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遞推公式求通項公式是數列的重要內容之一,但隨這教材改革的深入,對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構建數列模型,列數列的遞推公式,然後再求通項公式的題目越來越多,題目設置的背景越來越新穎,應用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學生感覺這類題目難以手,在考試中屢屢丟分,連戰連敗,造成對做這類題目信心完全喪失。下面就把在不同背景下如何構建數列模型,列數列遞推公式的方法總結如下。
(一)以日常生活中常見問題為背景題目。
如「增長率」問題、貸款中的「複利」問題等常見問題。這是一種常見的傳統題目,課本中例題、習題很多,但都是用歸納法來做的。下面來看一道分期付款問題是如何列遞推公式的。
例:某職工年初向銀行貸款2萬元用於購房,銀行為了推動住房制度的改革,低息貸款,年利率為2℅,按複利計算。若這次貸款分10次等額還清,每年一次,從貸款次年初開始還款。問:每年應還款多少元?
分析:若每次還款後餘額構成一數列,因此,可以先求出遞推公式,再求出通項公式,令數列的第10項等於零即可。
(二)以平面幾何為背景的題目。
分析:這是一三角形、圓、數列相結合的題目,學生不習慣這種做法,其實就是不能把平面幾何和高中數學聯繫起來,運用平面幾何知識解決問題。這道題只要找到想鄰兩個外切圓的半徑之間關係,運用數列知識就可以解問題。
(三)以立體幾何為背景的題目
例:有一個稜長為1的正方體,它內部有一內切球,球中又有一個內接正方體,依次類推。求,第n個正方體的稜長是多少?第n個球的半徑是多少?
分析;這是以正方體和球為背景的數列題,只要能找到「正方體的稜長,球的半徑,正方體的稜長,球的半徑。」之間的關係即可。
(四)以函數導數為背景的題目。
(五)以解析幾何為背景的題目.
(六)以向量概率為背景的題目。
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數列的應用涉及到高中數學的各個方面,只要在學習中認真審題,把不同的問題進行轉化,靈活構建數列模型,列出遞推公式。就能把這類題目解決好。
今天的分享結束,歡迎留言、收藏、分享、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