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家讀書,品讀《論語》頗有所悟,觀《論語·泰伯第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句,世人悟其意而多有岐義,現將本人認識分享於此,與有興趣的朋友共品之:
【現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解文】
子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注釋】
民,可使:可使之民也。
由之:任之也;使之自由也。
知之:使之知也,使之致知也,使之致良知也。
【正解】
夫子言:
民:可使者,則由之;不可使者,則知之。
【引解】
斷句之要,毫釐之謬,其意則千裡之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者,有言曰「民只可使之勞役,而不可使之知情」,此解,不妥!
民:可使,則由之所為,使之自由,則可也;不可使,則教化之,使之知,使之致知,使之致良知,則可也;
使民,合乎義,則民可使也!可使之民,則由之也;使之而不應,非可使之民也,則應知之也,應使之知也,使之致良知也;
君子者,其從心所欲亦不逾矩也,無需有所器也,可由之也!君子,可使之民也;可使之民,亦君子也;
以此而解,則可正心穩心也,則可利黨利國利民利社會也!
您認為是否如此呢朋友?期待下面評論區說出您的高見!
作者:孔德兵 許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