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經由香港於10月8日返回了心心念念的祖國。回國後不久錢學森便提出了《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引領了中國航空和火箭事業的新篇章。
1960年2月19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緊接著又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發射成功,以及2003第一艘載人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事業已經在世界舞臺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績。
回望歷史,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浩瀚天空的探索。比如「嫦娥奔月」正是源自於人類對於天空和月球的好奇所產生的古老神話,不過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在技術還遠遠不夠發達的古代對於「天空」的探索也僅僅停留在神話層面罷了。
一直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一名叫陶成道的浙江人,他破天荒用47個自製的火箭,和2隻大風箏,把自己推上了天空之中。這比1921年羅伯特•戈達德研製出人類歷史上第一臺液體火箭發動機都早了500多年。
陶成道是元末年間出生的人,原本是一名木匠,因為喜歡搞鑽研,尤其是對於技術方面十分的痴迷因此,在在從軍之後改造過不少軍隊裡的刀槍車船。在數次的戰鬥中屢立奇功,成為了明朝的開國功臣,因此被朱元璋分為了「萬戶」。
不過陶成道並不貪慕於官位,對於他來說最開心的事情開始搞發明。陶成道有一個相交特別好的朋友,班背將軍也因為性情耿直,不喜歡攀炎附勢因此得罪了右中郎李廣太,被革職油井在拒馬河上遊的深山鬼谷中。
為了救出被冤害的好友,陶成道決定設計也製造出一種「飛鳥」,陶成道想要利用兩種巨大的推動力,把人送上藍天。為了成功設計這種「飛鳥」,陶成道仔細的鑽研了一番,然後讓匠人打造出了一張特殊的椅子和巨大的風箏,他自己則著手打造能要營造巨大推動力的火箭。
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一天夜晚,陶成道帶著自己的僕人來到一個高山之上做實驗,只見他手持2個巨大的風箏,坐在一輛捆綁著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型飛車上,嘴裡喊著讓僕人點燃第一排的火箭,然後順利升空。
僕人害怕的問到:您不害怕嗎?如果失敗了主人的性命恐怕不保。沒想到陶成道聽後哈哈大笑,說道:「飛天自古以來都是中華之夙願,今天我縱使要粉身碎骨,也要探出一條天路來,快點火!」
只聽到轟隆的一聲,飛車的周圍先是烈焰翻滾,然後飛離了地面,徐徐的升上了半空。隨後第二排的火箭也被引燃,然而第二排的火箭腿推動了一下後卻發生了爆炸,導致成道乘坐的飛車變成了一團火,而陶成道在受到劇烈的爆炸衝擊後重重的跌落到了地上,當場身亡。由於他是第一個相處用「火箭」做推動器升空的人,因此也被視為世界航天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