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送完素素去學校,回來路上,一路看著蕭瑟的樹叢灌木,踩著秋季落下的樹葉,在雨後泥濘的爛泥中,那麼刺目,也那麼理所當然。
的確,生命是無常的,聚散終有時。你看樹葉,春天那麼蔥綠醒目,夏天那麼鬱鬱蔥蔥,它與樹的完美組合讓難熬的夏天變得沒那麼難過,也為人們所稱慕。在那時,我們都不會想到總有一天,樹葉會落下,或者說,我們根本不會去想樹葉什麼時候落下。
直到樹葉落下的時候,我們才覺得,樹與樹葉的共存,其實也就兩季的短暫時光。不管與樹多麼的親密,到了秋天,樹葉都得告別大樹,落向它們自己的歸宿,而樹兀自直立,在寒冷的冬天過去之後,又會迎來新的春天,新的樹葉。
你說,樹會因為某一季樹葉的離去而難過嗎?也許會的,但是終究,他也會忘記,因為他會有新的樹葉長出,陪他一程又一程,那時候,他還會記起某一年陪伴他一年的樹葉嗎?肯定不會吧。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許人也是如此,生命中每個人,能同行一段,已是彼此最大的緣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
2
想起18歲那年離開家鄉,到武漢求學,是我第一次走那麼遠的路。而今在武漢待的年頭,已然超過了在家鄉成長的年齡,武漢的生活已然融入我的血脈。
就如這季節這城市的筒子骨藕湯,不來上一碗,都感覺對不住這城市似的。
折道去了總買菜的那家,稱了一塊帶肉的筒子骨,好貴,45.8元!店主說是熱鮮肉,好吧,衝著這份新鮮吧;
接著走了兩公裡,去賣泥藕的菜場,徑直走到最新鮮的那家專門賣藕的攤子,之前光顧過無數次的,問攤主哪種比較適合熬湯,按攤主推薦的買了一節糊滿了黑泥的泥藕,叮囑他刮乾淨泥。
回家後,邊處理邊聽排骨藕湯的視頻介紹,最後選中了其中一種方法做,比我自己之前做的要複雜一點:
主材料:筒子骨,藕,
配料:料酒,生薑,食鹽,大棗,蔥花
做法:
1、骨頭泡冷水10分鐘-30分鐘,然後倒掉水,冷水入鍋,加生薑、料酒,燒開後撇去浮沫,撈起來水龍頭下衝乾淨,瀝乾水分;
2、藕去皮,切滾刀塊,放冷水浸泡10分鐘,加一點點白醋,據說這樣藕不發黑而且容易粉爛;
3、用豬油開鍋,我是用五花肉現煉的豬油,加生薑,將骨頭放入鍋中煸炒,微微發黃停,據說這樣可以徹底去掉腥味;
4、加入開水,沒過骨頭,煮開後,撈去浮油,加一丁丁鹽(極少量,據說這樣可以入味),然後大火十分鐘;
5、加入藕,開鍋後,加入三顆大棗,撈到燉鍋裡面燉上一個多小時;
6、最重要的一步來看,黑科技,對藕湯的成色超級關鍵的一步。那就是
--
撈出幾片藕,加適量湯水,然後放在料理機或破壁機裡,打成糊糊之後再加入燉鍋內,繼續燉一個小時。
7、起鍋時,放蔥花和適量鹽即可。
來看看我的成品吧:
味道很好啊,我之前直接焯水,再冷水煮湯,吃起來總有一股肉腥味,這次的湯,只有濃濃的藕香味。
素素喝了兩碗,還笑著說,對吃貨來說,沒什麼煩惱是一頓好吃的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頓。
唯愛與美食,可以驅散這寒冷的冬季。
好了,繼續搬磚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