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努力了,成績還是沒有別人好,老師:你沒有竭盡全力

2020-09-26 草片兒

前幾天一個家長跟我聊天的時候,說她的孩子一直抱怨:為什麼我努力了,成績還是沒有別人好。其實我很了解那個孩子,我不知道他所說的「努力」,是從哪裡得出的結論。

據我對這孩子的了解,這孩子是個典型的話嘮,控制不了自己的那種,做作業擺出一副很休閒的狀態,邊做邊有話沒話的找人閒聊,像婦女做手工拉家常,很讓人受不了。他所謂的「努力」,也許就是該完成的作業都完成了,至於質量不是他考慮的範疇。也許只是跟他自己過去比,他多了一些時間用於學習。正如他母親所說的,相對於疫情期間放開手腳的玩,他這段時間的確是努力了不少。

這就對了,你的努力只是跟自己比,跟別人的竭盡全力還是有天壤之別,我想說的是,你只是努力,別人是竭盡全力,沒理由你努力了三五小時就要達成別人竭盡全力十二小時的效果。來看看別人的竭盡全力是怎樣的,看完之後,或許你的心裡就不至於那麼不平衡了。

一、有沒有把時間管理好

閱讀寫作班有這樣一枚學霸,那真叫分秒必爭。我課間一下課,她的招牌動作就是刷題,三五分鐘都不放過。也許她早已把刷題等同於別人的下課休息。別小看這三五分鐘,一天下來少說比別人多出來半個小時。再來算下你吃飯所用的時間,你盤起腿來吃個三四十分鐘跟學霸在十五分鐘解決完吃飯,兩餐又差了半個小時。加上你洗漱磨嘰掉的時間,上廁所耗掉的時間,喝水、吃水果用掉的時間,站在客廳電視旁邊美其名曰勞逸結合的時間,隨隨便便,學霸都能比你多出二個小時用於學習。

這兩個小時是什麼概念?沒有這兩小時,你只能疲於奔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有了這兩個小時,學霸有時間在完成作業後,根據自己理科各科的弱點刷題,這樣她的理科成績肯定優於你;你沒有時間看課外書,哈,學霸多出的兩個小時除了一個小時用於刷題,他還剩一個小時,他可用半個小時看課外書,這樣堅持的結果是,他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比你強,最終就是他的文科成績比你好。用於閱讀半個小時,他還剩半個小時,你沒有時間去背史地生等副科吧?學霸有,他還剩半個小時,他每天可以用這半個小時去背副科,這樣,他的副科又比你強。因此,這每天被學霸擠出的兩個小時註定了你永遠不是學霸的對手。時間的管理是你有沒有竭盡全力的表現。衡水中學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時間上的管理精確到分秒。

二、你有沒有高效學習

有些孩子他認為他付出時間就叫努力,一天到晚手不停著就叫努力。其實這不叫努力,而是不動腦的念假書。他從不考慮答案是怎麼得來的,只會像抽水馬桶一樣全盤接受;他只追求「知其然」,而不去知「其所以然」。

昨天,一個孩子有一項數學作業是背三條老師整出來的單元知識點。其中一條是: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就互相垂直。背的時候,孩子漏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字「直」,背成了「當兩條直線相交成角時,這兩條直線就互相垂直。」這是赤裸裸的知識錯誤,我開始以為他是口誤,一直提醒他漏了一個關鍵字,結果孩子一直重複的還是「當兩條直線相交成角時」,這說明了什麼?他根本不理解「直角」的概念,理解了,他即使在背的時候看漏了一個字,也會馬上條件反射,懷疑這句話有問題。像這樣不動腦筋,機械學習的孩子真的相當可怕,即使他像蜜蜂一樣勤勞,他也不可能學好。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應該像「牛」吃草,必須反芻,必須總結規律,形成自己的知識鏈。在很多孩子的眼裡,所謂的「努力」就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該做的做,該背的背,他不知道自己的缺陷,他不知道根據自己的學情去補相應的「漏洞」。

而真正高效學習的孩子,首先他會非常專注地聽老師上課,當天消化掉老師所講的知識,他很清楚自己的知識缺漏,他課後會有針對性的及時補漏。他會優化做作業的步驟,他會懂得如何投機取巧,用最短的時間去背單詞,背古詩。他甚至會利用坐車的時間、吃飯的時間、洗漱的時間完成掉那些非手頭的作業。然後把多出的時間用來預習和複習。

在做作業前,他會全面先去複習一下老師當天所講的知識,然後按照考試的要求去完成作業,而絕不是打開書本,把書本的答案搬到作業本上。每天同樣是24小時,高效學習的孩子永遠是 時間上的富翁。每天他在時間的支配上都顯得非常闊綽,有足夠的時間便於他在學海裡遊刃有餘。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並且把它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明明很努力但是成績沒有絲毫起色?
    「我的成績一般,每次排名都在班級中遊的位置,不是我不努力,實際上,我上課能夠認真聽講,作業也有認真完成,課外我也刷題,可是成績就是沒有絲毫起色,成績不好時我的媽媽也很著急,總是批評我,老師你說,我是不是像我媽媽說的那樣,我就不是學習的這塊料?」這位同學的問題,想必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
  • 作家李尚龍:為什麼我很努力,人生卻沒有什麼起色?
    01許多年前,我的心智還沒開啟的時候,經常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大學只考了個很差的學校?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工作快10年了,還沒成為名師?無論學生時代還是工作後,我給大家的印象都是很認努力。
  • 為什麼已經很努力了,考試成績還是不好?
    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多努力成績肯定比別人好,勤奮未必成功,但不勤奮就註定失敗。經常有學生問:老師,我真的很努力了,為什麼這次我又沒有考好啊?一、什麼叫努力?我們通常的理解是耗的時間更多一些,用的功夫更多一些。學生往往會回答老師,別人在玩的時候,我在學。別人在學的時候,我也在學。
  • 為什麼看不到孩子努力,成績卻一直頂尖!是天賦?還是後天努力?
    可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不用怎麼努力就能夠成績拔尖?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見過許許多多的學生,自己帶的過的,隔壁班的,學校裡特別出名的。各色各樣的都有,而有一類學生是所有人都會特別關注的,包括家長,老師,甚至校長。
  • 大學老師談教育——為什麼孩子很努力,卻沒有好成績?
    在現實中,包括我個人的教學過程中都曾碰到過這類學生,即平日裡讀書很用功,也非常聽老師的話,試卷做了一張又一張,習題做了一本又一本,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書桌前學習,甚至直至深夜,但最終成績卻很一般。有的家長對此也感到困惑不解,甚至將原因歸咎於孩子的「智力一般」或者「不甚聰明」,讓自己在此類藉口中得以平衡。
  • 期末成績放榜後,我開始懷疑努力的價值
    幾乎所有老師都把課拖到了最後一節,而沒有儘早給我們爭取多一點的複習時間。結果就是我們要用三天時間複習五門閉卷專業課,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沒有對這場考試做好充分準備。在查分之前我先刷了一遍朋友圈,發現大家的成績都還挺好,側面反映了老師評卷是挺松的。
  • 為什麼你的努力沒有帶來改變
    對比之下,很多人也會想到自己是不是要改變呢,可很多人要麼不知道要幹什麼、要麼沒有方向、要麼覺得自己自制力不行....焦慮不安,困惑不已......我們常說:想法變了,做法才會變,別人和你的想法不一樣,做法自然也不一樣。真正的想法的改變也是需要思考的層級上發生改變。
  • 高中學生:努力學習成績卻不理想。老師: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說明你是奚落他學習效率不高,學習能力不強,你的成績比他好,自恃高人一等。本質上,你還是十分看重自己的學習的!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說明你是客觀看待「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的問題。認為理想成績的取得,刻苦努力必不可少。但是,理想的成績不是單純依靠投入時間取得的。這位同學讓你明白了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性,擇善而從,為我所用。
  • 天賦與努力:沒有天賦該怎麼努力
    關鍵是,如果沒有那百分之一的天賦。所有的努力都要被稀釋。你百分之百的努力根本抵不上別人百分之一的天賦。從小到大都有這樣的現象。同一個班裡,同一個老師。講同一節課。但是班裡學生的聽課效率和內容卻是天差地別的。有那種天生就好動,走神,腦子轉的很慢的學生。不管你怎麼教,怎麼費心力。
  • 對不起,我還是沒有愛你
    我記得上一次你做諮詢的時候,還是冬天,你每周要坐很久的公交車去諮詢中心,見到老師後你會忐忑,那是你人生第一次做諮詢,這個神秘又好奇的事情,你以為會對你帶來新的希望。可是沒有。從上大學以來,你從來沒有這麼長時間的消沉過,從前你也只是偶爾地出現情緒低落,但過一段時間也就會好了,這次不一樣,你已經這樣消沉好幾個月了,你出去了一趟,回來不僅沒有好,反而更嚴重。你問我應該怎麼辦,其實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也只是另一個你,看著你每天這樣折磨著自己,我也難過得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 為什麼刷同樣多的題,你的成績還是不如別人?聽聽學霸都怎麼說
    文/小聆媽媽 同樣做題,為什麼你的成績就是比不上別人?相信很多同學都有同樣的困惑,付出的並不比其他同學少,該做的題都做了,並且做的題也不少,別的同學做多少,自己做的不比同學少。為什麼自己的成績就是上不去?
  • 你明明那麼努力了,為啥還是沒有好結果?知乎最熱門回復!必看!
    所以提問者很困惑:她自己努力學習,卻對未來出國和找工作都沒有太大的幫助;別人不努力學習,卻更有可能獲得好的人生。為什麼自己那麼辛苦地泡在自習室,卻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對這道問題有各種各樣的回答,那些答案有的鞭策,有的雞湯,有的循循善誘,有的冷嘲熱諷。
  • 致高中生的一封信:除了努力考出好成績,你沒有別的選擇
    20年的高考已經過去了,參加過高考的學生有一些應該已經體會到了欲哭無淚的滋味,擺在這些學生面前的路有幾條:第一,選擇一個並不好的本科院校,專業上可能也沒有太多優勢可言以上幾點是今年參加高考成績不理想同學的可能性選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庭條件和成長環境,對於個人的發展規劃也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最後的選擇可能不盡相同。但仔細想想,如果當初能好好學習,高考成績可以再好一些,那這些學生面臨的選擇是不是會更多一些,更好一些?
  • 為什麼別人能行你卻不行:你的「努力」,卻讓差距越拉越大
    高中時候,班上有個學習很厲害的同學,每次考試成績都在年級前三名。有一天老師在課堂上又表揚了他一番,並把我們批評了一頓,說,你看人家,昨天晚上學習又到兩三點,再看看你們,要是有他一半的努力,成績也不會差,別人能學習那麼晚,為什麼你們不能做到?聽這話的意思是,晚上學他一樣學習到很晚,就可以取得好成績了。
  • 為什麼別人越努力越成功,而你越努力越焦慮?
    同時,我們也會怕被別人超越,常常有很強的好勝心——「我不能比他差」、「他過得不能比我好」、「我得到的一定要比他多」。於是,我們把自己放在最努力的位置,沒有給自己一點喘氣空的間。我至今都清楚的記得高二某一個周末,我像往常一樣,6:30來到班級學習。
  • 同在一個班,別人考清華我卻要復讀,為什麼?因為你在假裝努力
    我開導他:「咱只要對得起自己的努力就行了,真的不用去跟別人比。小李確實考得很好,但我真心覺得你考得也很不錯。」楊同學的爸爸找到我之後第一句話問:「老師,我家楊××是不是只考××分?」我再次查看學校出的分數表,確認了他的分數,給予了肯定的回答。楊同學的爸爸問的第二句話是:「當初說是重點班,聽說你帶班很厲害,才特地讓小孩進你的班的。現在你們為什麼考得這麼差?作為班主任,你要對這個事情負責!」
  • 你的努力,奮鬥 為什麼最後還是沒有得到回報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自己明明一直都在很拼命很努力,期望能夠帶來理想中的改變或者提升,但是結果卻往往不如人意,屢屢的努力付出並沒能換來相應的回報,這都是為什麼呢?興趣習慣決定了你在一條路上能走多久,或者走的是否開心;意識之基礎則決定了你能否走的更加深遠開闊。知識技能等則只是一種工具,輔助你走的深遠,前提則是你會使用它,否則,它就只是個數據,就像這位趙大姐。
  • 天道酬勤,學習努力為什麼還是沒有成績?其實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學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非是明明很努力地在學習,成績始終上不去,問題嚴重的成績反倒越來越差了,家長也是跟在後面干著急。付出了沒有回報,誰都會很難受,時間長了就會失去學習信心。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只要努力學習了,就有成績的提高,這才是大家想看到的結果。
  • 初三學生,很努力成績卻沒有一點提升怎麼辦?乾貨學習方法請收好
    有網友訴苦:我是一名初三學生,我真的很努力,可是成績卻沒有起色,我該怎麼辦?以下是我給他的學習方法建議。分享給有同樣困擾的同學。你說你真的很努力,可成績沒有一點提升。首先,你要做的不是鑽到書本裡,蒙頭學習。
  • 寫給學生一封信:人生沒有退路,諸君請多努力
    學校的大門已經向你敞開,老師們在等你,新知識在等你,你準備好了嗎?或許,你還沉浸在疫情期間的假期裡,不願意上學,牴觸學習。但是,作為老師,我想告訴你:這條通往學校的路,也是你將來要走的通往世界的路!那些未曾實現的夢想,那些未曾到達的遠方,這一刻都在等待你的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