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凱與殲11B戰機
央視新聞最近對空軍飛行員姚凱進行了一次報導,講述了姚凱駕駛殲11B戰機屢次挑戰「金頭盔」最終圓夢,在海疆上空驅逐外國軍機,率領團隊勇奪「天鷹杯」。而「天鷹杯」是以飛行大隊為團體參賽的一個項目,與不同機型的個人「金頭盔」獎項不同的是,天鷹杯只有一座,想要贏得天鷹杯必須擊敗其它機型的團隊,對戰機的性能、飛行員技術、團隊戰術都有很高要求,央視的報導也確認了殲11B在最新一屆的「天鷹杯」中再次奪魁。
殲10C
駕駛殲11B戰機的團隊已經連續4年奪得天鷹杯,其中肯定與殲10C的團隊遭遇過,殲10C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並且可以發射霹靂10紅外格鬥彈與霹靂15遠程空空飛彈,有源相控陣雷達擁有探測精度高、多目標攻擊能力強、抗幹擾能力強等優點,而霹靂10空空飛彈擁有抗幹擾型多元紅外成像導引頭,霹靂15空空飛彈擁有150千米以上的射程。
殲11B戰機
殲11B的航電系統與武器系統遠遠不如殲10C,殲11B使用的是老式平板縫隙天線雷達,採用機械掃描原理,多目標攻擊能力不穩定,並且抗幹擾能力不強。殲11B配備了霹靂8格鬥飛彈與霹靂12中距彈,霹靂8仿製的是以色列的「怪蛇3」空空飛彈,各方面性能均不如霹靂10格鬥彈,而霹靂12的射程比霹靂15低了大約70千米,彈藥裝藥量也有較大差距。
霹靂10空空飛彈
殲10C在擁有航電優勢與武器優勢的情況下屢次敗北,證明了重型戰機依然擁有無可取代的優勢。殲10C雖然擁有多項優勢,但是決定空戰勝負依然還要看飛行速度、機動性、滯空時間,殲10C的最大飛行速度只有1.8馬赫,而殲11B擁有2.2馬赫的飛行速度;此外殲10C的載油量與滯空時間遠低於殲11B,這意味著殲11B擁有「交戰選擇權」,情況不利時利用速度優勢與殲10C保持距離,一旦情況對殲10C不利,速度較慢的殲10C根本無法躲過殲11B的追擊。空戰中殲10C的燃油肯定被先耗盡,到那時殲10C只能返航,殲11B則可以趁機發動攻擊。
殲10C
此外殲10C已經轉型成為多用途戰機,經常需要掛載對地攻擊飛彈,用於空戰訓練的時間會更少。而殲11B的火控系統相對簡單,除了掛載空空飛彈外,偶會會掛載火箭彈、航空炸彈,不需要承擔近地支援、戰場遮蔽、壓制防空陣地的任務,飛行員可以將時間全部花在鑽研空戰戰術、提供空戰格鬥技巧上,無形中也對殲10C形成了優勢。而在機動性方面兩款戰機各有千秋,殲10C的瞬時盤旋能力更出色,而殲11B的持續盤旋能力更強,在團隊較量時更考驗戰機的持續盤旋能力,這方面殲11B依舊擁有優勢。
殲11B掛載霹靂15飛彈
殲11B作為重型戰機,還擁有升級潛力的優勢,目前一部分殲11B戰機已經開始裝備霹靂15遠程飛彈,殲10C在武器系統方面的優勢逐漸喪失。而殲11B的雷達雖然不如殲10C的先進,但是殲11B的雷達尺寸更大、功率更高,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性能方面的劣勢,綜合以上所有因素考慮,殲10C在團戰中敗給殲11B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