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新手需要孤立練肩和手臂嗎?沒有力量基礎,孤立越多效果越差

2020-12-20 中國健體那些事

針對一位朋友的提問:

大體重健身房減脂,胸背腿已經在練了,最近想加上二頭三頭和肩部的訓練,怎麼安全合理安排訓練呢?

作為新手,能夠先練胸背腿,這種訓練意識很棒!在這個基礎上強化手臂、肩膀這樣的小肌群,同時要考慮「安全、合理」,那麼個人建議是:

練胸日+肱三頭肌+三角肌前束練背日+肱二頭肌+三角肌後束練腿日+三角肌中束簡單來說,就是讓手臂分別和胸、背一起練;然後把肩部三角肌拆分到大肌群訓練日。

為什麼這樣安排訓練計劃?

一、肱二頭肌和背部一起練。

肱二頭肌主要訓練動作是屈肘,大家都愛做的彎舉,就是最好的肱二頭肌孤立刺激動作。再來看我們的練背動作,基本是以「拉」和「劃」模式為主,這兩類動作都需要將大臂向著身體位置移動。

當大臂向身體靠近的時候,無可避免會發生肘部的彎曲,否則動作幅度難以保證,背部肌肉的收縮也不夠。尤其是背闊肌訓練動作(引體向上、高位下拉),我們要讓肘部從身前向著背脊的方向拉動,屈肘無可避免。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練背時肱二頭肌酸脹的原因,只要動作包含屈肘,手臂就會發力,而且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手臂借力情況越來越嚴重。

既然練背或多或少要帶到肱二頭肌,那我們就在練背日最後安排幾個肱二頭肌訓練動作,高效省時間。

動作推薦如下:

①啞鈴交替彎舉

肘部穩定,雙手交替彎舉啞鈴,孤立刺激單側肱二頭肌。

②牧師凳彎舉

雙手放於凳上,動作全程手臂不要離開,孤立刺激肱二頭肌。

③錘式彎舉

以對握形式將啞鈴彎舉至胸前,主要強化肱肌,讓手臂看上去更粗壯。

二、肱三頭肌和胸部一起練。

再來說肱三頭肌。推類動作中,我們將槓鈴、啞鈴向上推起,大臂和小臂角度從垂直逐漸變得水平,手肘逐漸伸直,這個過程就是「伸肘」,會刺激到肱三頭肌。

真想孤立刺激胸肌,那你需要讓肘部始終保持相同的曲度,然後讓大臂上端儘可能多地向胸中央靠攏——這會弱化「伸肘」、強化「肩水平內收」,而後者才是胸大肌收縮的主要模式。

儘管如此,在槓鈴臥推這樣的動作裡,我們握距固定,要想完成胸部擠壓,必然伴隨手臂的伸直——肱三頭肌發力無可避免。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在練胸之後,加幾個肱三頭肌訓練動作,充分榨乾手臂力量呢?

給大家推薦幾個動作:

①窄距臥推

握距更窄,小臂下放時緊貼身體,基本靠伸肘的力量推起槓鈴。

②器械臂屈伸

最簡單的肱三頭肌訓練動作,身體坐直、靠手臂下壓握把,刺激肱三頭肌。

③繩索下壓

控制好繩索的拉力,下放時肘部穩定,最底端停頓收縮,感受肱三頭肌收緊。

三、三角肌拆開三天來練。

再來聊肩部三角肌訓練。之所以把它分配到你的胸、背、腿日訓練,綜合考慮了這幾個因素:

1.肌肉功能

三角肌的分布比較玄妙,屬於3D覆蓋我們的肩部,從功能來看大相逕庭:

向前推、向前上方推,前束髮力多;從側方向上提拉,中束髮力多,從前向後提拉,後束髮力多。

所以我們練前束:主要做臥推、體前推舉、前平舉;練中束:主要做側平舉、雙側推舉;練後束:反向器械飛鳥、俯身提拉。

(這裡簡單和大家說下體前推舉和雙側推舉:觀察下這兩個圖裡的大臂和身體位置。推舉的路徑和身體平面位置改變,會影響到前束、中束的發力感。)

體前推舉
雙側推舉

練前束的推,和練胸的推非常類似,能一起練;練後束的拉,和練背的划船很像,可以放到一天。只有三角肌中束比較特立獨行,我們把它放到練腿日,用孤立動作刺激。

2.肌肉性質

三角肌屬於多羽狀肌,和胸背腿這樣的大肌群不同,它的特點是:收縮短、力量小、耐力強、爆發力好。

而新手練肩,註定無法使用太大的重量:你僅靠三角肌的收縮,就想達到和臥推(胸肩手臂協同發力)一樣的重量,要麼借力、要麼受傷,反正都違背了「安全合理」的初心。

所以你孤立出一天來練肩,整體的訓練強度是不夠的。再加上胸部、背部訓練後的肌肉酸脹,孤立練肩的效果如何,其實你心裡應該有數。

既然如此,前期不如把三角肌的訓練分配到你的胸腿背當中,隨著你肩部肌肉增加、力量提升,再把它孤立出一天來練。

何時能單獨拎出來?起碼你的推舉可以達到臥推50%~70%的力量。

舉個例子:槓鈴臥推20kg,推舉能10~15kg做組,那可以安排練肩日了。如果只能推5kg,個人建議還是練胸日末尾用史密斯空杆多練練,每組多推幾個,多推幾組推到力竭。

3.動作推薦

肩膀靈活性高、穩定性差,其訓練動作多以啞鈴、繩索為主,很少以槓鈴為主,這和上邊講的肌肉功能、肌肉性質呼應。推薦幾個較好的練肩動作,多加練習定有收益:

①前束:啞鈴前平舉

②中束:啞鈴側平舉

③後束:器械反向飛鳥

最後再概括下個人觀點:

新手剛開始訓練手臂和肩部,不要急於把它們「孤立出來單獨練」,不如把它們和胸、背、腿放到一起練。

這個階段,目的就是「夯實基礎」——以大肌群打好力量基礎,同時尋找小肌群募集發力感受,為日後的孤立日訓練做準備。

同時要注意在上肢訓練前要多加熱身!練前把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搓熱,多做做面拉、招財貓、肩內旋外旋等激活動作。

練後要針對緊張的肌肉進行拉伸,如果感覺第一天練後肌肉酸脹會影響第二天的訓練,要麼休息一天,要麼訓練不相干部位,把延遲性肌肉酸痛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最後,祝每一位熱衷於打造形體的朋友,踏踏實實訓練,穩穩噹噹進步,最終都能獲得夢寐以求的好身材!

這裡是中國健體那些事,歡迎關注,分享健身乾貨,暢聊體壇趣事!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健身順序」先練複合動作,後練孤立動作,一定是對的嗎?
    上面這四條就是常規的、通用的健身順序,今天我們把「先練複合動作,後練孤立動作」摘出來說一說。什麼是複合動作,什麼是孤立動作?很多人聽過,但是一直不理解到底什麼是複合動作,什麼是孤立動作。而直臂下拉則屬於孤立動作,因為它只活動了我們的肩關節。但是還有另外一種理解,就是孤立性很強的動作,也叫孤立動作。而相對於不太強的那種,叫複合動作。比如單臂啞鈴划船和坐姿划船,也可以叫做是練背的孤立動作。先練複合動作圖什麼?
  • 7個黃金複合動作,刺激肌肉生長,新手健身入門首選!
    新手健身應該從哪些動作開始訓練最佳呢?我們需要從複合動作入手,複合動作可以帶動多個肌群 參與發展,增肌效率會比孤立動作更高效。分享7個黃金複合動作,刺激肌肉生長,新手健身入門首選!動作1、負重深蹲這是健身訓練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複合動作,可以鍛鍊下肢臀腿肌群,還能帶動腰腹肌群參與發展。腿部肌群是身體最大的一個肌群,健身訓練的時候我們不能忽略腿部肌群的發展,因此,深蹲動作一定要加入到健身計劃中來。
  • 健身新手不要在周一練胸,一周肌群訓練順序,這樣安排效果最好
    我一般不建議新手訓練的時候,在周一進行胸肌訓練。因為新手要想獲得更大的身材變化,練肌肉不如練體型。新手要想有效提升運動能力,練肌肉不如練協調。新手剛上手健身的時候,體型打造和協調大奧更為重要,所以我們在健身肌群安排中,也要把那些對體型影響較大的肌群,以及對協調影響更大的動作放在前面訓練,這樣能夠讓你的訓練更有效率。
  • 新手怎麼進行力量訓練,提高肌肉維度?堅持這4個要點!
    很多人想要健身擼鐵,提高身材線條,練出肌肉身材,但是卻不知道力量訓練從何入手。錯誤的健身方法,會讓你越練越傷身,在健身路上走誒更遠。 1、分肌群鍛鍊 我們身體的肌群分為肩、背、手臂、大小腿、腹部、臀部等多個肌群。新手剛開始健身訓練的時候,不用太細分肌群,你可以進行二分化訓練,比如今天鍛鍊上半身肌群,明天鍛鍊下半身肌群,後天休息,3天一個循環這樣輪流訓練。
  • 窄肩溜肩撐不起衣服,練肩找不到發力感?學會方法才能練出南瓜肩
    2.很多動作都需要三角肌的間接參與,例如臥推等,如果三角肌力量不足,那麼就會影響其他肌群的發展。3.肩關節是上肢中最容易受傷的關節,而關節周圍肌肉不夠發達就會使受傷概率大大增加。說到這,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練肩的重要性,不過這還遠遠不夠,因為大部分的訓練者即使練肩,也不能掌握標準動作,找不到發力感,這多是由於以下幾點造成的:三角肌的體積小,力量也較小,適合採用孤立動作訓練,但多數人都做成了複合動作,讓其他肌群佔據了主導地位。
  • 新手健身需要鍛鍊每一處肌肉嗎?3點方法教你高效率健身
    現在很多的人都參與到健身訓練中,每個人都想練出有型的肌肉身材,但是很多人剛開始訓練時,並沒有掌握到正確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的新手訓練者,在初期的訓練中老是糾結於訓練的部位,很多人想著,自己要把全身都訓練得很完美,於是在訓練計劃制定時就把每一部分肌肉都規劃出來了,這樣的訓練方式其實效率是非常低的,特別是對於剛開始健身的新手。大家在健身的初期,不必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小肌群上,我們的訓練重點應該是大肌群。
  • 初進健身房,不知從何開始?從這6點入手,總結出自己的健身順序
    但是你應該知道的是,肌肉鍛鍊的先後順序是對於訓練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的,合理的先後搭配以及科學的順序,可以大大提升你每天練習的效率以及效果。而對於新手來說,怎麼樣的肌肉訓練順序才是更有效率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健身時,你應該如何安排肌肉練習的順序。
  • 練肩效果很猛的槓鈴提拉,學會三個技巧,轟炸三角肌還不受傷
    槓鈴提拉又叫直立划船,這個動作練肩效果很猛,很多健身大佬的肩部訓練裡面,都出現過槓鈴提拉這個動作。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槓鈴提拉又叫肩袖毀滅者,這個動作受傷風險基本上跟練肩效果成正比,十個人練,八個人傷過。
  • 被孤立的人不一定會過的差,還記得那些年被孤立的同學嗎?
    阿希長得很漂亮,身材好,個子高挑,大一剛入學就和本院的一個大二學長談戀愛了。兩個人可謂是郎才女貌,引得院裡同學羨慕的小眼神。阿希英語特別好,四六級都是一次性通過,工科女還考下了與翻譯相關的證書。由於英語好,阿希常常幫助院裡其他同學,偶爾翻譯外文文獻,偶爾幫忙改篇作文,就是這麼一個姑娘,你絕對不會想到,她居然被大學舍友孤立了。
  • 器械練肩找不到感覺?學會自重訓練,徒手練出寬肩細腰!
    反向單槓臂屈伸雖然雙槓臂屈伸也能夠訓練到肩膀肌群,但其主要目的是刺激胸肌和肱三頭肌,所以,我認為如果你是為了練肩,那麼不妨採用反向單槓臂屈伸。我認為用啞鈴做側平舉或者前平舉時,之所以感覺不到肩膀發力,是因為這些動作沒有很好的隔離目標肌群,尤其當負重過大,本就弱小的肩膀肌群不足以承擔時,為了完成動作,其他肌群必然會參與進來。而做反向單槓臂屈伸時,雙手是唯一的支點,全身的重量都依靠兩隻手臂來支撐,且肩膀又是手臂與身體的連接點,那麼它肯定會承受巨大的張力,其他肌肉對肩膀的輔助作用也很有限。
  • 給大家介紹一個很好的練肩動作,那就是反向飛鳥,這幾個錯誤別犯
    很多人覺得反向飛鳥嘛,只要做得越向後越好,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樣做的話,那麼其實發力的是你自己的整個背部。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會練到你的後束,但是你並沒有將它孤立練習。所以你為了要去孤立後束,為了平衡肩膀前後,你可以這樣做。
  • 從來不練手臂卻大如炮筒!有些原理你必須知道
    在健美運動中,誇張手臂維度是一種頗具代表性的外觀。如果你追求的是健美運動員體格,則不可避免需要在計劃中加入一些直接的手臂訓練(除非你手臂天賦極好)。但那些(非健美目的)健身愛好者不需要直接的手臂訓練,只需在基本的多關節動作上刻苦訓練,就可以獲得相對發達和勻稱的手臂。
  • 想安全健身避免肩部受傷嗎?先將這個部位的力量提升上來吧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二頭肌的強化,今天給再大家分享一組關於三頭肌的強化,二頭肌和三頭肌是手臂力量主力部分,相對於二頭肌三頭肌比二頭肌維度更大,力量佔比也比二頭肌大,所以提升手臂力量三頭肌也是健身者必須要重視單獨強化的部位,上篇將了手臂力量對於健身訓練的重要性,今天為大家講講手臂對肩部的影響,在健身訓練中所有的訓練動作都是有肩部和手臂支撐完成的
  • 健身絕對力量的訓練,影響你力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進行力量練習
    一.什麼是力量?力量的重要性 在健身中力量代表著你的力氣,能你舉起多大重量?這一點對於健身訓練來說十分的重要,力量的來源主要表現為肌肉收縮產生的力。 在各項身體素質有關的訓練中,肌肉力量是絕對的基礎,它是提高運動項目成績必要的條件之一,力量不足話也是制約和影響你運動能力的因素。 在體育運動方面,力量是一切的基礎,如果你想提高這個項目的運動表現能力,那有關力量的訓練是不可少的!
  • 想要健身更穩?需要進行核心和肩部訓練,一個複合動作可以幫你
    導語:很多專項訓練中,孤立動作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並且被健身者們普遍使用,效果雖然非常明顯,但是也讓訓練者消耗了很長的時間,曾經有健友給我留言,是否有一個動作就能練到多種肌肉,小編用科學依據給你答案,這樣的動作就是我們今天要提到的複合動作
  • 一個練肩的複合動作,幫你強化肩部肌肉,感受肩部收縮發力
    下面分享的這個複合動作,可以節省鍛鍊時間,提高肩部鍛鍊效果。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處在節奏緊張階段,特別是那些上班族,到健身房健身成了一種奢望,往往在鍛鍊日不能更好地完成整套的練肩計劃,當訓練完大批的中束動作,體力已經消耗了大半,導致後束和前束的訓練無法正常進行,肩部訓練出現了嚴重的偏科,故而複合動作的優點讓訓練者們眼前一亮的感覺,既能幫助他們節省時間,同時又能全面的鍛鍊肩部肌肉。
  • 越是健身新手,越要多練農夫行走,因為它能解決你很多健身問題
    農夫行走這個動作大家都應該見過,很多健身老手,都會練這個動作。但是我個人認為,越是健身新手,其實應該多練這個動作。因為老手的基礎和新手的基礎不是一回事,所以農夫行走對於老手來說,就只是提高握力這一項。但對於新手來說,這個動作可以解決你大部分的健身問題。幫助小臂、斜方肌適應酸痛新手玩家在健身房會遇到各種挫折,尤其是小臂酸痛和斜方肌酸痛,會很影響訓練效果。比如練引體向上,就會因為小臂酸痛,而無法體會背部肌肉發力,訓練效果也會因此變差。
  • 常見的幾個力量訓練誤區,導致健身效果差,肌肉很難生長
    如今,追求健身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沒有科學的了解健身知識,就衝進健身房一頓猛練,這樣的行為也是不夠理智的。健身是一項需要長久堅持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你不斷去學習跟進步的事情。只有不斷學習跟調整訓練計劃,你才能不斷的改善方法,獲得更好的身材線條。
  • 相比於男生,女生力量訓練要注意什麼?
    沒有正確的休息如果你經常去健身房,認識那些「正式」的訓練者,那麼觀察他們的訓練計劃和日程花不了你多長時間。經過不斷觀察,你會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傾向於整周都使用相同的器械,做相同的動作,他們以為一個身體部位練的越多,就長的越快。
  • 4個超級組,才是真正的練肩精髓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平時在練習的計劃,可以借你們參考一下。 第一組動作 啞鈴推肩+史密斯推肩 這一組是屬於同一類的動作 啞鈴推肩 要做到重量遞增,看起來雖然簡單,但是做起來難,做的時候肩膀很容易借力,新手建議從小重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