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2月4日電(沈文敏、唐娜)「來來來,給你們看我們的音樂會。」剛在康復機器人上做完治療的李慧(化名)非常熱情地邀請大家看自己籌辦的音樂會錄像。這場音樂會是前不久舉辦的,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從籌備到演出都是由正在康復訓練的腦卒中患者——李慧一手策劃的,並由她的病友們共同參演。春節後,李慧由於彈琴訓練過度導致背部僵硬疼痛,再次來到上海德濟醫院神經康復中心找王立仁教授做康復治療。
音樂會上,唱歌、彈鋼琴、拉二胡、詩朗誦,節目精彩多樣,濃縮了幾個月堅持不懈的練習。一首首滿懷感恩、勵志之心的歌曲都向大家展示著病後的他們頑強、樂觀的生活態度。這是樂團第二次舉辦音樂會,以李慧為主的整個樂團都是由病友們「攢」起來的。「雖說是我們自娛自樂的活動,但是大家都很重視也很給力。別看咱是非專業的,但是大家都很有實力,上臺以後各個驚豔。」李慧自豪地說。他們的表演將他們的精神與藝術凝集成激情與渴望的命運交響曲,鼓勵自己的同時也感染著觀眾。
李慧今年63歲,十年前,退休不久的她突發腦出血,經過治療後右側肢體仍麻木無力,手腳不能活動。退休前,李慧擔任某公司工會主席,精明強幹、能說會道,始終充滿著工作熱情。所以,在腦卒中後,她對無法自理的生活充滿了絕望,拒絕朋友們的探視,面對巨大的人生落差,她甚至多次產生過輕生的念頭。
「我覺得能夠遇到王教授,是我的幸運,他幫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目標,讓我能重新『站』起來,和一群小夥伴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可能比一般人還精彩!」原來,李慧在做腦卒中後的康復治療時,參加了王立仁教授的康復小組,「我拿著小本子去康復小組的時候,一下子找回了工作時的熟悉感,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為了挖掘她的康復潛力,王教授根據李慧的病情制定了康復治療計劃,除了平日的訓練,還建議她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雙手,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於是,李慧開始在康復訓練之外,主動學習攝影、彈琴、做PPT,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生活,還逐漸走出了腦卒中後的陰影。
李慧還在康復訓練中結識了如今「樂團」的各位病友。「大家都是在王教授的康復治療小組認識的,對音樂的熱愛讓我們有了共同的目標。大家一起治療,一起練歌,生活都重新美好起來了!」
為了幫助患者重拾訓練的動力、恢復可預期的生活能力,需要找到每一位病人的「痛點」。王教授說,只有針對「痛點」制定康復計劃,才能打動患者的心,讓他們有康復的主動性,達到最好的康復效果。
「只要跟著王教授,我就特別安心。現在,我的康複目標就是在家裡能完全脫離輪椅,自己走路。」經過一系列科學的康復治療,李慧重新走上了生活的「舞臺」。最近,她正在學習彈奏新曲,為下一場音樂會做準備。
(責編:陳晨、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