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擬訂新規: 白酒標準大大高於食品標準

2021-01-11 和訊網

本報記者 文靜 重慶報導

  4月10日,白酒上市公司集體一掃陰霾,全線飄紅。到收盤時釀酒造酒板塊以平均漲幅3.08%引領整個行業板塊。在行業進入消費淡季,白酒板塊為何逆勢而上?

  當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勇關於白酒塑化劑標準兩月後將出臺的消息再度引發地震。深受塑化劑風波重創的酒鬼酒(000799.SZ)漲停,創下了開年以來第一個漲停板。

  當日馬勇答覆本報,並沒有提及白酒中的塑化劑限量值出臺的具體時間。他表示,制定白酒中塑化劑限量值,應該不同於衛生部551號文件適用於排查是否人為添加塑化劑目的,而是對白酒生產企業提出產品中的塑化劑控制指標。因此,不能與551號文件規定的限量值進行從寬或從嚴的比較。

  本報記者從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官方網站查實,今年2月,香港政府已率先訂烈酒中塑化劑成分的行動水平(應考慮採取防護行動的劑量水平,即限量值),為每公斤烈酒DEHP含量為5mg/kg,對超過行動水平的要調查。此前,香港食安中心關於食物含DEHP的行動水平和衛生部551號文的限量一樣,為1.5mg/kg。這意味著,烈酒限量標準大大高於原本的食品限量標準,為後者的3.33倍。

  管控白酒塑化劑

  馬勇對白酒塑化劑有關疑問的書面答覆稱,對於食品中風險物質的危害,科學上常用「每天每公斤體重半數致死劑量,即LD50值」來衡量一種物質的毒性。其數值越低,毒性越大。出現在部分食品中含量相對多的兩種塑化劑DEHP和DBP的LD50分別是30.6克和8克。其他幾種常見物質的LD50分別是:水90克、食鹽3克、酒精3~7克、蔗糖29.7克、維生素C 11.9克。可見,從LD50看,食鹽、酒精等物質的安全風險高於DEHP和DBP。

  他在文中稱,從塑化劑風險管理的角度,單獨制定白酒中塑化劑標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並不明顯。但是,從便於監管部門監督抽查、督促企業加大整改力度和消除公眾恐慌出發,制定白酒塑化劑臨時限量值,用於判定白酒是否可以上市銷售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他認為,制定白酒中塑化劑限量值,應該不同於衛生部551號文件適用於排查是否人為添加塑化劑目的,而是對白酒生產企業提出產品中的塑化劑控制指標。

  551號文即2011年6月,由衛生部籤發的《衛生部辦公廳關於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這份文件依據《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9685-2008),規定塑化劑DEHP、DINP和DBP的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mg/kg、9.0mg/kg和0.3mg/kg。

  此前本報記者致電衛生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其專門負責制定白酒塑化劑標準的工作人員說,塑化劑在白酒中的限值標準制定確實在計劃中,但時間和標準不方便透露進展。

  事實上,去年12月12日,衛生部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局局長蘇志表示,臺灣地區塑化劑事件後,衛生部門安排了對重點食品開展這方面的監測。監測有兩個目的,一是了解我國食品中的塑化劑遷移或者是汙染,是否存在人為添加的情況。二是為制定標準積累經驗,因為各個國家都沒有這方面的標準。

  馬勇在這份書面回覆中也表示,近兩月來,相關監管部門和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單位,正在收集風險評估數據,參考借鑑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資料,結合白酒塑化劑現狀,研究制定相應的臨時限量值。

  酒企的狂歡?

  10日,股市迎來了白酒上市公司的集體狂歡。

  4月3日公告的酒鬼酒業績預減顯示,1-3月,其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九成以上,盈利在800萬-1200萬元。去年年報顯示,四季度深受塑化劑事件重創,酒鬼酒營業收入僅1.7億元,淨利潤0.36億元,和原計劃四季度實現5億元的營收相距甚遠。

  和酒鬼酒相比,另有白酒企業在塑化劑風波中飽受考驗。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稱,曾接獲市民投訴一瓶標示為茅臺(600519,股吧)的酒含塑化劑,該市民並提供一已開封的酒樣本。該樣本檢測出每公斤酒樣本含有2.8毫克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超出食物所含DEHP的行動水平。風險評估結果顯示,對於烈酒飲用量一般及高的市民,通過飲用上述DEHP分量的烈酒不會超出世衛有關DEHP的安全參考值。對於其樣本是不是茅臺酒,食安中心並沒有回應。隨後,食安中心出臺了關於烈酒的行動水平。

  本報記者獲悉,今年2月,食物環境衛生署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已為烈酒另訂了行動水平為每公斤烈酒含5毫克DEHP(5mg/kg)。

  香港食安中心稱,「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在二零一一年處理臺灣五類食品被攙雜塑化劑的事故時,把行動水平定於每公斤食物含1.5毫克DEHP(1.5mg/kg)。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有人故意在烈酒中摻入DEHP。由於烈酒並非一般香港市民日常的飲食,而且某些塑化劑(包括DEHP)較易溶解於酒精中,以上針對一般食物的行動水平不適用於烈酒。因此,中心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及參考歐洲國家的有關數據,為烈酒另訂行動水平為每公斤烈酒含5毫克DEHP。」

  國內白酒塑化劑標準的出臺對洋酒也是一大利好。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海關在檢查一批進口法國幹邑酒時發現塑化劑含量超標,被攔截的品牌涉及到人頭馬(RemyMartin)、卡慕(Camus)和法拉賓(Frapin)等三個法國幹邑白蘭地酒品牌的產品。由於幹邑和白酒同屬烈酒,由此引發了國內有關部門對洋酒中塑化劑限量的檢查,不少洋酒企業紛紛澄清。

(責任編輯:於曉明 HN024)

相關焦點

  • 白酒產品中塑化劑風險評估結果問答
    白酒產品中塑化劑風險評估結果問答 2015年06月03日10:19     一、什麼是塑化劑? 塑化劑在我國大陸地區一般稱為增塑劑。簡單地說,增塑劑就是添加到塑料聚合物中增加塑料可塑性的物質。使用增塑劑後,塑料聚合物的硬度下降、柔韌性提高,易於拉伸和做成各種形狀。
  • 白酒塑化劑評估值今日公開 含量低於5mg/kg和1mg/kg無損健康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7日訊 (記者 王城)被媒體一度稱為「密件」的白酒塑化劑評估值今日終於公開,衛計委今日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認為,「白酒中DEHP和DBP的含量分別在5mg/kg和1mg/kg以下時,對飲酒者的健康風險處於可接受水平。」   公告稱,自2012年12月以來,白酒中塑化劑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白酒裡到底有沒有鬼
    塑化劑到底有多毒?據一位臺灣學者分析,其毒性高過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20倍,長期使用塑化劑超標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會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對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傷害,甚至會毒害人類基因。對於食品安全事件,我們其實已經習以為常,只要不是像自來水這樣的生活必需品,大家都有方法對付,不吃總是可以的。
  • 郭元鵬:金箔用於白酒,食品添加標準真的「醉了」?
    原標題:郭元鵬:金箔用於白酒,食品添加標準真的「醉了」?  文/郭元鵬   古代文學作品中時有吞金情節的描寫,如今,純度達到99.99%的金箔或許真的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國家衛計委官網近日刊登了《徵求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函》,函件稱,經審核,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徵求各相關單位意見並向社會徵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月20日。(2月3日《京華時報》)   金子是不是能吃?只要吃不死人,有錢人只要願意吃,他們愛咋吃就咋吃。沒經過監管部門審批,一些地方也已經在吃金子了。比如去年一家飯店,就推出了金粉菜餚和金粉辣湯,很多有錢人就都在吃。
  • 寶潔等知名洗滌品被曝含增白劑塑化劑
    此前一度令白酒行業陷入輿論漩渦的塑化劑,也在此次檢查中被檢出。依照江蘇的《報告》,本次抽檢中,43個餐具洗滌劑樣品經檢驗有5個檢出塑化劑,其中荊州活力二八沙市日化有限公司的兩款洗潔精的塑化劑含量均超過200個單位。受檢的31個洗手液樣品中,也發現高姿蘆薈洗手液等5個樣品檢出了塑化劑。
  • 專家談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
    但美國政府此前並不要求給轉基因食品貼上標識,理由是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實質等同」。據了解,從1996年開始,美國轉基因作物開始大規模種植,在轉基因食品標識上則一直採取自願原則。隨著一些有機食品企業和反轉團隊的宣傳和遊說,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要求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
  • 專家為食品添加劑「喊冤」 塑化劑屬非食用物質
    儘管大部分食品安全事故與食品添加劑無關,但食品生產者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若不遵守國家制定的限量標準,對食品添加劑進行超量、超範圍使用,同樣會釀成災難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帥蓉發自北京
  • 拉曼光譜快速檢測白酒中的非法添加「甜蜜素」
    2019年底曝出的酒鬼酒「甜蜜素」非法添加事件至今仍疑雲重重,這是繼2012年「塑化劑」事件之後,白酒業面臨的又一個質量安全事件。「塑化劑」事件對整個白酒行業帶來了嚴重不良影響,此次「甜蜜素」事件的影響也將難以估計。由於結論遲遲未定,公眾猜測紛紛,該事件的不良影響還在繼續發酵。
  • 盤點2012年白酒行業重大事件
    儘管此後有食品專家指出,我國是允許在白酒生產加工中使用合格的食用酒精來調製白酒,但白酒企業對此做法有所顧忌,由於如果在生產包裝上直接表明有勾兌食用酒精成分,會引起消費者不必要的誤會。這兩起事件,讓不少消費者都有了被愚弄的感覺,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又打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品牌白酒的誠信問題遭到質疑。
  • 正確認識塑化劑
    從塑化劑的作用中,我們可以看出,塑化劑不光在塑料中使用,在粘合劑、橡膠製品、電纜、化妝品、醫療器械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只要能增加高分子材料的可塑性與柔韌性,塑化劑都是首選。我國塑化劑用量每年都在不斷地增加,2010年我國生產了100萬噸,我們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會接觸到這些東西,就是在空氣、水、土壤、食品等等都能檢測出塑化劑。塑化劑在我們日常接觸的物品中,不是有沒有問題,而是超不超標的問題。
  • 臺灣有毒塑化劑風暴延燒 專家稱比三聚氰胺還毒
    資料照片近日,臺灣首次發現不良廠商在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違法添加有毒塑化劑。據島內有關部門確認,多家知名運動飲料及果汁、酵素飲品已遭汙染。此次汙染事件規模之大為歷年罕見,在島內引起軒然大波——連日來,「塑化劑」成為島內媒體和民眾口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塑化劑,本來應該離人們生活很遠。
  • 這些照明標準/新規今天起正式實施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夜間經濟和文旅開始復甦,城市景觀照明、戶外廣告是夜間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5月開始又出臺了一批關於城市照明建設、戶外廣告等新標準,如今2020年轉眼已過去5個月,6月起,照明行業又有哪些新規標準開始實施?一起跟隨阿拉丁新聞中心小編幫你劃的重點筆記看看吧!
  • 抹茶有標準,貴州標準PK國家標準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從抹茶的國家標準、貴州標準、歐盟食品安全標準,三個方面來解析。首先,貴州擁有發展抹茶的獨特條件,貴州是全國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多雲霧、無汙染、全境高原的茶區,天然的生態環境,成為貴州抹茶茶產業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其次在抹茶標準方面,貴州頒布了《貴州抹茶》地方標準,其頒布核心指標都高於國標。
  • 不含塑化劑的玉米材質奶瓶在深圳研發成功
    近日,發表在權威雜誌《自然-食品》(Nature Food)的研究展現了一個令奶爸寶媽們揪心的結果:PP 材料的嬰兒奶瓶在衝奶過程中釋放的微塑料顆粒數達到了約每升 131 萬到5500 萬個,或還存在著萬億顆納米級塑料。
  • 一瓶白酒相當於多少瓶啤酒,喝多少能達到酒後駕駛標準?
    根據酒精度的不同,一瓶白酒一般相當於10~20瓶啤酒的酒精量。啤酒度數啤酒屬於釀造酒,在啤酒瓶的標籤上,一般標註的度數是原麥汁濃度,而不是酒精度,釀造啤酒使用糧食進行發酵,原麥汁濃度指的是發酵前可發酵糖分的含量,比如每升中含有80克糖類,那麼釀造啤酒的原麥汁濃度就是8°。
  • 17款白酒測試:酒鬼酒等甲醛較多,多款可疑致癌物含量高
    2、17款白酒均檢出了不同含量的可疑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其中,五糧液萬事如意佳品為493μg/kg,高於加拿大等國關於蒸餾酒的限量標準,不過,也同時低於法國、德國和瑞士的相關標準。3、17款白酒同樣檢出了甲醛成分,含量為0.45mg/L~6.6mg/L,其中,瀘州老窖濃香老窖(鑑藏裝)為0.45mg/L,酒鬼酒湘泉為6.6mg/L。4、目前,只有發酵酒(啤酒)中規定了甲醛的限量(≤2mg/L),如果參考此標準,那麼有7款白酒的甲醛含量高於這個限量。
  • GB14880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解讀
    GB 14880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的基礎標準,旨在規範我國食品生產單位的營養強化行為,避免由此引起的營養失衡或營養素過量。本標準屬於強制執行標準,其強制性體現在一旦生產單位在食品中進行營養強化,則必須符合本標準的相關要求(包括營養強化劑允許使用品種、使用範圍、使用量、可使用的營養素化合物來源等),但是生產單位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在產品中強化相應的營養素。
  • 檢測17款白酒:洋河大麯等甲醛較多,多款酒可疑致癌物含量偏高
    2、17款白酒均檢出了不同含量的可疑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其中,五糧液萬事如意佳品為493μg/kg,高於加拿大等國關於蒸餾酒的限量標準,不過,也同時低於法國、德國和瑞士的相關標準。  3、17款白酒同樣檢出了甲醛成分,含量為0.45mg/L~6.6mg/L,其中,瀘州老窖濃香老窖(鑑藏裝)為0.45mg/L,酒鬼酒湘泉為6.6mg/L。
  • 對《白酒中乙醇穩定碳同位素13C/12C比值測定方法》行業標準徵求...
    各有關單位、專家: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3年第四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工信廳科[2013]217號),《白酒中乙醇13C/12C比值測定方法》(計劃編號:2013-1874T-QB)行業標準列入制定計劃,由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 食品行業常用標準匯總
    食品夥伴網匯總整理食品行業常用標準,供行業人士參考:GB 5749-2006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