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甲狀腺術後患者食蔬果忌宜

2020-11-26 新民晚報
  ◆ 任建琳 陳文婷

  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可產生抗甲狀腺物質

  蘿蔔、白菜本是人們日常餐桌最常見、也是大多數人喜食的蔬菜,但甲狀腺切除術後,醫生常常叮囑患者要儘量少吃甚至不吃蘿蔔、白菜等蔬菜。這是為什麼呢?

  蘿蔔、白菜屬十字花科類蔬菜,十字花科蔬菜經人體攝入後,會轉化成一種抵消甲狀腺素作用的物質——硫氰酸。甲狀腺手術後的病人,不管是部分切除、次全切除還是全切除,甲狀腺功能或多或少受到損傷,再食用抗甲狀腺物質的話,無疑是雪上加霜,可能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出現怕冷、乏力、皮膚乾燥、記憶力減退、心動過緩、厭食、腹脹、便秘、性慾減退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引起殘留甲狀腺腫大。

  日常生活中十字花科類蔬菜有哪些

  十字花科蔬菜種類繁多,為避免生活中不小心吃到或重複過量食用導致不良後果,患者應了解有關十字花科蔬菜所包括的種類:1.白菜類: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苔、紅菜苔等;2.甘藍類:花菜、青花菜(西蘭花)、球莖甘藍、結球甘藍(包菜)、紫甘藍等;3.芥菜類:葉芥菜、莖芥菜(頭菜)、根芥菜(大頭菜)、榨菜等;4.蘿蔔類:蘿蔔、紅皮小白蘿蔔;5.水生蔬菜類:豆瓣菜(西洋菜);6.白菜的變種:油菜、塌菜、烏菜等。

  甲狀腺術後患者可放心食用的蔬果

  除了十字花科,甲狀腺術後者能放心食用的蔬果有哪些?筆者提供以下選擇:1.藜科:菠菜;2.菊科:生菜、茼蒿、苦蕒菜、萵苣等;3.傘形科:芹菜;4.百合科:大蔥、洋蔥、韭菜、圓蔥等;5.葫蘆科:黃瓜、西葫蘆、冬瓜、西瓜、甜瓜、南瓜、苦瓜、絲瓜、佛手瓜等;6.茄科:土豆、茄子、西紅柿等。

  同時吃哪些蔬菜水果易導致甲狀腺腫

  有人發現,蘿蔔、芥菜、薺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與桔子、梨、蘋果等水果或大豆同時吃,可導致或加重甲狀腺腫。事實確實如此。 原因是柑橘類、漿果、葡萄、蘋果、梨、木瓜、哈密瓜、李子等水果及大豆類製品含有較多的類黃酮,類黃酮這類物質會進一步增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所以,在以上談到的十字花科蔬菜和水果上市的季節,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手術後的患者儘量避免不吃或不要同時進食這些類蔬果。

  十字花科蔬菜雖然是甲狀腺的殺手,但民間及國內外研究一致認為十字花科蔬菜具有抗癌、抗衰老作用,普通人如果愛吃十字花科蔬菜,只要同時攝入碘鹽,基本不會有缺碘的狀況出現。營養專家認為,十字花科蔬菜經過加熱後異硫氰酸鹽對碘吸收的影響作用會有所減輕,所以在不確定是否為十字花科蔬菜的情況下,甲狀腺術後患者一定要注意不可大量生食,必須在通過各種加熱的方式做熟後食用,同時還應注意在食後4小時內不再進食生的水果。

  (任建琳為上海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專家門診:周二全天、周六上午)

相關焦點

  • 數字淑女「小新」將發回報導 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報導組迎來新成員
    容貌秀麗、身材苗條的數字人「小新」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和駐足。「小新」與記者曹剛對話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即日起,由商湯科技打造的數字人成為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和進博會報導組的一員,這也是商湯科技數字人首次運用於媒體行業。
  • 多彩食物最「養眼」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正因不同的臟器健康狀態都會影響到眼睛,在黃國忠看來,要想通過飲食來補養眼睛,在食物的選擇上也不可過於單一,品種應該儘量豐富一些,並且在飲食上依循「低糖低鹽」的原則,可多吃新鮮蔬果,尤其要多吃些深綠色、橙色及黃色的果蔬。他解釋說,這是因為這些顏色的果蔬中大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及葉黃素,其中富含維生素A的果蔬,被人體接收後不僅能保護視網膜,同時也能幫助預防乾眼症的發生。
  • 新民晚報數字報-選擇同位素治療甲亢患者莫躑躅
    一般情況下甲狀腺內碘濃度可達到血漿濃度的25倍,甲亢患者由於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速度和量都增加,此時對同位素碘131的濃集能力更高,可達80%-90%。同位素碘131在甲狀腺的有效半衰期平均為3.5-4.5天。大量濃聚的同位素碘131使甲狀腺受到輻射作用,部分甲狀腺組織被破壞,使甲狀腺激素生成減少,甲亢緩解或治癒。就像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手術,悄無聲息蕩平甲亢。
  • 新民晚報數字報-粽子的英文
    墨西哥菜廣受美國人歡迎,有一道tamale(墨西哥粽),是以玉米葉或香蕉葉包裹,內為帶餡調味的玉米粉,蒸而食之,乍看之下頗像粽子。介紹中國的粽子卻通過墨西哥菜,而且tamale的地域性比較強,出了美國知名度便驟降。  其五,traditional Chinese rice pudding(傳統中式米布丁)。
  • 新民晚報數字報-養菖蒲記
    5.菖蒲剪在春夏之交,剪時須淨,不留杪上分毫,手段要猛,用竹剪將杪梢剔盡,悶足則報芽方細。惟到冬令,切宜慎剪,恐凍塊受傷。因性喜雪,遇雪消冰融,分外光潔,其枝葉乃正入妙時。  6.菖蒲宜小宜矮,以寸為度。蒲色青,石色白;蒲色蔥倩搖曳,石色環繞晶瑩,中能細細鑿空,嵌以石子,乃覺剔透玲瓏。  7.菖蒲愈分愈多,根不盤實,多亦無用。
  • 新民晚報數字報-玉出昆崗
    兩千三百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曾經遙對崑崙山抒發了無比浪漫的詩人情懷:「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 新民晚報數字報-事典和語典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詩中的「垂釣碧溪」、「乘舟夢日」,分別用了呂尚與伊尹的典故。呂尚是武王滅紂的功臣,伊尹則是商湯立國的首輔。李白以兩人自況,反映的是他不切實際的政治追求。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 新民晚報數字報-螢火蟲
  • 新民晚報數字報-富蘭克林與雷電傳奇
    最早提及風箏實驗的是標註日期為1752年10月19日的致《費城報》的一封信。信中介紹了一個實驗,但卻從來沒說富蘭克林做過這個實驗。  「用兩根輕杆交叉成十字,支住一塊手絹的四個角,杆的頂端附上一根尖鐵絲……在線的末端繫上絲帶並綁上一把鑰匙。拉線的人必須站在門內,確保不被淋溼。雷雨雲一經過風箏上面,尖的鐵絲就能引下電火。」請注意,在這個實驗裡,閃電並不直接擊中風箏。
  • 「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舉行 新民晚報「傳承紅色基因...
    新民晚報訊(記者 鞠敏)上海「開天闢地——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在東方宣教中心舉行,來自全市各有關單位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上,新民晚報作了《讓「紅色基因」融入「採編」血脈》交流發言。踏訪革命舊址,尋找光輝足跡,感悟紅色傳統,激勵奮鬥精神。
  • -山西晚報數字報
    最值得警惕的是,消化道癌症早期20%的患者可出現潛血試驗陽性,晚期病人的潛血陽性率可達到90%以上,並且可呈持續性陽性,因此糞便潛血檢查可作為消化道腫瘤篩選的首選指標。  無論是哪種情況,如果潛血幾次複查都沒有辦法緩解,那麼一定就要到醫院做腸鏡和胃鏡的檢查。 山西晚報記者 薛琳
  • 新民晚報數字報-隔音效果
  • 新民晚報數字報-菲利普斯船長
  • 新民晚報數字報-母親與野菜
  • 新民晚報數字報-火速救援
  • 新民晚報數字報-投彈甲蟲
  • 新民晚報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滬舉行
    12月4日,由新民晚報國際部、深海區工作室承辦的新民晚報社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京滬兩地的十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圍繞「疫情下的世界與我們」,就當下備受關注的國際熱點事件、議題,以及未來世界格局走向等展開熱烈討論。
  • 新民晚報數字報-為什麼總有人是「路痴」?
    這些患者沒有明顯的腦部損傷和腦病變,沒有誦讀障礙症,記憶力、平衡感和視知覺都很正常。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無法正確定向,即使是在他們非常熟悉的地方。有些人還因為經常迷路而不敢單獨出門。他們能夠憑藉記憶記住某條路徑一系列的轉彎方向,卻很難找到回家的路。而他們對繪製路線草圖也備感困難。  不認路又如何?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人類的導向能力與動物的相去甚遠。
  • 新民晚報數字報-滿樹可觀說苦楝
    苦楝花雖美,但苦楝樹全株有毒,果實的毒性為最,葉子毒最輕,人若食苦楝果6至8枚會引起噁心、嘔吐、下洩乃至痙攣,重者甚至會致死。死亡現象也會在豬和羊中發生,牛和鳥類似乎不受其毒,但果實對鳴禽有麻醉作用。  苦楝多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及臺灣,印度、澳在利亞、日本、歐洲尤其是南歐、美國等都有種植。
  • 新民晚報數字報-閒談臉盲症:我們分不清美醜了嗎?
    那麼,生活中真的有臉盲症患者嗎?他們真的從外觀視覺再到情感判斷都分不清美醜了嗎?  臉盲者的「思維常態」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的容顏……」從理論上說,這句歌詞裡描述的情況在生活中是可以達到的,畢竟大多數人對於面孔的識別與記憶能力比識別物體要強很多。這其中的原因,來源於人類是群居社會體,面孔識別是很重要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