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再陷銷量魔咒,雷軍靠什麼挺過2019年估值危機?

2021-02-25 易簡財經

自小米去年7月9日登陸港交所以來,這半年間有無數篇文章分析過小米。雷軍曾經說「90%的人沒讀懂小米」,而如今在公眾的認知裡,小米從一家熟悉但不瞭然的公司,逐漸變成了「原來如此」的模樣。

- 1 -

雷軍的麻將桌

先說小米到底是什麼類型的公司。

雷軍說,小米的估值應該是騰訊乘以蘋果。

許多人覺得這是一句不明覺厲,越聽越搞笑的話。

其實雷軍的意思是:小米屬於全球頂尖的網際網路+高科技公司。騰訊是網際網路的代表,蘋果是高科技的代表,那麼小米兼兩家之長,是騰訊乘蘋果。

雷軍說這話,是由於他對小米股價抱以高度希冀。因為目前來說小米的市盈率約為20—28倍左右,但(最吃香的)網際網路企業的市盈率基本在40倍—70倍,(其次吃香的)高科技公司市盈率才是20倍左右。

小米如果跌到8塊——9塊港幣區間,對雷軍來說,則意味著小米的股價受到了不可容忍的低估——市盈率10到15倍,那是小米公司從一開始就極力擺脫的(最不值錢的)硬體公司的估值區間。

用打麻將來比喻的話,小米這種市盈率,相當於牌桌上的第二大贏家,坐二望一。但第二的形象有些不保,一不小心就會掉到第三。

而且非常致命的是,打麻將這事兒,第一名是肯定賺錢的,第二名就未必了。

而且小米壓力很大啊,旁邊有若干利益相關的釣魚方,雖不在桌上,但早已在下面暗戳戳加磅。比如保薦小米上市的高盛,就曾經給予小米「第一」的估值:最高860億美元。

那截至今天尾盤,剛剛藉助小米9發布之利股價躥升一波的小米站在了10.800港元上,勉強擺脫破10的噩夢,它的市值是多少呢?

2709.75億港元。

按照今天水牌價,是345.2791億美元。

這種估值水平,別說高盛這種在牌桌邊上加磅的了,就算是關係很好的賭場老闆之一高通(每賣一部手機都得上貢),也不會滿意。因為親兒子小米如果手機賣不動了,最大受損者除了小米自己就是高通。

- 2 -

小米的尷尬:人設危機

上圖是花朵君在某論壇隨手截的,網友說的「MIX和小米分家」其實與現在小米採取的措施差不多,小米現在是「redmi和小米分家」。

不管怎麼分,都是為了突破小米的頑疾,同時也是小米賴以起家的——極致性價比造成的盈利困難症。

請注意,樓上這個網友評論來自2019年1月8日,而雷軍那場「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redmi發布會來自2019年1月10日,這並不說明該網友有多麼未卜先知或者聰明機智,而是因為中文網際網路上每天都有人指出小米的「盈利困難症」

小米出貨幾乎不賺錢,友商賣100萬部手機可能已經賺翻了,小米賣1000萬部盈利都沒友商多,這是多年來困擾著小米的最大難題。因為主打性價比是小米矢志不渝的戰略,它要調頭很難。

你是誰,就引來誰。米粉們也多屬於理智大於情感,對性價比十分在乎不願意交智商稅的族群,所以小米如果背叛自己的初衷,首先就會失去眾多米粉的擁戴。

問題在於,十分依賴出貨量的小米,在過去的一兩年間,在一貫優勢明顯的中低端市場也受到了眾多國內友商的衝擊,OPPO K1、A5,榮耀10青春版,榮耀Play,vivo Z2、Y97等低價機型以前所未有之密集勢頭大量面世!使小米的傳統優勢受到了莫大的挑戰。

過去友商們在這一塊是幹不過小米的,但友商存在巨大的妥協空間。

換言之,榮耀、OV過去的定價比較不厚道,因為憑藉廣告就能迅速收割「非米粉」的錢包,但是隨著手機市場的高度白熱化競爭來臨,中低端市場也勢在必爭。

所以榮耀OV們只需要將部分戰線的產品利潤率下調,就立刻與小米有一戰之力。

反觀小米,因為本來賣一部手機就幾乎不賺錢,在這方面只能坐看友商侵蝕自己的傳統份額。

小米的尷尬在於,人設不能崩,但眼看著不崩又不行。事實上從2年多以前的小米mix開始小米就在不斷探尋高溢價手機之路。

但這條路並不好走,這意味著小米自身的價值觀發生巨大的內部衝撞,事實上近幾年小米的旗艦和高端機在宣傳上一邊主打黑科技等,一邊又同時在強調性價比。這一點也許小米應該學一學友商,友商的旗艦機型在宣傳時是壓根不提什麼性價比的。

而Redmi與小米的分家,意味著小米自己也想擺脫這種基因、價值觀與現實劇烈衝撞的痛苦。但路依然很坎坷,近幾日圍繞著小米9的定價,小米的內外已經吵翻了天。

小米的營銷總,潘九堂說4000元+檔小米9能打,竟引來了一眾米粉的炮轟。

這就是花朵君剛才說的,小米的「人設危機」。

- 3 -

小米再陷銷量魔咒

小米的銷量頹勢是雷軍的噩夢。

雷軍曾經自得地宣稱:小米是唯一出貨量大幅度下滑之後還能重新崛起的公司。

這指的是2016年的小米滑鐵盧(全球銷量第5)之後,雷軍擼袖子自己掛帥銷售,大唱RUOK鬼畜歌曲,2017年小米果然揚眉吐氣大賣9000萬部。

然而小米的銷量上上下下如同過山車,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機銷量又下滑到了全球第五。同比增幅只有1.4%。

還好這次有前三季度的好成績撐著,2018年小米共完成1.226億部的發貨量,市場份額8.7%位居全球第四,增速為32.2%。

然而第四季度的頹勢如此明顯,不由令人擔憂這是不是歷史的重演。小米的2019是否會上演「小米滑鐵盧2.0」?雷軍這一次能像2017年那樣力挽狂瀾嗎?

這份頹勢在去年雙十一已經顯露無遺,原本由於小米的價格優勢和網絡營銷優勢都好於友商,小米的雙十一成績一貫拔尖。

但去年是這樣的——

就在雙十一的一個多月之前,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還曾指出,截至2018年9月底,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小米的庫存相比6月底又增加了22%,同比2017年12月大增62%,因此,小米可能更易陷入庫存窘境。

當時花朵君看到相關的報導是不敢信的,一向貨俏,有耍猴之名的小米,怎麼可能面臨庫存危機呢?

但看到IDC的全球第四季度手機市場報告又不得不信: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2018年第四季度前三名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第四,出貨量2920萬臺,同比增幅6.8%;小米集團第五,出貨量2860萬臺,同比增幅1.4%,四季度小米出貨量已經落後於OPPO。

全球手機廠商都在面臨一個困局:這些年手機越做越好,人們的換機周期越來越長了。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連續五個季度下滑,IDC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減少4.1%,共14.049億部,這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有史以來首次出現全年下滑。可以預料的是,2019年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把鞋子賣給不穿鞋的人是最簡單的,但當人們都穿上了鞋,再要賣新鞋就得等人們扔掉舊鞋。

這意味著,各手機巨頭的重點必將從將鞋子賣給光腳的,到想方設法趕走人們腳上其它廠家的鞋。

華為大嘴餘承東說過,未來手機市場全球只剩兩三家。細思極恐。

而擺在小米麵前的考題很簡單:redmi和小米分離,前者主打極致性價比,後者主打高溢價市場的戰略能否見效。

見效就是擺脫了自家短板,從此枕席無憂,一振頹勢,不見效的話,恐怕就是生死關。

最後,小米多年來過山車式的業績其實並不是很適合港股上市,反而更適合大A股。

對於更重視業績石錘,不聽RUOK的港股而言,2019年如果小米9等旗艦機型表現不佳,股價不排除會跌到前文所說的「硬體公司估值區間」,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公司估值的滑坡將帶來一系列嚴重災難。

往期精彩文章回顧

  1、萬科高喊「活下去」刷屏,地產圈瑟瑟發抖

2、香港資本市場大繁榮,誰是幕後英雄
3、雄安為啥沒動靜了,清華教授說出實情

4、巨頭的危機,阿里蒸發1.2萬億!騰訊蒸發1.9萬億!

5、「討薪門」竟是自導自演,賈老闆要錢不成倒打一耙

相關焦點

  • 小米10年:雷軍和他最初的夢想
    在2007年12月寒冬的那一個深夜裡,當雷軍從金山大廈總部出來的時候,外面寒風凜冽。街上已經幾乎沒有什麼人了,汽車從身邊呼嘯而過。雷軍心裡十分難受,他雖然有錢,但要告別自己牽腸掛肚16年的事業。對雷軍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崇拜賈伯斯,當賈伯斯拿起那款無與倫比的iphone對世人說:「今天,我重新定義了手機」的時候,雷軍的內心被點燃了,那是夢想燃燒的感覺。
  • 小米產品都是中低端?雷軍:幹了十年大家還誤解,挺鬱悶的…
    以下是新浪財經整理的雷軍演講全文(有刪節):過去十年,大家非常關心小米,因為小米成長非常快,也使大家有很多誤解。本周一,我跟高瓴資本的張磊在辦公室談了兩個多小時,我們聊了非常多的內容。在聊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不少人對小米的誤解還是挺多的。所以我想借今天這個舞臺,講大家可能對小米的三個誤解。
  • 小米10年,買它股票的年輕人終於解套!但雷軍最自豪的不是上市,而是這三件事……
    終於等到解套這一天,當年的那群年輕人又要面臨新的抉擇:是見好就收趕緊離場,還是繼續持有小米股票?徘徊在17港元門口,小米未來將繼續一往無前,還是掉頭向下?他們必須做出準確判斷。一路走來的10年,小米高光時刻估值達到2000億美元,繼而遭遇的IPO陰影、供應鏈危機、組織架構大調整、雷軍的失誤決定,讓公司沒少挨教訓或遭質疑。
  • 雷軍和小米的出貨量保衛戰
    IDC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小米Q4銷量環比下滑26%,同比劇降35%,市佔率從2017年的8.9%跌回7.3%,幾乎回吐了年初逆勢增長的全部紅利。預感到危機的雷軍將電視業務的功臣王川調任中國區總裁,制定了更具體的目標:2019年成為國內第一、全球第三,出貨量1.8億部。
  • 小米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超三成,資本故事如何繼續?
    根據第三方全球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中,小米手機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13.1%下降到今年三季度的9%,出貨量同比下滑33%。該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除了華為逆勢上揚之外,其他手機廠商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幅度均不低於20%。從數據上看,小米手機的出貨量是主流廠商中下滑最嚴重的。
  • 《小米8年創業內部紀錄片》放出:從「瘋狂想法」到「至暗時刻」,雷軍到底因何而成功?
    拉回到「八年前的瘋狂」小米上市,輿論聚光燈集中關注,讚譽與爭議齊來,雖然熱鬧非常,但也往往會使觀者注意力只集中於雷軍敲鑼這一刻的小米,從而忽略很多更本質的東西:比如小米是什麼?小米是怎麼來的?小米到哪裡去等等,而今天所放出的《小米創業8年內部紀錄片》(手機篇),恰恰補齊了這些元素,使人拉長時間線,而非僅從此刻股價的漲跌去審視小米.
  • 雷軍的焦慮:小米生態鏈布局遇阻,求快的小米卻更慢了!
    問題在於,「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當整個智能硬體的發展速度開始放緩時,小米生態鏈的投資速度也難免會受到拖累。怎樣破除小米生態鏈布局的遇阻,關乎小米的命運。而這,是雷軍的焦慮。從0到450億美金的估值,小米用了近5年的時間。
  • 為何雷軍「營養不良」,而小米又何去何從?
    我想大家應該知道我要談什麼了。退隱江湖許久,各位朋友們,我們又見面了,歡迎各位閱讀我的文章,讓我們在商業規律的真諦裡昂揚闊步吧。 我想若若地問雷軍一句:你這麼多年都沒吃飽過嗎? 也許你並沒有過多地思考過自己為什麼買小米,但你一定會問:小米是什麼?這是不需要刻意思考就會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問題,你完全沒有發現。 對於思路一來說,人們不必問通用汽車是什麼了,而是直接問雪佛蘭是什麼?凱迪拉克是什麼?
  • 小米股價下跌4成,雷軍取關知乎提問:為什麼華為是民族品牌,小米卻不是
    2019年剛一開年,雷軍就比以往更忙。 先是小米30多億股票迎解禁,摩根大通不合時宜地站出來下調評級,雷軍急忙攜手高管站出來表示未來一年仍不減持。 這筆激勵佔公司總股本2%,按照當時的估值,有98.3億人民幣。 這筆獎勵也刷新了記錄。在雷軍之前,國內最高記錄保持者是劉強東。
  • 小米大爆炸:雷軍系從1到無窮多
    2014年12月16日,雷軍45歲生日那天,有四個好友跟他一起慶祝到了凌晨。這四個人是獵豹移動CEO傅盛、凡客誠品創始人陳年、歡聚時代創始人李學凌、UC創始人俞永福。他們都曾接受過雷軍的投資。這天晚上,雷軍收到的最好生日禮物是印度高院作出判決,允許小米恢復在印度銷售。此前,印度德裡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愛立信的專利,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專利問題,讓小米在狂飆突進四年來首次露出軟肋。
  • 雷軍系「從1到無窮多」的秘密 小米大爆炸
    這些公司能否在內容和應用市場上樹立口碑,幫助小米留住用戶,才是小米模式能否持續的關鍵所在。2014年12月16日,雷軍45歲生日那天,有四個好友跟他一起慶祝到了凌晨。這四個人是獵豹移動CEO傅盛、凡客誠品創始人陳年、歡聚時代創始人李學凌、UC創始人俞永福。他們都曾接受過雷軍的投資。這天晚上,雷軍收到的最好生日禮物是印度高院作出判決,允許小米恢復在印度銷售。
  • 雷軍「睡不著」背後:小米旗艦的執著與改變
    雷軍透露稱,小米在兩年多前的驍龍855立項期就開始介入,並為此在高通總部所在地美國聖地牙哥建立了研發中心,期間投入了大量工程師與研發資源,參與了每一個階段點的跟進。2018年12月高通宣布推出驍龍855,時隔一個月後的2019年1月小米即完成了小米9的規模量產,相比之前時間節點至少提升了兩個月。
  • 小米的硬核與疲軟:雷軍娛樂簡史
    小米初創時,根本沒有營銷費用,營銷就指著雷軍個人。雷軍也不辱使命,成功塑造了雷布斯、雷教主的形象,炒紅了「網際網路思維」,「專注極致口碑快」這七字真言,被很多人奉為網際網路時代的「芝麻開門」。另一個雷軍營銷史上的經典案例,是和董明珠的10億賭局,雖然光芒被霸氣董姐蓋過,但雷總捧哏表現也不輸于謙。《康熙來了》裡小S很愛用一個詞:你真的很GIN啊!
  • 小米跌出全球前五,雷軍很焦慮!董小姐說,解困唯一辦就是「用心」!
    編者按:近期小米與格力的新聞不斷,雷軍被外界描述為焦慮,而格力則被誤解為輸了賭局,實際上故事遠不止於此。有意思的是,雷軍很焦慮與董明珠的公開課,形成了隔空對話:焦慮即內心困局,如何解?答案是:困境中的唯一辦法,就是「用心」!跌出全球前五的小米正遭遇危機,雷軍低調異常保持沉默。或許他在補課。相比2014年的全民學小米網際網路思維,如今鮮有人再談論「小米成功學」。小米發新手機,第一次沒有被刷屏。小米Max,竟然沒有引爆朋友圈,甚至可以說是「悄無聲息」。
  • 那一年雷軍是總經理,馬化騰在打工,馬雲還在碰壁!太TMD勵志了!
    那一天是2009年12月16日,距雷軍離開金山有兩年。四個月後,他正式創立小米公司。  這一段感悟,後來演化成了一句更為著名的「雷軍語錄」——「站在颱風口,豬也能飛起來」。與金山時代的雷軍相比,小米時代的雷軍確實飛了起來,從軟體業的「老革命」一躍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炙手可熱的新貴。  雷軍在2011年7月回歸金山軟體(03888.HK),出任董事長。
  • 10億賭局,雷軍輸了
    2013年12月,雷軍和董明珠立下「賭局」,如果五年之內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那董明珠就要給雷軍十個億。此前,格力電器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其2018年營業總收入為2000億元-2010億元。這一數字意味著雷軍最終輸掉了「十億賭局」。
  • 小米最新業績「爆表」 硬核技術是雷軍的底氣
    不可忽視的是,三季度小米的IoT及生活消費產品在境外市場表現更為突出,收入同比增長達到56.2%,部分品類如手環、滑板車、掃地機器人等的境外收入規模已經超過中國大陸。這份成績單對曾在上市後陷入低谷的小米來說可謂揚眉吐氣。最近一年,小米從銷量、業績到股價全面復甦,雷軍布局的產業鏈公司也陸續上市,小米在成立十年之際迎來了最風光的時刻。
  • 我要鄭重告訴雷軍,小米的戰略偏航了!一篇關於定位和品牌的討論
    他和團隊給加多寶(原王老吉)做戰略定位諮詢,花了整整七年時間,幫助偏居一隅、年銷售額只有1.5億的廣東飲料小廠,一躍成為中國罐裝飲料的龍頭老大,10年時間,幫助加多寶做到200億規模。一年時間,他和團隊協助香飄飄奶茶將銷量翻了一番,達7億杯,號稱可以繞地球兩圈。方太超越西門子成為高端廚電領導品牌。
  • 小米11,可能是雷軍最重要的一款機型
    12月28日晚,雷軍攜帶小米衝擊高端市場的第二款旗艦機小米11亮相,售價3999元起,與此前小米10定價相同。「2020年對小米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是小米真正衝擊高端市場的第一年。」雷軍提到,上一款衝擊高端的旗艦機小米10首戰告捷首先是米粉的支持,其次是小米不惜代價做好產品體驗。
  • 雷軍10周年演講刷屏:真正厲害的人,都擁有這4種特質
    前兩天,我的首頁被雷軍在小米10周年上的演講刷屏了。去看了演講內容,雷軍從創業初期如何找人,講到如何搞定供應商,從被所有人不看好,講到怎樣帶領大家度過危機,全程真的聽得又燃又感動。如果要總結小米和雷軍的成功,其實無非16個字:「別想太多,都沒關係,穩住就行,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