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質 | 這些公民基本科學素質知識,你應該知道!

2020-08-05 夏都西寧
科學素質 | 這些公民基本科學素質知識,你應該知道!

一、選擇題

1.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工作方針是(ABCD)

A.政府推動 B.全民參與 C.提升素質 D.促進和諧 E.重點參與

2.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工作主題是(ABCD)

A.節約能源資源 B.保護生態環境 C.保障安全健康 D.促進創新創造

3.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組織實施和保障條件是(ABCD)

A.加強組織領導 B.建立長效機制 C.提供保障條件 D.明確進度安排

4.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中明確的「四大重點人群」指(ABCD)

A.青少年 B.農民 C.城鎮勞動者 D.領導幹部和公務員

5.災害預警信號的顏色等級,從低到高的排列順序是(C)

A. 藍-橙-黃-紅 B. 橙-黃-藍-紅 C.藍-黃-橙-紅

6.利用系統工程優化決策,要注意的是(ABC)

A.決策注重整體性 B. 決策注重全面性

C.決策注重科學性 D.決策注重重點性

7.智能電網的智慧體現在(ABCDE)

A.高度穩定性 B.良好自愈性 C.超凡兼容性

D.高度集成性 E.良好互動性

8. 關於「D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生物學名詞,與遺傳有關

B.人體內的一種蛋白質,存在於血液中,是白血球的簡稱

C.生物的遺傳物質,存在於一切細胞中,是脫氧核糖核酸

9. 目前,空氣汙染的來源主要有(ABCD)

A.工業汙染來源 B.生活汙染來源

C.交通運輸汙染來源 D.農業汙染來源

10.關於物質的「分子」,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C)

A.物質中能夠獨立存在並保持該物質一切化學特性的最小微粒

B.是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

C.與物質的化學性質有關,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11.下列哪一種原因,使得人在高原地區比在海邊呼吸更急促?(B)

A.更慢的脈搏

B.血液中的含氧量更低

C.更快的心跳

D.更慢的血液循環

12.下列哪一項是飛機起飛的關鍵因素?(A)

A.機翼下表面的空氣壓力比上表面的壓力大

B.機翼的密度比空氣小。

C.發動機的動力遠大於空氣摩擦力

D.機翼內的壓力比外面的壓力大

13.關於偽科學,下列哪一種說法是不正確的?(A)

A.偽科學也是科學,是有科學依據的

B.偽科學是經不起實踐檢驗的

C.偽科學不是建立在牢固的科學基礎上的

14.領導幹部科學應對突發事件應注意培養和提高的能力主要有(ABCDE)

A.敏銳的鑑別能力

B.駕馭全局的能力

C.快速應變能力

D.組織協調能力

E.深刻反思能力

15.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應該具備的科學精神主要有(ABCD)

A.理性思考、把握規律的科學精神

B.超前謀劃、統籌兼顧的科學精神

C.集思廣益、科學決策的科學精神

D.攻堅破難、改革創新的科學精神

二、判斷題

1.最早期的人類與恐龍生活在同一個年代 。(Ⅹ)

2.抗生素能夠殺死病毒。(Ⅹ)

3.截至目前,尚未有科學證據證明食用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4.「超級細菌」是一類細菌的統稱,其特點是對大部分抗生素均有強大的耐藥性。(√)

5.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牛奶經過煮沸後可以安全飲用。(Ⅹ)

6.宇宙起源於大爆炸。(√)

7.地心的溫度非常高。(√)

8.數百萬年來,我們生活的大陸一直在緩慢的漂移,並將繼續漂移。(√)

9.地球的板塊運動會造成地震。(√)

10.陸地吸熱散熱比海洋快。(√)

11.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Ⅹ)

12.地球內部由地殼、地幔和地核構成,地球外圈分為四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

13.所有的放射性現象都是人為造成的。(Ⅹ)

14.電子比原子小。(√)

15.雷射是由匯聚聲波產生的。(Ⅹ)

16.可以用運籌學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制定規劃或優選可行方案。(√)

17.用大數據服務管理決策,可大大提高管理者的決策能力。(√)

18.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慢性進行性疾病,目前已可以根治。(Ⅹ)

19.移動網際網路未來前景十分廣闊,萬物互聯是大勢所趨。(√)

20.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有積極作用,無負面作用。(Ⅹ)

21.大腦是人體中最複雜的器官,具有高度的自組織性。(√)

22.低碳經濟是指以高能耗、低汙染為基礎的經濟。(Ⅹ)

23.綠色GDP佔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面效應越高,負面效應越低,反之亦然。(√)

24.中了「木馬」後,計算機就可能被別人控制。(√)

25.偽科學不是科學,佔星術就是一種迷信。(√)

—END—

監製 | 劉昌瑛

責編 | 劉幸海

編輯 | 馮麗晨 朱偉林

來源 | 綜合整理自網絡

科學素質 | 這些公民基本科學素質知識,你應該知道!

相關焦點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基礎知識
    為全面提升我市公民科學素質,迎接做好全國第十一次公民科學素質測評工作,下面的科學素質問答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1.什麼是「科學素質」?答:科學素質是指當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參與科學活動的基本條件。包括掌握科學知識的多少、理解科學思想的深淺、運用科學方法的生熟、擁有科學精神的濃淡、解決科學問題能力的大小。
  • 公民科學素質的標準是什麼?
    「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病毒」「我們呼吸的氧氣來源於植物」「嬰兒的性別由父親決定」……你能判斷這些觀點是對是錯嗎?對這些問題的判斷,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每個人的科學素質。 近日,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啟動。那麼,判斷公民科學素質的標準是什麼?6月22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省科普中心主任張新華。
  • 全民科普 | 你具備科學素質嗎?202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來了!
    全民科普 | 你具備科學素質嗎?202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來了!開展公民科學素質調查是掌握全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狀況的重要手段,通過調查能為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2.什麼是「科學素質」?科學素質是指當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參與科學活動的基本條件。包括掌握科學知識的多少、理解科學思想的深淺、運用科學方法的生熟、擁有科學精神的濃淡以及解決科學問題能力的大小。
  • 公民科學素質指標七問
    「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摘自《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2006-2010-2020年)》(簡稱《科學素質綱要》)   2、公民科學素質指標(CSL)的作用是什麼?
  • 哈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11%|2020年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出爐
    ,超過全國 10.56% 的平均水平,較 2015 年我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 6.2% 增加了 4.9 個百分點。為全面了解掌握新時代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發展狀況,總結評估《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 年)》的實施情況,中國科協於 2020 年 4 月至 10 月組織開展了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調查顯示,2020 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 10.56%。
  • 第十一次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發布 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實現大幅度攀升
    這一結果表明,河南省不僅圓滿完成了《河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9.38%」的目標任務,而且越過了10%這一邁進創新型國家門檻的重要標誌線,厚植了中西部創新高地的公民科學素質沃土。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發展與治理的重要基石。
  • 公民科學素質也是核心競爭力
    原標題:公民科學素質也是核心競爭力 今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將於24日落下帷幕。這場精彩紛呈的科技盛宴,為提升公民科學素養提供了契機。「十三五」是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黃金時期,到2020年實現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0%的目標。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 科普問答來了!
    為做好這次調查工作,彭澤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省、市要求,推出《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科普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並呼籲大家以科學的態度迎接此次調查評估,為全面提升我縣公民科學素質,共同推進創新型國家、創新型省份建設做出應有貢獻。1.為什麼要開展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
  • 科學普及 | 跨越10%!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邁入新階段
    ,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較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個百分點,完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的目標任務。
  • 科學素質教育正當其時
    作者:復旦大學教授、中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蔡基剛  最近幾年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如9月6日公布的第十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表明,2018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已接近8.5%,比2015年第九次調查又上升了2.3個百分點。
  • 山西省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
    10月11日從省科協傳來消息,2018年第10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山西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8.03%,比2015年第9次調查大幅提升2.76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由0.93%縮小至0.44%,全國排名前移一位至第15位,進一步縮小與發達省份的差距,為實現省「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9%」的奮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 【科協動態】內蒙古:公民科學素質有較大提升
    「十三五」以來,內蒙古科協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科協履職,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素質跨越提升。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為5.14%;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為7.63%;今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預計將達到9%以上。
  • 解讀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②
    當今世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公民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科學素質。但是,從媒體報導或身邊事例可以發現,一些富裕起來的人及個別領導幹部卻熱衷於愚昧迷信活動,甚至一些科學技術人員也成為偽科學、邪教的俘虜。  近幾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顯示,科學素質目前仍是我國國民素質中的短板。
  • 【科普知識】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發布
    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完成了國家「十三五」發展目標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公民科學素質基礎。調查顯示,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個百分點,比《科學素質綱要》頒布前2005年的1.60%提高了8.96個百分點,圓滿完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的目標任務。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全部達到或超過「十三五」預期發展目標。
  • 紹興市公民科學素質怎麼樣?請看這份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紹興市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為11.6%,保持了近年來的高增長率。紹興市公民科學素質快速提升所謂公民基本科學素質,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 關於加快我國公民科學素質評測體系建設的提案
    人才和科技,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受到廣泛的關注,因為它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競爭力、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是一項迫切的任務。根據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現狀,結合上海市開展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經驗,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提出促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具體措施。
  • 科技部 中宣部關於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 中國公民...
    》)等確定的科普工作任務,國務院辦公廳確定科技部、財政部、中央宣傳部牽頭,中央組織部等20個部門參加制定《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以下簡稱《基準》),建立《科學素質綱要》實施的監測指標體系,定期開展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和全國科普統計工作,為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導。
  • 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有多少?不看不知道!
    作為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牽頭單位,中國科協的負責人表示,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既是一項基礎性工程,又是發展的一塊短板,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有效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加大推進力度。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已全面啟動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實施工作全面啟動,請廣大市民積極配合併認真答題。 調查範圍覆蓋我市各縣(市、區)的 18 至 69 歲成年公民,調查執行時間為 2020 年 6 月 22 日至 8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