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藥膳】冬筍湯做法大全

2021-02-26 德益匯

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小寒節氣最益溫熱食物補益身體。荸薺、冬筍等根莖類食物最時令。荸薺又名馬蹄、烏芋、地慄。味甘,生精潤肺、解毒化濕,消食祛脹,乾燥季節食時令荸薺正當時。

不時。不食。

冬筍,吸取天地之精華,是這個冬季不錯的選擇。

冬筍是一種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素的食物,除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類外,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鈣、磷、鐵、鎂和16種胺基酸,具有清熱化痰、利隔爽胃、利尿通便等功效。

冬筍肉片湯

【材料】

冬筍適量,姜適量,蒜適量,蔥適量,五花肉適量。

【做法】

①蔥姜蒜切好。②冬筍切滾刀塊。③五花肉切厚片焯一下。④砂鍋中放開水,把五花肉、冬筍、蔥姜蒜下鍋,加鹽煮一個小時即可。

排骨冬筍湯

【材料】

冬筍,豬排,鹽,雞精少許。

【做法】

①冬筍洗淨切絲,冷水入鍋,煮沸撈出過冷。②排骨冷水下鍋焯水後撈出洗淨,鍋中放入筍絲。③加入適量的清水,蓋蓋,大火燒開後中小火煮50分鐘。④然後加入適量的鹽,雞精即可食用。

冬筍雞湯

【材料】

冬筍1根,母雞半隻,枸杞子適量,姜適量,鹽適量。

【做法】

①將雞洗淨斬件。②冬筍去殼切大塊汆水。③一起入鍋加一片姜,適量枸杞子煮一個小時就好,下點鹽調味就好了,其它調味料都不需要,非常鮮美。

冬筍蹄膀湯

【材料】

豬前蹄膀1隻,冬筍1個,生薑,鹽,胡椒粉,香蔥。

【做法】

①蹄膀洗淨,冬筍剝去筍衣,放入鍋中焯水。②撈出蹄膀和冬筍衝洗乾淨,用小鑷子拔去蹄膀上殘留的豬毛,冬筍切片。③將蹄膀、冬筍片、薑片放入煲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加蓋轉小火燉4小時。④吃的時候放入鮮嫩的雞腿菇煮5分鐘,最後加鹽、胡椒粉、香蔥末調味即可。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德益匯美食公眾號

電話:0760-88168880

Email:zsdeyihui@163.com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東區沙崗食街

相關焦點

  • 火腿冬筍湯:飲食男女
    這是李安早期家庭三步曲之一,大師早年即出手不凡。 家裡有一小塊火腿,配了鮮筍燉湯,如果加了排骨一起燉,就是江南名菜醃篤鮮了,可我鍾愛那一碗清湯,像冬天睛日裡亮冽的空氣,所以就少了一味料,這樣的湯也好吃的。
  • 【每日一膳】天冷要喝湯,當下最受歡迎的藥膳湯做法就在這裡了!
    熬藥膳湯第一步,將所有材料清洗乾淨後,一起倒入湯鍋當中。第二步,加入合適的清水大火燒開,水量應各人和各家庭需要可以有所增減。最後一步是,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2個小時以上,關火前放入少量的食鹽調味,放至常溫後就可以飲用了。 說到藥膳湯,烏雞黃芪黨參湯也算是較為常見的一種了。
  • 10月15日(星期二)營養食療藥膳湯煲菜單已出,歡迎預訂
    御澤泰中醫館營養食療中心每周二、周五兩日將分別推出2種不同的藥膳湯煲,推出藥膳湯煲需提前2天預定,藥膳菜單將在本微信公眾號提前
  • 烏雞湯的做法 推薦三款烏雞藥膳湯幫您養生
    烏雞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含有的營養成分也很豐富,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做湯了。那麼你知道烏雞湯的做法都有哪些嗎?
  • 立冬食療 | 十全大補湯解析
    我們經常聽到老百姓說來一個十全大補湯,傳說中的十全大補湯到底是包含哪些補品在裡面呢?究竟有什麼作用呢?怎麼食用呢? 這個是有說法的。在十全大補湯前面呢,有一個四君子湯、一個四物湯,合起來就是一個八珍湯,另外還有兩味藥,共十味藥材。
  • 【小雪喝湯保健康】冬筍鯽魚湯+田園蔬菜龍骨湯
    冬季寒風乾燥,多喝養生湯,不僅補充水分、撫慰被吹得乾癟癟的皮膚,還暖和保健。試試今天推薦的2款冬季養生湯,看看效果如何?冬筍鯽魚湯原料:冬筍100克,鯽魚1條(250克),黃酒、生薑片、精鹽、味精、精製植物油各適量。做法:1、先將冬筍剝完後切成長絲,洗淨,然後用沸水煮一下,以除去澀味。
  • 中尚養生藥膳湯
    專業藥膳,口感一流,隨時隨地地喝湯。節省大量時間,接下來看看我們中尚幾款湯品吧!1、人參土雞湯材料:雞肉:適合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者食用人參:具有調氣養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補強身之功效紅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昆布: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食療功效】補陽氣、調氣養血、增強體質【適合人群】營養不良者、畏寒怕冷者,手腳冰涼者等
  • 【節氣•藥膳食療】冬至節氣,一碗益智仁粥幫您溫脾胃、暖腎陽
    益智仁還是食療佳品,《本草綱目》提到:由於益智仁能補益脾腎,古時人們飲食也喜歡搭配益智仁,起到「土中益火」的作用。《世醫得效方》曾記載:治療脾虛腹脹伴有陣發腹瀉,日夜不止,諸藥不效者,用益智子仁二兩,煎湯服用,有效。《經效產寶》中也提到,對於婦女虛寒崩漏,將益智仁炒後研粉,每次取一錢(約3克),與少量鹽,衝入米湯服用,即可。
  • 藥膳羊肉做法,一道特適合冬天下雪後的禦寒暖身羊肉吃法
    季是比較好的進補時節,我們可以通過改善飲食來達到強身健體和暖身禦寒之功效,今天趁著濟南的雪天,給大家推薦一個簡單的禦寒藥膳—藥膳燉羊肉,三個步驟,暖暖一鍋!老規矩,上圖鎮樓總的說來,羊肉比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而且比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都要少。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
  • 冬季養生食補——冬筍
    冬筍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冬筍的作用與功效1、養肝明目:冬筍中維生素的種類繁多,而且含量也不是很低,其中胡蘿蔔素含量更是白菜等素材的幾倍,能促進肝細胞增殖、生長,也防止了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還能維護眼睛和皮膚的健康。
  • 【健康】蘿蔔養生會 推薦四款蘿蔔藥膳
    說到蘿蔔,我們都吃過,民間對蘿蔔的評價是非常高的,如「冬日蘿蔔賽人參」,「蘿蔔進城 ,醫生關門」等,可見蘿蔔的養生價值極高。白蘿蔔牛尾湯材料:牛尾700g,白蘿蔔400g,調料:鹽,料酒做法:1、牛尾剁成段,用清水泡至少6小時,中途記得換3-4次水2、泡好的牛尾衝洗乾淨,放鍋內倒入少許料酒燒開繼續煮5分鐘;瀝去水用溫水衝洗乾淨3、衝洗好的牛尾倒入湯鍋,加入沒過牛尾的開水(多點兒也無妨);燒開後轉小火燉3小時4、3小時後倒入切成塊的白蘿蔔繼續燉
  • 食療篇:黑豆湯配方的功效
    應網友要求,把黑豆湯的做法及其功效分享到公眾號,方便朋友們保存。
  • 【胡椒豬肚湯】
    ,晚上又很晚回家,沒有時間艾灸或者針灸吃藥就睡覺,到半夜胃疼結了一團包塊,只能做八卦推,做著做著,一會兒寒氣衝上來,趕緊吐出很多清水,然後才睡著啊 胃寒還沒有好就做夢裡想吃豬肚胡椒湯,真的騙了身體騙不了病啊。
  • 比肉貴的冬筍,大家過年餐桌上會安排嗎?
    說到冬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竹筍一年四季皆有,唯有冬筍味道最佳。都說「民以食為天」,繼今年豬肉漲價之後,冬筍也加入了「豪華食材」陣營!今年的冬筍價格一度趕上豬肉,大家都紛紛感嘆時鮮冬筍比肉貴!冬筍,作為冬季的豪華限定。每年11月到來年2月,是烹製品嘗冬筍的好時節。因其產量小、上市期短,被譽為「小八珍」之一。
  • 【大雪藥膳】芡實蓮子豬肚湯
    本湯品對防治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也有一定作用,亦可用於脾胃虛弱或心腎不交或腎虛諸症的食療。【材料】芡實30克,蓮子30克,豬肚500克,紅棗10枚,生薑3片。【做法】芡實、紅棗(去核)、蓮子(去芯)洗淨,用清水浸泡20分鐘;豬肚翻轉洗淨,再用生粉反覆揉擦乾淨,洗淨;然後將芡實、紅棗、蓮子一齊放入豬肚內,與生薑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豬肚可撈起切為條形狀拌醬油佐餐)此量可供3~4人食用。
  • 王老虎:一碗溫暖的雪菜炒冬筍,雪菜青翠,冬筍清脆
    雪菜可以直接做鹹菜吃,切成歲末澆點香油,配一碗白粥就很溫暖,用辣椒炒雪菜肉絲更是好,但最喜歡的是母親做的雪菜豆腐湯,把雪菜切得碎碎的,下廚,在灶臺上坐一隻鍋,豬油熱了,青翠的蔥花熗香了鍋,把雪菜炒的噴出鹹鹹的香,一瓢清水下去,再把雪白的豆腐放進去一起燉,咕嘟咕嘟,湯裡翻騰著細微的水泡
  • 養頤居專欄:手把手教您煲靚湯——烏雞山藥湯
    山藥含有蛋白質、黏液質、膽鹼、澱盼酶、胺基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山藥具有健脾補肺、益精固腎、止渴止瀉等功效,是老幼皆宜的食品,可長期食用。烏雞山藥湯材料:新鮮烏雞一隻,山藥1截,清水適量,蔥、姜、八角適量,鹽少許,香蔥花適量。
  • 氣血雙補——十全大補湯
    藥膳方如十全大補湯、歸芪蒸雞等。墨魚、鴨肉、雞肉、豬肘清水洗淨;排骨洗淨,剁成小塊;姜洗淨拍破;冬筍洗淨切塊;蘑菇洗淨去雜質及木質部分。上述配料備好後同時放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開後改用文火慢煨燉,再加入黃酒、花椒、精鹽等調味。待各種肉均熟爛後撈出,切成細條,再放入湯中,撈出藥袋。煮開後,調入味精即成。
  • 這款羊肉湯可健脾暖胃助消化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款暖胃健脾的羊肉湯,做法簡單,營養美味,是冬季禦寒健胃的一道美味佳餚。桂圓淮杞羊肉湯天氣寒冷,羊肉具有益氣補虛、溫中暖胃的作用;淮山可益氣止咳、健脾益胃、助消化,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枸杞子有養肝、滋腎、潤肺的作用,可降血糖,對抗脂肪肝,也有輕微降血壓的作用;此湯健脾暖胃
  • 【藥膳】外行吃人參,內行吃黃芪,不僅便宜還養生
    食療藥膳是中國傳統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藥力,藥助食功,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黃芪又稱為小人參,它的作用與人參相似,擅長補氣。但是人參是大補元氣,作用迅猛,黃芪補的是中氣,相對溫和,效果不比人參差,故有「補氣諸藥之最」的美譽,並且「補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