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和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房頂上掛個肉都比這個強

2020-12-04 歷史由來已久

張衡和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房頂上掛個肉都比這個強

張衡和地動儀的故事曾出現在中小學的課本中,讓無數中小學生知道在古老的中國就已經出現可以預測地震的儀器,文章中還有地動儀的模型。但是後來證實,文章中地動儀的模型是上世紀50年代考古學家王振鐸復原的,王振鐸根據史書中的記載和英國科學家地震理論仿照出來的模型,張衡的地動儀誰都沒見過,是否長這個樣子,誰也不知道。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張衡和地動儀的文章被刪除,包括那張人們熟悉的地動儀照片。

1952年《人民畫報》詳細地描述了王振鐸仿製的地動儀,此後的教科書中也引用了《人民畫報》中關於地動儀的描述,但是把《人民畫報》中的一句話刪除了,「可惜張衡這一重要發明早就失傳了,隋朝時科學家臨孝恭尚寫有一部《地震銅儀經》,也未能傳流下來。這裡介紹的這個模型,是我們在1951年設計完成,主要是根據《後漢書·張衡傳》的記載,及考古材料而複製的。」這個消息傳出後,引起了人們的討論,難道中國人心中熟知的張衡和地動儀的故事是假的?

其實張衡的地動儀一直是地震學界研究的熱點,從上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地震界權威都對張衡的地動儀發出了質疑的聲音。1972年,日本專家關野雄用精密的計算方式否定了「直立杆原理」,而他這一研究成果在國際地震學中被廣泛接受,於是世界對張衡地震儀的質疑聲更大。1984年,美國地震學權威博爾特曾這樣評價張衡的地震儀:「張衡地動儀模型工作原理模糊,模型簡陋粗糙,機械摩擦大大降低了靈敏度,對地震的反應低於居民的敏感,其作用應予以質疑,而且利用銅丸的掉落方向來確定震中也是不確定的。」

其實不止國外的地震學專家質疑地動儀,國內的專家也質疑,中國地震學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傅承義曾說了一句不客氣的話「房梁上掉塊肉也比那個模型強」。現在地震預測依舊是世界上的難題,即使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地震預測儀器,也只能在1分鐘前預測地震的發生,人們不相信在1800年前的中國已經出現了可以預測地震的技術。地震學界對張衡地動儀的質疑聲過大,不適合把這個不確定是否存在的東西寫進教科書,所以刪除是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為何說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除此之外,我國古代還有一個發明是出現在過我國教科書上的,但是現在卻被移出了課本,它就是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在人類的歷史上有著很多的自然災害,比如火山爆發、海嘯、泥石流等,最近經常爆發的還是地震,人類已經幾千年飽受地震的荼毒,在地震面前,我們受到的只有數不清的人員傷亡,有的地震甚至不僅是房塌地陷,還會引起其他的災難。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房梁上掉塊肉都比那個強
    張衡的地動儀很多人都應該不陌生,畢竟作為曾經課本上的經典圖像被許多人所熟知,而且還有不少地方將課本上的圖片做成了實物,供人們所欣賞,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卻很難評估,畢竟這只是個複製品,是否真的達到了古代這個物件的功能。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科院院士稱:房梁上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地動儀具體的檢測方式則是外面八個方位上的八條口含銅珠的龍,而在龍頭的正下方,則都有一隻對應的蟾蜍張開大口。在學生時代,當我們學到這篇課文的時候,總覺得張衡這個人很厲害,居然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製造出了能檢測地震的儀器。更重要的一點是,連地震這種快速且危害巨大的自然災害都能用地動儀檢測出來,不得不承認張衡的厲害!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國院士稱: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地動儀表面篆形文字,雕刻山水畫,內部有一根支柱,旁邊有八道機關,都是牙套裝置,發生地震時觸發機關。  外部有八條龍騰越地動儀上,每個龍對應著一個方向且龍的嘴裡都含著銅珠,對應八條龍的下方,是八個張嘴的蟾蜍。若是哪一方向發生地震,地動儀內部機關感知觸發,對應方向的龍就會吐出嘴裡的銅珠,蟾蜍正好接著銅珠。
  • 我國院士: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地動儀強,張衡地動儀被移出課本
    張衡是東漢人,不僅是一個科學發明家,他還是一個天文學家、數學家、地理學家以及文學家,標籤多,能力強,是當時的「五聖之一」,可見張衡絕非凡人。張衡的地動儀是在公元132年發明的。這個地動儀是什麼樣子的呢?張衡製造出了地動儀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卻沒有保存到今天。
  • 張衡地動儀不如房梁上的一塊肉?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
    不簡單的是,這種情緒又被上升到了民族精神、文化脊梁等方面上,引起情緒地震也就不足為奇。如取消文天祥、嶽飛的民族英雄身份,刪除霍去病、衛青的戰神形象等,都是這種情緒爆發的導火索和催化劑。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那就是張衡地動儀被移出了課本。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為什麼?
    張衡地動儀的發明讓很多學生崇拜,曾經出現在課本裡的張衡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院士稱,它模型簡陋粗糙,對地震的敏感度低於居民。這是怎麼回事?這一切還要從學生時代的課文說起。我記得小時候看到地動儀的照片的時候,真的覺得張衡這個人很厲害,幾千年前就能檢測到地震。
  • 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而地動儀自復原便爭議不斷,現今,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傅承義回應: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此言一出,無疑引起諸多質疑。科技宣傳,儀器復原進入現代科技時代,許多的技術被蒸汽和內燃取代,巧奪天工變化為大工廠製造,隨之流失的,還有我們的科技優越和智慧自信。
  • 張衡地動儀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
    那麼教科書上的地動儀是哪來的呢?原來教科書上我們看到地動儀,並不是張衡地動儀的原型。而是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他依據的史籍就是《後漢書·張衡列傳》對地動儀不到200字的文字描述。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教科書刪除?老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但現在這個智能時代不一樣了,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很多歷史上有趣的知識我們都能被動地獲取到了,但有一個歷史上有趣的知識就很有趣:在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應該算得上是我們最早熟知的科學儀器。地動儀的造型也非常精妙,幾乎看一眼就能過目不忘,八條龍,八隻蟾蜍,代表著八個方向,只要哪個方向發生地震,對應的龍就會將口中的龍珠吐到蟾蜍口中,當時著實是一項震驚世人的發明。但隨著科學家們對於地震深入的了解,地動儀所受到的質疑也是越來越多,如今地動儀已經被移出了教科書,甚至還有科學人員表示: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地動儀要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已經移出教科書?
    外部八個方向分別有八條龍騰躍在地動儀上,在八條龍的龍嘴下方對應的八個張嘴的蟾蜍,哪個方向發生地震,便會觸發地動儀內部的機關,這時,對應的方向的那條龍便會吐出嘴裡的銅珠,剛好落到蟾蜍的嘴裡。據記載,地動儀的發明在當時不被人相信,人們都覺得一個簡單的類似酒樽的東西不可能預測可怕的地震,人人嗤之以鼻。
  • 為何張衡的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房梁吊塊肉都比這強
    曾幾何時,張衡的地動儀驚為天人,大家都感慨老祖宗的智慧,而在幾年之前網絡上流傳著一個質疑張衡地動儀的帖子。在這個帖子當中,有網友直言不諱的表示:以往大家所了解到的張衡地動儀並不是出自張衡之手,我們所了解的張衡地動儀應該更名為王氏地動儀,因為這個地動儀出自王振鐸之手。
  • 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強,如今張衡地動儀被教材除名
    「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如果筆者要說這句話出自中國地震學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傅承義之口,大家相信嗎?傅承義所指的模型就是中小學教材裡的張衡地動儀,如今已經從教科書中刪除,最大的原因是這個模型爭議太大了。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後,引來一片質疑,難道張衡地動儀不存在
    這個儀器看起來簡單,但是它的構造卻是極其複雜,它毫無保留的向世人宣揚著東漢時期的科技水平。然而,如此一件代表著科學技術的儀器,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中科院院士稱:在房子上掛一塊肉都比它強。究竟是怎麼回事?其實還要從地動儀的來源前來了解。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如今不在教科書?專家:還不如房梁吊肉管用
    而在其後來的復原過程中,更是爭議不斷,就連曾被收錄於教科書中的部分,最終也被「刪除」。初中七年級歷史教科書張衡和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解釋道:張衡及內容其實並未從統編教材中刪除,只是在教材的編排上做了調整,相關內容都可以在統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法治教材中找到,而這也是引起大眾誤會的原因之一。
  • 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模型強,中科院院士質疑,張衡地動儀被移除
    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上面這句話來自《後漢書·張衡傳》,其描述的是東漢地理學家張衡所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張衡地動儀。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院士解釋:房梁上吊一塊肉都比那個準確
    這幾年教科書對選用的文章越來越嚴苛,新教材進行了大換血,無論是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還是魯迅的批判文章,又或者是張衡的地動儀都進行了刪減。或許這背後有著廣大群眾不知道的深刻原因,但是張衡的地動儀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傳統文化當中的瑰寶。
  • 地動儀被中科院士說是裝飾品,被移出教材,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其內部還有一根支柱,旁邊有八道機關,為典型的牙套裝置,八個方位上的八條口含銅珠的龍,而在龍頭的正下方,則都有一隻對應的蟾蜍張開大口。只要任何一方發生了地震,那麼該方向的銅珠便會從龍嘴中掉出來,落到對應蟾蜍的嘴裡只要發生地震便可檢測出來!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
    早在2010年11月28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帖,稱:「我直到昨天才知道,那個國寶級的張衡地動儀,是上世紀50年代才造出來的,王振鐸(考古學家)根據古書描寫的196個字,結合英國科學家的地震理論,設計並發明了這個張衡地動儀。由於選進了教材,國人都以為是東漢貨色,事實上,那珠子掉不出來」。
  • 張衡和地動儀從教科書刪除,是歷史的錯誤?還是後人的無能?
    而我們現在教科書上的地動儀其實是根據歷史記載復原出來的。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他依據的史籍就是《後漢書·張衡列傳》對地動儀不到200字的文字描述。而這種復原地動儀,本身就是要作陳列、宣傳之用的,因此他的是否能夠準確預測,並不是第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