養肝,滋腎益氣
    那今日的「大廚靚湯」就是健脾養肝,滋腎益氣的核桃木耳鮮準山煲水雞。水雞的全名其實應該叫做「白面水雞」,是一種鳥類,通常棲息於長有蘆葦或雜草的沼澤地和有灌木的高草叢中,我國多地均有養殖。白面水雞營養價值豐富,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補充人體需要的蛋白質的含量。另外開始入秋,肝腎大家都要注意下了。所以我們就加入了核桃,補腎補腦,讓大家喝了更有精神。
  • 【每日藥膳】黨參百合煲豬肺
    秋冬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高發季節,此病在急性發作期和慢性遷延期應以控制感染和祛痰為主,同時更要配合藥膳食療,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黨參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的功效,百合有溫肺止咳、養胃生津、安神潤膚的作用。豬肺被廣東民間稱為「以形補形」的養肺補肺之食品,中醫亦認為能健胃。
  • 【答疑】靚湯姐姐:熬夜喝什麼湯?貧血調理有偏方嗎?
    「四物湯」是中醫補血、養血的經典藥方,而作為一種補劑來說,它具有溫燥性質,所以對一些溼熱體質或陰虛內熱的人來說,服用四物湯容易上火、長痘痘,此時需要採用四物湯加減,例如加入一些生地、玄參以滋陰清熱,減少藥方的燥熱之性。因工作原因經常熬夜。這半個月經常腰酸、疼,看中醫說是腎虛。請問一下煲什麼湯喝好?謝謝!
  • 今日特搜靚湯 - 蘋果銀耳煲豬腱湯 - 健脾胃,潤肺燥,防衰老
    功效:立冬剛剛過好多街坊這兩天和我講他們如何摩拳擦掌準備煲幾個大補湯水滋補一下,其實不用這麼緊張,說起來冬令進補的時機通常有三個講法,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第二是在冬至前後,第三是三九天,經過多年來的總結,有關專家認為一般來講在冬至前後進補效果是最好的
  • 一個妙方:生地熟地龍骨湯
    面部毛孔粗燥,長痘痘的人兒,可常煲生地熟地龍骨湯。材料:生地60克、熟地20克、龍骨適量、蜜棗2顆、生薑1片此湯不僅可細緻毛孔,清痘,還可清熱解毒、補血。為什麼有此功效?先要看生地和熟地的由來。地黃是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這個根部就是藥材。鮮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就成了生地黃,再經過泡製,就成了熟地黃。孫思邈的九蒸九曬工藝,就是泡製的「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飴」的熟地黃。生地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
  • 冬主補腎,男士專屬花膠燉湯
    材料:魚膠15克,與豬骨或雞骨。製法:加水適量,煲數小時後加調料即可食用。材料:安南魚膠、成鰵花膠20克 蓮子、枸杞適量。製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電燉鍋,加水上高檔燉3.5小時,調味即可食用。功效:食療寒胃、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有根治療效。體寒,冬天怕冷者也適合。
  • 膳食膳盅:祛溼養生湯—赤小豆綿茵陳煲鯽魚
    1.綿茵陳30克,赤小豆50克,小鯽魚500克,蜜棗2個,生薑3片,要是有炒扁豆各可以放50克一起煲更好。7.熱油鍋下洗淨的鯽魚兩面煎黃。8.煎好的鯽魚,綿茵陳等材料全部放進湯鍋煲9.大火煲開改小火煲10.煲1.5小時即可,可放適量鹽調味。
  • 【冬季湯譜】紅棗花生鯽魚排骨湯+花膠杞子煲雞腳
    功效:紅棗花生鯽魚排骨湯有花生特有的香味,喝起來相當美味,而且能補血、增加乳汁,還能利胃、強筋骨,充分運用了食材本身的功效,對生產後的女性很有好處。花膠杞子煲雞腳  材料:花膠(魚肚)5兩,瘦肉8兩,枸杞6錢,香菇8朵,雞腳1斤,姜3片。
  • 冬天多煲這10種湯,孩子喝了易長高又少生病
    配料:泥鰍+茨實+淮山+薏米做法:泥鰍買回來,直接在袋子裡撒幾勺鹽。泥鰍自然會不斷翻動,身上的黏膜就會脫落。然後用水衝乾淨。然後少油落鍋,將泥鰍爆炒一下,落四碗水,滾一下,然後轉落個細煲,加茨實+淮山+薏米一起煲濃。湯直接用,或用來煮麵煮粥。
  • 寒潮來勢洶洶,來個花菇烏雞燉花膠滋潤一下吧~ | 周末廚房
    一直以來,花膠和烏雞都是深受女士歡迎的養顏食物,因為它們有很好的滋陰效果。今日我們就用它們來煲一個花菇烏雞燉花膠。花菇可以滋陰生津,用溫度70℃左右的熱水浸泡,會分解出含有香味的物質,使香菇更加鮮美,更有營養。如果用涼水浸泡,則無法有效催發這種物質,泡發出的香菇會不好吃,營養也大打折扣。
  • 今日養生方|田雞煲雙豆,健脾祛溼又補虛解困
    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推介一款清補有益的炒扁豆赤小豆煲田雞湯,適宜那些體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粘膩的脾虛夾溼或肺脾兩虛證候的人群食療之用。 白扁豆本能健脾祛溼,經加工炒制後更能加強其健脾祛溼的作用,而且藥性不涼,反偏溫。《食性本草》曰:「赤小豆堅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說明赤小豆清熱利水祛溼功效明顯,它的利尿作用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患者均有輔助治療作用。此外赤小豆還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輔助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預防結石和健美減肥的作用。中年脾虛溼熱證候的體胖人士適宜多食用。
  • 冬季煲靚湯,暖身又養生!這5款當季養生湯水哪個適合你?
    然而喜歡煲些養生湯水進補調整身體的你們,已經有好的湯水菜譜了嗎?如果沒有,這份由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營養科周佩明副主任中醫師推薦的幾款湯水菜譜,你不容錯過。功效:當歸活血養血,生薑溫中散寒,羊肉養血益腎,合為補血益腎養顏。
  • 秋冬花膠煲雞湯,補血益氣,皮膚想不好都難!
    花膠是廣東人食療的聖品,探病人、給產婦,更是會煲花膠雞湯。而廣東人又強調,花膠對女人特別好,還有美容的功效。
  • 每日一湯:土茯苓龜板黃豆煲水鴨【南大培訓】
    食材:鮮土茯苓400克,龜板40克,黃豆60克,紅棗3個,水鴨1隻,瘦肉50克,生薑3片,鹽適量。
  • 今日特搜靚湯 - 白蘿蔔臘鴨腿煲大骨湯 - 補虛養身
    但是家裡每天吃腊味,未免很易讓人生厭,所以「特搜」今天推介一款靚湯——白蘿蔔臘鴨腿煲大骨湯。既可以為家裡減少一下腊味的庫存,又能幫助自己在初春補虛養身,滋潤調燥。臘鴨有滋陰補虛、利尿消腫的功效,對男性陽氣不振,或患有水腫的病人都很適宜。我們煲湯選用的是臘鴨腿,是臘鴨的精華部分,補虛養身功效更加特出。豬腿大骨又可以補益骨髓、滋潤調燥。配白蘿蔔可以解膩。還要準備生薑3片,適量的香菜和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