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主義——數學概念是自主的智力活動

2020-09-26 數學經緯網

直覺主義的哲學思想來自康德。它特別強調人的直覺對數學概念的作用。

布勞威爾:構造出的自然數

作為直覺主義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布勞威爾提出了他對數學對象的看法。


布勞威爾


數學中最基本的東西是什麼呢?他認為是自然數。自然數怎麼來的呢?他認為是靠人直觀地理解從1開始每次加1這個過程。也就是反覆領會這麼一串符號:

|,||,|||,||||,|||||,…

當然,也可以是*,**,***,****,…他認為,人確實具有先天的直覺能力,能肯定這樣能一個一個地把自然數構造出來。因此,數學對象是人靠智力活動構造出來的。

這樣,就否定了柏拉圖主義自然數是客觀存在的觀點。認為自然數客觀存在,必然認為自然數總體是存在的。因而承認實無窮,即無窮集合。如果認為自然數是這麼一個一個構造出來的,承認不承認自然數總體呢?布勞威爾認為不能考慮自然數總體。因為直覺可以想像構造出每一個確定的自然數,卻不能想像構造出全體自然數的過程,因為那需要無窮的時間。

康德認為人的數學直覺分為時間與空間兩方面,布勞威爾認為,時間直覺已經夠了。有時間感,可以分先後次序,就可以從直觀上把握自然數的產生過程。

康德

構造性數學

直覺主義認為:數學的對象,必須能像自然數那樣明顯地用有限步驟構造出來,才可以認為是存在的。什麼全體自然數,全體實數,統統無法考慮,因為構造不出來!因此,他們主張一種「構造性數學」。於是,直覺主義也被叫做構造主義者。

這種否定實在無窮的觀點,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里斯多德。在數學家當中,康託的老師克朗南格也反對無窮集的觀點。主張數學研究的對象一定要能夠在有限步驟之內構造出來,構造不出來的就不存在。

比如,π= 3.14159265… ,它的每一位小數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現在用下述辦法定義一個數d:

(A)如果數列「0123456789」在π的十進小數表示式中反覆出現無窮多次,就規定d=1。

(B)如果數列「0123456789&FF2600; --tt-darkmode-color: #FF2600;">否認了邏輯上「排中律」在數學中的應用。在數學中,常常使用反證法。反證法就是應用排中律。而直覺主義就不同意使用反證法。他們主張,要證明一個命題,只能從正面證明。用反證法只證明了命題的否命題不成立,而沒有證明命題成立。

這樣一來,事情就鬧大了。集合論,實數理論,微積分...各個數學分支的大部分基本論證都成為不合法的了。因此多數數學家都不接受直覺主義的觀點。因為損失太大。

布勞威爾在自己觀點指導下開始了龐大的工程。他建立了構造性的數學:構造性實數,構造性集合論,構造性微積分。在計算機出現之後,構造性數學有了大用場。因為計算機只處理可構造出來的具體符號串。

圖四 計算機內部

直覺主義派的貢獻

直覺主義派不但沒使數學受到損害,反而用構造性數學使這一領域大大豐富了。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直覺主義派的數學家們自己的數學實踐活動並不限於構造性數學。像波雷爾,龐加萊,勒貝格這些數學大師們,儘管觀點上是直覺主義的,但他們在數學上的主要貢獻都是非構造性。布勞威爾在數學上最突出的貢獻是「不動點定理」,這個定理的證明用的恰恰是布勞威爾所禁止使用的反證法。

我國著名數學家吳文俊教授指出,中國古代數學是構造性數學。在每一個問題中都力求給出構造性的解答。吳文俊教授還指出:由於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構造性數學在不遠的將來將出現大的發展,甚至成為數學的主流。

中國古代數學

但是,直覺主義的觀點和工作仍沒有達到否定柏拉圖主義的目的。他們使數學家認識到,數學論證有可構造與不可構造之分。但又怎樣使持有柏拉圖主義的數學家們承認:不可構造的數學對象在客觀上是不存在的呢?


本文來源於書籍 張景中《數學與哲學》

相關焦點

  • 神秘主義、直覺與邏輯悖論
    (圖片來源:全景網)胡塞爾通過複雜的抽象概念展開他的哲學。大多數人不知道也不能理解這些晦澀的概念。人類的心理活動不可能是由這些概念規定的,在這些概念被創造出來之前已經死去的人們更不可能用之於意識過程。可是,古人今人卻有相近的心理。
  • 數學哲學:對數學的思考
    在數學哲學和邏輯中,直覺主義,或者新直覺主義 (對應於前直覺主義),是用人類的構造性思維活動進行數學研究的方法。也可翻譯成直觀主義。任何數學對象被視為思維構造的產物,所以一個對象的存在性等價於它的構造的可能性。這和古典的方法不同,因為根據古典方法,一個實體的存在可以通過否定它的不存在來證明。
  • 古老的數學概念或可以解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在時間上的矛盾!
    在吉辛看來,這個問題一直是數學問題。吉辛認為,一般來說,時間和我們所說的現在很容易用一種有百年歷史的數學語言——直覺數學來表達,直覺數學反對無窮多的小數存在(無限精確)。當直覺主義數學被用來描述物理系統的演化時,根據吉辛的說法,它清楚地表明,「時間真的在流逝,新的信息被創造出來。」此外,在這種形式主義下,愛因斯坦方程所隱含的嚴格決定論讓位於量子式的不可預測性。
  • 數學與邏輯學的大碰撞
    微積分的誕生,作為微積分基礎概念的無窮小量,像幽靈一樣困惑著人們,直到柯西發展了極限理論,這一問題才得到解決。隨著分析的嚴格化以及集合論的誕生,數學家們本以為能永遠的擺脫來自數學基礎層面的數學危機。由於數學家的觀點分歧,形成了數學基礎的三大學派:以羅素為代表的邏輯主義學派,以布勞威爾為代表的直覺主義學派,以希爾伯特為代表的形式主義學派。三大學派的形成和活躍,對由萊布尼茨開啟的數理邏輯學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下面一段文字是三個學派的簡述,可以選擇閱讀。
  • 張學義/隋婷婷:專家直覺與大眾直覺之辨
    (1)語義學直覺的多樣性。克裡普克在其《命名與必然性》中假設了一個情境:  哥德爾有一位叫施密特的朋友,施密特是數學不完備定理的證明者,哥德爾盜用了他的手稿,並以自己的名義將其發表,這一定理被後人稱為哥德爾定理。當人們說起哥德爾時,實際指的是哥德爾還是施密特?
  • 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的區別
    建構主義在教育和心理學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在課程改革、科學和數學教育、教師教育以及教育研究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在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文獻中也頻繁出現,而人本主義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那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兩者有什麼聯繫與區別。首先,建構主義不是一個學習理論,而是眾多理論觀點的統稱。很多研究都認為自己的理論是建構主義的理論,但他們之間卻有很多分歧和不同。
  • 數學和直覺真的是兩碼事,比如這裡要討論的一個有趣的數學定理!
    ,拿出來和大家一起開心一下,並進一步說明,數學和我們的直覺在很多時候簡直就是相悖的!第一次讀到這個數學定理的時候,大腦當時就宕機了,當然這可能和我的不怎麼太聰明的大腦有關。這個定理是荷蘭數學家布勞威爾在1912年給出的!大家能想明白這個數學定理嗎!?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找到一點能理順的概念!但這牽扯到拓撲的概念,我講不清楚,我自己的數學還僅僅停留在高等微積分的階段。
  • 應用數學的哲學 | 全部物理宇宙全部能由數學理解
    直覺主義者的響噹噹人物是L.E.J.布勞威爾,有人這樣評價他說:「他不會相信是否在下雨,直到他看到窗外以後」(根據Donald Knuth)。這句話諷刺直覺主義者的中心思想:拒絕排中律。這普遍接受的定律說:一個命題(如「下雨」)或真或假,即使我們還不知道它到底是真是假。相反,直覺主義者認為除非你已經完全證明了該命題或構造了反例,它沒有客觀的真實性。
  • 女性主義|劉霓:社會性別——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中心概念
    社會性別——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中心概念劉 霓提 要社會性別這一概念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時期。幾十年來,作為女性主義理論的一個中心概念,它在探索婦女受壓迫的原因、不平等性別關係的形成以及推動婦女的思想解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這一概念也不斷受到來自女性主義內部與外部的批評與質疑,受到各種新的思潮的挑戰與影響。
  • 希爾伯特和布勞威爾之戰,誰才是「救世主」,拯救數學於衰退
    他接著說,這些工作中的大部分都可以用直覺主義框架來補救。他列舉了不動點定理等例子來說明:直覺主義形式如何得到證明。1917至1920年,布勞威爾進一步發展直覺主義觀點,包括沿著直覺主義思路發展集合論。1920年後,他向外界發布了自己關於直覺主義的成果,直接挑戰希爾伯特的工作。更糟的事情是,發表過一篇關於分析基礎方面的名為《連續統》的論文的外爾,這時轉變了立場。
  • 丁小平:現代數學界為什麼大談"直覺不可靠"
    把明顯千瘡百孔的數學體系掩飾作完善體系的始作俑者是希爾伯特。直到現在,數學界仍把他當作大師,當然,他不配作為大師存在於數學領域,但是,也沒有必要在恍然大悟之後再把他罵作騙子,因為數學工作者也要像其它行業的人士一樣,都得賺錢吃飯。試想,如果人們在選擇學數學的時候,都不甚認可它的科學性,那麼,數學行業就不會像今天這樣龐大,也養不起這麼多人。
  • 題集|07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動機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多元智力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它由8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構成。每種智力都是一個單獨的功能系統,這些系統可以相互作用,產生外顯的智力行為。(1)言語智力。包括閱讀、寫文章或小說,以及用於日常會話的能力。(2)邏輯—數學智力。包括數學運算與邏輯思考的能力。(3)空間智力。
  • 省初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設計活動在湘潭舉行
    湘潭在線10月17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期仁 通訊員 顏望輝)10月10-11日,湖南省初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設計暨微課展示活動在湘潭市江聲實驗學校舉行,活動吸引了來自全省14個市州600多名教師觀摩學習。這次活動共有31位老師進行了課堂展示,聚焦微課視頻,闡述教學設計的意圖和特色。
  • 數學反常識,不能亂猜的直覺與結論
    原標題:數學反常識,不能亂猜的直覺與結論 數學上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以為很簡單的問題其實是很難的難題;有時候做著做著就忘了某些定理成立的條件;一些看似簡單的方程卻存在一些奇特的解的形態,不考慮條件概率和 Bayesian 定理從而相信各種偽科學……說得極端點,在受過教育之前
  • 通過足球訓練鍛鍊青少年的大腦,磨練「直覺」!
    而"直覺"不過是由腦中若干記憶碎片與五感接收到的信息綜合在一起,跳過邏輯層次,直接將這些信息中和反射到思維之中。其結果的準確程度,在很大方面取決於一個人的判斷能力。它是用極短的時間來判斷的行為。但是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判斷」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識地給出答 案的思維過程,而「直覺」基本上是無意識地做出一些決定。另外,兩者在大腦中的活動區域也不一樣。
  • 《數學大師》:智力英雄的史詩
  • 符號數學概念人類獨有
    本報訊 近日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稱,人類和非人類動物都擁有不通過計算而估計出一組物品數量的能力,但是符號數學的概念卻是人類獨有的
  • 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小學數學教學論真題
    >A.順向遷移 B.逆向遷移C.正遷移 D.負遷移6.在皮亞傑看來,數學思維實質上是一種A.反應 B.運算C.動作 D.直覺7.學生學習8+7=?時,可以不用學具,只看著算式說出其「湊十」的過程和後的結果,這說明其智力技能的形成處於A.活動定向階段 B.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C.不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 D.內部言語活動階段8.讓學生從認識商品標價開始學習小數,體現了下列哪條教學原則?
  • 種植活動建構幼兒數學核心經驗
    第二,幼兒在採摘石榴、石榴大比拼、石榴品嘗與分享等活動中,嘗試運用數數、分類、比較、排序、統計等方法,自主探索發現石榴的大小、數量、重量等內容,並在教師幫助下統計每棵石榴樹的產量及整個石榴園的產量。再其次,基於「問題」預設活動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